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经”是开封犹太人宗教经典《托拉》的中文名称,是维系开封犹太人社团宗教和文化传承的精神纽带.开封犹太人认为道经的主旨是劝人为善、惩戒逸志.在数百年的传承中,道经的数量屡有增减,版本也发生了变化,反映了开封犹太社团与其他犹太社团的联系与交往情况.开封犹太人非常重视道经的修复和保护.随着社团的衰败,道经最终流失国外.  相似文献   

2.
从犹太教到儒教:开封犹太人同化的内在因素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开封犹太人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话题。国内外学者充分地肯定其外在环境与外来影响,而恰恰忽略了从犹太人自身的角度探讨其内在的、也是最主要的因素。本文认为,开封犹太人同化的最根本动力来自犹太社团内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即犹太人对犹太教信仰的逐步淡化和对儒教的深层次认同,犹太教的儒化过程正是开封犹太人的同化过程。文章试图以儒家思想所造就的文化氛围为宏观背景,探讨犹太教与儒教的文化交往与涵化,分析开封犹太人认同儒教的种种表象以及形成这些表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二战结束后,面临严峻而棘手的在德犹太难民问题,盟国当局试图寻找各种方法加以妥善解决.由于盟国各方利益与立场的差异,其对待在德犹太难民的政策一直处于博弈和不断调适的过程之中.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和以色列的建国对犹太难民问题的解决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德国犹太社团的重建也在如此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着.  相似文献   

4.
张淑清 《学海》2006,4(1):27-33
中世纪时期,西欧各国的犹太社团虽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却享有广泛的自我管理权,其中司法自治是犹太自我管理权最重要的体现,这使得欧洲犹太社团的存在和犹太人的自我管理有了法律基础.同时,欧洲的非犹太人社会一般不干涉犹太人内部事务,无疑对于欧洲犹太社团的存在、发展、巩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是犹太文化和传统得以保存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着重分析犹太社团司法自治的权利来源、犹太社团的立法机构及重大法规的影响和社团司法自治的原则,同时对犹太社团司法自治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5,(6):179-184
柏林哈斯卡拉运动,作为犹太启蒙运动的第一阶段,开启了犹太思想和社会转型的先河,在犹太史和欧洲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代早期,犹太人与非犹太社会交往增多、拉比犹太教在犹太社团的衰落、犹太新知识阶层的出现和柏林犹太社团的特殊性,为该运动在德意志的兴起创造了内部条件。哈斯卡拉运动,作为犹太人的思想和社会文化运动,很大层度上是欧洲社会变革的延续和缩影,因而成为欧洲历史的一部分。主流社会的变革为柏林哈斯卡拉运动兴起创造的外部条件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初的犹太人大多集中在儒家文化重心城市开封,深受当地深厚儒学传统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犹太人儒学知识群体。这些犹太儒家士子业儒、应举的成功,导致大量的犹太青年尚儒、习儒并走上仕途,并且也融入到了当地儒学士宦的主流文化交际圈,而其原本的犹太教教义却逐渐湮灭。开封犹太教逐渐被同化、消失的原因之一就是犹太人青年大量被儒化。  相似文献   

7.
2012年5月13—14日,由河南大学犹太研究所、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河南大学犹太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暨犹太学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古都开封召开。会议邀请到来自加拿大、英国、以色列等国以及国内北京、天津、哈尔滨、济南、烟台、上海、西安、成都、重庆、南昌、长沙及河南省内高校及科研、出版单位的百余名代表与嘉宾出席。此次研讨会系庆祝河南大学犹太研究所成立十周年的主题活动,吸引了中国犹太学研究的众多专家学者齐集一堂,因此也是近年来中国犹太研究界所未有的空前盛会。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包括:  相似文献   

8.
约瑟夫斯是第二圣殿后期重要的犹太作家,其作品在记载相关犹太历史的同时,也极好地体现了两希文化的融合.尽管受到第一次犹太战争的影响,约瑟夫斯的历史观念和历史书写依旧体现出极强的犹太特性,反映了在艰难的历史环境中犹太知识分子的求索历程.本文围绕着犹太人与上帝的关系,犹太人如何看待自身的命运,以及犹太人如何对待异族人的问题,分析了约瑟夫斯的上帝观和先知论、"神权政治"论,他对犹太民族灾难的反思,他对族际关系的态度以及他的末世论.这些思想共同构成了约瑟夫斯的历史观,成为左右其历史书写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希腊化时代最初两百年间,以多比雅家族为代表的犹太世俗贵族迅速崛起.伴随着犹太世俗贵族的兴起,犹太社会迎来了第一次希腊化浪潮.本文通过分析希腊化时期犹太世俗贵族兴起的历史条件以及犹太世俗贵族与世袭祭司贵族的夺权策略,揭示了这个时期犹太世俗贵族对犹太社会希腊化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对犹太民族认同造成的影响,并总结了这次希腊化尝试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据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兴亚院及满铁对占领地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满洲里、奉天、大连、天津、青岛和上海等城市已形成犹太宗教社团的犹太人的秘密打印调查报告,辅之以其他第一手的外文史料,叙述上世纪后半叶以来至解放后近代中国犹太教会堂及祈祷所的建立、发展及其消亡的简单情况。文中指出:哈尔滨的犹太教社团是较完善的,有宗教裁判法,还设有律法学校、慈善机构及墓地等。1937年以后,更采取了政教分离制,即拉比和社团领袖即互相配合,又各掌其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近代犹太哈西德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状况进行历史性的考察,认为该运动之产生是东欧犹太社区对其生存境况恶化而做出的反应,其发展一方面与整个东欧犹太社区所面临问题的共性有关,亦与该运动独特的内部结构与发展方式有关;本文还分析了该运动独特的宗教主张,分析其在犹太教神秘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及宗教价值和社会意义.在现代性日益发展的今天,哈西德运动的存在本身具有其特殊的文化意义,应当得到主流社会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总结了数百年来的中国犹太教研究史,及其3个历史分期的特点;归纳了犹太教研究的3个专题:中国犹太人(尤其是开封犹太人)与犹太教、美国与以色列的犹太教、犹太教与犹太文化研究,并对主要的犹太教著作与译著加以评介。最后提出:除开封犹太教研究专题之外,目前我国的犹太教研究依然处于打基础阶段~翻译、介绍阶段,有关犹太教历史、文化、经典、伦理、律法、神秘主义、哲学、现代思潮等方面高质量的研究性专著、译著和论文依然极为匮乏,加深此学科的发展尚需要多方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宋立宏  王艳 《学海》2012,(5):208-216
18世纪末19世纪初柏林的沙龙代表了沙龙发展史上的高峰。这些沙龙的创办者主要是犹太女性,她们把早期浪漫主义关于"自我教化"的观念内在化,追求展现个性和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由于传统犹太宗教教育不足和受到浪漫主义宗教观影响等原因,她们走上改宗之路,试图以同化为代价融入主流社会。但这带来了身份认同危机,并推动了以种族和经济为导向的现代反犹主义的发展。这些犹太妇女所经历的自我解放、团体忠诚、社会接受之间的冲突,她们所开始的同化,以及她们的心路历程,在随后两个世纪中将被几代德国犹太人一一重温,开日后德国犹太社团融入德国社会彻底失败的先声。  相似文献   

14.
张礼刚 《学海》2008,(3):45-49
本文以近代历史文献为基础,分析了近代中国知识界对开封犹太人身份的理解.由于缺乏宗教知识特别是犹太教知识,许多近代知识分子将开封一赐乐业教徒误认为天主教徒或景教徒.随着西方宗教的传入和一些知识分子游历海外,19世纪末期中国知识界开始把开封一赐乐业教徒和西方犹太人联系起来,并认为古代开封犹太人已经完全失去其民族特性,同化于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5.
胡浩 《宗教学研究》2013,(1):263-267
出于对犹太启蒙运动造成的激进同化倾向的抵制,19世纪初,现代犹太史中开始出现一种新观念,要求以科学方式重新定义和解释犹太教.聪茨和沃尔夫提出并阐释了“犹太教科学”的观念并推动了犹太教科学研究的发展.犹太科学文化协会成为早期科学运动的实践机制.科学观念还影响了诸如约斯特、格列茨、盖格尔、弗兰克尔等一大批犹太学者,对犹太史学和犹太教改革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斯宾诺莎是一位有着犹太背景的哲学家,尽管他的哲学思想本质上与传统犹太教之间有着巨大的分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也从自身的犹太根源中获得了营养,尤其受到了迈蒙尼德等中世纪犹太哲学家的启发。本文从斯宾诺莎的世俗化犹太人身份着眼,通过对照分析迈蒙尼德《迷途指津》与斯宾诺莎《伦理学》中的相关篇章,考察二者论“贞爱”和“对神的理智之爱”的内在相似之处,揭示斯宾诺莎并非与犹太思想传统完全切割,而是吸收了中世纪理性主义犹太哲学的精华,并在世俗化处境中对其加以改变和推进。  相似文献   

17.
第五回艰难处境立信仰终不改622年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636年阿拉伯人征服了巴勒斯坦和其它西亚地区,建立了阿拉伯帝国,在穆斯林统治下,犹太人要交纳特别的人头税和土地税才能使自己的生命、财产和宗教自由得到保障。8世纪初巴比伦犹太教教长与拉比学院将《巴比伦塔木德》推广到各国犹太社团,遵守共同律法传统与生活方式,但激起一些犹太人的反对。761年巴比伦人阿南·本·大卫创立了卡拉派。“卡拉”是希伯莱语“诵读”之意。因此卡拉派亦被称为“精读《圣经》派”。阿南谴责遵行《塔木德》的犹太人曲解犹太教教义,用…  相似文献   

18.
犹太启蒙运动,首先是从犹太教育领域的变革开始的.以门德尔松和威斯利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倡导语言教育的革新,兴办新型学校和期刊,鼓励犹太入学习德语以接近主流社会和文化,改变单一僵化的宗教教育模式,加强世俗知识和文化的教育,致力于以弘扬人性而非神意为宗旨的道德教育.犹太启蒙运动是走向犹太教育现代化的最初的、重要的一步,培育了具备现代思想和文化的第一批犹太人,对犹太人融入主流社会以及后来的犹太教改革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16,(5):105-111
本文通过探讨死海古卷、斐洛的希腊化寓意解经、《密释纳》与《塔木德》及其与希伯来圣经之关联,呈现了早期犹太释经及其发展的概貌。圣经正典的合法化,第二圣殿之后犹太人的希腊化,以及不同犹太社群之间的身份冲突,都影响了早期犹太的释经活动。随着犹太人流散于各地,犹太释经传统受到当地文化的塑造。除了希腊七十士译本外,还有亚兰文译本塔古姆。独特的犹太释经进路与早期希伯来圣经译本的出现,对后来漫长的圣经诠释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徐新 《学海》2005,(3):41-49
公元40年,当罗马大军攻陷耶路撒冷城池,残酷镇压了犹太民族的反抗时,人们开始担心犹太民族的命运,担心犹太民族在过去上千年历史时期中创造出的独特文明形式--犹太文化的命运.然而,后来的历史却表明,犹太民族和犹太文化不仅奇迹般地得到留存和延续,而且对人类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当人们仔细审视这一历史时期时惊奇地发现,这一"奇迹"的出现竟与一个座落在以色列地沿海平原上、名叫"贾布奈"的犹太学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在那里聚集的一群犹太知识分子和在那里发生的一系列具有变革意义的思辨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