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经验及防治措施.回顾性分析3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治疗方法.33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5.5±9.5)d,1例自动出院,2例转往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以保守治疗为主,有效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支持、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抑素的应用.炎性肠梗阻选择非手术治疗,既保证了治疗的有效性,同时也能够让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
为切实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分级诊疗的政策,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住院难、手术迟"之医疗供需矛盾,探讨三级以上医院让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的Ⅲ级、Ⅳ级的患者(以下简称"Ⅲ级、Ⅳ级患者")得以开展日间手术的策略。结合工作经验,查阅文献发现,加强围术期评估和术后随访,以对患者进行闭环管理,可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安全隐患;术后快速康复理念下多学科协作是使Ⅲ级、Ⅳ级患者得以顺利开展日间手术的基石;麻醉医生通过制定个体化麻醉方案为Ⅲ级、Ⅳ级患者开展日间手术提供安全保障。从而进一步说明Ⅲ级、Ⅳ级患者得以开展日间手术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医院众多科室协作努力,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3.
PAX8蛋白在脑胶质瘤患者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选取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98例,根据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级标准,分为I级12例,Ⅱ级18例,Ⅲ级21例,Ⅳ级47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蛋白印迹法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测定所有脑胶质瘤患者PAX8蛋白表达。Ⅱ级、Ⅲ级、Ⅳ级患者PAX8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Ⅰ级,且Ⅲ级患者PAX8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Ⅱ级,Ⅳ级患者PAX8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Ⅱ级、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X8蛋白表达与年龄、病理学类型相关性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病理学分级、瘤周水肿、浸润深度相关性明显,且病理学分期越高、瘤周水肿程度越高、浸润深度越深,PAX8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X8阴性组总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PAX8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X8的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正相关,PAX8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PAX8低表达的脑胶质瘤患者能获得较好的预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PAX8阳性组。  相似文献   

4.
研究显微镜下小骨畜开颅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所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应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统计患者血肿清除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Ⅰ级31.1%,Ⅱ级37.8%,Ⅲ级8.9%,Ⅳ级13.3%,V级8.9%,临床有效率为80.0%.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视野直接清楚、血肿清除彻底、减压充分、创伤小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理想措施.  相似文献   

5.
探讨膀胱尿道软镜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外伤后单纯性尿道狭窄的疗效.我院自2009年至今采用膀胱尿道软镜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外伤后单纯性尿道狭窄1 7例,其中悬垂部尿道狭窄1例,尿道球部狭窄12例,后尿道狭窄4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过程,并对术前诊断、手术操作技巧及术后处理进行经验总结.17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扩张成功,手术时间25min~60min,平均37min,随访2个月~18个月,12例患者治愈,3例患者经治疗后可使扩张间期延长至3个月,其余2例患者仍需尿道扩张雄持.膀胱尿道软镜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外伤后单纯性尿道狭窄安全有效,可降低尿道扩张术风险.  相似文献   

6.
长柄假体置换治疗高龄粉碎性粗隆间骨折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长柄假体置换治疗高龄粉碎性粗隆间骨折的短期疗效,我们对31例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平均22个月的随访,指标包括Charnley及Harris评分以及X-ray平片,结果最近一次X—ray观察3例出现异位骨化,无一例假体松动,Charnley分级Ⅳ级及以上90.0%,Harris评分优良率88.3%,因此长柄假体置换是治疗高龄粉碎性粗隆间骨折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7.
克罗恩病(CD)是一种消化道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透壁性炎症疾病,可累及整个消化道,有终身复发倾向。临床表现为缓解和复发交替进行,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会造成肠道的不可逆性病变,也会引发肠穿孔、窦道、肛瘘等并发症,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CD的病因尚未明确,也无有效治愈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其中包括药物治疗、细胞疗法、高压氧治疗、中医疗法等,本文就以上治疗方法做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总结我科收治的4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患者治疗体会。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48例56个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临床资料,介入栓塞30例(36个动脉瘤),手术夹闭18例(20个动脉瘤)。结果介入栓塞组恢复良好14例、轻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8例,死亡2例,手术夹闭组恢复良好10例、轻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2例。两组 Hunt-Hess 分级3级以下患者预后无显著性差异。血管内栓塞和手术夹闭均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手段,Hunt-Hess 分级3级以下者两种治疗方式均可得到满意疗效,4级以上者血管内栓塞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但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1 非手术治疗肠梗阻的“软通”与“硬通”在吴咸中的《科学路上无坦途》(《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年特集)文章中有一段记述:1961年秋,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原外科的一位护士长李维骆同志,当时正在北京中医学院读书,已做过三次腹部手术,又因急性肠梗阻住院。值班医生已经为她做好了手术准备,等待她第四次进入手术室。但是李维骆实在没有勇气再接受手术了,于是把我找来,恳求我‘刀下留人’。我详细地检查了患者的全身情况,认为还有用非手术疗法治愈的可能,根据辨证属于寒实肠结病,患者体质素虚,脉沉细无力,属正虚邪实…  相似文献   

10.
亚临床型血友病A合并颅脑外伤的围手术期处理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亚临床型血友病A患者合并颅脑外伤行手术治疗时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2例亚临床型血友病A合并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确诊,在围手术期通过动态的监测血Ⅷ因子活性(FⅧ:C)水平,调整FⅧ输入并维持FⅧ:C在止血水平(30%~50%),至伤口愈合。结果显示,2例亚临床型血友病A合并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术后都得到了及时的恢复。提示亚临床型血友病A合并颅脑外伤患者关键是准确诊断,围手术期要求保持血中凝血因子FⅧ的促凝活性维持在止血水平,直到伤口愈合为止。  相似文献   

11.
IV期乳腺癌是难以治愈的疾病,治疗方法是综合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外科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对手术切除Ⅳ期乳腺癌原发灶或转移灶的临床意义和手术时机存在争议,本文结合文献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讨论Ⅳ期乳腺癌是否需要外科处理。认为Ⅳ期乳腺癌全身治疗和外科治疗是治疗过程中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可互相转化,两者作用相辅相成,当全身治疗病情缓解时,个体化选择外科治疗不仅改善生存质量,还可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系统方法在颅脑外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近20年来,随着对颅脑外伤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颅脑外伤后存在着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存在于颅内,也广泛存在于颅外,如心血管系统、肺、胃肠道、肾、肝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不全,以及凝血机制障碍、电解质紊乱等[1]。由于这些颅外的病理生理改变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要求医务工作者从系统联系的角度考虑问题,采取综合的治疗手段。但以往的研究往往忽略了颅脑外伤导致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众多系统、器官的变化,割裂了神经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联系。在颅脑外伤的心血管系统研究中,尽管已有人对颅脑外伤后心血管系统的不同方面的变化如血流动力学状态、心肌损害、心电图改变等分别进行了临床及实验研究,但缺乏对这些改变的综合分析,结果不能发现这些病理生理改变与颅脑外伤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病机。我们的课题立足于对严重颅脑外伤后心血管系统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直接监测、心肌损害的酶学证据和对心电图改变进行的连续、动态、综合的研究,发现颅脑外伤后心血管系统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同伤情有关并对病人的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现代精神病学对精神分裂症病因的研究中,除了遗传因素之外,愈来愈关注心理因素对发病的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从1979年9月至1981年6月在本市鼓楼区建立家庭病床,对84例治愈或基本治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药物配合心理综合治疗预防和减少复发的实践体会报告如下。资料选择:随机取出鼓楼区治愈或基本治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84例,作为家庭治疗对  相似文献   

14.
观察右心房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长期疗效。选择2010年8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NYHA心功能Ⅱ级~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35%、窦性心律、QRS时限≥130ms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患者76例,成功植入三腔起搏器后,比较起搏器植入术前及术后2年的疗效评价指标变化。右心房双心室起搏治疗2年后,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MQOL)、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等各疗效评价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右心房双心室起搏治疗窦性心律、QRS时限≥130ms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探讨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回顾性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复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行胶质瘤切除术后复发,收集患者首次手术及复发后的相关资料,包括患者的首次手术情况、临床症状、影像学变化、病理资料及再次复发的相关信息。对影响患者胶质瘤术后再复发时间的临床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64例患者病理诊断均为胶质瘤,其中男34例,女30例;WHOⅡ级31例,WHOⅢ级20例,WHOⅣ级13例;患者术后复发时间为2个月~123个月,平均复发时间为(39.5±9.9)个月。患者1年复发率为36%,3年复发率为67%,5年复发率为81%。患者年龄因素[P=0.002,RR(95%CI)=1.886(1.175~3.026)]、WHO分级[P=0.001,RR(95%CI)=1.531(1.140~2.055)]和ki-67指标[P=0.001,RR(95%CI)=1.472(1.177~1.841)]是影响胶质瘤患者术后再复发时间的主要临床因素,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胶质瘤患者年龄,病理WHO分级和ki-67指标是评估胶质瘤患者术后再复发时间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1例(病例组)及同期不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对照组)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肢不对称肿胀≥1cm、卧床时间≥5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GOLD分级Ⅲ级~Ⅳ级、D-二聚体≥500μg/L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  相似文献   

17.
探讨颅内间变性脑膜瘤的治疗及预后分析。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接受颅内间变性脑膜瘤治疗的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预后相关因素。50例患者均为颅内间变性(恶性)脑膜瘤。所有患者按照Simpson分级法评估术后肿瘤切除的程度,其中26例患者接受SimpsonⅠ级切除;24例患者接受SimpsonⅡ级、Ⅲ级切除。50例患者分为四组,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合并放疗组13例,SimpsonⅠ级切除无放疗组13例,SimpsonⅡ级、Ⅲ级切除合并放疗组12例,SimpsonⅡ级、Ⅲ级切除无放疗组12例。SimpsonⅠ级切除合并放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8个月,复发率为48%。SimpsonⅠ级切除无放疗组PFS为22个月,复发率为90%。SimpsonⅡ级、Ⅲ级切除合并放疗组PFS为23个月,复发率为87%。SimpsonⅡ级、Ⅲ级切除无放疗组PFS为12个月,复发率为92%。SimpsonⅠ级切除合并术后放疗是有效治疗颅内间变性脑膜瘤并延长生存率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07年8月将原一中和原五中学高中合并为现在的一中,形成了每个年级26个教学班,每个年级1500人以上,全校三个年级4700多人,是一所超大规模示范性高中。在这种形势下,学校改革管理体制,把管理重心前移,管理权下放,实行年级自主管理模式,强化了年级管理功能。下面谈一谈管理重心前移以后,三年来年级管理模式区别于以往的运作实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茅荆坝自然保护区内40年生人工油松纯林下的天然更新幼苗的研究,结果绝大多数的油松幼苗都是6年生以上的,更新数量为90%以上;油松天然更新幼苗种群高度级个体数结构图呈"L"型。个体频率高峰出现在低高度级上。主要在30 cm以下,占32.0%。而100 cm以下占75%以上;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及其4种聚集度指标对幼苗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发现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20.
探讨置入双单猪尾导管引流对多房性肝脓肿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共收治多房性肝脓肿21例,首次经置入单猪尾导管引流治疗15例中,选择单纯置入单猪尾导管引流治疗10例,并选择置入双单猪尾导管引流治疗6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指标。围手术期疗效的观察中,发现双单猪尾导管组患者高热、寒战持续时间短,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