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10月22~23日,由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心性论与早期中国儒家哲学"高端论坛在山东济南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侨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浙江省委党校、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儒家心性论总论、先秦儒家心性论、宋明及港台新儒家心性论、早期儒家心性论与西方思想比较等议题展开了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7月20日至7月23日,"儒学当代开展的路径与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安庆师范大学顺利召开,会议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省儒学学会、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孔子基金会、华东师范大学、深圳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苏省社科院、南京大学等20多家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本次会议是李承贵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3.
《宗教简史》是李申先生宗教史系列丛书的第一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李申,河南孟津县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教授,主  相似文献   

4.
2011年5月7-8日,由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分析》编辑部、北京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联合主  相似文献   

5.
2005年11月1~3日,“冯契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比利时、法国、日本、中国台湾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学者120多人与会。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共同发起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冯契哲学思想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的关系展开充分的讨论。与会学者首先对冯契先生的高尚人格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冯契先生在中国当代哲学史上的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许全兴教授指出,冯契先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弥补先秦儒家思想体系在哲学形上学方面的缺失,健全与完善儒家的哲学结构,《易传》立足于儒家学术立场,通过对诸子百家哲学理论成果的承继与开新,创辟了先秦时期最为博大精深的宇宙本体论哲学。这既完成了先秦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建构,同时为后世儒家哲学尤其是宋明理学本体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架构与思想源泉,对整个中国哲学及中国文化的演进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论文从本根论、元气论、易道论、道器论四个方面,阐述了《易传》的宇宙本体论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2月12~13日,由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生活哲学研究中心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期刊中心协办的"儒家哲学之大本与达道:以《中庸》学为中心"学术研讨会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先秦诸子尤其是儒家哲学的集大成者,《易传》对先秦尤其是战国时期儒家争辩愈来愈激烈的性命论这一哲学主题,给予了积极、正面的理论回应。《易传》确立的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为标识的性命合一论,既是对先秦儒家性命论的一次全面、深刻的理论整合与开新,同时对后世儒家性命之学的演变与发展,具有范导性的哲学意义。本文从性命范畴内涵的确立、性命合一论的理论建构等方面,分析、揭示了《易传》性命之学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的哲学构架是始于性情论,而又终于性情论的。在先秦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人的性情是天玄地黄、阴阳大化、风雨薄施的摩荡结果。先秦儒家吸收了《太一生水》的自然哲学思想。这不仅体现在儒家哲学的表述方式上,更为重要的是对儒家性情论,乃至整个儒家哲学的整体架构的建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文明》2012,(6):2+161
2012年10月13—14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道德与文明》杂志社主办,中国伦理学会、苏州大学、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河北经贸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的"道德治理与道德文化建设——纪念《道德与文明》杂  相似文献   

11.
邱昭继 《哲学动态》2015,(2):108-110
<正>2014年10月25~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动态》编辑部、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所和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共同举办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论坛"在西安召开。来自西北政法大学、《哲学动态》编辑部、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法学研究》编辑部等单位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助理任世荣教授、《哲学动态》编辑部强乃社副编审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词。参会学者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2.
出自先秦儒家《中庸》《大学》等经典中的“正心诚意”思想,两宋时期经过周敦颐、朱熹、陆九渊等儒家学者的重新阐释,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末至明初,道教清微派的雷法理论显然也受到了儒家“正心诚意”思想的启发,主张“至诚感神”,并认为道法是否灵验乃在于修道者平日修行“正心诚意”的工夫。通过对清微派“正心诚意”思想的考察,我们认为清微派的“正心诚意”思想与经过宋代理学家重新阐释后,《中庸》《大学》等儒家阐述“诚”思想的经典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 《礼记》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其成书的时间跨度较长,历经战国秦汉之际以至汉初。今存《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则是汉代经学家戴德、戴圣据之删辑而成的。这在学术界几成定论。《礼记》本非一人所作,故内容十分博杂,就其思想内容而言则涉及政治、伦理、文化、教育、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它在思想理论方面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广泛的改造和发挥,上承先秦孔、盂、荀,下启汉代董仲舒以至《白虎通》,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礼治主义构成了《礼记》的思想核心。它是在继承孔、孟、荀礼治主义学说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成为先秦礼治主义思想的集成和总结。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礼记》中的礼治主义思想做些考察和分析,以期促进对于儒家政治思想学说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卢析  崔伟锋 《哲学动态》2012,(5):109-111
"分析哲学: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于2011年10月28-30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此次大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研究所、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法联合研究院"知识与行动研究室"和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9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动态》编辑部、广东社会科学院《学术研究》编辑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城市哲学与文明比较"全国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一、城市哲学的思想资源与基本理论就城市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问题,南京师范大学叶超副教授从社会空间辩证法出发,提出辩证、紧张、无休止的斗争是现代社会与城市哲学的突出特征。空间、历史与社会相互交织成为一种三元本体  相似文献   

16.
论冯友兰的早期道家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兰是程朱理学一系的现代新儒家学者,但他对非儒特别是道家的思想学说也很重视。冯友兰的道家观以20世纪50年代为界,可以划分为早晚两个阶段。早期的道家观在《人生哲学》中已现端倪,集中体现在《中国哲学史》(以下简称《史》)、《中国哲学简史》(以下简称《简史》)以及《贞元六书》中,主要探讨了道家的起源和发展、道家学说的主要内容等。一、关于道家的起源关于道家的起源,《史》语焉未详。1936年4月,在给女师学院以“先秦诸子之起源”为题的演讲中,冯友兰指出,儒家、墨家、阴阳家、法家等学派专重于“学成致用,卖与帝王家”,“但是还…  相似文献   

17.
西方知识论中的"知识"指的是"科学知识",即"真理"。西方知识论哲学和中西伦理道德学说的运思方式截然不同,它们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属于不同的领域。如果任由西方知识论哲学以逻辑理性解构中西伦理道德学说的基础(诸如西方的宗教信仰或中国的儒家信仰),就会导致社会道德水平大滑坡。而这一点尚未引起中国学界的足够注意。事实上,中国学界在引入西方知识论哲学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中国文化,认真进行"对接"问题的研究,以求在吸收西方知识论哲学精华的同时,规避其对中国社会可能造成的危害。可能的途径之一是创建一种整体意义上的"知识论"。这种"整体知识论"可以将中国伦理学说和西方科学知识论纳入同一体系,有效地规范它们的研究领域和互动关系,并为伦理道德学说保留科学知识论无法干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教》2008,(6):40-40
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1月8日在上海举行。该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明道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单位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5月10~12日,"空间理论的政治向度"研讨会在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会议由《哲学动态》编辑部和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共中央编译局、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山东省委党校、广东惠州学院、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南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哲学动态》、《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江海  相似文献   

20.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创立于2 0 0 0年3月,同年9月成为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它是在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史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创立的,整合了全校文、史、哲三个学科的优势资源,包含中国哲学、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等多个博士点。该所以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为特色,含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两大研究方向,设有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室、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研究室、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研究室、中外思想文化比较研究室、城市文化研究室等五个研究室。该所共有专职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