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和挑战性-阻碍性压力二维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以225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的关系,情绪导向应对策略和问题导向应对策略在这一关系中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挑战性压力源对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均有正向的预测作用,阻碍性压力源对工作倦怠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对工作投入有负向的预测作用;问题导向应对策略在挑战性压力源与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情绪导向应对策略在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阔  邹洋  汪新建 《心理学探新》2013,(6):532-536,540
谊研宛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压力反应量表以及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天津市某企业230名员工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心理资本与工作压力源和压力反应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工作压力源对压力反应有显著的正向预洲作用;(2)心理资本对压力反应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源与压力反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不是调节作用,其中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6%;(4)心理资本在各种工作压力源与压力反应问均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和直接效应的比值介于17.4%-26.1%之间。  相似文献   

3.
朱宇  江汶聪 《心理学探新》2011,31(5):445-449
该研究以某985高校550名硕士毕业生为样本,编制、修订了相关问卷或量表,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就业压力源对就业过程产生的负性情绪的直接效应及人格、情绪调解策略等中介变量的效应。结果发现,就业压力源、神经质性对负性情绪有显著直接效应,就业压力源通过人格的神经质性维度对负性情绪产生显著间接效应;神经质性的影响程度大于就业压力源的影响程度。关于负性情绪,未发现情绪调节策略对其有显著的直接效应或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主观负荷问卷、工作倦怠量表以及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天津市某企业的231名员工进行了调查,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考察了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关系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工作压力源和主观负荷对工作倦怠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主观负荷对工作倦怠的预测力更高;(2)工作压力源和主观负荷与工作倦怠中情绪衰竭和消极疏离的相关较高,但与低成就感几乎没有相关性;(3)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及其各维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4)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压力和心理资本能够解释工作倦怠76%的变异。  相似文献   

5.
IT企业员工压力源、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旨在探索压力源、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所有压力源和控制型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有显著相关;对男性心理健康起预测作用的压力源为人际关系、角色模糊、工作家庭平衡、职业发展,且控制型应对方式在角色模糊与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对男性身体健康起预测作用的压力源为工作负荷、角色冲突和控制型应对方式;对女性心理健康起预测作用的压力源为工作家庭平衡,对女性身体健康起预测作用的压力源为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6.
袁少锋  高英 《应用心理学》2007,13(4):373-378
采用中介变量分析的一般范式,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组织支持在工作压力源与压力反应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组织支持在良性压力源(如任务要求、能力要求)与积极压力反应(如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感)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在负性压力源(如人际冲突、组织结构问题、时间冲突)与积极和消极压力反应(如消极工作情绪)之间都发挥显著的缓冲作用。管理者在知识型员工压力管理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组织支持的中介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7.
运用心理资本量表、志愿者角色认同重要性问卷和利他行为量表,对231名志愿者进行调查,考察心理资本和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志愿者角色认同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志愿者的心理资本显著正向预测志愿者角色认同和利他行为,志愿者角色认同显著正向预测利他行为;(2)志愿者角色认同在心理资本和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心理资本既能直接影响利他行为,也通过志愿者角色认同间接影响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8.
Fredrickson的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broaden-and-build theory)认为积极情绪具有激活行动、扩展认知、建设资源和缓解压力的功能.但是积极情绪是否是心理弹性到压力适应的中介变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该研究让37名女大学生先完成中国情感量表和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然后进行压力情境实验,通过生理多导仪记录实验前后压力下的生理反应,以压力下的生理恢复时间作为压力适应的指标.最后通过中介检验程序分析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到压力适应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压力下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与生理恢复指标显著相关(r=-0.75,p<0.001);(2)当心理弹性和积极情绪同时进入回归方程时,积极情绪对压力适应的预测显著,心理弹性对生理恢复指标的预测下降,但是依然显著(r=-0.62,p<0.001).结论: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与压力适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认知易感性模型,本研究拟探讨初中生亲子关系对抑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81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亲子关系、自尊、情绪弹性与抑郁之间呈两两显著相关,且亲子关系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2)自尊和情绪弹性在亲子关系与抑郁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具体包括三条路径:一是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情绪弹性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自尊和情绪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初中生亲子关系通过内在心理因素对抑郁水平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141篇文献的149项独立研究, 研究样本总人数达46261人的数据, 对挑战性-阻碍性二元压力及其亚组与员工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元分析, 并检验了文化差异(权力距离、长-短期导向、个人-集体主义)、数据来源以及数据收集时间点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1)挑战性压力及其亚组工作复杂性、任务冲突对员工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阻碍性压力对员工创新存在显著负向影响。(2)文化差异性(个人-集体主义)对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文化差异性(权力距离高低、长-短期导向、个人-集体主义)对阻碍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3)数据来源对二元工作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当员工创新数据来自自我评价时, 挑战性压力、阻碍性压力与员工创新关系的强度更强。(4)数据收集时间点仅对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横截面研究设计下, 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更强。  相似文献   

11.
李晴蕾  王怀勇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1):2046-2056
角色超载是指当个体缺乏必要的能力与技能或足够的时间而无法顺利完成各种角色需求时所体验到的一种角色压力。角色超载不仅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 而且对组织和社会也有消极影响。本文在对角色超载的定义梳理及与相关概念比较的基础上给出了新的界定, 完善了角色超载的概念, 并对维度划分与测量, 以及影响因素与作用结果进行了分析。未来研究应致力于:清晰的界定角色超载的内涵, 合理的维度划分与量表编制, 深入研究其影响因素并关注角色超载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刘燕  李锐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9):1553-1566
传统研究强调跨文化多重压力阻碍外派成功, 但相对忽视压力具备的动力作用。该研究基于挑战性-阻碍性压力视角, 遵循“压力-动机-行为-结果”的逻辑框架, 对中国跨国公司外派人员多目标主动行为及结果的产生机制展开研究。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分析挑战性-阻碍性两种不同属性压力如何通过影响动机和主动行为进而影响外派人员的职业发展、工作绩效及组织绩效的过程, 并根据工作要求-控制模型, 从组织和工作资源两方面识别两种压力影响外派结果的边界条件, 以及跨文化背景下主动行为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该研究揭示外派主动动机及行为在高不确定性跨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功效, 可以为中国跨国公司挑选、培训、激励和保留国际化人才提供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参照Seyle对生理应激反应的阶段划分,可将心理反应分为三个阶段;琐事研究把应激源的研究推向了极致,应从只关注被动应付,转向应激研究的积极方面,加强对复原力的关注;应对方式是个体用于处理应激事件的策略与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个体的特质。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   总被引:60,自引:5,他引:55  
楼玮群  齐铱 《心理科学》2000,23(2):156-159,155
本研究对2986名上海高中生对压力感受进行了调查。因素分担 些压力可以归为六大类别:社会人际关系及性发展方面,学习和学业方面,与发母交往方面,未来前途方面,经济方面,以及健康方面。资料显示高中生最大的三种压力源多与学习或学业有关,而压力最小的三种压力源主要与性发展的和健康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消防员工作群体的应激过程中的4个方面,包括心理应激源、应激反应、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同时编制了心理应激问卷,考察了该问卷心理应激源、应激反应、应对方式、社会支持4个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及各个分量表的因素结构。  相似文献   

16.
负性情绪在工作压力作用中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运用职业压力调查问卷(Occupational Stressor Indexes-2,OSI-2)中国修订版和半结构化访谈对某国有投资银行、大型核电站等的297名员工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以“工作满意度”为压力反应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压力源情境下,NA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对于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NA起着“过度反应机制”作用;对于角色模糊和工作家庭平衡所带来的压力,NA起着“知觉机制”的作用;对于工作中的角色冲突,NA起着“压力源机制”;而对于职业发展方面的压力,NA对于它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联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和解释。  相似文献   

17.
羞耻易感性差异及对羞耻的应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钱铭怡  刘嘉  张哲宇 《心理学报》2003,35(3):387-392
研究目的是了解羞耻感对应付的影响。100名大专一年级学生根据主试呈现的9个故事情境,评定自己在其中体验到的羞耻的强烈程度,从中选择了5个可以较好的激发被试羞耻情绪的典型羞耻事件,考察被试在其中的应付方式,并比较了高、低羞耻组被试在应付方法使用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面临羞耻事件时,倾向于采用接受事件结果、直接面对问题和让时间冲淡一切的应对方法,较少使用否认和逃避的方法。羞耻易感性较高的个体较之羞耻易感性低的个体更可能使用回避、隐藏感情、祈祷和等待的应付方法;羞耻易感性低的个体较之羞耻易感性高的个体更可能使用寻求社会支持的方法。进一步根据羞耻的本质和其现象学的特点,解释了高、低羞耻组在应付方式上的这些差异  相似文献   

18.
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压力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谅谅  冯颖  范巍 《应用心理学》2003,9(1):43-46,56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对浙江省杭州市职业女性进行了一次工作 -家庭冲突的调查研究。总结了现阶段职业女性工作 -家庭冲突的现状 ,探讨了角色压力源与工作 -家庭冲突的关系 ,分析了影响职业女性工作 -家庭冲突程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