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548名小学高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父母自主支持、心理控制与社会创造力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女生社会创造力水平明显高于男生,农村学生社会创造力适宜性水平高于城市学生。(2)典型相关分析发现,在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创造力的关系上,交换意见、收回爱能够解释适宜性,自主选择能够解释独创性;(3)父母自主支持正向预测子女的社会创造力(γ=0.27),心理控制则负向预测子女的社会创造力(γ=-0.29);自主支持通过自尊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社会创造力(中介效应值为0.12),心理控制则通过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社会创造力(中介效应值为0.05),模型的总解释率R2=0.27。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人与环境互动理论,研究考察了父母行为控制、心理控制与高中生消极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人际自立与校园排斥的中介效应。采用父母控制问卷、青少年人际自立量表、青少年校园排斥问卷、消极社会适应问卷对辽宁省3所中学的1209名高中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父母行为控制对高中生消极社会适应无明显预测作用,心理控制对消极社会适应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人际自立和校园排斥在父母控制与消极社会适应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父母行为控制只能通过人际自立的单独作用以及人际自立与校园排斥的序列中介作用预测高中生消极社会适应;父母心理控制既能直接预测消极社会适应,还能分别通过人际自立和校园排斥的单独作用,以及人际自立与校园排斥的序列中介作用预测高中生消极社会适应。研究最终梳理出一条“父母教养→人格发展→人际反馈→适应结果”的理论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考察青少年自我控制、调节聚焦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复原力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自我控制量表、调节聚焦量表和心理复原力量表对安徽、江苏、山东四所初高中922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自我控制、调节聚焦均能够直接显著预测青少年心理复原力;(2)父母积极教养方式能够通过青少年自我控制、调节聚焦间接正向预测心理复原力;(3)父母消极教养方式能够通过青少年防御聚焦间接负向预测心理复原能力。结论:青少年的自我控制与调节聚焦在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复原力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学习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基础上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父母心理控制、行为控制与工读生毒品使用的关系,以及结交不良同伴的中介效应和感觉寻求的调节效应。514名工读生完成了父母控制问卷、不良同伴问卷、感觉寻求量表和毒品使用问卷。结果显示:(1)父母心理控制能正向预测工读生的毒品使用,父母行为控制能负向预测工读生的毒品使用。(2)结交不良同伴在心理控制、行为控制与工读生毒品使用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结交不良同伴的中介作用受到感觉寻求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采用班级整群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某市三至五年级464名小学儿童及其父母为被试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问卷、亲子冲突量表、努力控制问卷和儿童焦虑量表考察父母心理控制对儿童焦虑的影响,以及亲子冲突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和儿童努力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父亲/母亲心理控制均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一年后的儿童焦虑,与父亲心理控制相比,母亲心理控制对儿童焦虑的预测作用更强;(2)父亲/母亲心理控制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相应的父子/母子冲突(主体效应),母亲心理控制同时还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父子冲突(伴侣效应);(3)只有母子冲突在母亲心理控制与儿童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受儿童努力控制的调节,即儿童高水平的努力控制缓冲了母子冲突对儿童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555名小学四到六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父母控制与儿童心理适应的关系,以及儿童自我控制在两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六年级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高于四年级,且情绪症状显著多于四、五年级;男生多动−注意缺陷水平显著高于女生;(2)父母行为控制对儿童积极心理适应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儿童消极心理适应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而父母心理控制对儿童积极心理适应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对儿童消极心理适应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3)儿童自我控制在父母控制(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与儿童多动−注意缺陷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在父母控制与儿童情绪症状关系间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选取343名儿童及其家长为被试考察父母心理控制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1)心理控制正向预测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且这种影响受父母自主支持的调节;(2)父母自主支持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情绪控制影响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部分通过抑制控制影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结论:心理控制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受自主支持的调节,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父母严厉管教、儿童自我控制与儿童问题行为间的关系,采用中文版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社会技能评定量表和儿童行为核查量表对济南市两所公立学校的1097名小学四到六年级儿童及其父母双亲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攻击和体罚与儿童自我控制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儿童自我控制与其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均呈显著负相关;(2)父亲心理攻击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母亲体罚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儿童外化问题行为;(3)儿童自我控制在父亲心理攻击和母亲体罚与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在母亲心理攻击和父亲体罚与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中介作用模型不存在显著的儿童性别差异。综上,本研究发现父母严厉管教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而且会通过降低儿童自我控制水平间接导致儿童问题行为的增多。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父母严厉管教、儿童自我控制与儿童问题行为间的关系,采用中文版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社会技能评定量表和儿童行为核查量表对济南市两所公立学校的1097名小学四到六年级儿童及其父母双亲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攻击和体罚与儿童自我控制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儿童自我控制与其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均呈显著负相关;(2)父亲心理攻击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母亲体罚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儿童外化问题行为;(3)儿童自我控制在父亲心理攻击和母亲体罚与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在母亲心理攻击和父亲体罚与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中介作用模型不存在显著的儿童性别差异。综上,本研究发现父母严厉管教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而且会通过降低儿童自我控制水平间接导致儿童问题行为的增多。  相似文献   

10.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采用整群取样法抽取河南省郑州、开封、许昌、平顶山四市各一所省示范性高中的高一和高二学生共1128名,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学习投入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着力考察心理控制源和心理韧性在其中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父母积极和消极教养方式分别正向和负向预测高中生的学习投入;父母积极和消极的教养方式均通过心理控制源和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对高中生学习投入产生影响,且该中介作用包含了三条路径:心理控制源的单独中介效应,心理韧性的单独中介效应,以及心理控制源-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的核心品质,更是社会和谐与良好风尚的重要保证。本研究以北京、苏州、上海、厦门等地5所高校共85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包括关爱与控制)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与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父母关爱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显著的积极预测作用,而父母控制无预测效应;(2)自我控制在父母关爱与社会责任感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女生群体中,而男生中不存在该效应。这表明,父母关爱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并且在女生群体中自我控制是二者关系的中间桥梁。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自我同情的“利他”心理机制,研究1采用自我同情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亲社会行为量表对53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自我同情、生命意义感、心理弹性与亲社会行为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自我同情正向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2)生命意义感在自我同情与亲社会行为间起独立中介作用;(3)心理弹性在自我同情与亲社会行为间起独立中介作用;(4)自我同情可以通过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研究2采用干预法对被试的自我同情进行为期7天的干预,结果发现:随着自我同情水平的提升,被试的亲社会行为也显著提升。该研究揭示了自我同情影响亲社会行为的潜在心理机制,对自我同情的社会效益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自我效能感与抑郁倾向的关系,并检验自我效能感在心理控制源对抑郁倾向关系上的中介效应。方法:随机选取350名大学生接受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自评抑郁量表测量。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抑郁与心理控制源中的内控性呈显著负相关,与机遇和有势力的他人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内控性和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控制源中的内控性和机遇、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预测抑郁倾向。(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我效能感在内控性对抑郁倾向的作用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和机遇各自可以独立预测抑郁倾向。结论:自我效能感是内控性预测抑郁倾向的完全中介因素,自我效能感是机遇预测抑郁倾向的部分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探讨了初中生心理资本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和感恩对该效应的调节效应。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208名初中生进行了研究,研究工具包括心理资本量表、学业成就问卷、自我控制量表、感恩量表。结果表明:(1)心理资本既可以直接预测初中生的学业成就,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间接预测学业成就,即自我控制在心理资本与学业成就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心理资本通过自我控制对初中生的学业成就所起的间接效应受感恩的调节,且这种间接效应在高感恩水平的初中生中更显著。研究的发现对提高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考察父母行为和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早期攻击和社会退缩有无特异性联系、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是否以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作为中介。694名青少年(平均年龄13.67岁)完成了父母控制问卷、情绪调节量表、青少年攻击以及社会退缩量表。结果表明:(1)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均与两类结果有关,未表现出"一对一"的特异性联系;(2)行为控制与两类结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心理控制与两类结果呈线性关系;(3)认知重评在心理控制与攻击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表达抑制在心理控制与社会退缩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国版10项目大五人格量表、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调查1200名青少年尽责性对问题性手机使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尽责性能够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影响问题性手机使用,但这一路径效应较低;尽责性能够通过时间监控观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反向预测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的产生。这说明尽责性主要通过时间监控观和自我控制影响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17.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分别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检验特质共情与状态共情 在这个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 结果发现:(1)情感温暖、信任鼓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生亲社会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专制、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生亲社会行为起负向预测作用。(2)特质共情在情感温暖型、信任鼓励型父母教养方式与中职生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经试验操纵的状态共情的中介效应与特质共情的中介效应同样显著。结论: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影响中职生的共情进而影响其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8.
葛枭语  侯玉波 《心理学报》2021,53(4):374-386
基于儒学经典命题提出君子人格通过自我控制与真实性的链式中介对心理健康产生正向效应的假设, 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总样本量为1169)。结果表明, 君子人格正向预测同时测量的心理健康(研究1)和6个月后测量的自尊、核心自我评价、情感平衡, 负向预测心理症状(研究4); 君子人格正向预测自我控制特质(研究1)和自我控制决策(研究3和研究4), 受到情境模拟操纵的自我控制提升心理健康与真实性(研究2), 受到回忆启动操纵的真实性提升心理健康(研究3); 链式中介作用也得到了同时和跨时间点测量、统计控制和实验控制等多方法结果的支持。君子人格水平较高的人, 更易自我控制, 由此感到自己的行为与真实自我更加一致与贯通, 因此具有更积极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有限自制力理论探讨了心理特权对网络欺骗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心理特权量表、简版自我损耗量表、内隐人格理论量表和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量表对73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在控制性别的条件下,心理特权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骗行为;(2)心理特权通过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网络欺骗行为;(3)内隐人格观调节心理特权通过自我损耗预测网络欺骗行为的前半路径,具体来说,相对于渐变论的大学生,实体论大学生的心理特权更多地通过自我损耗影响其网络欺骗行为。  相似文献   

20.
以往研究探讨了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PIU)的关系,但它们在父母控制的操作定义、独特效应检验、函数形式分析等方面不够完善,且较少对中介机制进行探讨。本研究考察了不同形式的父母控制(行为控制 vs. 心理控制)与青少年PIU的直接联系,以及越轨同伴交往在其中的中介效应。选取703名初中生作为被试,匿名填写人口学问卷、父母控制问卷、越轨同伴交往问卷和青少年PIU量表。回归分析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后,父母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对青少年PIU分别具有线性的抑制效应和促进效应;(2)父母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对越轨同伴交往分别具有线性的抑制和促进效应,进而作用于青少年PIU。因此,父母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与青少年PIU具有密切的联系,且越轨同伴交往在其中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