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研究以一所综合类大学的305名大学生为被试,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职业生涯探索的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2)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显著正向预测其职业生涯探索;(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对职业生涯探索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其中, 自我评价、制定计划在主动性人格与环境探索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和选择目标在主动性人格与自我探索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评价和收集信息在主动性人格与目的探索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我评价和制定计划在主动性人格与信息探索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就业压力和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职业成熟度量表等对7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与职业成熟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既能直接预测职业成熟度,也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间接预测职业成熟度;(2)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受到就业压力的调节,就业压力调节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与主动性人格、职业自我效能、职业使命感的关系,采用职业决策困难问卷、主动性人格量表、职业自我效能量表、拥有使命量表对3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主动性人格、职业自我效能、拥有使命两两之间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2)主动性人格、职业自我效能、拥有使命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3)职业自我效能、拥有使命在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以上结果对于降低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邝磊  郑雯雯  林崇德  杨萌  刘力 《心理学报》2011,43(9):1063-1074
通过对513名大学三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 本研究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经济信心对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 以及内外控制点和主动性人格对此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经济发展的信心能预测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内外控制点和主动性人格在此关系中, 分别都起到了调节的作用; 当两者进入同一个调节模型时, 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掩盖了内外控制点的作用。这一调节模型丰富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理论, 对高校职业生涯辅导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756名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未来时间洞察力、领悟社会支持、自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社会支持和自尊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具体为三条中介路径:一是社会支持的单独中介作用; 二是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 三是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拓展了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三个专业136名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兴趣测验》调查了他们"兴趣-专业"的匹配程度,同时,使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调查了他们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结果发现:(1)兴趣与专业的适配程度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决策,适配性高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更高;(2)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更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学习观及其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学臣  周琰 《心理科学》2008,31(3):732-735
采用大学生学习观问卷、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WM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学习效能感量表,选取254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的学习观现状及其与学习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观总体上是倾向于建构性的;文理科学生、本专科学生在学习观的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学习观与其内生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外生动机多为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体验与学习过程观是大学生内生动机的有效预测变量,学业自我体验是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效能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8.
以344名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为被试,检验了自编《幼师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的信效度,同时考察了幼师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结果显示:(1)《幼师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2)对幼师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方差分析发现,生源地与年级的主效应不显著;(3)喜欢幼师专业与否的主效应显著,平均数比较发现,喜欢幼师专业的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五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地高于不喜欢幼师专业的学生;(4)生源地与年级、生源地与对幼师专业的兴趣以及年级与对幼师专业的兴趣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38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主动性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与学业成绩四个变量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学习适应并不在主动性人格与学业成绩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对学习适应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莹  陈幼贞  凤四海 《心理科学》2006,29(3):684-687
用黄希庭等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与王登峰等编制的《中国人人格量表》对大学一、二年级486名学生的测试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人格特质存在高度的相关;(2)自我价值感的所有维度与人格特质中的自我指向特点呈显著正相关;(3)自我价值感的大多数维度与外向性、善良、才干、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处世态度和外向性对自我价值感的绝大多数维度都有良好的预测效果;(4)自我价值感的大多数维度与行事风格和情绪性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经济信心问卷、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贝克焦虑和抑郁量表,对2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大学生经济信心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生涯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可能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经济信心与生涯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抑郁显著负相关,生涯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与焦虑、抑郁显著负相关。大学生经济信心对其主观幸福感和抑郁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在经济信心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在经济信心和抑郁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此外,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传递了经济信心对焦虑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自我效能感与抑郁倾向的关系,并检验自我效能感在心理控制源对抑郁倾向关系上的中介效应。方法:随机选取350名大学生接受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自评抑郁量表测量。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抑郁与心理控制源中的内控性呈显著负相关,与机遇和有势力的他人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内控性和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控制源中的内控性和机遇、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预测抑郁倾向。(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我效能感在内控性对抑郁倾向的作用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和机遇各自可以独立预测抑郁倾向。结论:自我效能感是内控性预测抑郁倾向的完全中介因素,自我效能感是机遇预测抑郁倾向的部分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研究通过对 42 0名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的问卷调查 ,考察了当前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和学历差异 ,并进一步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毕业生自我评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整体上看毕业生职业决策中问题解决部分的自我效能比较低 ;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自我评估的 4个维度对职业决策困难中的五个部分分别也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基于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职业探索社会认知理论等理论考察了职业探索对大学生求职行为的作用机制。采用职业探索量表、求职自我效能感量表、情绪调节量表和求职行为量表对802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职业探索会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求职行为和求职自我效能感均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求职行为;(2)求职自我效能感中介了职业探索对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3)情绪调节这一变量调节了求职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因此,职业探索会通过求职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求职行为产生影响,且这一影响受到情绪调节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近15年发表的、使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作为工具的58篇文献、26501个独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性别、年级、生源地等因素的不同水平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及该指标与部分社会心理学、生涯研究变量的相关关系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男女生之间、大一与大二学生之间、大三与大四学生之间、农村与城镇生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降低焦虑感、提高自尊水平、建立良好社会支持环境,均有助于提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全纳教育教师职业使命感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机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京津冀地区的全纳教育教师共378名为被试,使用职业使命感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工作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职业使命感、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幸福感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职业使命感对工作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全纳教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在职业使命感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积极塑造全纳教育教师的职业使命感,提升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提升全纳教育教师的工作幸福体验。  相似文献   

17.
中学骨干教师人格特质、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旨在了解中学骨干教师的人格特征、一般自我效能感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随机选择参加江西省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培训的286名中学教师进行测查。结果:1)中学骨干教师人格特质存在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2)中学骨干教师一般自我效能感较高,但与性别、学科、教龄、职称等均相关不显著,教龄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呈倒U型曲线变化趋势;3)人格特质与自我效能感相关显著,稳定性、恃强性、自律性、忧虑性等4种人格特质比其它人格特质更能预测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变化。结论:中学骨干教师人格特质具有自身的优越性,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人格特质能够预测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运用自编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考察334名幼师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学校适应与其职业犹豫不决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学校适应预测职业犹豫不决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幼师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中的目标设定、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对其学校适应预测职业犹豫不决起部分中介作用,职业信息收集和学业成绩对此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创新自我效能感量表、内部动机量表、外部动机量表和创新行为量表,对北京和天津地区的144名科技创新者进行问卷调查,检验了科技创新者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创新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创新自我效能感、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均可正向预测创新行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在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科技创新领域中创新动机、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20.
自我效能感与普通话测试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自我效能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影响,为普通话测试提供心理学依据。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与普通话测试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有较好的预测;被测试者年龄与自我效能感总分无显著相关;不同性别被测试者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男性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