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年级和专业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对11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大学生精神信仰存在如下特点:随着年级的升高,大三是宗教信仰和神灵崇拜的转折,大二是政治信仰、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信仰的转折;法科比其他专业更易产生宗教信仰、神灵崇拜和金钱崇拜,工科、农科比其他专业的政治信仰、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信仰要高。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自我表露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了解大学生的自我表露状况。应用自我表露问卷对大一至硕士研究生424名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不同目标人、在不同表露问题上,自我表露的程度存在性别、年级差异:(1)女生比男生的表露程度高;(2)女生对女性的表露最高,男生对男性的表露中等,异性间的表露最低;(3)高年级的表露多于低年级的表露;(4)研究生对男女朋友的表露多于对父母的表露;(5)在学习、兴趣、观点等方面的表露程度高于在个性、身体和金钱等方面的表露。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精神信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 1 1 0 0名大学生进行生活满意度和精神信仰问卷调查。通过回归分析发现 ,生活满意度与精神信仰存在一定关系 :( 1 )社会发展满意度对神灵崇拜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对政治信仰、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信仰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 2 )物质生活满意度对金钱崇拜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 3 )社会适应满意度对家族崇拜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638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自编的友谊问卷,考察其友谊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友谊认知上,初一学生在关心与帮助和信任与尊重维度的得分高于初二学生,女生在关心与帮助、重情轻利和信任与尊重维度的得分高于男生;(2)友谊行为上,女生表现出更多的积极交往行为,而男生在竞争嫉妒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3)友谊情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对友谊关系更为满意,男生体验到更高水平的社交焦虑;(4)不同友谊认知类型的初中生表现出不同的友谊行为,且具有不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粤澳初中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179名粤澳两地初中生进行身体自我测试结果表明:粤澳两地学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广州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度要普遍高于澳门生;男生对身体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女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度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饮酒期望及其与饮酒行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通过对 1 73 4名初中生的问卷测查 ,考察了当前初中生饮酒期望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并进一步探讨了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初中男生的饮酒积极期望和女生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但饮酒的消极期望显著低于女生 ;( 2 )随着年级的升高 ,初中生的饮酒积极期望和消极期望都呈降低的趋势 ;( 3 )性别、年级、饮酒积极期望和饮酒消极期望对于饮酒行为都有显著的作用 ,饮酒消极期望对于饮酒行为的解释率要高于饮酒积极期望 ;( 4)饮酒消极期望对于饮酒积极期望和饮酒行为的关系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情绪反应、表达及其与攻击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自编的《中学生情绪评定问卷》和修订的Spielberger《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问卷》对833名普通中学初中生进行了测试,并用同伴提名的方法把学生分为普通组、身体攻击组和关系攻击组,探讨了初中生情绪反应、表达的特点和攻击行为学生情绪反应、表达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女生报告的恐惧感、悲伤感高于男生,女生报告的愤怒表达也显著高于男生;但在特质愤怒方面,男生报告的特质愤怒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在情绪表达与反应的大多数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只在负性情绪表达方面初二女生报告了比初一、初三女生更高的负性情绪表达。(2)被同伴提名为身体攻击学生在状态愤怒、特质愤怒、愤怒表达方面显著高于普通学生,被同伴提名为关系攻击的学生在特质愤怒、愤怒表达方面也显著高于普通学生。攻击行为学生的愤怒情绪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使用青少年依恋问卷、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中学生孤独感问卷,对上海市207名工读学校学生和116名普通学校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工读学校学生同伴依恋、自我概念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关系,结果发现:(1)和普通学生相比,工读学校学生对同伴更缺乏信任、情感更疏离,具有较低的自我概念,体验到的孤独情绪也较强烈;(2)工读学校二年级学生的自我概念比其他年级学生要消极、女生比男生持有更为消极的自我概念,尤其是二年级的女生更为突出,而且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体会到孤独感;(3)同伴依恋各维度在对孤独感的预测程度和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4)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自我概念的不同维度在同伴依恋与孤独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模型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宋兴川  金盛华 《心理科学》2004,27(4):1010-1012
本研究首次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信仰,通过问卷对1100名大学生调查,发现大学生精神信仰存在如下特点:社会信仰占优势,其次依次为实用信仰和超自然信仰;民族主义、生命崇拜和国家主义位居前三位,宗教信仰、金钱崇拜和神灵崇拜位居后三位。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期亲子冲突的特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北京市四所普通中学选取829名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学生为被试,采取匿名的方式让被试报告与父亲和母亲在8个方面冲突的频率和强度,以及与父亲和母亲冲突的形式,冲突时的应对策略,以此探讨青少年期亲子冲突的特点。结果发现;(1)青少年与父母的冲突处于较低水平,发生冲突最多和最激烈的三个方面依次为学业、日常生活安排和做家务,而发生冲突最少和最弱的是隐私;言语冲突和情绪冲突是青少年与父母冲突的主要形式;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青少年使用最多的策略是回避,使用最少的策略是第三方干预;(2)除家庭成员关系外,青少年与母亲发生冲突的频率和强度均显著高于与父亲发生冲突的频率和强度;(3)女生与母亲在做家务方面的冲突频率和强度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与父亲在花钱方面的冲突频率显著多于女生;男生与父母的身体冲突显著多于女生,而女生与父母的情绪冲突显著多于男生;在应对策略的使用上,男生使用第三方干预策略的情况显著多于女生;(4)随年级升高,青少年与父母冲突的频率和强度呈倒U型曲线发展,初二年级处于顶峰;青少年使用协商、回避和干预策略的情况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精神信仰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丽丽  金盛华 《心理学探新》2005,25(3):46-49,58
运用问卷法对431名中学生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精神信仰的总体状况呈现出社会信仰最强、实用信仰次之、超自然信仰最弱的特点。在社会信仰上更注重国家民族信仰,在实用信仰上更注重家庭信仰,在超自然信仰上更注重宗教信仰;精神信仰各维度对不同领域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各不相同。不同生活满意度水平的学生在社会信仰和实用信仰的所有构成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编学习力问卷,对3245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明高中生学习力的基本结构和特征。结果发现:(1)高中生的学习力可以4个维度表征,即:学习方法运用力、学习态度调控力、学习自控力和提问互惠力。(2)高中生的学习力与学业成绩关联显著,学业成绩优秀的同学具有较高水平的学习力测评得分;在学习力的4个维度上,成绩较差同学的学习力测评得分显著低于优秀与中等同学。(3)高二学生的学习态度调控力测评分显著高于高一学生,女生的提问互惠力测评分显著高于男生。(4)成绩优秀的高二学生学习方法运用力测评分显著高于高一学生,成绩优秀和中等的高二学生的学习态度调控力测评分显著高于高一学生。  相似文献   

13.
The main questions discussed are (1) what we are to count as ‘religion’, and what kind of propositions are central to religious belief, and (2) in particular, how can religious belief be sustained without a superstitious belief in the supernatural? R.M. Hare's views are first examined, and in part rejected: religious belief involves more than ‘commitment’, and is primarily concerned to assert that certain features of the world are worthy of worship. We need to consider how such assertions may be verified or falsified.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自我隐瞒倾向:因素结构与发展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才康 《应用心理学》2002,8(2):15-17,7
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我隐瞒量表在中学生样本中的适用性 ,以及中学生自我隐瞒倾向的特点。一个由 51 3名中学生组成的样本接受了自我隐瞒量表和中学生应付方式量表的测试。结果发现中文版自我隐瞒量表具有较好结构效度和较好的效标效度以及较好的信度 ,因此中文版自我隐瞒量表可在今后的有关研究中使用。研究还发现男生的自我隐瞒倾向同女生相比相对较高 ,而且无论男生和女生 ,中学生的自我隐瞒倾向显著地高于大学生。这些结果可能表明 ,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的心理具有一定闭锁性 ,而男生的自我隐瞒倾向高于女生 ,则可能表明自我隐瞒跟男生的独立性较强有关  相似文献   

15.
城乡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勤 《心理学探新》2009,29(4):77-82
通过调查689名大学生的父母养育方式和自我概念,考察不同地域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女生比农村女生感受到父母更多的温暖理解和过度保护、更少的偏爱,而城乡男大学生在父母养育方式上没有差异;城市大学生在自我概念各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农村大学生,而这种差异在女大学生中尤其明显。父母温暖理解对子女的自我概念有正向影响,而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对子女自我概念有负向影响;城市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主要受父亲养育方式影响,而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同时受父亲和母亲养育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影响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形成的诸因素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对重点中学一所、普通中学一所和职业中学一所共774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的表头加入年级、学习成绩、家庭经济、居住环境等10多项需要了解的学生生活环境类型,测验结果发现学习和年级因素对价值感影响最大,作用非常显著,在初二和高三年级,价值感发展最快.学习成绩越好,价值感越高.其次是家庭居住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家庭结构等因素.家庭居住环境是学校居住区最有利于学生价值感的发展,家庭经济状况是经济一般的学生价值感最好,其次是富裕家庭的,贫困的最差.父母职业是教师最高,其次是军人、干部、医生等.家庭结构是健全的发展最好,其次是离异的,再次是分居的,最差的是死亡的.  相似文献   

17.
哲学性向、生活事件与精神信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哲学性向、生活事件与精神信仰的关系。研究表明:1)哲学性向对宗教、神灵、金钱、家族崇拜起负向作用;对政治、国家和民族主义起正向作用。2)生活事件对神灵、生命和家庭起负向预测作用;生活事件通过与哲学性向的交互作用对民族信仰起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