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5月22日,山西省建设厅在太原市西山酒店组织召开了“五台山风景名胜区自然与化资源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建设厅、山西省物局、忻州市政府、忻州市建设局、五台县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的有关领导和国家建设部、中国联合国教科全委会、北京大学、北京颐和园、中国科学院、山西省社科院、山西省地质科研所、山西大学、山西省规划设计院的有关专家及新闻记,计40余人。  相似文献   

2.
心怡 《五台山研究》2011,(2):64+66-64
2011年6月26日上午,由中共忻州市委、忻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五台县委、五台县人民政府、五台山管理局承办的“五台山第二届国际文化旅游月”在金岗库乡大甘河村新建的旅游服务基地游客中心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6月26日,在五台山成功入选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一周年之际,由山西省忻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五台县人民政府、五台山管理局、五台山风景区人民政府承办的"五台山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研讨会"在清凉圣地五台山银海山庄举行。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山西省委常委、  相似文献   

4.
2004年lO月8日,五台山管理局局长、五台山研究会副会长罗荣华同志应韩国五台山月精寺的盛情邀请,率领五台山区政府、五台山佛协和五台山研究会等部门的有关人士及殊像寺佛乐团等60余人组成的佛教化访问团,赴韩国五台山参加“首届韩国五台山佛教化节”,并进行佛教化交流考察。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具体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第五次五台山工作会议精神,由白清才副省长主持,于一九八七年二月二十日在省城召开了五台山研究会工作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五台山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工作。认为研究会成立一年多的时间,组织、吸引全体会员和热心参与五台山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教授,以及各行各业的爱好者,初步开展了对五台山的综合研究。对五台山的一些重要历史文化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和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学术交流,沟通了信息,加强了联系;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人民政府于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在五台山召开了第五次五台山工作会议。会议检查总结了五台山开发建设的情况,安排了下步工作的主要任务。其纪要如下。(一)与会同志通过检查、参观、汇报、讨论,一致认为,一九八○年以来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的要求和规划,多次召开会议,对五台山的管理体制和开发建设的有关问题,及时加以研究解决。一九八三年后,着重进行了开发建设。目前,中心区的三个  相似文献   

7.
五台山是世界佛教圣地,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但五台山城镇化、公园化倾向明显,周边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管理相对薄弱。因此,对五台山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7年7月24—27日,中日第三届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在五台山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中日五台山佛教文化研究学者30余人,五台山佛教界、五台山区政府也派人参加了会议。7月25日,山西电视台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9.
明清小说中不乏对五台山形象予以塑造,以五台山作为事件发生背景或特定文化事件象征的情节。虽然不同作品中塑造的五台山形象有其个性化色彩,但其共性之处则在于对五台山形象的建构与文化想象。通过对这些情节予以梳理,可以探明相应小说作者的写作策略与深层文化心理原因,进而探讨特定时代民众对五台山形象的认知。同时,明清小说中五台山形象共性所反映的文化特色,还可以为弘扬人间佛教、推动五台山文化体系与文化产业建设提供助力,也是五台山学学科体系建构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久远的佛教传统、浓厚的佛教化底蕴和它雄奇高妙、婉如仙境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历代的僧人墨客前来拜谒,从而传留下来大量吟咏五台山的诗、词、歌、赋,这其中的许多优秀篇章将会与雄伟的五台山和它璀璨的佛教化一样留传千古。五台山诗歌数以千计,这里不能详述其貌,只想就一些诗中创造出的恬静高远的意境做些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