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寥纂┌───┐│逻 ││汉地‘│└───┘夕苏影甚叠爆鬓 (1)这一个古老的故事,国王手下有两个大臣,一为忠良,一为奸臣。然而,奸臣总想设法害死忠良。 (2)一天,奸臣又向国王大讲忠良坏话,国王昏庸、偏听偏信。用抓阉的办法要害死忠良。命忠良在两个阉中抓一个,两个阉各为“生”,和“死”。抓到“死”字阉则死,抓到“生”字阉则免于死。对衅‘, 声,‘夕 (3)奸臣又背着他人逼迫做阉的人,把两个阉都写成“死”字。这样,忠良无论怎,抓到的阉都是“死”字阉。奸臣洋洋得,自以为可以得逞。 (4)但好心的做阉人,把这样情况偷偷告诉了忠良。那么,…  相似文献   

2.
五十年代末有一个日本旅游团来华游览泰山.他们在登临过程中,发现在一处山岩上镌刻有“(?)二”两字.成千上万的游人曾经过这里,但都不注意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日本旅游团的人们却认真地问陪同导游人员:“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虫字上加一撇是什么字,什么时候什么人刻上去的?”三个问题把陪同人员问住了.下山回宾馆后,陪同人员  相似文献   

3.
忍耐与软弱     
我国人民常说的一句解字谜就是:“忍字忍,弱字弱,忍字心上一把刀,弱字揉近两弓交”有难忍之事“忍”之,就犹如有把有刃的快刀,扎在心上,实在是难受极了。你看“弱”字之形就知道,两个弓字交在一起,曲曲湾湾,揉断心肠,还是不能站直,而且暗地里两眼泪水压在心底。要知道,这就是从古老传统的磨难经历中而得来之总结而成字。  相似文献   

4.
从自我认同的角度看原始儒家的诚信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说文解字》中 ,“诚”字与“信”字是互训的 ,但在原始儒家的思想中 ,“诚”与“信”实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观念 ①。就涵义而言 ,“诚”与“信”都有“真实无妄”、“意笃不欺”之义 ,但二者在使用时的语境却很不相同。简而言之 ,“诚”往往指涉一个人针对自己的一种态度 ,而“信”则往往指涉一个人针对他人的一种态度。在金文中 ,“诚”字有时也写作“” ,而这与子思、孟子所说的“反身而诚”、“诚身有道”的语脉是一致的。所以 ,我们首先把“诚”看做是人对待自身的一种真实无妄的态度。其反面就是《大学》中…  相似文献   

5.
“花一半钱可把家电搬回家”一条刺激内需、分期付款、信用消费的标语,吸引我进店购买了一件大宗家用电器。在认可商家销售方式的同时,一个“半”字勾起我无数随想。“半”者,“1/2”也,原本只是数学中一个简单分数的符号,“1”字之下,微不足道。而一旦有了“半...  相似文献   

6.
初学写字时,便觉得“凹”和“凸”这两个字古怪特别,但从未深究,现在忽然觉得这两个字不仅形象生动,非同一般,而且还蕴含许多人生哲理于其中。“凹”者,深陷也。这不难令人想到埋头苦干,扎根生活。而“凸”呢?不正像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吗?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任何成功,都不是信手拈来,唾手可得的。把“凹”和“凸”并列起来,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表意文字,活用字形字音并做出巧妙的“顺理成章”的演绎,常常可以在交际中出奇制胜。  传说,明朝末年,李自成率大军包围了北京城后,曾派军师尚炯以算命先生的身份潜入城内,并声称只给“龙”算命,崇祯皇帝闻言,便把算命者请进皇宫为他算算运气,算命者并不多言,而是让他写个字再算,崇祯乃写一“友”字,算命者立刻算道:“此字不妙,此乃反字出头!”——确实,“反”字的头两笔写出了头即为“友”字!崇祯见算命者一举算出自己的困境,不由得暗暗佩服,乃重新写一个“有”字,不料算命者长叹一声算道:“此…  相似文献   

8.
广州浪漫女孩刘颖有一天突发奇想,做个“吻”送给自己热恋的男友。于是她先在唇部涂好口红,然后印在一张白纸上,再把唇印扫描下来保存到电脑中,拿彩色打印机一打,一个漂亮的“吻”便做出来了。她又细心地在纸上做了一圈花边,写下两行字:“把我的吻给你,把我的心给你。永远爱你!”最后把这张纸过塑后送给男朋友。男朋友特别开心,表示会把这吻随身携带,思念的时候拿出来“甜蜜”一下,他还对刘颖开玩笑说,这个创意挺绝,我看你不如干脆辞职开一个个性小店, 就叫“浪漫唇吻”。  相似文献   

9.
一字立骨法写文章讲究炼意、立骨。意不炼,不能深刻感人;骨不立,不能紧凑挺拔,炼意又立骨,则意深而文俊。文章的立骨之法很多,清人概括出的“一字立骨法”,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方法要求:通过一、两个字,把文章的“主心骨”树立起来,使文章的叙事、说理、描写、议论都有所遵循;文章的左曲右折,千变万化,都是为了把那个立骨之字写深写透。立骨之字写透了,文章也就成功了。据《史记》记载,年轻的张良在桥上遇一老者。老  相似文献   

10.
近代佛学大师李叔同(法号弘一)在他的绝笔偈中有两句云“花枝春满,天心月圆。”这是说得道高僧已修行圆满,这时的圆寂,正是进入涅 妙境的最好时机。弘一大师在这里用“花枝”两个字,而不用“鲜花”、“绿叶”之词,这是大师深谙禅机,对人间造物的深刻体察才把“花枝”这两个字写入他的绝笔偈中,这也正是俗辈所不能者。 佛禅讲究布施,讲究奉献,讲究平常心。而花枝在俗尘中正是担当奉献的角色。用爱心呵护别人,奉献自己以一颗平常之心,对待荣辱,看待生活。 在万物充满生机的春天,大地锦绣。花朵在枝头绽放,鸟雀在校间欢唱。当…  相似文献   

11.
高牧 《天风》1994,(7):8-9
莫强如喜乐行善 所罗门说:“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传3:12) 喜乐行善,这是多么宝贵的四个字。一生照这个原则去行,那就是光明的一生,有德行的一生。是神给人所定的旨意,也是神对人的愿望。 这四个字是谈到两个问题,一是心中所有的,一是天天当行的。把它当成座右铭,使它在我们一生的道路中变为事实。  相似文献   

12.
好友如茶     
好友如茶.偶然想到这句话,是在一个深秋的午后。那日,天高气爽.朋友的庭院中,阳光将我们的背影拉得长长的。递给我一杯茶时,他问.怎样的朋友最好、最长久?捧着芬芳的香茗,我未加思索,“好友如茶”这四个字,便脱口而出了。  相似文献   

13.
1.1我们所谓含介词“把”(包括介词“将”)的连动式,指的是下面这样的句子。 ①书店把我的原稿送去审查。 唐弢《琐忆》 ②我把他的一双旧鞋送到城里吉勒特先生的鞋店修理了一下。 《读者文摘》92.3 ③二丫把孩子抱到村卫生所种痘。 《光明日报》90.4.3 ④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做间屋。 《读者文摘》90.4 这种句子的主要特点是在“把”字之后连用两个动词或  相似文献   

14.
《侈靡》是《管子》中公认难读的一篇。特别是对“侈靡”的解释,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多数学者认为,“侈靡”就是“奢侈”,或者是“奢侈消费”,把管子的侈靡观看作中国传统崇俭消费观的“异端”。有的学者把“侈靡”解为丰富足用之道,有的释成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策”,有的学者解释为“高消费”,也有的认为是要“将社会财富千方百计消耗殆尽”。这些观点各有所据,都有一些道理,在一定的范围内也能说得通,但通观《侈靡》全篇和《管子》全书,有些解释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了。加上《侈靡》中错简、讹文、脱衍甚多,学者们因看法、观点不同而造成了在理解、校误、订正、句读上的极大差异。有时候,不同的学者可以把同一个字校订为其意完全不同的两个字形相似的字,一句话也可以句读成解释截然相反的两种意义。笔者认为,如果把“侈靡”理解为“扩大消费”,可以较好地对《侈靡》全篇作出通解。所以,笔者对“侈靡”的解释是:鼓励一部分人主要是比较富裕的人,多消费,增加消费,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15.
“四字格”是汉语中四个音节构成一个整体结构的组合格式。在遣词造句中,首先把四个单音节词组合成一个整体,然后再以板块的形式出现在句子之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四言熟语、成语及其他四音节词组。 汉语音乐性强,要求音节平稳、节奏和谐、结构对称,这是“四字格”得以形成的客观需要;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比重大,便于灵活运用,又为“四字格”得以实现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早在周代就形成的四言诗及后代辞赋、骈文的影响,也是“四字格”日益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字格”的来源,可分为常见用词法构成、寓言故事概括归纳、古书语句的节缩和扩展三种类型。 一、常见构词法构成  相似文献   

16.
供动句浅析     
汉语中有这样一些句子,如“一锅饭吃十个人”,“一张稿纸写五百个字”等。从字面上看,这些句子似乎不合逻辑。“饭”怎能“吃人”、“稿纸”哪会“写字”?但说汉语的人都理解这些话的意思:“一锅饭吃十个人”是说“一锅饭供十个人吃”,“一张稿纸写五百个字”是说“一张稿纸供(谁)写五百个字”。这种句子我们管它叫供动句。供动句虽然为数不多且用得较少,却是汉语独有的、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句式。本文把供动句分为三类,先描写它们的语法、语义特点,然后说明它们的形成及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7.
听道     
王丽君 《天风》2001,(4):34-35
“听道”对我们而言似乎是熟得不能再熟的两个字。无可置疑,对基督徒来说听道是相当重要的。可我们把它摆放在什么位置呢?说“不重视”,主日崇拜中却占有相当的比例,说“重视”,往往形式替代了实质。今日的信徒到底该如何面对听道呢?  相似文献   

18.
快乐岛     
考试一个粗心大意的人学开汽车。驾驶应试的日子到了。晚上,朋友们问他:“喂,考试通过了吗?”“还不知道哩.”他回答说,“当我出考场的时候,教练员还不省人事。”我戒酒了某人在酒店叫来两杯酒,喝完一杯又一杯。服务员说:“你真好酒量。”那人说:“不!一杯代表我,另一杯代表我病重的朋友。”第二天.那人又到酒店去,这次只喝了一杯。服务员问:“你的朋友—…,死了?”他说:“不,我戒酒了。”官为己事通系么诀一位记者问国会议员:——先生,请您谈谈官运事通的秘诀是什么?——最主要的是坚定和始终《。一——您能不能再讲…  相似文献   

19.
书和信是我们日常习见的两桩东西,除了不识字的人,几乎人人都要和它打交道。至于这两个字,那更是一入小学就认识的,有什么好谈?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只读用现代化汉语写的东西,懂得这两个字的通常意义,那大体上可说是“一目了然”了,然而你要读点古书,那可就未必了。书字最初的意义,并不是指我们现在书店里卖的书,而是“写”的意思。书是个形声字,篆文上写作“(?)”,上面的“(?)”是形符,下面的“(?)”是声符。(?)  相似文献   

20.
小幽默     
《思维与智慧》2005,(10):61-61
我不是笨蛋“我加到工资啦,但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不告诉妻子,那她一定会说,不加我工资是因为我是笨蛋。”“那你就告诉她说!”“不,我才不是那样的笨蛋呢!”道歉邻居:“我们刚才敲击墙壁,想挂一幅画,可能骚扰了你,特来道歉。”“没关系,我正想过去问问你,假如我们在那钉子尖上挂画,是否牢固?”戒酒之后某人在酒店叫来两杯酒,喝完一杯又一杯,服务员问:“你真好酒量。”那人说:“不!一杯代表我,另一杯代表我病重的朋友。”第二天,那人又到酒店去,这次只喝了一杯。服务员问:“你的朋友……死了?”他说:“不,我戒酒了。”世界记录冠军运动员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