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今源先生是我国宗教学界的一位知名回族学者。他从事宗教学研究24年,写出了大量的研究著述。今年,其论文集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收入了学术研究文章44篇,其中30篇  相似文献   

2.
冯今源先生的宗教学术论著文选《三元集》(上、下二卷,其680千字)已于2002年11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文集收录了作者从事宗教研究工作以来20余年间撰写的44篇文章,其中30篇是关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的论著,内容涵盖历史、现状、义理和文献四方面,其余14篇是关于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的论著。这些论著既是一位宗教学者成长足迹的写照,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宗教学发展的一个缩影,集中展现了一位优秀当代中国穆斯林学者的代表人物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3.
2009年敦煌学研究发展平稳,成果丰富.中国大陆地区出版著作近70部,公开发表论文820多篇.本文对是年敦煌学研究中宗教文化研究的论著分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陈霞 《宗教学研究》2004,(3):129-131
2004年6月14-17日,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了"中美宗教-哲学‘人性' 研讨会".这次会议共收到17篇论文,其中8篇来自美国各大学,9篇来自国内高校.与会的中美学者们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传统以及不同的学术角度就人性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和对话.这次会议参与者除了宣读自己的论文,中美学者都认真地一对一回应了对方的论文.这些回应给与会者留下了许多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宗教》2017,(5):22-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宗教方面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宗教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对于全面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建议我提交一篇侧重于研究方法的文章,对曾经做过的有关宗教美术的项目进行回顾,兼及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对我也是一个挑战。原因在于虽然佛教、道教、祖先崇拜等宗教传统与中国古代美术及视觉文化的关系是我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个持续关注点,但就此进行的探讨以个案为主,尚未上升到"宗教美术"这一宏观层次加以讨论。但《世界宗教研究》的邀请提供了一个与宗教学和宗教史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难得机会,  相似文献   

7.
为期两天的"宗教与法治--宗教组织的管理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2月8日、9日在西南大学桂园宾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研讨会由重庆市民族宗教委员会和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联合主办,作为协办单位的普世科学研究所、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和重庆华岩寺提供了大力支持.与会者包括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宗教管理部门、宗教团体等70余位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了30多篇与宗教管理相关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8.
正新近出版的《"宗教中国化"义理研究》一书,汇集了张志刚教授近年来在相关问题上的14篇专题论文,集中展现了他的学术研究重心从"国际宗教学界的百年探索历程",转移到"中国宗教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重建"后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9.
2009年7月6日至7月8日,第六届宗教社会科学研讨会在江苏无锡成功举行.本次大会收到90多份要求参会的申请及提纲,最终筛选出论文56篇,与会人数超过100人.除了中国大陆、港台地区的代表之外,还是有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的专家学者.大会由江南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社会学系和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无锡叔同书院、北京普世社会科学研究所、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协办.无锡市人民政府陈金虎副市长、江南大学党委副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译自黑格尔1827年的《宗教哲学讲演》中的“特定的宗教”。在该讲演中,黑格尔纵观世界历史,研究了人类史中先后出现的各种宗教的本质特点,阐述了宗教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这一篇主要讲的是关于中华帝国的国家宗教,关于中国人的“天”和“道”的概念。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在黑格尔时代在西方的传播情况,了解到黑格尔对中国宗教的理解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由甘肃省委统战部、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宗教学会、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主办的"2010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中国宗教学会年会--当代中国宗教若干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6月29日至30日在甘肃兰州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四川、云南、山东、河南、新疆、宁夏、甘肃等地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甘肃省委统战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的有关领导出席了研讨会并致词.会议从收到的论文中选出68篇论文编辑成2本论文集,分发给与会专家学者和嘉宾.  相似文献   

12.
瞿海源是台湾宗教社会学的开创者,研究领域极多样,宗教社会学是其中最为重要一项.其宗教社会学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研究范围从台湾的宗教变迁、政教关系、新兴宗教到宗教教育,掌握台湾社会脉动.在台湾发生重要宗教争议时刻,其所提供的见解和批判,往往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访谈录     
本文是2008年1月中央电视台CCTV-9《对话》节目记者采访了美国国际探索中心(Center for Inquiry)常务理事,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教授,著名的无神论者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的访谈录。丹尼特教授就“宗教与政治”、“宗教与文化”、“宗教与文明”等诸多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本刊编辑部摘编了这篇采访的内容。这篇访谈录,对于我们了解9·11事件以来,西方出现的关于宗教与文明是否有冲突的争论,给予了多视角的回答,对于我们了解宗教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如何理解文化与宗教的关系等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已成为政界、教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政教学三界围绕此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研讨与实践活动,取得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成果。由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和笔者主编的《“宗教中国化”研究论集》精选部分代表作,涉及五大宗教,作者来自各界,大多是近些年的最新成果,也有数篇是前些年的优秀论文。透析诸多研究成果,深感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既要坚守历史、现实与走势三位一体的原则,也要坚守扬、弃、传三位一体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正"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已成为政界、教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政教学三界围绕此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研讨与实践活动,取得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成果。由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和笔者主编的《"宗教中国化"研究论集》精选部分代表作,涉及五大宗教,作者来自各界,大多是近些年的最新成果,也有数篇是前些年的优秀论文。透析诸多研究成果,深感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既要坚守历史、现实与走势三位一体的原则,也要坚守扬、弃、传三位一体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黄昉 《天风》2007,(9):40-41
李向平简介祖籍湖南邵东。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中国宗教学会、中国社会史学会、上海市宗教学会、上海市历史学会理事。曾往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大正大学、大阪大学、英国波士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从事访问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国宗教史,当代中国宗教,宗教社会学。近著有《文化正当性的冲突》、《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当代宗教的社会学诠释》等,并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17.
张科 《中国宗教》2022,(2):29-31
广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走在前列”的指示精神,宗教工作取得积极成果。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后,广东省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广东实际情况,谋新篇、开新局,继续推动广东宗教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本刊从本期开始刊登“广东宗教工作谋新篇、开新局系列”,介绍广东宗教工作成效,以供交流。  相似文献   

18.
王涵 《中国宗教》2022,(1):88-89
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强调宗教要坚持中国化方向。天主教如何践行中国化,或许可以在《处境中的探索与思考》一书中找到答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处境中的探索与思考》一书,是一部关于我国天主教中国化研究的文集汇编,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在《中国宗教》《人民政协报》《中国天主教》《神学研究》等期刊报纸上发表的论文和译文共67篇。作者周太良先生,在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从事研究和文秘工作30余年,他不仅储备了丰富的教会知识,而且还一直笔耕不辍,研究视野纵横海内外。  相似文献   

19.
这篇论文在回顾通俗文学中道教神仙形象基础上,阐释了不同时期神仙形象的变化和基本特征,并对形成这些不同的神仙形象的社会及宗教背景进行了分析,指出道教的世俗化是造成通俗文学中神仙形象宗教色彩逐渐减弱,人性特征逐渐加强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云南大学、台湾“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联合举办的“宗教文化与民族发展”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8月12日至14日在云南昆明召开。来自两岸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宗教社团的专家学者50余人莅会,共发表论文46篇,内容涉及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