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栩茜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05,37(5):575-581
听觉词的语义激活过程是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热点问题。近期出现了两种假设:(1)全部通达理论;(2)语义背景依赖假设。采用缺失音素的中文双字词为材料,考察了中文听觉词的语音、语义激活进程。实验1考察了影响缺失音素的中文听觉词语音、语义激活的因素;实验2考察了在听觉词理解初期,词义提取是否存在句子背景效应。结果表明:(1)对缺失音素的中文听觉词识别受听觉词语音和句子语义背景影响;(2)句子语义背景在缺失音素的中文听觉词识别之初就开始发挥作用,并一直影响着中文听觉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采用图—词一致性判断任务,考察了动作图片语义加工中语音与字形的自动激活及其时间进程。实验1和实验2表明,在动作图片的语义加工中,图片表征的动词的语音和字形信息都自动地激活。实验3和实验4发现,在SOA为100ms时,音同字产生了语音促进效应,形似字却无字形促进效应。当SOA为200ms时,音同字产生了语音干扰效应,形似字产生了字形干扰效应。这表明,在动作图片的语义加工中,图片表征的动词的语音激活出现得比字形激活早。  相似文献   

3.
杨闰荣  韩玉昌  曹洪霞 《心理科学》2006,29(6):1444-1447
使用ERP技术考察了言语产生过程中语音和语义的激活情况。图片上有3种条件的干扰词,分别与目标图片名称形成3种关系:语义相关,语音相同,语义、语音、字形都不相关。结果显示,当被试执行延迟命名任务(实验1)时,与目标图片名称语义相关和控制条件的波形比语音相关的波形更趋于负向。说明在图片命名过程中语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要求被试对上述图片进行延迟语义判断任务(实验2)时,与目标图片名称语义相关、语音相关及控制条件的波形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在语义提取过程中没有语音的促进作用。综合实验1和实验2,本研究的结果更倾向于支持独立两阶段模型。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三个跨通道启动词汇判断实验,探讨汉语听觉词汇加工中声调信息对语义激活的制约作用。实验一和二使用具有相同音段信息、但不同声调信息的双音节合成词(如“条约”和“跳跃”)作为听觉启动词,与其中一个词有语义关系的双字词作为视觉探测词。语义启动词与其配对的声调不匹配词在第一音节的声调、第二音节的声调、或两个声调上有所不同。实验三改变语义启动词的第一或第二音节的声调,以产生声调不匹配的假词启动项;实验三还同时变化了原来的声调与产生的声调之间的相似性。实验结果表明,声调不匹配的启动项目是否产生显著的启动效应取决于词汇竞争的环境、声调输入与深层声调表征之间匹配的程度,以及不匹配的声调所在的位置。文章从语音输入中的声调信息如何激活词汇表征、声调信息如何存储在心理词典中、声调对语义激活的制约作用如何受竞争环境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讨论了研究的发现。  相似文献   

5.
胡琳 《心理科学》2006,29(3):621-623
本研究采用语音中介语义启动的实验任务,考察了语音表征在语义激活中的作用。实验一发现,在频率较高的词的加工中没有发现语音中介语义启动效应;在频率较低的词的加工中得到了语音中介语义启动效应,但是这种中介启动效应与直接的语义启动效应有显著差异。实验二进一步考察了当声旁读音与整字语音一致时,整字语音在语义通达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不论是高频字还是低频字,语音中介启动对目标词的加工都有促进效应,并且高频条件下,语音中介启动效应与直接的语义启动效应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改造后的长时重复启动范式,探讨母语为汉语的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层面,以及词汇熟悉度的影响。实验1考察学习阶段不同熟悉度的非目标词在测验阶段呈现时能否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从而检测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是否自动激活,实验2探究学习阶段不同熟悉度的非目标词在测验阶段以翻译对等词呈现时能否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从而检测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语义层面能否激活。结果发现: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不管为中文还是英文,都能自动激活,但激活层面会受到词汇熟悉度的影响;当非目标语言为二语时,熟悉度高的二语词能激活到语义层面,熟悉度低的二语词只能激活到词汇层面;当非目标语言为一语时,不管词汇熟悉度高还是低,都能够激活到语义层面。  相似文献   

7.
中文阅读中的语音类似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个实验中的音韵和同声母没有启动效果这个事实,表明中文词视觉认知是经过正字法路线直接通达语义的。然而实验二同音词的启动效果可得出与以上相反的结论,即语音在中文阅读中有一定作用。两种不同的结果表明,语音在中文阅读中是否有作用,对书写词本身包含的语音类似信息具有依赖性。可能的结论是,在词汇通达中语音激活是自动的,但在中文似乎要比拼音文字弱;中文阅读也许更具有直通语义的特点。此研究支持双通道理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改造的图片命名启动范式考察非平衡中-英双语者在言语产生中非目标语言的语音激活范围。实验1探讨在准备用汉语命名图片后,英语词汇的语音激活。结果发现,英语语音一致词的命名反应快于语音相关词和语音无关词,且语音相关词的命名反应快于语音无关词,说明在一语的产生过程中,二语对等词和相关词的语音都得到了激活。实验2探讨在准备用英语命名图片后,汉语词汇的语音激活。结果发现,汉语语音一致词的命名反应快于语音相关词和语音无关词,而语音相关词与语音无关词之间的命名反应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二语的产生过程中,只有一语对等词的语音得到了激活。总结果表明,非平衡中-英双语者使用目标语言时,非目标语言的语音也可以得到激活,并且激活范围可能受非目标语言熟练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汉字刺激质量与语义启动的相互作用,深入考察汉字识别的内在机制。实验采用真假字判断范式,实验1使用语义相关词对比率较高的实验材料,实验2使用语义相关词对比率较低的实验材料,结果发现:(1)无论语义相关词对比率高还是低,均存在语义启动效应和刺激质量效应,且汉字刺激质量与语义启动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2)轻度模糊刺激较重度模糊刺激受到的语义启动效应更大。结果表明,即使排除了额外反馈的作用,汉字刺激质量与语义启动之间仍存在交互作用,进一步支持交互激活模型。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用物品多用途任务、中文复合远距离联想任务和汉语双字词词对相关性判断任务,考察新颖性寻求特质水平对创造性表现的影响,探明语义网络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高新颖性寻求个体在物品多用途任务中有更高的新颖性得分,而在中文复合远距离联想任务中与低新颖性寻求个体表现一致;(2)在低相关词对判断时,高新颖性寻求个体反应时更短;(3)低相关词对判断反应时在新颖性寻求对创造性行为表现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预示着,新颖性寻求特质有利于个体建构形成能快速激活远距离信息的语义网络,进而促进其创造性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1.
采用眼动方法,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汉语双字词超音段信息在语义激活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汉语双字词语义激活过程中,分别改变首字声调和尾字声调对语义激活起到抑制作用,首字声调改变时的抑制作用更大。结果支持了Cohort模型。(2)语义相关词的注视点和注视时间远远多于其控制词,但没有发现词频效应。(3)汉语声调的加工过程与声韵母一样,独立作用于语义激活过程。  相似文献   

12.
语音在汉字语义通达中的作用是二十多年来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直通假设和形音交互假设是学者们主张的理论观点,它们在语音和语义的相互关系上存在分歧,并分别有各自的实验证据。从比较语音语义激活时间进程、同音字效应、神经心理学与脑成像、语音作用的发展转换这四个方面对过去的研究进行回顾,指出了实验范式和实验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结合汉字特点进行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冯杰  徐娟  伍新春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2):2131-2146
听觉词汇识别包含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视觉通道受阻的盲人在听觉词汇加工中具有一定听觉补偿优势; 但由于视觉经验的缺失, 盲人对一些视觉相关词(比如颜色词)的语义加工和理解比明眼人弱。未来的研究应对词汇的视觉相关性进行分类讨论; 对音、形、义等多层面及其神经生理机制进行深入探究, 发展符合盲人感知特点的听觉词汇加工模型; 并拓展不同年龄段的发展性研究。最终, 揭示视觉经验缺失对盲人听觉词汇识别影响机制的全貌。  相似文献   

14.
龚文进  莫雷 《应用心理学》2006,12(4):319-325
实验主要探讨双字词中语素的语义信息对言语听辨的影响。实验采用语义判断任务,实验材料为双字词首字完整语音分别加上尾字的80毫秒、120毫秒、160毫秒、200毫秒4个语音片段,让被试进行听觉词汇判断任务。实验1选用48组双字词作为关键材料,48组作为填充材料,被试根据听到的语音片段判断该词是否为人词,如,“教师”为人词,“非洲”为非人词;实验2选用了56组关键材料、56组填充材料,任务同实验1。实验结果发现,双字词加工的首字语素语义信息在听词辨认的初始参与了加工,强语义联系对尾字的识别有促进作用,弱语义联系对尾字的识别有抑制作用。初步实验结果支持了言语听辨的多重信息并行激活模型——TRACE模型。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语音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庄捷  周晓林 《心理学报》2003,35(3):300-308
采用3种方法考察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激活(词条选择)和音位编码这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实验一、二分别采用图片命名法和干扰字命名法,发现目标图片(“牛”)的语义相关词(“羊”)的语音信息得到了激活,说明汉语词汇产生中存在多重语音激活,音位编码在词条选择完成之前既已开始。实验三采用语义范畴判断法,考察语音信息的激活是否会向上反馈到词条和语义层次,发现目标图片(“羊”)的同音字(“阳”)不会促进对图片的语义判断。研究表明,多重语音激活与语音激活向词条和语义层次反馈是两个独立的,可以分割的问题。虽然实验一和二的结果符合相互作用理论,实验三的结果符合模块化观点,但就总体而言,本研究更加支持词汇产生中的模块化观点  相似文献   

16.
再探汉字加工中语音、语义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Zhou和Marslen-Wilson(2000)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汉字加工中语音和语义信息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及其对汉字加工理论的含义。采用启动范式,用同一目标字与语义相关启动字、同音启动字以及无关控制启动字配对,变化同音启动字读音与其声旁的规则性,变化启动字与目标字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SOA,57ms或200ms),使用两种实验任务(真假字判断和命名),考察语义、语音效应发生的时间先后与效应量的大小。真假字判断实验发现,不管SOA如何,语义启动效应都非常显著,而同音启动效应则随SOA的增长而逐渐加大,从不显著到显著;同音启动字读音规则性对启动效应没有明显影响。命名实验发现,语义启动、同音启动效应同时存在于长、短SOA条件中。长SOA时,两者在数值上没有显著差异;短SOA时,同音不规则字产生的启动效应等同于语义启动效应,而同音规则字产生的启动效应则大于语义启动效应。结合其它实验发现,这些结果说明,在熟练的汉字加工中,语音信息的激活并不比语义信息早,语音激活也不是语义激活的先决条件;但汉字各种信息激活的相对激活量和时间进程会随任务性质和材料性质而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7.
语音的自动激活及其在汉字语义通达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Stroop实验范式及其变式研究了语音的自动激活及其在汉字语义通达中的作用。在实验一中,要求被试大声读出汉字的颜色,除了获得经典的Stroop促进效应之外,结果还发现:当汉字颜色对应的读音与汉字读音一致(如红色的“洪”字)时,被试的反应会显著加快。在实验二中,要求被试判断汉字的颜色并按下相应的键,得到了与实验一相似的结果模式。这些结果表明,语音在汉字的识别过程中是自动激活的,并且有助于语义通达。  相似文献   

18.
马利军  张积家  杜凯 《心理学报》2013,45(4):391-405
惯用语是比喻性语言的一种。语义分解性的作用是惯用语理解机制争论的焦点。通过语义启动任务, 探究了汉语动宾结构的惯用语和偏正结构的惯用语的意义理解模式, 揭示语义分解性在短的SOA (300 ms)和长的SOA (800 ms)下的作用。结果发现, 语义分解性独立地影响惯用语的意义激活:当SOA短时, 语义高分解的两类惯用语均表现出显著的字面义激活效应; 当SOA长时, 语义低分解的偏正结构的惯用语的意义激活的正确率优势明显。同时, 两类惯用语的语义分解性不同导致了语义激活启动效应的差异:当SOA短时, 语义低分解的动宾结构的惯用语存在两种意义的激活效应, 语义高分解的动宾结构的惯用语和偏正结构的惯用语存在字面义的激活效应; 当SOA长时, 语义低分解的动宾结构的惯用语存在两种意义的激活效应, 语义高分解的偏正结构的惯用语存在比喻义的激活效应。研究证实语义分解性在惯用语加工早期即发挥作用, 在加工晚期, 语义高分解的动宾结构的惯用语的多种意义同时激活削弱了两种意义的启动优势。整个研究结果支持惯用语理解的混合表征模型和层级显性意义假说。  相似文献   

19.
以熟练粤语-普通话双言者为被试, 考察粤语-普通话双言者对听觉词的语言表征。实验1呈现粤语和普通话同形异音的词, 实验2呈现粤语和普通话异形异音的词, 要求被试做语义决定。结果发现, 粤语-普通话双言者对听觉词的语言表征类似于双语者, 即普通话和粤语的语义共同表征, 词汇分别表征。所以如此, 是由粤语的特点和它与普通话的关系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纳西象形文字识别中的形、音、义激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积家  和秀梅  陈曦 《心理学报》2007,39(5):807-818
对纳西象形文字识别中的形、音、义激活进行了考察。实验1采用色词干扰的实验范式。结果表明,纳西象形文字的字形比字音和语义更易被激活。命名颜色字的形似字的颜色比命名颜色字的音同或音似字、语义联想字的颜色快。实验2采用色词干扰实验范式的变式。结果表明,当SOA=100ms时,颜色字及其形似字对颜色块命名的启动效应显著。当SOA为200ms和400ms时,颜色字的语义联想字对颜色块命名的启动效应显著。整个研究表明,在纳西象形文字识别中,字形信息首先被激活,其次是语义,字音的激活不明显。纳西象形文字的识别符合直通假设。所以如此,与纳西象形文字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