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国大田市的十月,青山苍翠,丹枫似火。正在这里举行的规模盛大、以展示韩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为主题的国际博览会又为这美丽的秋色平添了一层浓重的节日气氛。为了使世界各国儒学界朋友了解韩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韩国儒教学会有意识地把“第五届儒教思想国际学术会议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筹备会议”要排在大田市忠南大学举行(10月9日~10日)。主人把会议安排在这里举行还有一个用意,即忠南大学儒学研究所于10月9日正式成立,会议在这里举行是表示对忠南大学儒学研究所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正>为落实中韩两国元首2013年6月发表的《中韩面向未来联合声明》和《充实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动计划》,作为2015年中韩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交流合作项目之一,8月17日,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孔子研究院、韩国国立安东大学、韩国国学振兴院和韩国大邱教育大学共同主办,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韩国国立安东大学孔子学院具体承办的第二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在山东济南舜耕山庄隆重举行。会议得到了中韩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国际儒学联合会、山东  相似文献   

3.
此文撰写时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李金山教授和韩国中央大学梁承武教授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韩国大田市的十月,青山苍翠,丹枫似火。正在这里举行的规模盛大、以展示韩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为主题的国际博览会又为这美丽的秋色平添了一层浓重的节日气氛。为了使世界各国儒学界朋友了解韩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韩国儒教学会有意识地把“第五届儒教思想国际学术会议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筹备会议”要排在大田市思南大学举行(10月9日~10日)。主人把会议安排在这里举行还有一个用意,即忠南大学儒学研究所于10月9日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4.
书讯     
《人文论丛》2006年卷,冯天瑜主编,郭齐勇、胡治洪执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冯天瑜主编,郭齐勇、胡治洪执行主编的大型学术辑刊《人文论丛》2006年卷,最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本卷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等单位于2005年9月合作举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特辑,选收会议论文82篇,弁以郭齐勇前言一篇,附录会议综述和会议手册。全书凡134万字,十分厚重。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是当代儒学的一次…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9~12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与台北鹅湖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学者共有140多位。与会学者围绕“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这一主题,从多视角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一、牟宗三哲学牟宗三思想是本次会议讨论最为集中的子题。郭齐勇从牟宗三以西学改造中学,凸显知性与制度,与现代化相调适;借取西方哲学的智慧阐发中国哲学,使传统哲学转化为现代哲学;批评反省西方哲学(特…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史学会与曲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儒学与现代化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23-26日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召开。来自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和韩国、日本、巴西等国的80余位学者与会,提交论文计60余篇。会议期间,海内外专家学者就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儒学的现代价值、儒家文献的整理与诠释、儒学的复兴与儒教问题,以及儒家的生态思想、经营理念等,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近代以来,中国在西方的武力和文化冲击下,被迫走上现代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不可避免地与…  相似文献   

7.
韩国儒学是东亚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韩国儒学与中国儒学和日本儒学相比较,具有自己的特性,这种特性具体说就是重"气"、重"情"、重"实"。具有这种特性的韩国儒学,在韩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9月27日至28日,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在中国孔子研究院举行。世界儒学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省文化厅、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济宁市人民政府和孔子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国内地、台湾、香港以及美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提交学术论文120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2月3~5日,来自两岸三地及美国、比利时、韩国、新加坡等国的120余名学者齐聚深圳蛇口,参加了由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承办,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和《儒藏》编纂中心、中国文化书院、中华孔子学会等单位联合协办的"儒学的当代理论与实践"汤一介思想国际学术会议,共同探讨汤一介先生的宝贵精神遗产和当代儒学发展的新趋势。汤先生的友人陈鼓应、成中英、许抗生、金春峰、刘大钧、洪汉鼎等深情追忆了与汤一介先生的交往经历,从前辈学人的民族危机意识、复兴传统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9月27日至29日,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在曲阜中国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省文化厅、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济宁市人民政府、中国孔子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奥地利、乌克兰、爱尔兰、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的200多位儒学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出席了这一学术盛会。大会收到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相似文献   

11.
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和山东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儒学与全球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2年 8月 1 1日至 1 3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来自韩国、美国和台湾、香港、大陆各省、市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并向大会提交了近百篇论文。会议期间 ,与会学者围绕着“儒学与全球化”这一中心议题 ,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交流了彼此的观点 ,会议开得圆满成功。一、“全球化”的含义及特点近年来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全球化”不仅日益成为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 ,并且它已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但是 ,对于什么是“全球化”…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月10日至13日,“儒家思孟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和邹城两地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山东省邹城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大学儒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协办。来自美国、新加坡、韩国、  相似文献   

13.
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和《哲学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山东省首届中国哲 学与文化论坛"2004年9月25日在济南举行。来自省内外的近4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议以"儒学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为主题,主要就"儒家文化在全球背景下的定位和作 用"、"儒学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以及"儒学的认同与转换"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建 设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12月5-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09"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滕文生、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韩国高等教育财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0月13—17日,由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武汉大学国学院与哲学学院、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台湾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鹅湖月刊社、台湾"中央大学"儒学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贵阳孔学堂举行,会议主题为"当代新儒家与心学传统"。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主要从以下几  相似文献   

16.
“孝”和未来社会──关于“孝”的国际学术会议简记罗国杰1995年5月15日-17日,在韩国汉城,举行了关于《“孝”和未来社会》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和韩国广播公司联合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韩国、中国、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的代...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中国宗教学会年会暨"草原丝路与宗教交流"学术会议于2017年8月5-6日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这是中国宗教学会在内蒙古地区举办的首次年会,会议由中国宗教学会、内蒙古自治区宗教事务局、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五家机构联合主办,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佛学文化研究院独家承办,包头市五当召景区管委会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金峰书院共同协办。出席会议的嘉宾代表有国家宗教局办公厅主任陈红星,内蒙古自治区宗教事务局局长王月虎,内蒙古国际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9月23—24日,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首届年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隆重举行。本次年会由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共同主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六十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吴震主持。在开幕致辞中,孙向晨指出,"儒学与时代"是儒学发展的一个时代命题,我们应当抱一种开放的姿态,更好地推进儒学的发展。杜维明指出,儒学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地方性知识,应当与世界各大文化传统进行积极对话。张学智指出,儒学的发展既包含对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平崛起的表层是经济奇迹,中间层是制度优势,深层则是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动力效应和道家的平衡机制的有机统一在起作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道"的智慧、"仁义"的德性和思维模式、道德自觉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人学修养理论,今后必将对全球产生更大、更广泛、深刻的影响。中西对话、交流和传播的路径:一是靠民间组成的类似"儒学世界"、"儒学时代"的网络平台的渠道用,英语等外语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和价值;二是要承认、引导和开掘民间信仰,以便在日常生活方式和学校、家庭、社区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做人信仰的培育;三是把仁爱、责任等儒学理念与民主、自由、信用等价值进行综合创新,使之内化为中国公民的人格建构的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先秦儒学与宋代理学在"性"与"情"以及"人物性同异"等问题上的差异,是韩国儒学史上"四七之辩"与"湖洛论争"的根源。从"四七之辩"和"湖洛论争"来看,有些重要的问题在中国儒学中没有展开讨论,而在韩国儒学中却得以深入展开。这其中除了韩国儒学受到中国儒学的思想影响外,又凸显了韩国儒学之思维缜密、追求哲理之贯通的特点。而在韩国儒学的特点中,我们反过来又可见中韩儒学在义理结构、思想发展上的逻辑相通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