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北京南下坡清真寺位于北京朝阳门外南下坡,约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清真寺建筑呈中国传统四合院式,主要建筑均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清真寺曾于清嘉庆五年、同治年间、光绪三年三次重修,奠定了清真寺整体规模和四至规格。清真寺礼拜大殿古色古香,装饰有对联和匾额,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2013年礼拜大殿部分垮塌,  相似文献   

2.
《法音》1985,(6)
近年来,著名佛教圣地五台山,先后组建了三十八个古建队将三十七座寺庙修葺一新。五台山荟萃了我国唐宋以来的建筑精华。据史载,东汉永平年间五台山就有寺庙建筑,南北朝、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各代均有修建。五台山寺庙建筑奇特,  相似文献   

3.
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道友:我本来18号去了云南大理,到那里看一座有说是南诏王朝与唐王朝盟约时期的道教建筑,有说是大理王朝灭亡后明朝洪武年间建筑的七开间城隍大殿。据说南诏王朝的文化是与道教天师道的信仰有关,唐开元年间南诏王朝归附唐王朝据称也以“三官手书”方式与唐王朝订立盟约。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筑史学家刘致平教授的专著《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在1985年8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刘致平教授从四十年代开始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抗日战争时期,即在大后方遍访清真古寺,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建国后,从事教学和科研。1961年到1965年间,他率领一个专门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的小组,倾心于我国二百余处清真寺、道堂  相似文献   

5.
金维诺 《法音》2007,(12):43-44
山西省是古代寺观遗存最多、保存较好的地区,而双林寺则是古代佛教雕塑极为精美、类型极为多样的佛寺。双林寺在山西省平遥县城西南七公里的桥头村北侧,建筑历遭千年的风雨兵燹之患。到元末,殿楹损坏、庑廓倾颓。因此,明景泰、天顺、弘治、正德、隆庆年间以及清道光、宣统年间都曾大规模地重建或重修,现存庙宇主要为明代和清代修建。  相似文献   

6.
正济宁东大寺位于山东省济宁中区古运河西岸,始建于明洪武(1368)年间,天顺三年(1459)重修,清康熙年间扩建,乾隆年间钦赐重修,始具今日规模,是一座中国宫殿式伊斯兰教建筑群。2006年5月,济宁东大寺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建筑由东西轴线排列,依次为序寺、大殿、望月楼三大部分。该寺大门为明代遗  相似文献   

7.
《中国宗教》2014,(2):F0004-F0004
上海域隍庙,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的城隍庙旅游区,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以悠久的历史、宏伟的建筑而著称,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8.
田文栽  吴新望 《天风》2004,(7):F003-F003
坐落在汉口路、江西中路、九江路之间的圣三一堂也是一座颇具历史意义的建筑。上海开埠以后最早的教堂建筑 出现在1847年,其中之一就是圣三一堂。1845年上海租地章程成立后,逐渐形成租界,外侨也随之日增,其中以英 人居多。这些英侨就在1847年建了圣三一堂做礼拜。当时的圣三一堂建筑很简陋,时隔不久的1850、1851年间大修 过一次。1862年上海遭遇台风,圣三一堂受到破坏,不堪使用,就拆除了。其后在原地搭建了一个临时建筑做礼拜。  相似文献   

9.
(1)显通寺:在五台山台怀镇的中心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477-499)年间。内有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七处九会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殿。其规模宏大,建筑庄严华丽是五台山  相似文献   

10.
正一、清真寺的基本情况阿城清真寺是黑龙江省四大清真古寺之一,是我国东北地区颇负盛名的建筑。其始建于公元1777年(清乾隆二十四年),以历史悠久、构思独特、建筑精美而闻名遐迩。最初,寺址设于当时的阿勒楚喀城的西部高地之上(俗称西岗子),经过道光、咸丰几十年间的不断扩建,颇具规模,寺内有大殿、南北讲堂、对厅、淋浴室、阿訇办公室、学员宿舍,  相似文献   

11.
“佛教是文化”这一概念,最早是毛泽东提出的,佛教自东汉年间传入中国,中印文化就双向交流,互相融合,从佛教经典、诗偈、传说故事,还有寺庙建筑、壁画、造像、雕刻等无不体现了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正历来被誉为武当胜境巅峰之作的紫霄宫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体现了明代初期的风格,蕴含着中国文化和建筑工艺的深厚内涵,为研究明代初期政治和中国道教历史以及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实体见证。一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建成故宫后,命工部侍郎郭瑾率领原班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武当山,一场声势浩大的"造山"运动拉开了序幕。依道教"玄天上帝"真武修炼的传说,三十万工匠,历经十二年,在武当山建成宫、观、庵、堂达两万七千余间,成为名副其实的道教建筑王国——"大岳太和山"。而这连绵四十华里、九宫八观三十六岩庙七十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宗教》2022,(12):F0004-F0004
建水县城区清真寺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临安镇,始建于元皇庆年间(13121313),是云南建筑年代最早的清真寺之一。此后历经扩建、重修,现今的清真寺为易地新建。建水县城区清真寺在符合建水古城传统风貌恢复与保护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融各地知名古建筑之所长,以中国传统殿堂式建筑风格为主,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形制,重檐歇山式的门楼端庄文雅,木雕门窗与青砖墙体古朴大气。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2,(6)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境内。此地水绿山青,松苍柏翠;寺院的建筑层峦耸翠,飞阁流丹,金碧辉煌。拉卜楞寺创建于公元1710年(清康熙四十九年),占地面积一千余亩,从建寺到解放前的270余年间,先后建有经堂6座,大小佛殿48座。整个建筑庄严巍峨,宏伟壮观,具有鲜明的藏式建筑风格,又吸收了汉式建  相似文献   

15.
圆照寺建筑与塑像概述高明和吕更美圆照寺位于台内灵鹫峰山腰。古称普宁寺,始建于元至大二年(1309),明永乐年间重修,宣德年间再建,清代又予修葺。昔为五台山最早的一座黄庙,今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凉山志》载:明永乐初年,印度高僧实哩沙哩来华传教...  相似文献   

16.
正法源清真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年间重修,俗称德外清真寺。2007年9月,该寺经修复完工后正式恢复对外开放。新建的法源清真寺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顶层是飞檐歇山,红柱画栋复以绿  相似文献   

17.
五台山的寺庙建筑闻名中外。相传,东汉永平年间始建寺庙,之后历代续建扩建,使五台山成为佛塔高耸,殿宇辉煌,错落有致,气势壮观的寺庙建筑群。据历史记载,南北朝时,五台山建寺200余处;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18.
华严寺,位于晋北重镇大同市内的西南隅。它坐西向东,突破了一般佛寺坐北向南的惯例,这是契丹族原始居住习俗、好鬼拜日信仰与佛教形式相结合的产物。明初(具体时间待考)华严寺分成两组建筑,各开山门,分别修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一组称上华严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的一组称下华严寺。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上、下华严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上华严寺,创建于辽道宗清宁年间,(1055—1064年),辽末天祥帝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陷西京(即今大同市),华严寺遭严重破坏。现在所存建筑,乃金熙宗天眷年间(1138—1140年),依旧址重建的,是我国仅有的金代庙宇。  相似文献   

19.
旧有"吴中第一名园"之称的苏州留园是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一。其建于明嘉靖年间,迄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留园以其精湛的建筑与空间艺术著称,布局紧凑,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山石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泊头清真大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宠大的古建筑群落。该寺位于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西岸,泊头市市区境内西南部,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堪称“华北第一寺”。现于200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明嘉靖、万历年间几经修缮,特别在明崇祯年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继后在清嘉庆、咸丰、光绪及民国年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缮。1935年土耳其一位中学校长麦尔苏穆曾来寺传教考察;1963年中国建筑科学院刘致平教授曾率队来寺考察、测绘,他们认为泊头清真大寺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