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德伦理学在当代西方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复兴。与此同时,从事比较哲学研究的学者也往往从各自熟悉的非西方传统中寻找美德伦理学的资源。其中,有学者根据“庖丁解牛”等寓言故事所推崇的轻松自在的生活而认为,《庄子》中蕴含美德伦理学思想,特别是其良好生活观,但这种观点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为,要确定一个人的生活是否是良好生活、具有美德的生活,我们就不能只看其形式(how),还要看其内容(what),而后者就一定牵涉某种特定的人性论,因为人类的良好生活之“好”一定与动物(如狼)的良好生活之“好”不同。《庄子》里确实有一种确定的人性观,而这种人性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尊重。因此,这种尊重也成为《庄子》美德伦理学中最重要的美德,而且也是《庄子》对我们今天的美德伦理学发展所能做出的最重要贡献,因为这是一种为我们熟悉的几乎所有美德伦理学所忽略的美德,同时又正是生活在这个多元时代的我们所最需要的美德。  相似文献   

2.
蚊蚋     
牛是农人的命根子,尤其在以农耕为主的族群里,牛对于农人来说是最好的劳力,因此在他们中间就有“了家中无牛空望空”的谚语。在以色列民族进入圣地由半游牧过渡到定居专务农业生活时期,牛也是他们不可缺少的家畜之一。他们用牛来耕地(申22:10)、打场(申25:4)、和拉车(户7:3),最重要的是,牛在他们的传统文化中被列为洁净的动物,因此,也以牛作为祭品(肋9:4、撒下6:13)。人类很早就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考古学家论证,在没有文字之前,埃及人和中国人就已经开始驯养了牛。尤其在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区,牧放牛群是最理想的地域(创41:2、申7:8、依11、6…  相似文献   

3.
(1)家庭,是一块神圣的土地。 “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传4:9)“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创2:15) 我们于此可见:婚姻与家庭的制度是至高者耶和华神所发起、建立的,我们可以从中悟出家的神圣意义、神圣责任。  相似文献   

4.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上)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万俊人 《现代哲学》2003,20(1):65-75
本文从道德哲学的角度提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的问题,并尝试给出某种解答。通过“善(好)生活”、“利益(关系)”和“人性(潜能)”三个核心概念,作者力图阐明道德之于人类生活的内在性,并从人类的生活目的、行为方式和人性潜能三个基本方面,揭示人类道德生活所内含的美德一目的论与规范一道义论之双重维度。  相似文献   

5.
我曾经认为金庸大侠是命运的宠儿,备受胜利女神的青睐。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作品的影响力,这一点堪称奇迹,让人仰之弥高。读了《金庸传》,方知他历经过情场失意、中年丧子、事业磨难等人生苦痛,或者说是灾难,但他勇敢地活下来,积极地面对生活,最终成为杰出的成功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71名不同刑期男性罪犯人格问卷和改造表现问卷调查,以探讨不同刑期男性罪犯的人格与改造表现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人格分数高的罪犯改造表现成绩优于人格分数低的罪犯。(2)中长刑期罪犯人格与改造表现呈显著的正相关,中刑罪犯的恃强性和自律性,长刑罪犯的怀疑性和乐群性对其改造表现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高乐群性对罪犯获得年度奖励具正向的预测作用。提示应根据不同罪犯群体的人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达到更好地改造好罪犯的目的,为针对不同刑期罪犯开展循证矫正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道德统计作为对人们社会道德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的方法,根据人的活动来解释人的道德生活本质,从统计中得出某一类道德事件(时尚中好的与坏的,维持与破坏社会秩序的倾向等)的经验分布和比率,确定事件或行为发生的单位时间及其平均数。并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在今后道德生活中的状况,测算一个时期内道德事件的发展方向,预测不同年龄群的行为倾向,以此作为制定道德公共政策的依据,用以防止和防范同类紊乱事件再度发生,由此达到有效控制社会道德生活有序化进行的目的。所有这些问题,涉及到了道德统计与道德景气监测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1 “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医学观“人与天地相参”(《灵枢·岁露论》)可以认为是《黄帝内经》对医学认识的根本指导思想 ,其含义可以归结为 4个方面[1] :一是人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产物。《黄帝内经》指出人生活在“气交”之中 ,和大地上的万物一样 ,都是天地形气阴阳物质即自然界有规律变化的结果。二是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的生存环境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种 :(1)无机环境 ,包括天文、气象、地形、土壤、水文 ;(2 )有机环境 ,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3)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环境即社会环境。三是人体和…  相似文献   

9.
李晓 《思维与智慧》2014,(10):42-43
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归来》里,陆焉识,一个沉睡已久的旧式知识分子形象,被他从坟墓里拉出来,活脱脱地返回到人世间来。 从影20多年来,他早已经达到了事业上的顶峰。曾经,他出演了《围城》里的方鸿渐,一夜名满天下。也有年少轻狂的岁月,但很快就过去了,他突然发现,在那个躁动的名利圈子,很多东西都是浮夸的,他就一直琢磨,怎样做一个正常的人。此后,他就给自己划定了一个目标:我这一辈子,就是在做一个人。很倔强的,做一个人。这种人,就是简朴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10.
美食之外     
南风 《思维与智慧》2008,(11):21-21
《论语》里讲,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这句话从理论层面不难理解,但从实际生活的层面,却不容易诠释得清楚。人的一生,总要无数次向食物俯首低头。美食列陈,香气氤氲,封住了我们的口,充塞着我们的胃,精华营养于是浸入血液之中,人就这样被食物支撑着学习、工作、生活,继而开始艺术,开始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中庸》作为《论语》"学"论,是对《论语》之"学"作为一种可能的道德生活的合法性做哲学证明。本文通过对孔子一以贯之"为学之道"是"仁且智"的中庸之道的讨论,对《中庸》"学"—"德"—"道"、"道"—"德"—"学"的天人双向回环路径的构建,对中庸之道"不可能"与"不可离"的悖论的分析,开启了"学"作为道德生活何以可能的论题。在《中庸》中,构建了"天"-"性"-"道"-"教(学)"的整体"为学"境域,为"学"作为一种道德生活何以可能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并对《中庸》中的不同类人对中庸之道的不可能的可能性分析,论证了"学"作为道德生活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是纪念黄寿祺(1912-1990)六庵先生百年诞辰而写,汲引章学诚(1738-1801)《校雠通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与著名新儒学大家唐君毅(1909-1978)、牟宗三(1909-1995)常说的"返本开新",汇为本文标题,以表彰先生易学总体成就与贡献。全文分节为四:首述缘起,次论先生易学旨趣,三则举《易学群书平议》中焦循(1763-1820)《仲轩易义解诂》例释先生易学进路与裁识,终以"从源溯流,强干弱枝"、"精研象理,不废术数"为先生《易》学结论。  相似文献   

13.
《皇帝的孩子》是中青年作家克莱尔·梅苏德的作品。故事围绕纽约的一群人展开,讲述了他们的生活、追求、困惑和失落,以及遭遇了"9·11"后生活的改变。其中,"衣服"一词贯穿始终,从索绪尔的符号学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小说中"衣服"的意象其内涵就是当今社会人们的欲望,揭露了当代社会人们的彷徨和迷茫,展现人们对欲望和追寻。  相似文献   

14.
本刊启事     
张晓云 《思维与智慧》2008,(12):M0002-M0002
三年前与《思维与智慧》偶然相遇,她便走进了我的生活,成为了我的好老师、好伙伴、好朋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她让我牵挂、让我心动、让我无法厌倦、让我爱不释手。她外表虽不算华丽,但在其淡雅的容貌下却蕴藏着览赏不尽的风景,含而不露,柔而不娇,美而不艳,雅而不俗。  相似文献   

15.
妻子坐在书桌前忙碌地批改学生的作业,隔着房间对在客厅里看电视的我说:“你这个人已经退化了。”正陶醉于一个情节曲折的电视连续剧的我,过了好一阵才反应过来她是在和我说话。我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问她:“何以见得?”她一边改作业一边说:“你看你那肚子就知道了,刚到30岁的人,看见你就让  相似文献   

16.
《老子》中的幸福观体现为三个方面:尊重“道”就意味着尊重人的生命,从而能够体现出人类生活终极目的所必需的终极性和自足性;依据“德”思考人之本性可以推论出,人类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消解自我中心的立场、无私地守护生命本身所固有的创造性;合乎“道”、“德”的生活蕴含着价值理想、生命活动、社会实践和宗教信仰等多重向度.从整体上来看,《老子》的作者在其幸福观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理论洞见:人类生活不能仅以守护生命作为终极目的,而是应该消解自我中心意识、尊重每一个与自己共同在世的事物来实现其本性的卓越.  相似文献   

17.
(1)一个人大可不必眼红艳羡别人的地位显赫、物质富有、潇洒倜傥、春风得意,人家也是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和劳苦的。此刻你最需要懂得的是:要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2)生活不如意、处世不顺心不要紧,关键要看自己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是否有更清醒的认识。因为,认识的深刻与否将会决定一个人是委靡不振往后退,还是昂首阔步向前进。(3)做人、做事都要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太刚则缺,太锐则折。因此说把握好了做人、做事的分寸,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4)如果把上帝赋予你的生命当作是对自己的奖赏,把裁员下岗当作是生活让…  相似文献   

18.
龚坚 《天风》2015,(3):40
<正>"我是基督徒!"这句话从王培信弟兄口中说出,说得不卑不亢、理直气壮、非常自豪。虽然他为这句话付出了很多很多,但在他身上彰显了神的大爱。"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9:10)王弟兄是在无病无灾的平安中信主的。他从信主那天起就非常虔诚,用自己的好行为见证主爱、荣神益人、作光作盐。当年教会正在建教堂时,他除了默默奉献钱财外,还从开始到结束将近两年时间里在教堂工地干活,而且专  相似文献   

19.
曹惠云 《天风》1997,(3):22-23
关心重视传道人的生活是教会自养的重要方面,今天中国各地教会中,经过一定造就,相对专职的传道人数以万计,如何切实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必要帮助,解决他们的各种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全力以赴治理、牧养神的家,是每一个信徒的本分,也是担当一定领导职位的教会同工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有些地方,的确出现对传道人“光培不养”的情况,导致圣工的损失。我们一方面要在教会中树立关怀传道人的风气,另一方面也要提醒作传道的同工们学会正确对待生活境遇,以下两文就是对这一问题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一、人生与目标 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都是有理想、有目标的。如果没有,那就如同浮云一片,随风摆布、飘荡、消逝。这样的人,心灵无处安放,精神无从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