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来多健忘     
正在我的印象中,祖父不过是一个喜欢打麻将、练太极、浇花钓鱼、爱提当年勇的普通老人。而我也没有想过,会在十八岁的一个夏夜,与祖父的少年时光劈面相遇。那晚,是一位亲戚来通知,祖父的一位表妹去世了。在所有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之前,祖父已经霍然站起:"死了?怎么会?怎么会!"蓦然觉得自己的失态,旋身回房,家人尽皆偷笑。于是那夜我才知道,祖父与表妹青梅竹马的童年,情窦初开的年  相似文献   

2.
祖父     
祖父卒年八十三岁。我因不在祖父身边生活,所以对祖父了解不多,真正地认识我的祖父是在他老人家弥留之际。 在一个清风徐送、人寰寂静、冷月高挂的夜晚,祖父因突发病住进了医院。当夜医院便下了“病危通知单”。 月光透过笼照在大地上的烟尘,使整个世界略显灰蒙、清冷。祖父安祥地躺在床上,我忍住心痛默默地站在祖父的病床前。深病中的祖父已骨瘦如柴,憔悴而苍老的脸上失去了生命的光泽,  相似文献   

3.
吴择 《天风》1995,(5):27-27
夏去秋凉,落叶纷纷。望着这逝去的岁月,又使我回到童年时代。 别人的金色童年充满着快乐、幸福。而我的童年却饱尝了泪水和痛苦。就在我十岁那年失去了父爱。  相似文献   

4.
正突然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有多久没有饥饿感了?"我回答不上来,大概有好久了吧。总是饱饱的,来不及等到饥饿感光顾,就又开始吃东西了。听母亲说,我的祖父在年轻的时候外出讨饭,饿死在了路上。我常常抑制不住揣想那悲惨的情形,恨不得穿越时光跑到年轻的  相似文献   

5.
张丽丽 《天风》2008,(22):42-43
今天对于我的一生来讲都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我决定和我的叔父亚伯兰一起离开哈兰。其实我对于漂泊的生活是很厌倦的,但有一个人可以依靠总是比我一个人好,何况亚伯兰一直敬拜上帝,在他身边我兴许在信仰上也能进深一步。想我罗得,自幼丧父,随祖父从吾珥来到哈兰,如今祖父又与世长辞,我唯一的亲人也就是亚伯兰,我的叔父了。最近他说,上帝要他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上帝所要指示他的地方去,还应许说要赐福于他。我考虑再三决定和他一起去。马上我们就要起程了,前面的道路如何,我并不知道,但我想,撒拉既然没有生育,我们叔侄二人日后应该比较容易相处的。  相似文献   

6.
1927年12月20日,金泳三诞生在韩国庆尚南道巨济郡的一个小渔村里。他的父亲是一位普通渔民,母亲则是一个家庭主妇。对金泳三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祖父。金泳三的祖父对孙子寄予厚爱, 关怀备至,同时又严格要求,希望把他造就成一个出类拔萃的人。金泳三没有辜负家人的期  相似文献   

7.
我的老父亲     
《天风》2020,(6)
正转眼之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1927年10月10日,父亲出生在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的时期。他的出生并没有给原本苦难深重的家庭带来欢乐,反而给家庭增加了一张要吃东西的口,无奈之下,祖父将他卖到邻村一个裁缝世家继嗣。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本该有天真幸福童年的父亲过早地承担起成人的工作。他  相似文献   

8.
正《美与时代》约我为他们的"美学学人"栏目写一篇自我介绍的文章,我对自己没有多少信心,只是在他们的鼓励下,我才犹豫着拿起了这支笔。一我是河南新郑人,1945年生于陕西韩城,五岁随父母回到原籍。1965年从新郑一中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直到1972年5月才分配工作。我在父母逃荒途中来到人间,在贫穷与饥饿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自小就参与采集、辨别野菜、树叶等  相似文献   

9.
我从中医入画,初衷是对我祖父的眷恋,他博学、宽厚,为人医病。他的品格与精神渗入我的血脉之中,是我童年时期心灵的体验,家学的滋养使我体悟到了中医学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境界。中医学经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开首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精神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国画大师黄宾虹谈到绘画艺术:“天地之间阴阳刚柔,生长万物,均有不齐,常待人力补充之。”讲的都是阴阳平衡之道。在精神的层面,无论是医学还是艺术,那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境界是相通的。在画中,我借用中医古籍残页的拆解、…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后,我进了一家电台做了一名谈心节目主持人。一天晚上,一位听友打进的电话让我百感交集。  从声音听得出,对方已是中年,说话的语气平谈而又悲怆。他平静地向我诉说着他的困境。他说他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男人,可每月只有几百块钱的薪水,既没有存款又不能够积攒什么结余的钱。想拥有一个安稳的家可没有房子,更让人难堪的是有时候孝敬父母的一点点小意思都抠不出。他说他感觉自己就是河里面的一根草,没有什么依靠,只能左右飘摇毫无安全感。他说《知音》杂志上一篇关于因贫困而卧轨的报道,他看后至今都心有余悸,在他周…  相似文献   

11.
老子的逆向式思维与道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是老于哲学中一个最根本的概念。历代学者对它的解释“见仁见智”,各不相同。当代的学术界对它的看法,更是莫衷一是。八十年代以来,我曾前后在《帛书老子注释与研究》、《老子与道家》、《老子评传》等著作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现在看来尚有不少问题没有解释清楚,尚需作进一步的阐说。近些年来在自己的科研与教学中,反复地又探讨了这一问题,现把它写出来以便与大家一起讨论之。通过近些年来我对老子哲学的思考,我认为要握住老子的道论,必然要与老子的思维方式联系起来一起加以考察,才能真正把握住老子道论的奥义。老子哲学…  相似文献   

12.
少儿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群星灿烂》序邢广域童年,是人生的起点。常言道:由小看大,三岁至老。从发展的眼光看,这话说得虽有绝对化之嫌,但又不乏远见性的思考。一个人的一生,是在发展、变化中成长的,不是从小就完全定型了;可是,一个人童年的“雏型...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编缉部同志们:你们辛苦啦!“五·一”快乐!盼望已久的《心理世界》发下来。我便如饥似渴地读之、思之,感谢您们给我敞开了一个世界的大门!在这本书里我眼花缭乱地识读五彩斑澜心理,真切地体会书中每一字句,感谢你们给我带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为之骄傲,我们河南终于又走出了一个巨人,先前和《女友》、《深圳青年》等相比,似乎河南的《妇女生活》倒稍有逊色。尽管或许在思  相似文献   

14.
父亲     
童年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是一首充满阳光的诗,是一支无忧无虑的歌。而我快乐童年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就是父亲。父亲是村里唯一读过高中的人,他有很多连环画、小说、还有当时流行的《晋阳文艺》、《鸭绿江》杂志。其中武侠小说最多,那是父亲的挚爱。父亲睡觉之前都要看书,否则无法入睡。那些书被父亲翻了无数次,变得蓬松起来,书角卷起来,怎么都捋不平。  相似文献   

15.
我的出家经历 我的祖父去世时,我受剃成了小沙弥。在泰国话里,这称作buat nah fai,那意思是“火前受剃”。泰国人相信如果生前做过和尚或者亲近的人穿过袈裟,死后就可以上天堂。所以我在祖父去世时火葬前七天出了家,以便我祖父可以进天堂。当然大多数男孩,比如我的弟弟就只是出家作一两天和尚,而我却作了一  相似文献   

16.
墨子之爱     
正墨子,名翟,是春秋末战国时期人,其先祖为殷商王室,他是宋国国君宋襄公之兄目夷的后裔,到墨子祖父这一代,墨家已从贵族降为平民。他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位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少年时当过牧童,学过木工,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作为没落的贵族后裔,他也接受了系统的文化教育,学习孔子的儒学与《诗》《书》《春秋》等。墨子聪颖而勤奋,并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唐英 《思维与智慧》2006,(12):39-39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出生在武汉,童年却是在北方度过的。记忆中的童年是幸福而温暖的,尤其是住宅后边那座小山,承载了我童年的欢乐,留下了我童年的足迹。40年过去了,它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  相似文献   

18.
<正> 几年前我在拙著《老庄随想》一书中,曾简单地提到了《老子》的思想与托尔斯泰《傻瓜伊凡》一书中的思想之间的联系。我对托尔斯泰学是十足的门外汉,加之又不懂俄语,看法不一定正确。但就笔者管见所及,好象还没有有关两者关系的论述,因此愿借贵刊篇幅、略述愚见。  相似文献   

19.
三部曲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多用于反映人生的小说作品,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人生三部曲的范围就广了,凡是人生过程中的各种形态都可以表现,概括成精辟的体验,这也是文人观察与总结人生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5,(8)
<正>1998年我蒙召时,就在教堂书刊组看到了《天风》杂志,当即买回、阅读,爱不释手。其中许多文章,像甘露滋润我干渴的心田。从此我与《天风》结下了不解之缘。《天风》成为我灵性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她给了我太多的启迪、太深的印象,那是我属灵生命的初恋,难忘而美好。刚刚信主时的我,心中火热,忙于诗班、青年团契的服侍,很少动笔墨,也没有要从事文字事工的使命感。在不断阅读《天风》等灵修书刊后,我的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