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超 《学海》2001,(6):113-116
当今世界上存在着英美法与日内瓦统一法并存的两大票据体系,两大法系在票据制度的具体规定上有共性,也有差异.我国票据法在借鉴两大票据法系的基础上,兼顾国内实际的需要,在票据立法上选择了自己的取向.  相似文献   

2.
张合安 《天风》2006,(10):8-10
他有一个儿子,名叫扫罗,又健壮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个能比他的;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撒上9:2) 经文:撒上9:2 经上记载:“扫罗,又健壮又俊美……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 (撒上9:2)可以说,扫罗蒙召时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美男子,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小伙帅呆了”。如果仅从一个人的外貌看  相似文献   

3.
张国斌 《学海》2023,(3):96-107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国际海底矿权转让的程序和条件采用“形式审查”方式,忽略了对矿权转让资格审查、矿权评估等实质内容的规定。这使得实践中相当数量的国际海底矿权被转给了实际上不具备相关资格的受让者。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国际法层面构建一套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国际海底矿权转让制度比较困难。在国际海底矿权转让中,相关主权国家通过国内立法的方式履行担保国义务,从而为国内法规制国际海底矿权转让提供合适的手段。担保国应当对国际海底矿权转让相关的“实质审查”内容予以规范,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国际海底矿权转让“形式审查”内容相呼应。针对我国的国内立法,我国需重点完善国际海底矿权转让主体准入制度以及矿权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4.
是否将宗教价值观列入课程和教育计划,以及宗教在公共教育体系应占有多大位置,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存在很大的争议,各国的立法规定也不尽相同。美国关于宗教与教育的关系并无成文法,司法判例上分歧不少,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领域,在许多问题上至今几乎没有任何明确界限的答案。较为确定的领域是:(1)禁止将宗教价值观列入公立学校的课程和教育计划。例如,“麦克勒姆诉教育委员会案”,该案认为:如果宗教课在公立学校的大楼里上,而州被看成是认可宗教信息从而促进宗教,违反不得确立国教条款。(2)允许私立学校进行宗教教育。例如,“佐拉奇诉克劳森…  相似文献   

5.
我们所说的“印度教” (Hinduism)一词 ,并不是印度人本身对自己宗教信仰的称呼 ,而是近代西方人进入印度后对当地居民宗教信仰的一种称谓。现在 ,“Hinduism”这个词被各国学者所接受 ,用来特指南亚印度民族的一种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以区别于佛教、伊斯兰教和耆那教等。“Hinduism”一词 ,起源于古波斯文“Hindu” ,它是由梵文“Sindhu”演化而来的。古代印度和波斯在地理上相距很近 ,两个民族很早就有交往。我们知道 ,古印度人称印度河为“Sindhu” ,但是波斯人在发音上习惯于把“S”读成“…  相似文献   

6.
王青 《管子学刊》2009,(2):96-99
上博简《曹沫之陈》简文“一人又(有)多,四人皆赏”,是简帛材料上关于“伍”之间相保的明确记载,也是“战功曰多”的又一条注解。先秦时期以“多”作为战功的代称,当与自古以来战争的杀伐性质有关。而以“多”释战功,可能源自远古狩猎后的论功行赏之俗。“战功曰多”之事,秦汉以降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这从一个角度让人们看到了上古时代人们的战争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周伟驰 《现代哲学》2004,(3):98-111
本文分析奥古斯丁三一神学中人的“是”的来源、方式、内容和品质。(1)人的“是”来源于创造主,上帝作为“我正是我所正是”的“正是者”,创造了人的“是”,故而人的“是”是“正是”。(2)由于上帝是一而不是多,上帝有其固有的“同一性”,故而人亦有其“同一性”。(3)但由于人不是上帝,而是介于上帝与虚无之间,因此人“是”的方式不是“永恒”,而是作为“永恒”尘世形象的“时间”。(4)人的时间之“是”中,集中体现了上帝形象的,乃是“现在”或“正是”,作为“活生生的现在”,“正是”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将来的现在”统一在一起,构成人的活生生的同一性。(5)奥古斯丁对“活生生的现在”分析是与意识分析结合在一起的,过去一记忆、现在一理解、将来一预期。(6)人“正是”的内容主要是“思”。(7)决定“正是”的品质的,是与“思”紧密连结在一起的“爱”。  相似文献   

8.
林文恩 《天风》2001,(7):39
“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这一节,可以说是对论爱仇敌教训的总结,也可以说是对整个登山宝训中耶稣伦理教训的总结。《申命记》第18章第13节记载,你要在耶和华你的上帝面前作完全人;《利未记》第19章第2节记载,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上帝是圣洁的。在旧的时代,上帝就向人发向要追求完全(圣洁)的呼召。上帝在宇宙中彰显其完全、伟大之爱,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如果我们完全效法上帝  相似文献   

9.
"是-应该"问题及其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平 《现代哲学》2002,3(3):92-102
休谟提出如何从“是”推出“应该”,亦即如何从事实判断推出价值判断的问题。本文以该问题为线索,评述和澄清休谟道德哲学的主要观点,并对与此问题密切相关的“囚徒困境”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解答,即:“是一应该”问题是不能彻底解决的,在这个意义上,休谟的“是一应该”论题是正确的。但是,在另一种意义上,“是一应该”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即对于那些已经把长远利益作为追求目标的人而言是如此。因为对他们来说,追求长远利益已经是一个事实,因而必须考虑与他人或社会的合作,这使他们原有的同情心得到加强,从而产生名誉感和自尊心,进而达到正义和仁慈的德行。这样便从追求长远利益的“是”得出正义和仁慈的“应该”。  相似文献   

10.
试论宋明“诚”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明“诚”论以周敦颐的“诚”论为逻辑起点。周敦颐以“诚”为宇宙本体“无极”体现于人和万物所形成的人、物之性。嗣后,程朱以“实理”、人性或“实心”规定“诚”,陆王则以“本心”或“良知”规定“诚”。与此不同,张载把“诚”规定为“天道”、“天德”及其二者的统一;胡宏又赋予“诚”以真理性认识的规定;最后王夫之总其成,把“诚”规定为“实有”,并多层次地将其展开为“实有”之体、“实有”之性及其二者的统一,从而对宋明“诚”论作了理论总结。至此,宋明“诚”论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由贫乏到丰富的发展过程,并大致体现出如下共同的理论特征:把“诚”的规定从天道引申到人性,最后使人在“诚”的道德境界中达到天人合一的自觉。宋明“诚”论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认识前进运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1.
《宗徒大事录》记载“:到了五旬节,众人聚集一处。忽然从天上传来一阵声响,好像狂风呼啸,充满了大家坐着的屋子。又有如火的舌头显现,分散停留在每个人的头顶上。众人都充满圣神,按照圣神赐与的表达能力,开始说起外方语言来了。”(2:1-4)这就是当年圣神降临的情形。圣神是怎么降临的?从圣史马尔谷的描述中,我们知道,圣神是借着一阵有如“狂风呼啸”的声响,有如“火的舌头”形象,分散停留在晚餐厅里坐着“的每个人头顶上”,于是,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圣神”。我们知道,天主是无形无像的纯神,是任何人也看不见的。可今日的圣神——天主第…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发展涵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将近几年哲学界探讨中所提出的几种观点和看法综述如下。大致说来,可以归纳为七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赋予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具有两个层次,其中有三个方面的规定。第一层涵义(第一个规定),是唤醒自然历史进程赋予人的各种潜能素质,使之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其中包括两方面的意思:(1) 人作为大自然进化阶梯上最高的存在物,机体内蕴藏有亿万年生命演化形式的极为丰富的肉体、精神的力量素质。(2)作为唯一积极地创造着自己生存环境的存在物,人类千百万年的实践活动和这种活动所造就的社会文化,反过来又在人的生理、心理上留下印迹,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特征,而且影响人的生理(特别是心理器官)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3.
和辻哲郎对"作为人际之学的伦理学"的前提论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颖 《哲学动态》2001,(11):38-41
提到“交往伦理”的理论 ,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哈贝马斯 (JurgenHabermas,l92 9— )。其实 ,早在 2 0世纪 3 0年代初期 ,日本的伦理学家和哲郎 (1 889- 1 960 )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伦理学理论 ,提出了具有先驱意义的思想。作为一名日本的伦理学家 ,和哲郎的思考首先是从“人间”这个典型的日语词开始的。日语的“人间 (读作Ningen)”一词是用来指称单独的人或人类总体的一个词语。因此 ,它并不是现代汉语中人世间、人类社会的意思。和哲郎的重要的伦理学著作《作为人际之学的伦理学》 (日语原…  相似文献   

14.
境空题:1、为了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是目标的实现,中央宣传部、司法部现在公民中开展的是第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2、《宪迭})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_、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和Z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3、《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_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或者,不得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_。任何人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重庆大足、安岳等地的石刻中有关《柳本尊传碑》中所记载的“天福”年号作了考证,认为柳本尊作传的作者是释祖觉禅师,“天复”应为“天福”,“十炼图”题记中的年号应为蜀王王建所称。安岳“十炼图”添刻的柳本尊生卒年失实,《汉州志》所载与史实贴近。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第三十周年,在过去三十年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涨,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宗教工作方面,党和政府认真履行宪法赋予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相似文献   

17.
毛崇杰同志在《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吗?》一文(载《哲学研究》1983年第3期)中说:“问题决不是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究竟到何种程度,马克思在他的全部著作中多少地方提到了人,等等,而是在人的问题上要不要与怎样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但是,作者又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因是在“人之外”,因而人的本质规定的根源或原因也在“人之外”。不管怎样解释,这种观点也不能被认为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这同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否认实践是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8.
主体问题应是人的问题之发展,不应是人的问题之重复。正如关于人作为人在哲学史上有过许多定义一样,关于人作为主体在当代哲学论坛上也有了不少规定。然而,还没有一个规定足以统一其它合理规定而成为“唯一者”即最高概括的。多年来,我试图通过哲学史的回  相似文献   

19.
迟克举同志的《试论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的个性范畴》一文(载《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以下简称“迟文”),对个性范畴的哲学内涵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读后颇受启发。笔者曾针对仅从人的“差异性”、“独特性”上给个性下哲学定义的偏差,讨论了如何超越心理学等具体科学来揭示人的个性的哲学内涵,并将其规定为“具有一定社会地位一功能的个人独有的对社会与个人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心理一行为特征的总和”(参见拙作:《人的个性范畴辨析》,载《江苏社联通讯》1989年第2期)。迟文将其称为“积极意义说”,认为:“个  相似文献   

20.
陈爱敏 《天风》2001,(12):6-7
耶稣的母亲马利亚,那顺服谦卑的美德,那“尊主为大”的颂歌感动、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历世历代的信徒,从她的身上得到了莫大的启迪,看到了一位神的使女的属灵经验何等宝贵。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这是上帝爱的宣言,也是摆在世人面前的神圣的救赎计划,这是上帝爱的彰显与明证。但面对如此大的爱,作为被救赎对象的人,又作如何回应呢?在这无比重要的救赎计划里,每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