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藏传佛教文化中,莲花生大师吉日法会从九世纪一直传承到今天,其内容和形式依据佛语和伏藏源远流长,本文就莲花生大师"初十吉日"法会及"古鲁羌姆"法会的缘起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文主要从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文化价值偏差及其自身的局限性、民族自尊心与本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及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要求三方面探讨了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运动在中国日渐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希腊哲学里,"凯洛斯"(Kairos)一词具有特殊的时间含义,这种含义被后来的基督教神学运用到人们对弥赛亚的盼望中。而在中国哲学里,与"凯洛斯"可以约略对等的汉语词汇是"几"。宋儒周敦颐释"几"为"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这一词也构成了中国许多神秘学,譬如星象、占卜、堪舆等学问的核心概念。牟宗三把它等同于佛家的"缘起"(Pratitya-sa-mutpada),其实在印度,的确有构成缘起关系的"显现者"(Sambhuti)与"非显现者"(Asambhuti)的概念,而印度教的"瑜伽"就具有联结人与神圣者的功能,从而获得解脱,而其"妙机入微"所借助的正是"凯洛斯",或曰"几"。  相似文献   

4.
"白黑之争"是南朝刘宋时代儒家与佛教在哲学领域中的一次重要争论,其代表作是慧琳的<白黑论>.从有关争论来看,无论是反对佛教因果报应说的一方还是支持佛教的一方,对于佛教般若学中的"有谛"和"无谛"的本意都未能透彻地了解,这说明了印度大乘空宗哲学这种异质文化因子在当时还处在"格义"的阶段,多有误解.虽然在东晋十六国时代的僧肇已经比较准确地把握和阐释了般若"空"的本义,但佛教般若学那种"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的思辩逻辑对于中土来说毕竟是陌生的,也是难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5.
西方文明在"经济人"思想的引导下产生了工业革命,进而实现了现代化.但是,"经济人"思想的自利性,忽视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依存关系,使西方社会在实现物质文明的同时,产生了种种危机.而这些危机的解决有赖于一种新的伦理思想,以重新审视经济发展和人类存在的关系.佛教缘起观是一种从社会、个人和环境相互共生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发展的伦理思想,它对克服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种片面性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原始佛教"空"观作为一种认识论,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之上,服务于解脱论.部派佛教思想开始出现由"空"向"有"的转变,呈现出实体化趋势.中观学派继承和发展了缘起理论,提出色空不二的思想,将佛教空观发展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和同之辩"表现了中国古代"和"与"同"的区别与联系,"和而不同"体现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中国"和"文化表现在物质形态、精神理念、生活习俗和社会规范等诸多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和"文化引领下的新中国和平外交,具有鲜明的中国"和"特色,热爱和平、倡导和平、维护和平、捍卫和平是中国和平外交中的核心诉求与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东方佛教系统中,时间到底是实在的还是非实在的这样的问题值得去探究。部派佛教中的有部学派(说一切有部)主张"三世实有",认为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三相皆为实有。这个观点遭到了同时期的经部学派(经量部)的反对,他们主张"现在实有",过去和未来只有通过"现在"才能获得理解。而中观学派基于"缘起性空"的立场认为"三世不可得"、"时相不可得",这种"三世假有"的时间观,彻底反对任何时间的实有论,不管是三世实有还是现在实有,都在反对之列。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从西方知识论的视角来解读"缘起性空"说,认为"缘起性空"说中的怀疑主义情结必然导致缘起有的难题,并力图用当代知识论的语境主义解答方式来解决缘起有的"回溯论证"及"恶循环"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由景枫教授等撰著的《中国治理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对从古至今的中国社会治理理念和治理实践做了有益的探索,通读一过,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和推介。第一,提纲举要,揭出中国治理文化的核心特点。本书在对中国治理文化进行一般性概括之后,从"道德治理文化"、"法律治理文化"、"民间治理文化"勾画全篇,最后对中国治理文化的当代意义进行分析。中国社会的传统治理方式、渠道、手段多种多样。但就具有一定稳定性和延续性的文化层面而言,道德与法律是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早在"中国轴心文化"奠基的先秦时期,在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刑德"问题就是核心问题。秦汉以后的古代社会,"刑德"问题又转化成"儒法关系"问题,二者在思想和实践方面长期斗争而又融通,成为中国治理思想和实践的骨干和支柱,抓住这两个问题就抓住了中国治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分为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两大类型。在宗教文化中,佛教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以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体系为例,就佛教文化体系的结构与核心作一初步的探讨。我想这对于深入把握佛教文化的内在特质、基本精神、特定功能和未来走向,是有意义的。探讨佛教文化体系,首先要对什么是佛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作出明确的界说。  相似文献   

12.
理净 《法音》2012,(10):61-65
一、佛教"慈爱"与"孝道"佛教自东汉初传入中国之后,就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融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思想和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佛教同样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很多方面更有甚之。  相似文献   

13.
由末达本的"反本"问题是三教会通的生长点,在魏晋南北朝成为时代思潮的中心问题,也是复性论兴起的前奏。以此为纲便可一以贯之地把魏晋南北朝玄学史乃至中国思想史上许多表面互不关联的现象贯穿起来。汤用彤首创从本末之辨的角度来解释三教之争,总结出玄学是以"由末返本"的方式融合儒道释,从而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玄学与三教关系的研究。汤用彤是对儒道释三教发展史有着通盘把握的前辈大师,系统总结他在这方面的贡献,是推进当前三教关系研究的一条捷径。本文以魏晋南北朝本末之辨到理学缘起为中心,对汤用彤关于"反本"观念源流的考辨进行梳理,进而揭示其汉魏两晋南北朝研究的治学思路和独具慧眼的问题意识,希望有助于理清魏晋南北朝时期复杂的三教关系及理学缘起的脉络。  相似文献   

14.
唐君毅认为,近代中国文化面临西方文化冲击所采取的卑屈、功利的态度,阻碍了中国文化的真正重建。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文化之根本精神综摄西方文化精神,以全面重建中国未来社会文化精神和纯粹文化精神,这是继中国文化先秦立"人极"、宋明立"太极"后的立"皇极"的文化伟业。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入阐释了文化自信的现实根基、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性指导。文化自信的内涵呈现为实践维度、理论维度、民族维度、时代维度和价值维度五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前两个维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基础和思想内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定性";民族维度和时代维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身份"属性,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定位";价值维度则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旨归,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定向"。理论与实践的"定性"、民族与时代的"定位"与价值的"定向",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系统结构体系,同时也在根本意义上构成了文化自信的中国表达。  相似文献   

16.
叶少勇 《世界哲学》2017,(2):148-159
本文基于龙树的《中论颂》等著作,考察其哲学体系中"缘起"、"中道"、"不立自宗"和"二谛"几个关键概念,指出这些理论皆拱卫其认识论虚无主义立场,即一切概念唯是空名而无所指对象。龙树的缘起观否定了缘生法的存在,而将"缘起"等同于空性的无生之理。其中道观是由彻底否定以远离二边,而非调和二谛。其不立自宗的声明有助于避免虚无主义悖论,破尽一切概念而不确立任何概念。其二谛理论只是为了教化权便,而不是对空观做重新布局。因此,龙树的思想与后世中观论师以二谛为框架的理论体系有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印度大乘佛教中流行的"法身"概念,在早期部派佛教文献中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对般若文献不同版本的考察发现,"法身"是由见佛语境下的"法"或"法性"发展而来的,而在早期部派佛教中,"见法即见佛"的观念即已十分流行——这里的"法",指的是佛陀所宣说的"缘起"。"法身"概念的最初成立,是借助kāya一词的双关含义:既有"身"的涵义,也意指"集合"。这样,若称"法的集合",内涵上与"见法即见佛"中的"法"并无差异,但若同时指称"法身",则引入了实指的身体之观念。  相似文献   

18.
黄有东 《现代哲学》2017,(4):115-120
要构建"文化"研究的中国特色话语范式,凸显"文化"研究的中国主体性,就必须对"文化"这个核心概念的中国意义有个明确的理解。考察"文化"概念在中国的古典意义生成路径,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文"的文化意义,"化"的文化意义,"文化"的完整意义。通过对"文化"的词源学考察:"文"从自然形式进于精神道德内容,"化"由自然造化进于精神道德感化,可以清晰地认识"文化"概念在中国的古典意义:它是与"武力""武功"相对,以道德教化、道德感化为中心的文治教化、人文教化、人文化成。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涉及中国乡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但从梁先生肯定"教化"、"礼俗"、"自力"传统,强调乡村"新礼俗"建设来看,梁先生思考中国乡村建设,实是他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考。梁先生曾说:"乡村运动是一个社会运动","亦可名为文化运动"。梁先生将"乡村运动"理解为"社会运动"与"文化运动",是因为梁先生将中国自近代以来的贫穷落后,理解为文化落后,并将中国近代文化落后的原因归于中西文化的矛盾。在梁先生看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崩溃,只不过是中国文化落后的一个缩影。因此,中国乡村建设的终极目标实为振兴中国文化。同时,梁先生认为,中国这个国家,"集家而成乡,集乡而成国。"要振兴中国文化,只有"从乡村作工夫",通过在乡村建设中恢复"教化"、"礼俗"、"自力"的文化传统,"伸张、发挥、开启""理性",重视"自力",发挥中国人的"主体力量",重构乡村的"社会构造",恢复乡村的社会秩序,才能够在整体上达成"重建中国新社会构造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基督教一旦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神学思想,就能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有所为。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阐述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着眼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