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正著名爱国诗人、书法家于右任,长髯飘飘一辈子,所以又叫于胡子。他是晚清举人出身,也是著名的记者、报人,当然,还是美食家。1927年秋天,于右任携夫人到苏州太湖赏花游玩。船到灵岩山下的木渎古镇,见岸上有家餐馆"叙顺楼",时近中午,大家饥肠辘辘,于是登岸就餐。当时老板以招牌菜斑肺汤、三虾豆腐、白汤鲫鱼等招待于右任一行。这  相似文献   

2.
正于右任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教育家,长期担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院长一职,尽管这个职位级别很高,实权却很小。他一生清廉正直,布衣粗食,不讲排场,不积家财,尽己所能为民请命,在以奢靡腐败著称的国民党政府官员中,显得格外特立独行,广受时人称道,是毛泽东敬重的"国民党大才子"。于右任的书法造诣极高,被誉为"近代书圣""千古草圣"。他本人也以练字为乐,对求字者大都欣然应允,分文不取,  相似文献   

3.
正民国大佬于右任一生钟情书法,是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书法大家。他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千古草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与现今的一些书家相比,于右任堪称是书品、人品俱佳的典范。于右任每日临帖不辍,但他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不能忘记,张大千对敦煌艺术所作的贡献。大千先生在敦煌面壁三年,把敦煌艺术带回了全国、推向了世界。同时,他也是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重要推手。1941年10月,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视察敦煌。他专门去莫高窟,看望了老友张大千。两位美髯公在大佛脚下促膝夜谈,直接促成了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国宝抢救行动。张大千建议,于右任返回重庆后,立即给国民政府提交建议案。建议设立敦煌艺术学院,以期保护民族文化遗  相似文献   

5.
马相伯在徐家汇徐寅马相伯老人以九十八岁高龄于1937年抗日战争上海沦陷后,从徐家汇移居桂林,以后再迁昆明,途经越南谅山,以病不得进,1939年11月4日病逝于谅山。柳亚子曾有诗称之为“一老南天身是史”。马相伯十二岁从镇江来到上海,进徐汇公学读书。徐汇...  相似文献   

6.
一、先生的名和字“马相伯先生原名志德,字斯臧,又名钦善,亦名建常,改名良,字相伯,亦作湘伯、薌伯,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这是一个对先生名字比较完整的记载,见于方豪撰《马相伯先生事略》。书信署名常用若瑟或若石,是他的洗名。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陈旭麓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词典》马相伯条,误作名相伯、字良。先生最推重杜甫,尤其杜甫的《聪马行》、《房兵曹胡马》,《瘦马行》等描写马的诗,特别欣赏。他认为杜甫詠马、实是自喻。先生姓马,以良马自冀,故改名良。但又不愿独身自好,以相马之伯乐自任,  相似文献   

7.
上海部分天主教人士9月24日(主日)在徐家汇大堂举行谢恩弥撒并隆重集会,纪念爱国老人马相伯先生诞辰150周年暨辞世50周年。马相伯祖籍江苏丹阳,生于1840年4月19日,世奉天主圣教,圣名若瑟。1870年加入著名的耶稣会,1872年任徐汇公学(今徐汇中学)校长。1900年后,马相伯倡导“教育救国”,毁家兴学,创办震旦学院(Univeste L'Aurore,1903年3月1日开学,校址在土山湾北,1908年迁吕班路,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继又创办复  相似文献   

8.
我家上辈与马相伯老人有交往,前些日子马老孙女马玉章老先生枉驾来访,畅叙甚欢。我们谈的相伯老人轶事中,有三件值得一记。一是光绪八年相伯老人受命去朝鲜后与袁世凯的纠葛。其时袁世凯名气太小,靠拍援朝清军长官吴长庆的马屁,渐受重用。吴长庆行伍出身,喜听谗言。袁暗向吴告密,胡诌相伯老人携带妓女,行为不检。吴闻言大怒,竟连夜至相伯老人公署,排闼而入,查看实情。结果证明袁无中生有。袁羞愧之至,相伯老人只是一笑了之。二是民国初,上海大同大学创立,与事者多血气方刚然经验不足之青年学者。当时  相似文献   

9.
今年十一月四日,是爱国老人、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中国天主教学者马桐伯博土辞世四十五周年忌辰。马相伯(1840-1939),原名建常,改名良,以字行,洗名若瑟。江苏丹阳人。1840年4月生于丹徒一位世代天主教友家庭。1851年入上海依纳爵(St.Ignatius)公学(徐汇中学前身)学习拉丁文、法文、数学、天文学等,成绩斐然。1862年入徐家汇耶稣会小修院,毕业后又入大修院,研习中国文学和拉丁文学及神哲学等。1870年获神学博士学位,被按立为司铎。1872年起,调任徐汇公学校长兼管教务。1876年还俗。后曾  相似文献   

10.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是著名救国老人。1939年4月6日,他百龄大庆时,中共中央特率全体党员致电祝贺,称他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端”,给予很高的荣誉。马相伯,原名志德,亦名建常,改名良,字相伯,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祖籍江苏丹阳,清道光二十年三月十八日(1840年4月19日)诞生于江苏丹徒(今镇江市)。父名松岩,是位儒医,以教书、行医为业,还开过药铺和米布店。马相伯出生时,适逢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从此我国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  相似文献   

11.
马相伯苦斗了一百年,创建了徐汇公学、复旦大学、辅仁大学,可谓桃李天下。  相似文献   

12.
马相伯先生,名良(原名建常),圣名若瑟,是中国天主教界中的爱国老前辈。他生于1840年,殁于1939年,享年一百岁。这一百年,正是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年代。他从青年时代起即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来策勉自己,六十岁后先后创办了震旦学院(后改名为震旦大学,即今上海市第二医学院的前身)和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他还当过北京大学的校长。九十岁后,为抗日救国,扶杖奔走,作演讲,写文章,呼吁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遗著有《国难言论集》。他一生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后人称他为“爱国老人”。  相似文献   

13.
爱国老人马相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能跟上时代、不断进步的政治思想家,是崇尚实学、学以致用、用于救国利民的知名学者,是倡办新式大学、培养建国人才、树立民主自治精神的著名教育家,也是一位反帝爱国爱教的虔诚天主教友。马相伯名建常,后改知良,学名斯臧,字相伯,亦作湘伯、芗伯,晚号华封老人,因洗名若瑟,故又号若石。祖籍丹阳。1840年4月7日,出生于丹徒(镇江),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社上海十月廿七日电著名爱国老人马相伯的迁墓仪式,今天下午在宋庆龄陵园隆重举行。上海各界人士李国豪、张承宗、赵祖康、刘靖基、张家树等参加了仪式。马相伯初名建常,后名良,晚号华封老人,原籍江苏丹阳,1840年生。1903年,创建震旦学院。于右任、邵力子、马君武等都是该院的学生。1905年,马相伯先生与严复、熊师复、袁观澜等另办复旦公学,任校长,逐步奠定复旦大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马相伯,名良,原名建常,号华封老人。洗名若瑟,故又号若石。祖籍江苏丹阳,1840年4月19日生于江苏丹徒(今镇江)世代天主教家庭。父岩松精通医术,以善士著称乡里。1851年先生就学于上海徐汇公学,19岁在公学任教时,法国领事要聘他为秘书,拒绝不就。1862年入耶稣会初学院,1870年晋铎。曾在宣城、南京、徐州等地传教。1873年出任徐汇公学校长。因遭外国传教士猜忌,于1876年退出耶稣会,到山东藩司余紫垣处  相似文献   

16.
包兆会 《天风》2014,(1):42-43
马相伯:神父、教育家、爱国人士(1840.4.17-1939.11.4)祖籍江苏丹阳,生于丹徒,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爱国人士、耶稣会神学博士。在中国近代,有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出访过日本、朝鲜和欧美各国,懂七门外语,创办大学,梁启超、蔡元培等跟从过他学拉丁语,于右任是他的学生,同时他又是一位获得神学博士并做过一段时期天主教司铎的信仰追求  相似文献   

17.
爱国老人马相伯的声誉,我在幼年时从父老师长的谈话中早已听到:谁都知道他是一位爱国进步的政治家,热心办学的教育家;但他还是一位热爱圣教的好神父,知之者就不多了。这也许由于他在社会上的令名,云蒸霞蔚,把这一点掩盖了。今天我们纪念这位爱国老人,我就把我亲身见到、碰到、听到马公的往事,掇述于下。我第一次见到马公,还在1918年,那时我初进徐汇公学,编在下院,我记不清是那一  相似文献   

18.
马相伯先生离开人世,已经四十五周年。他在世享年一百岁,那时正是我国遭受欺凌,任人宰割的苦难岁月。他生于1840年,当年英国陷定海掠宁波就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英国割掘了香港;六岁时上海开辟租界,十八岁时,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十九岁时,沙俄侵占了黑龙江以北两百四十万平方公里,和乌苏里江以东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地方。五十一岁那年,英国又占领了西藏、哲孟雄一带。五十六岁时,日本侵占刘公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部覆灭,丁汝昌自杀。不久,台湾、澎湖群岛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四日,是爱国老人马相伯先生(1840-1939)谢世45周年。上海市各界人士于十月廿七日下午前往虹桥路陵园路“万国公墓”马相伯先生墓地,隆重举行丁迁墓仪式。市政协、各民主党派和有关人民团体负责人,市宗教局、市天主教爱国会,复旦大学、上海第二医学院的负责人,马相伯的亲属等参加了仪式。爱国老人马相伯是震旦与复旦大学的创办人。一九三五年,马公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陶行知、李公朴等二百八十余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中国大文豪鲁迅逝世后,马公参与治丧,并派土山湾孤儿院乐队参加送葬。一九三九年马公百龄寿诞,中共中央致电祝贺,尊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端”。一九  相似文献   

20.
徐光启与马相伯是中国天主教界爱国爱教的典范。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从事的工作有异,但他们有共同的宗教信仰,作出了同样令人敬仰的卓越业绩。温故而知新,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重温这两位天主教界著名人物的嘉言懿行与卓越贡献,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天主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时代有不同卓越无差异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万历进士。晚明政治腐朽,阉党专权。徐光启独立不惑,历任翰林院检讨、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天启时,任礼部右侍郎,后遭阉党排挤去职。崇祯初擢礼部尚书,崇祯五年兼东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