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旨在从哲学史的角度重构刘智在《天方性理》中构建的灵魂理论。根据近来的学术研究,心性问题作为《天方性理》的关键问题逐渐得到学界的接受,这被认为是理解《天方性理》的重要线索。本文将以哲学史传统的"灵魂"问题为切入点来理解刘智谈论的"性",细致地考察《天方性理》的本经卷三及相应的图传,在梳理其中的思想脉络的基础上,重构刘智意图展示的灵魂理论。  相似文献   

2.
刘智,字介廉,号一斋,江苏上元县(今南京市)人。约生于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死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他是我国清初的回族著名学者。幼年随父(伊斯兰教著名经师刘汉英)问学,即“好泛览群书”,先后学习阿拉伯文、波斯文和伊斯兰教教义,并攻读儒、佛、道经典及西方自然科学书籍。他的著作有数百卷之多,主要有《天方典礼》、《天方性理》、《天方至圣实录年谱》等。  相似文献   

3.
比较达浦生的著作《伊斯兰六书》和刘智著作的《天方典礼》,可以发现他们两者思想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同异。这种相同,表现了达浦生对刘智的思想理论继承,而相异则反映了达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所创新,有所发展。达浦生对刘智等金陵学派思想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既反映出其学术的基本特点,也反映了金陵学派的精神在现代的延续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世界宗教研究》2021,(3):152-165
回儒代表人物刘智的《天方性理》,被认为是中国伊斯兰哲学的巅峰之作。其中的心性论非常具有特色,其思想来源广泛,理论背景深厚,是伊斯兰思想传统和中国哲学传统会通融合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以苏菲心性论为理论背景,探究《天方性理》心性学说的思想来源,梳理其主要内容,尝试对其中一些晦涩之处做出自己的疏解和分析,并就某些观点同宋明理学进行适当比较。  相似文献   

5.
明末清初的二百年间,是从域外传入中国内地的伊斯兰教的"定型"时期。其间,外来的伊斯兰教发生的一大深刻变化,是在本土化、民族化过程中增添了中国元素,确立了"以儒诠经""以儒释教"的发展方向。本土化、民族化实质上也是中国化的一种表述。在此进程中,兼通儒、道、佛、伊四教的中国穆斯林知识精英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学术界就伊斯兰教中国化问题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论著,但结合文献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略显不足。本文试图以刘智的《天方典礼》为文本依据,适当结合王岱舆、马注的相关论述,就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路径、方式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天方典礼》是国内学者关于伊斯兰教律法和礼仪的介绍比较权威的书籍,其中对于五功之一的朝觐,刘智做了详细的介绍,尤其是有关朝觐的条件和能力,有其独特的阐述。可以说,《古兰经》与圣训"尽能力而行"的精神,在刘智《天方典礼》里体现的可谓淋漓尽致。现刊发穆卫宾老师的这篇文章正是希望我们大家能全面、准确地理解朝觐的内涵与真谛,干好朝觐仪式之外的功修,做一个完善、全美的朝觐者。  相似文献   

7.
正《天方性理》是清代伊斯兰学者刘智~(4)的哲学著作,版本较多,影响深远。2009年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出版的《刘智的天方学——伊斯兰思想的儒家表达》是对《天方性理》的译释,是目前西方学界较为新颖的学术成果;纳赛尔教授为之作序。序言叙述了本书翻译的缘由经过以及伊儒对话的发端,高度评价了《天方性理》的学术价值及其影响。据说,中国的一只蝴蝶翼动双翅就可能导致大西洋上的一阵飓风。的确,我们有时很难推断出产生一些出乎预料结果的原因。这本书面世的历史便是如此。1993年,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夏,笔者受邀在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专题授课,授课教材为1988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由张嘉宾、都永浩两先生整理的刘智《天方典礼》,以此探索对伊儒会通思想的继承与转化。一、择先贤1944年,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在商务印书馆为之出版的单行本《中国回教小史》中这样写道:“汉文译述的发表,始于明末。真正能自成体系,立论正确的译述,从王岱舆开始。岱舆后,张中、伍遵契、马注、刘智都是很重要的译述者。”1此处的“汉文译述”是指关于中国伊斯兰教的汉文翻译与著述。  相似文献   

9.
黄开国 《现代哲学》2016,(2):113-117
房德邻认为《民功篇》有今文经学,但其提出的三个新论点都不能成立。《民功篇》关于改革社会制度的思想,确与龚自珍的自改革相近,但由此推不出就是今文经学的结论;《民功篇》确有对上古怀疑的只言片语,但总体肯定上古帝王功绩,而与《孔子改制考》的上古茫昧不可考观念根本不同;《民功篇》确有将中国自秦代以后的政治黑暗归结为经义不明之义,但并没有否定古文经学之义。  相似文献   

10.
重视饮食禁忌是使饮食介入文化范畴的重要表现。伊斯兰教对饮食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在饮食中界定了许多合法与非法的事物。这些界定既与伊斯兰教信仰有关,又与风俗习惯有关,同时也与一个民族的饮食观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清真饮食绝不仅仅是一个称谓问题,而是涉及到清真饮食的实质与认定。想完全透彻地了解清真饮食,必须先熟悉伊斯兰教的饮食律例,唯此才有助于理解清真饮食的内涵和性质,这对研究清真饮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天方典礼》中有关围产医学与伊斯兰伦理道德教育的论述李百川《天方典礼》是清代伊斯兰学者刘智有关教义、教典的一部著作,该书以认主独一的信仰为主要脉络,详细阐述了伊斯兰的伦理道德标准与日常行为规范。其中有关围产医学方面的论述,篇幅不长,但言简意赅,耐人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宋代以来盛传的<楞严经>之真伪之争作了总结,对经中的基本思想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杜道坚生活于宋末元初,是著名的茅山派道士.他的“皇道帝德”论意在为君献策,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关尹子阐玄》的探讨可以发现,他也有丰富的心性论思想,如心具造化、心死契道,天性纯一、性存合道,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回应了战乱时代人们对于身心归宿问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异于汉唐儒者偏重从治国角度对《大学》主旨进行概括,吕大临从道德修养角度将之归结为"大人之学"。在诠释架构上,他以《中庸》统摄《大学》。关于"格物""致知"的阐发,他则以声训方式继承二程训"格"为"至"的观念,并主张"致知,穷理"的新说,进而认为"穷理"乃致力于体会"万物一体"之境。综观其理论体系可知,吕大临对《大学》的创造性阐发与其重视道德修养工夫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明末清初中国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家马注的《清真指南》为切入点,全面论述了内涵丰富的伊斯兰教人道思想。文章提出,伊斯兰教是重视天道与人道的宗教,重视天道是为了坚定信仰(伊玛尼),重视人道是为了实践天道的思想和要求。在当今社会,中国穆斯林对伊斯兰教人道思想的实践,将更加促进穆斯林之间,以及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全面实现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相似文献   

16.
在人性问题上,刘智的<天方性理>借鉴和吸收了中国传统儒学的许多内容,并与伊斯兰教的有关内容结合起来研究人性.本文从<天方性理>关于人性问题的论述到中国儒学在人性问题上的探讨做一比较研究来说明<天方性理>是将儒家之道与天方之经"择其理同而义合者"编纂而成.  相似文献   

17.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其语言凝练,辞藻优美;内容包括申述基本信仰,规定宗教功修,提供教法依据,指明处事原则等,这些内容至今影响着全世界穆斯林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古兰经》文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孙伟 《管子学刊》2014,(4):119-124
郭店楚简强调性与心的差别,认为性是天赋予人的自然情感,而心则是通过外在的学习和实践获得指导情感的"志"。《荀子》同样强调性与心的区别,性是本源性的情感和欲望,而心则是能动的、进行主动价值选择的主体,心中的"义"通过外在教育的输入而获得道德的知识,从而具有了指导"性"中情感和欲望的力量。郭店楚简和《荀子》的心性论思想是其礼乐教化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胡塞尔在提出先验现象学的基本纲领之后,为了对科学的基础问题作进一步研究,首先分析了作为自然主义根源的一般理论态度。原因在于,首先,理论态度是从原初体验到理论建构中都贯穿着的基本意向方式;其次,这项研究与时代精神密切相关,是理解自然与精神科学基础的切入点。胡塞尔通过分析理论态度与非理论态度的关系,区分理论态度内部的不同层次,为现象学解决具体的知识论问题和现实知识的危机提供了最初的条件。对理论态度的解析是批判自然主义局限性的前提,也是理解一般精神生活何以能够被理论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刘智《天方性理》图传的"最初无称图"中设了三个问题,并以三个问题的逻辑推进为线索解释苏菲认主学的最高本体论原则"最初"或"真体",即绝对存在、本体。所设问题表现出显著的中国哲学问题意识。本文着重从文本上分析刘智《天方性理》"最初无称图"中所设的问题,并在苏菲认主学语境下与本经首段之所从出的《昭微经》进行对比,考察刘智在中国哲学语境下问题意识的转变和丰富。藉此以洞察先贤在伊斯兰中国化过程中进行形上体系建设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