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毛泽东同志的有关论述及一些重要的实践活动来看,统筹兼顾大致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一)要搞好矛盾总体与总体中各个矛盾之间的统筹。必须兼顾整体的统一性与局部的独立性。即是要建立在各个组成部分之上的整体统一性和服从整体需要,保证整体最优化的局部独立性。(二)在处理矛盾总体中各个矛盾之间关系时,要搞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次要矛盾之间的统筹。(三)在处理矛盾总体中各个矛盾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2.
邬焜先生在其建构的信息哲学体系中,主张只要承认了对世界进行物质、精神和信息的三元划分而无论认为其中谁是世界的本体,就意味着对哲学进行了全新的革命;同时他还重申了"信息是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中介"以及"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范畴"等观点,这些主张和看法中存在诸多的不周延。信息作为对象的"虚化"存在方式,和精神属于同一序列的存在,它并构不成一个独立的"第三类存在",因此将信息引入哲学的视野没有在存在的分类上带来什么"根本性的变革",对信息的哲学分析也绕不开"传统"的哲学视角,同样需要以"实在"、"不实在"、"主观"、"客观"作为哲学分析的框架,所以基于"三分法"的信息哲学归根结底还是一种"两分法",因此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全新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逐渐地兴起了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热潮。“哲学现代化”的呼声;出现于“体系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探讨这种状况得以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背景,揭示其实质,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奎因的哲学体系 奎因因其否定性论题而知名,这些论题是他对卡纳普批评的概括。近来他的哲学的系统特征已引起人们注意。他的否定主义是与他的形式主义和行为主义成见内在相联的,在我看来,这些成见使他提出一种不适当的并且(公正说来)也不特别富有成效的科学(包括逻辑、数学和物理学)和哲学构想。  相似文献   

5.
张志强 《哲学研究》2021,(5):13-22+127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周年。这一重要讲话对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设定了更高目标。我们认为,立足当代实践,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的深厚土壤之上,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亟需创发出凝聚中华文明价值和中华民族力量,回应人类共同命运的中国特色哲学体系。为此,我们需要以"文化自觉"锻造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体系的主体性,以人民至上的道理贯通中华文明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知行合一的实践本体论,以体用一如、综合融通、古今贯通、守正创新的态度,以中、外、马哲学彼此贯通的视野,构建新时代广泛而统一的中国特色哲学体系。我们相信,新时代中国的哲学一定能够熔铸新时代的精华,为人类文明的未来提出中国的哲学方案。  相似文献   

6.
近年,八面来风在神州大地鼓荡,激发了人们的“反思”灵感。反思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的论著,卷帙浩繁,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平心而论,其间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导致激情宣泄高于理性思考的空论,决非少数。令人欣慰的是,真正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对传统哲学和文化进行理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初步探究了陈泽民教授在神学和圣经观上"神人两焦点"的理论,并对陈教授自上世纪50年代,特别是1998年神学思想建设以来在圣经观上的精深探索和洞见,且运用基督教思想史的相关史料对这些观点作了初步阐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8.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神学□汪维藩●1991年底,在北京的一次研讨会上,前不久刚去世的罗竹风同志讲过几句语重心长的话:“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道路决不能改变,这面旗帜是要永远高高树立的。‘自治’,就是收回教权,由中国信徒办好宗教事业,不要外国插手。‘自养...  相似文献   

9.
呼唤具有中国特色的婚庆服饰付淑芳现今年轻人结婚,穿戴西式婚庆服饰成为时髦。我们应该提倡穿戴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婚庆服饰。这是因为:首先,中国人自己的婚庆服饰的产生与发展背景是中华文化的积沉,因而最适合中国的国情。就拿旗袍来说吧。旗袍的产生年代虽然不久,...  相似文献   

10.
王冉冉 《管子学刊》2014,(4):127-128
正林存光教授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颇富盛名的"刘泽华学派"或"王权主义学派"中较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尤其在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研究方面可谓独树一帜,正如李振宏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王权主义学派》一文中所说,林教授"把政治哲学研究学理化而真正提升到哲学的水平"[1]。如所周知,先秦儒、墨、道、法是中国古典政治思想的四大宗派,之所以将其称之为"古典的",乃意指他们开创和奠基了四种极富超越且具有恒久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中国特色的新伦理学——访周辅成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国特色的新伦理学——访周辅成教授本刊记者周辅成,男,1911年生于四川省江津县。国立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金陵大学、武汉大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戴震的哲学》、《论董仲舒的思想》、《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主编)等;编译有《西方...  相似文献   

12.
2018年,迈克尔·普鸣等教授在剑桥大学组织了"比较主义"研讨会,着重讨论跨学科、多文化之间的比较研究方法,并以一些具体主题为例进行研究尝试。本文以这次研讨会主要涉及到的一些问题为切入点,进一步访谈普鸣教授。其中,主要涉及到的问题包括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比较研究的方法与不足,及其研究中国哲学的观点与规划等。  相似文献   

13.
<正>朱蔷薇(以下简称朱):王老师,在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研究中,黑格尔哲学一直被视为马克思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进而在马克思哲学的阐释方式中形成了一种强大的黑格尔主义传统;但是,我注意到,近年来您提出了一种与传统大相径庭的阐释方式——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阐释,您的这一提法似乎有点逆潮流而动,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您要为马克思哲学开辟一条新的阐释路径呢?是为了反对黑格尔主义的阐释传统吗?  相似文献   

14.
正李德顺,男,1945年生,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获评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专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哲学系主任等;现担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价值学会会长。近年来,在中国政法大学首倡建立了新兴交叉(二级)学科"法治文化",已招收培养数届博士生和博士后人员。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教学。在创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和价值观念理论、当  相似文献   

15.
全国高校哲学原理博士点联合举办的“哲学体系改革研讨会”于1988年元月20日至27日在天津召开。这次会议是对高校哲学博士点联合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自1982年出版、1984年再版以来,以其观点明确、内容充实、重点突出、论述简洁的特点深受高校师生的欢迎。但近年来的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的新进展也表明,该书仍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了更科学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内容及其内在逻辑,更好地适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需要,李淮春、王于、郭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据,即"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影响",然后指出"三个意味着"是进入新时代的标识,"五个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具体内容。虽然"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同层级的概念,但二者具有类似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它是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论断、新思想、新方略的"立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是实现强起来的宣言书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8.
张立文主编的《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对中国哲学的至尊范畴分十章作出纵贯的优异探索。绪论似推广唐君毅“理”之六义说,释理为九义:由治理引申而成的规律、礼义、名理(逻辑)、无或有(玄理)、空(佛)理、天(实)理、心、气、公理,指出理范畴具备包容性、动态进、多样性,修正了“道动理静”的偏见。“理”,常作动词,如明  相似文献   

19.
张立文主编的《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对中国哲学的至尊范畴分十章作出纵贯的优异探索。绪论似推广唐君毅“理”之六义说,释理为九义:由治理引申而成的规律、礼义、名理(逻辑)、无或有(玄理)、空(佛)理、天(实)理、心、气、公理,指出理范畴具备包容性、动态性、多样性,修正了“道动理静”的偏见。“理”,常作动词,如明代潮阳萧与成(宗乐)《萧太史铁峰集·赠邑侯邬前郊先生》以医喻政道:“良医者,岂推攻击之药不敢妄投,虽补助之药不敢多用,惧夫助长之为害也。惟以中和之剂,徐而理之,积累渐渍,以滋养其血气,而潜消夫邪气,使病者以渐而入于安乐之域而不自觉,惟民亦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志国 《学海》2005,1(4):158-167
“中国有无哲学”之争并不肇始于哲学概念与学科传入中国,而是在西方近代就已经开始了。对于中国有无哲学之争的背后,在西方人那里都是以一种想象他者服务自身的心态在起作用。从元哲学角度及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与作为人类一种活动的区分上,认定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哲学学科,但存在着哲学活动。不是像有的学者所认定的中国没有哲学,相反,事实是中国思想往往受中国哲学强有力的直接统摄并以中国哲学为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