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某,男,21岁,大三学生,因焦虑、人际关系不良、自卑感等因素,导致睡眠不良,学习效率低下。通过搜集、整理来访者的相关资料,会谈,心理测验,并与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以及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疗法,通过改变来访者的认知和行为帮助来访者解决其心理问题,缓解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最终较好地实现了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促进了来访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本报告针对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案例,首先用系统脱敏疗法缓解来访者对人际交往的焦虑、恐惧情绪,并帮助其尝试接受现状。接着采用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改变来访者对自身状况的负性看法,寻找其正向资源,并找到改变的突破口。通过六次咨询,来访者对人际交往的焦虑情绪有改善,对人际交往开始有信心并敢于尝试,自我评价比咨询前积极,达到了干预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李玫 《社会心理科学》2007,22(5):230-235
这是心理咨询师对一名女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咨询的一个完整过程,以一个适应不良引起的情绪问题为例,深入探讨来访者焦虑抑郁情绪背后的人格、适应问题,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学习用新的方式来体验生活,让自己与周围的环境及人们建立良好的互动。最后,通过来访者自己负责任的自我探索,使自己的心理状况及行为模式取得许多积极的改变。该案例报告分为八大部分:一、一般资料;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三、观察和他人反映;四、评估与诊断;五、咨询目标的确立;六、咨询方案的制定;七、咨询过程;八、咨询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4.
刘绪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62-163
本案例详细介绍了一例中职学生因失恋引起失眠、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通过对来访者的观察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给予明确的诊断,并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结合想象放松训练,经过7次咨询,使来访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消退,较好达到咨询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案例阐述了一名女大学生在学校人际关系适应不良,而引发求助者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过程。主要采用的是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发现自动思维和自己的深层不合理的认知,用建设性信念代替挫败性信念。咨询目标为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观念及焦虑抑郁情绪,克服对人际关系的障碍,鼓励来访者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人际关系中的难题,树立起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最终达成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完善人格的目的。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运用认知疗法进行了五次咨询,取得良好效果,实现了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一例焦虑情绪的来访者咨询案例研究,经过讨论分析,作出诊断,确定来访者为因自身认识而导致的焦虑情绪。咨询师恰当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成功帮助来访者走出心理困境,改变其错误认知,消除其焦虑情绪,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例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焦虑症的案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一例大学生焦虑症来访者的咨询案例,阐述了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协助来访者解决自身问题的整个过程。本案例中来访者因为对生活中的负性生活事件存在不合理认知而形成焦虑情绪。在咨询方法上,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改变不合理认知,重新调整对生活事件的看法以及对其他人的态度,缓和焦虑情绪和不安全心理,并通过给予其行为指导和压力管理建议帮助其矫正不良生活习惯,恢复正常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功能。  相似文献   

8.
张慧勇 《社会心理科学》2010,(1):106-110,115
本文是对一名大学新生人际适应不良问题进行咨询的心理辅导案例报告。主要采用了合理情绪治疗等方法,并请来访者的家长与教师协助对来访者进行干预。通过咨询,使来访者用理性思维方式代替非理性思维方式,树立合理的信念,使其改变认知倾向,建立自信,逐渐适应大学新的人际关系,基本上达到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一中学生由于转学导致的心理问题的案例进行了详细报告,来访者的主要问题为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压力导致焦虑等情绪产生。在该案例的咨询过程中,主要通过排解负性情绪、纠正认知偏差等过程让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同时,通过咨询使来访者的个性得到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环境适应不良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列兵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求助者主诉内心痛苦,抑郁、焦虑情绪持续两个月,近两周出现失眠症状。经收集、整理、分析求助者资料,评估主要问题,与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确定咨询方案,实施该方案并进行了效果评估。经过了六次咨询,求助者的情绪和睡眠问题基本解决,可以正确看待战友关系,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训练,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报告介绍了1例服刑人员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对来访者问题描述进行分析,并对其周围的服刑人员进行了访问调查,进一步了解了来访者的实际状况。经过讨论分析,作出诊断,确定来访者为一般心理问题。在与来访者进行沟通协商后,决定根据心理分析学的情结理论采用剧本图示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并征得来访者同意制定了咨询方案,经过几次咨询和随访调查,认为来访者基本改善了心理状态,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关于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属于焦虑情绪问题。根据其心理问题的特征,采用针对此类问题最有效果认知行为疗法,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通过五次咨询,循序渐进地矫正不良认知,消除了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来访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案例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采用叙事心理分析理论、家庭动态图、自画像、异性画像、"房树人"组合图等技术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同时缓解焦虑情绪,有效的帮助来访者成长,增强自信。咨询效果良好,也表明了将叙事心理治疗与绘画心理分析结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在看到他人由于紧张出现口误、肢体颤抖时,脑中突然浮现自己昔日相似经历,且挥之不去,进而感受痛苦,影响生活学习。本文通过对来访者的症状评估、鉴别诊断、病因分析,制定了咨询方案,并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消除焦虑情绪,改变错误认知,较好地实现了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并致力于促使来访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一例抑郁情绪咨询案例报告——基于萨提亚式治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情绪是比较普遍的消极情绪,消除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本文提供的案例是来访者因与父母关系僵化导致情绪低落而前来咨询,采用萨提亚治疗模式对其进行辅导,通过4次的咨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见证来访者的改变过程的同时,也着重介绍了该模式的一些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6.
蒋某,女,高一新生,因入学成绩第一,而第一次月考不甚理想,心理失落,焦虑不安,睡眠不好,无法有效学习。经过收集蒋某的资料,心理咨询师排除了蒋某患精神病性或神经症性的可能,鉴定为新生适应不良,属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与蒋某商定了阶段性的咨询目标。主要用合理情绪疗予以咨询,经过五次咨询,咨询效果明显,来访者情绪稳定,能用有效的学习策略,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一例利用认知行为疗法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来访者王某因在班级当众出丑的现实冲突引发持续的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近三个月处于情绪焦虑、低落、不安,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心理测验显示有中度的焦虑症状,其心理问题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症状及其相关认知特点帮助来访者调整认知观念,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了来访者的负性情绪,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例偏执型人格障碍来访者的整个咨询过程。在9次的中短期认知行为咨询中,咨询师通过对建立咨询关系、确定咨询问题及目标、问题解决、咨询结束四个阶段进行设置,不同阶段的咨询重点,咨询技术与对话的展示,接受督导,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案例示范,并对认知行为疗法的局限性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一例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咨询由演讲焦虑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详细搜集、整理来访者Y的有关资料,对来访者Y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归类,客观评价其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依据认知疗法理论,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来访者Y开展咨询,让来访者Y与其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帮助其识别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通过心理咨询,来访者Y上台讲话的焦虑、紧张情绪有明显缓解,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一例高一新生入学适应不良问题进行心理咨询,运用贝克雷米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识别负性认知模式,错误观点,认识新的环境、接纳自己,并给予及时强化,使其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重建自信,恢复积极的生活方式,尽快融入新的环境中。并对咨询效果进行了回访、跟踪与评估,属成功咨询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