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齐鲁文化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宣兆琦 《管子学刊》2004,3(2):36-39
齐鲁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我国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针对应试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弊端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体系。孔子与儒学产生于鲁,稷下学宫出现于齐。仅此而论,将齐鲁文化引入素质教育就有完全的必要性和切实的可行性了。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结合齐鲁文化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建立起一个齐鲁文化与德育,齐鲁文化与智育,齐鲁文化与体育,齐鲁文化与美育,齐鲁文化与人格塑造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座标系出来。目前,齐鲁文化和素质教育的各自研究均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将齐鲁文化与素质教育进行一体化的研究,至目前为止尚无人深入地来做。如果把宝贵的齐鲁文化资源应用于当前的素质教育中去,当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也谈齐鲁文化与齐鲁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鲁文化均产生于东夷,有其共同的渊源,因而有其共同特质,又因其地理环境和有周分封后建国方针不同,随产生变异,形成既有共性又具个性的现象。随着历史发展,两种有共同渊源的文化,首先互相吸收,互相融合,至汉代走向统一,并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文化(广义的华夏文化)是由多元的文化所组成的。这里所说的“多元”,据我的理解,一是指它包括多民族的文化,二是指它包括多地区的文化即包括多个不同的地区文化圈,三是指在每一地区文化圈内又是由以某个或某几个学术派别为表征的多个不同的文化源所组成的。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就是一个从多元走向一元的过程,这也就是时下学术界所称道的“多元一体”(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  相似文献   

4.
齐鲁文化是我国思想文化的源头,对它进行深入地研究,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并推动我国的改革与开放。山东地方学术刊物开展的有关研讨,受到了国内外学人的关注与重视,近年来也发表了不少具有较高水平的文章,反映了学术上的繁荣;但是,尚存在着一些问题,那就是部分作者把齐鲁思想文化描述为两个对立的思想体系,过分地强调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与差异,忽视了它们的共同点与相互吸收,以致使许多问题得不到合理解释。例如,战国秦汉诸子百家通过争鸣而走向融合,反映在稷下学中形成为一种合流的趋势,就无法加以说明。为了对这一点进行探讨,特再度提出如下几点认识,敬请有关同志指正。  相似文献   

5.
商品经济因素与齐文化王健读过先秦文献的人,都会对繁华如梦的商城齐都─-临淄留下深刻的印象。的确,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工商业最发达,这已是人们公认的事实。其发展形态有如下特点;一是拥有地理优势,依山滨海,鱼盐矿业资源丰富;二是商品经济早启,渊源深厚。一般...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期,齐鲁兵学在地域文化中名列榜首。原因在于,这里战争发生的频率较高,使将帅们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齐鲁具有浓厚的思想文化传统,是“百家争鸣”的中心,其思想文化精英们长期形成了好学深思、长于辩论、乐于著述的优良传统,为兵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沃土。齐鲁又具有着悠久而厚重的兵学传统,姜尚、管仲、司马穰苴、孙武、吴起、孙膑等构成了这一传统的系列星座。  相似文献   

7.
孙超 《管子学刊》2011,(1):64-69
《孟姜女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2006年山东淄博将其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就其真正的归属地问题却产生了争议。通过文献考索与田野调查,我们认为:齐鲁,特别是淄博泰山齐长城遗址及周围地区是孟姜女传说的发源地。秦始皇之所以进入《孟姜女传说》,其直接因素是他修了"万里长城",而深层原因是他的齐鲁文化情结。"文化素"是波亚托斯提出的概念,指的是通过符号感觉到或认识到的文化单位。从"礼义"、"歌哭"等文化素分析来看,齐鲁文化是《孟姜女传说》最核心的精神内核,齐鲁是它的文化出生地及传播的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8.
9.
齐鲁学术文化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源头和主流。齐鲁学术文化的学术宗旨是内圣外王,其旨趣在于内以修养外以经世,把道德学问与建功立业相结合;其学术主题是儒学和经学,先秦时期齐鲁儒学成为显学,两汉经学极盛,经学宗师多出自齐鲁;其精神内核是仁义道德,在它的主流儒学中,仁义道德或者说道义的精神价值始终居于首位;其学术风格是兼容传承,具有多元共存、兼容并蓄的风格,以及守护传统、继往开来的品格。  相似文献   

10.
齐鲁文化诸家思想中通体贯穿着推重稳定和谐发展的精神,她所蕴藏的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适可以为现代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借鉴和充足的精神滋养。高度的政治文明的建立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齐鲁文化中崇仁尚礼的思想学说,实是“以德治国”、“以人为本”治国方略及政治理念源头活水;而齐鲁文化中中庸贵和思想长期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尊崇,“以宽厚处世”、“和为贵”等重和谐、求同存异的思想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几千年的发展,起到了维系、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许宏  张进 《管子学刊》2013,(2):65-68
齐鲁宗教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有力的历史支撑。我们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做好文化的嫁接和传承,加强齐鲁宗教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让这一人类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延续和发展,增强山东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齐文化和鲁文化是两个不同的亚文化体系,有不同的氛围和特点。然而,二者之间还有相互影响和融合,主要表现于齐国的稷下学宫,后来则由汉代董仲舒加以完成。汉代以后,鲁文化与齐文化合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论科学与人文精神──兼论现代人本主义科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批判是现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工业文明批判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学术界西方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这一研究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当一些论者仍对其持批判的态度时,为数不少的人却表现出对人本主义思潮的科学观不同程度的认同,仿佛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导致的人文精神的失落正在这个市场经济远未发育成熟、工业化尚路途迢迢的国度里发生着。然而我们发现,在对人本主义思潮科学观的研究中,无论是反对还是赞成,都没有提及马克思的有关论断。其实早在《1844年经…  相似文献   

14.
虽然有不少学者以为龙母文化反映了图腾崇拜观念,但他们的理由并不充分,因此,我们以为所谓龙母文化反映图腾崇拜的观点很可能并不成立;从传说学的角度看,龙母传说不过是我国流传的多种以动物报恩为主题的传说之一,如果仅就传说本身而言,其意义也仅局限于所具有的生态文化价值;龙母传说与真正的历史无关,它并不反映秦始皇时代百越民族的真实历史。在岭南地区龙母传说衍生出龙母崇拜,进而又演化为丰富多彩的龙母文化,是与岭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论吴文化的特征 --兼论吴文化与苏州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长根  王明国 《学海》2002,(3):85-91
对吴文化的评价与定位 ,既要从广义的吴地背景出发 ,努力把握吴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的关系 ,更要从吴文化与苏州文化的包容关系中把握其基本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 :鲜明的水乡文化色彩、浓郁的市民文化特色、外柔内刚的文化品格、重文重教的文化理念、精巧细腻的文化品位、博采众长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道德关系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决定的、与军人职业生活密切相连的、通过军人的道德信念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社会关系。它以军人道德行为的主体——“军人”为轴心,构成了一个与军人自身职业密切相关的各种利益关系的复杂网络,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军人与党和国家的关系;军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军人个体与军队整体的关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模式文化蕴义散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学模式是源于医学实践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对医学总体本质理解的深化、人的社会属性的认同及人类健康和疾病的认知程式,是构成现代医学模式理论概念的主要文化质点;哲学思想在医学范畴的融注、医学实践能力的创造和异体文化的辐辏,是驱动医学模式转型更迭的文化辏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组构,不是各个认知层面的简单叠加,而具有多维主体的综合协同效应,对医学价值、医学思维、医学伦理、医学教育、医院职能和医院管理等起着文化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18.
李振城同志的文章《商品经济双向性影响刍议》(载<哲学动态>1987年第2期)认为,商品经济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有双向性影响,即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不例外。对这个总观点我是赞成的。但李文对这一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双向性影响的分析,又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笔者不揣冒昧,就此提出一点粗  相似文献   

19.
张进 《中国宗教》2018,(10):52-5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不仅是新时代党和政府的殷切期望,也是中国基督教会自身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承载着历史悠久的齐鲁文化。  相似文献   

20.
关于齐鲁文化的先进性与保守性的问题能否搞清楚,关系到如何正确评价传统的孔孟儒学和如何正确地、真正地、实事求是地弘扬民族文化的大问题。自有周以来,特别是孔子儒学以来,二、三千年间,一直认为:夏文化是先进的、文明的,东夷文化是落后的、野蛮的;鲁文化是先进的、文明的、齐文化是落后的、野蛮的。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