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生与死可能是人们最熟悉又陌生的重要话题之一:说熟悉,是因为每天甚至随时都有生死现象的发生;称陌生,是因为大多数人忌讳论死,更谈不上对其有多少深刻的省思;说重要,是因为它不仅事关个人濒死时的身心安顿等问题,而且对社会伦理、社会治理等影响甚大。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其实不乏种种谈生论死之说;但真正于世道人心有益者恐也不多。以"了脱生死"为终身大事的佛教,建立了一套完备、系统的生死学说,可为人们省思生死提供一种借鉴,然佛经文义弘深,翻经阅论欲明  相似文献   

2.
1 放射技术的进步在脑科学的研究中 ,科学家们真正需要的是记录当一个人在思考、谈话或实施任何一种日常功能时脑内的情况。这个理想正在变成现实 ,这种变化始于我们熟悉的X射线的应用。X射线的工作原理是 :当X射线照射实验物体的时候 ,实验物体的原子吸收一部分的辐射 ,未吸收的部分就落在照相底片上 ,使之曝光。物体透过射线的密度越低 ,照相底片越暗 ;而物体透过射线的密度越高 ,则底片越亮。因为肌肉和骨骼的密度差别很大 ,X射线在穿透肌肉组织和骨骼的时候 ,反差十分明显 ,因此对骨折的诊断卓有成效。这也是X射线在医学上的最初…  相似文献   

3.
<正>“内卷”在互联网上掀起一阵热潮,无论处于工作中还是学习中,群体无意识都会悄无声息地进入人的大脑,随即产生“内卷化”行为。在工作中,人们不知疲倦,无时无刻不在奋斗,每天辗转于各大会场,为了赶超绩效考核,不分昼夜;在学习中,人们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地学习,每天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为了拿奖评优,放弃休闲娱乐,仿佛所有人都无法抗拒“内卷化”的神秘力量。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的贫富,绝对不是用一个人的钱财来论定的。没有人告诉过我,多少钱财能填满一个人的私欲和贪念;没有人告诉过我,多少钱能换来一个人的安详;也没有人告诉过我,哪里埋有宝藏;更没有人告诉我,哪里零售安详。  相似文献   

5.
现代人似乎都知道什么是神。但若认真起来,则未必谁都知道什么是神。比如,不知有多少人知道,上古有一个时期,动物,曾经被人们当作神祇加以崇拜。  相似文献   

6.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  相似文献   

7.
正在大部分人的职业观念里,汇报工作都是表面文章,面子上的事儿。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汇报,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它不是形式,而是内容。在西点军校,每天早晚列队时,总少不了这一套路:"报告长官,今天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有几人事假,几人病假……"一路列去,每次略有变化,但最后一句永远不变:"报告完毕。""报告完毕"是一种  相似文献   

8.
可怕的巨人     
正曾经有一个地方,所有人的生活都充满了快乐,每个人都友好而善良,就连狗和猫也会在一起玩耍。有一天,一个陌生人向村里走来,那是一个巨大的陌生人,村口那棵最大的橡树也只到他的胸口。他越走越近,人们都害怕极了,纷纷躲进家里,关上门不敢出来。巨人走进了村子,他高高地站立,所有的房子都只有他一半那么高。人们从门缝里看出去,都害怕极了,  相似文献   

9.
杨联涛 《天风》2003,(5):18-18
上帝特别赐福给人,使人可以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每天,我们都要说许多的话,但是,我们是否仔细想过:在这些话中,有多少是非说不可的?有多少是可说可不说的?又有多少完全是不必说的?在我们说的这些话当中,有多少是使人得到造就?又有多少使人因此而跌倒?  相似文献   

10.
    
修道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不知被多少人问过。修道的真正含义到底是为什么?人们常讲到天主是爱,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开始越拉越选。人们所追求的是自己的目标,利用各种手段满足自己心灵的那份欲望。我们作为修道人是否被这一切所同化呢?对周围的人、事物都漠不关心,我们的心正在慢慢的偏离耶稣交给我们的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参考系、证态概念体系与中西医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西医理论体系与参考系经典力学建立在绝对时空观的基础上。运动是绝对的 ,但是对运动的描述却具有相对性。要确定一个质点的位置 ,或者要描述一个质点的运动都必须选择一个或几个彼此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这些被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去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 ,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站在匀速行驶的车厢中的人 ,放手落下一个小球 ,车上的人看到小球垂直自由下落 ,地面上的人看小球呈抛物线运动。再如以地球为参考系人造卫星在一个近乎圆形的轨道上绕地球运动 ;而以太阳为参考系 ,卫星的…  相似文献   

12.
续宪光 《社会心理科学》2002,17(4):79-82,68
文化生活是现代生活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精神需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人的基础需求之一,他对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都有重大影响。人正是在文化生活中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体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肯定得到自我表现。  相似文献   

13.
联想启动效应及其脑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炯炯  管林初 《心理科学》1999,22(3):241-244
1概述人们每天都会加工大量信息,其中许多是第一次接触到的,我们称之为新异信息,而新异联系属于新异信息的一种。在实验研究中,被试所学的项目都是熟悉的,但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在学习中形成,被试须加工这种关系,从而将以前互不相关的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我们称这种...  相似文献   

14.
白明 《天风》2023,(5):57-58
<正>有一个我们都容易忽略的事实:以人类平均寿命计算,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总共会花6年的时间做梦。梦是我们最熟悉但也最陌生的一种经验,它是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涉及记忆、情感、认知甚至属灵的层面。多少年来,  相似文献   

15.
我爱我的家     
王侠 《天风》2006,(18):37
家是人们熟悉的一个字眼,熟悉的一个地方。家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人对家的理解也不同,有人说家是人的栖身之所,休养身心的地方,是避风的港湾;有人说家是丈夫的王国,妻子的世界,孩子的乐园;有人说家是……家在人的心里概念是不尽相同的,但相同的是家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因为她是人一生离不开的地方。人可以没有钱、没有权、没有势、没有一切,但不能没有家。家既是重要的,每个人都会爱自己的家,我也一样。  相似文献   

16.
宁静似心灯     
青衫 《思维与智慧》2014,(11):16-16
久居喧嚣的城市,每天面对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生活,在看似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日子里,终是凌乱的脚步暴露出内心的焦躁与不安。炙热的燃烧过后,留下的是灰烬;激情过后,是更深的空虚,于是心累便成了常态。世上最难控制、最难驾驭的就是人的心灵,有多少人一辈子都不曾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悲而盲目地飘浮着,不知方向。  相似文献   

17.
大学刚毕业的方涛终于在一家公司谋了个职位。工作倒也简单,无非是负责打印、复印资料,买买盒饭,打扫科室的卫生,跑跑腿、打打杂。虽然干的都是些琐碎的工作,但方涛却干得有声有色。这叫我们很为他鸣不平,要知道,当初在学校里,方涛可是学生会的骨干。论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评议表达能力,都没得说。干这些小事,除了每天累得腰酸腿痛,还能有什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大致说来,按铃的人可以分为下列四型:第一型,高级而有趣。这种朋友理想是理想,只是可遇而不可求。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一、深入阐述了宗教异化论的源头…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论的基本思想;二、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异化论思想;三、介绍了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思想,着重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思想与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异化论思想的关系与异同;四、对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进行了分析与评述;五、简要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的消极影响。通过这些分析,力图使人们对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的宗教异化论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圣诞颂诗     
姚佳伟 《天风》2005,(12):11-11
今晚,月色如银,多么安谧,多么宁静;今夜,星光闪耀,月儿也香,琴声也亮。让我们隔越茫茫的年代,穿过迤逦的山头,这一夜的眠歌,张开了多少双眼睛;这一夜的谜语,成就了多少答案。日月悠悠,关山叠叠,如果当初他没有来,今天就不会有圣诞节,人类也不可能听到平安的佳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