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青年肺癌患者临床特点并进行预后分析。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的63例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进行青年肺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63例青年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OS)为37.4%。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生存期与淋巴转移、胸膜侵犯、腺癌病理的亚分型、TNM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分层、遗传倾向、发生部位、分化程度无关。多因素分析提示胸膜侵犯(P=0.007)、淋巴结转移、TNM分期(P0.001)为影响青年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TNM分期、胸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与青年肺癌患者预后相关。有症状出现时分期已经偏晚,早期根治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不同肺癌分期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各异,本文旨在比较第7版、第8版肺癌TNM分期在359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差异,同时查阅文献探讨其他可能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为下版分期的修订提出建议;入组患者中共有74例(20.6%)总分期发生变化。生存分析显示入组患者在新旧版分期中生存率与T分期及总分期均呈反比,随着T分期增高,生存率均次下降。而总分期中,Ⅱ期、Ⅲ期生存曲线都存在交叉。因此,第8版分期在对肺癌患者预后影响上较第7版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对预后的判断更准确,但仍有一定局限性,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进一步调研。  相似文献   

3.
分析影响胸腺瘤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为胸腺瘤患者术后治疗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16例胸腺瘤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63例,中位年龄54岁,55例患者术后行放疗。分析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及无进展生存率的预后相关因素;并筛选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切缘情况、是否伴发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WHO组织学分型与Masaoka分期与患者的总生存预后相关,切缘情况、术后放疗、WHO组织学分型与Masaoka分期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切缘情况及Masaoka分期是影响患者总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放疗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肺癌目前位于世界肿瘤死亡原因的首位.肺癌的治疗应根据临床不同的分期,选择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肺癌规范化综合治疗可使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50%~70%左右.中晚期达到25%左右.美国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在2006年发布了第二版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对于规范化治疗肺癌以及提高肺癌病人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肺癌常见影像学多表现为肺部实质性占位,而以肺大泡为表现的肺癌较为少见。本文研究我院连续手术的1 514例肺癌患者,通过影像学表现发现其中63例为肺大泡相关性肺癌。通过观察63例肺大泡相关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资料、病理学分类及分期,将无肺大泡作为对照组。发现肺大泡肺癌多发生于吸烟男性者(P0.05),病理以鳞癌为主(P0.05)。同对照组比较,TNM分期中分期为Ⅱ期的肺癌,肺大泡组多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大泡相关性肺癌是原发性肺癌的一种特殊形式,鳞癌为主、患者多为吸烟男性。临床表现隐匿,早期较难确诊,且易被漏诊、误诊。肺大泡患者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应密切进行影像随访或进一步检查,对不能排除肺癌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肺癌目前位于世界肿瘤死亡原因的首位。肺癌的治疗应根据临床不同的分期,选择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肺癌规范化综合治疗可使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50%~70%左右。中晚期达到25%左右。美国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在2006年发布了第二版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对于规范化治疗肺癌以及提高肺癌病人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DCIS患者25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CIS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253例患者中接受全乳切除术175例(69.17%),接受保乳术78例(30.83%),其中56例(22.13%)患者保乳术后接受了放疗;年龄≥55岁(OR=0.029,95%CI:0.009~0.091,P=0.000)、首发症状为乳头湿疹(OR=8.319,95%CI:2.229~31.045,P=0.002)、活检方式为切除活检(OR=3.155,95%CI:1.496~6.776,P=0.003)、病理类型为粉刺型(OR=11.287,95%CI:4.015~31.734,P=0.000)、瘤体最大径3cm(OR=8.362,95%CI:2.741~25.514,P=0.000)为影响DCIS患者手术方式独立因素;全乳切除术、保乳术联合放疗、单纯保留乳房术三组之间的5年无病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首发症状、活检方式、病理类型、瘤体最大径是影响DCIS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且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回顾分析江阴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6例青年胃癌和59例超高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病理及预后情况,结果提示青年组与超高龄组TNM分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青年组女性比例明显较超高龄组高(P0.05);青年组胃体部肿瘤较超高龄组多,而超高龄患者组贲门部肿瘤高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低分化腺癌比例较超高龄组高,但肿瘤大小则超高龄组较大(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是影响生存率的关键因素。青年胃癌和超高龄胃癌均属于非常见发病人群,且预后较差,但早期发现及积极治疗仍能提高这两组人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7年6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21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均表现为颈部迅速增大的肿物,12例患者伴有明显的压迫症状。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4例,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4例,滤泡型淋巴瘤(FL)3例。依据Ann Arbor分期,ⅠE期12例,ⅡE期9例。结果显示,DLBCL患者2年、5年生存率(OS)分别为83.6%、55.7%,MALT及FL患者2年、5年生存率均为100.0%,后者预后优于前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ⅠE期患者2年、5年生存率均为100.0%,ⅡE期患者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1.1%、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  相似文献   

10.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病情较重,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患者常存在严重的心理痛苦。心理痛苦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影响着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身心症状,降低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文着重从相关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综述肺癌患者心理痛苦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全面检索分析文献后发现:吸烟、病程、治疗方式、症状负担等均可不同程度引起肺癌患者心理痛苦;有效的干预方式主要有心理社会干预、药物干预及补充替代疗法。临床工作者应加强对肺癌患者心理痛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探讨食管鳞癌患者高血小板血症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回顾性分析340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结果显示高血小板血症与肿瘤长度、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及肿瘤位置无关(P>0.05);高血小板血症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血小板计数正常者(P<0.001);并且高血小板血症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因此高血小板血症与食管鳞癌的进展及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探讨残胃癌初次胃肠吻合口与横结肠位置关系对生存率及预后的因素影响,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7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显示,TNM分期、治疗方式和吻合方式对生存率影响有差异。因此,结肠前胃肠吻合较结肠后出现残胃癌的间隔时间短,结肠后胃肠吻合较结肠前肿瘤多发于吻合口。  相似文献   

13.
探讨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8例术后肺鳞癌患者癌组织及29例癌旁组织中FGFR1及VEGF的表达。FGFR1、VEGF在肺鳞癌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FGFR1的表达吸烟患者高于不吸烟者,VEGF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分化程度相关。FGFR1的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无显著统计学相关。VEGF阳性表达者有明显不良预后。经COX多因素分析FGFR1、VEGF、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是肺鳞癌患者术后的独立预后因子。FGFR1和VEGF是肺鳞癌的预后因子,可能成为肺鳞癌靶向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回顾三阴性乳腺癌(TNBC)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及预后分析.收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治疗,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并可随访到的348例乳腺癌病例资料,研究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预后.结果TNBC多见于50岁以前未绝经女性,肿块>2cm(72.2%)比例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 51.4% (P<0.05),复发转移率显著高于non-TNBC (P<0.05).5年无病生存率(DFS),TNBC 62.8%低于non-TNBC 79.6%(P<0.05).5年总生存率(OS),TNBC 73.6%低于non-TNBC 89.8%(P<0.05).三阴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高,转移复发率高,预后差,生存率低,其有效治疗方案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探讨食管鳞癌患者高血小板血症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回顾性分析340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结果显示高血小板血症与肿瘤长度、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及肿瘤位置无关(P〉0.05);高血小板血症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血小板计数正常者(P〈0.001);并且高血小板血症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因此高血小板血症与食管鳞癌的进展及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分析影响早期宫颈腺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预后不良因素,以期为宫颈腺癌术后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35例ⅠB2~ⅡA期宫颈腺癌术后患者,18例采用单纯盆腔外照射,17例采用盆腔外照射+腔内照射,放射治疗期间同步顺铂增敏。复发/转移率单因素分析结果示:盆腔外照射+腔内照射复发率降低(P0.05);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累及阳性和脉管癌栓与转移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23、0.000和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累及阳性和脉管癌栓均为转移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总生存率相关性因素分析结果示: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累及和脉管癌栓为其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无病生存率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示: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累及和脉管癌栓为其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  相似文献   

17.
住院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质量研究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应用生存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及卡氏功能量表,于治疗前、中、后进行问卷式调查,探讨60例经病理证实接受放、化疗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预测患者预后和远期生存状态,为住院放化疗肺癌的治疗方法提供一个较好的参考标准,对放化疗肺癌的治疗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性别对血运重建治疗策略及预后的影响,采用单中心注册研究(Desire)数据,对2003年7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随访。纳入患者3 809例,中位随访540天,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是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独立影响因素(OR=1.235,95%CI=1.009~1.511,P=0.041)。指南推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治疗的患者中,男性手术比例更高(P=0.016)。COX比例风险回归提示,血运重建方式是影响主要心脑血管疾病事件(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校正患者基线特征后,接受CABG治疗患者无MACCE生存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探讨CC修饰趋化因子11(CCL11)在结肠癌(CR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分别采用qRT-PCR和ELISA法检测100例术前CRC及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样本中CCL11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析血清CCL1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间的相关性。CCL11在CRC患者血清中高表达(P0.05),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高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CCL11蛋白高表达的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CCL11蛋白表达阴性患者(P0.05)。CCL11在CRC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血清高水平CCL11蛋白表达与肿瘤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0.
探讨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回顾性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复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行胶质瘤切除术后复发,收集患者首次手术及复发后的相关资料,包括患者的首次手术情况、临床症状、影像学变化、病理资料及再次复发的相关信息。对影响患者胶质瘤术后再复发时间的临床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64例患者病理诊断均为胶质瘤,其中男34例,女30例;WHOⅡ级31例,WHOⅢ级20例,WHOⅣ级13例;患者术后复发时间为2个月~123个月,平均复发时间为(39.5±9.9)个月。患者1年复发率为36%,3年复发率为67%,5年复发率为81%。患者年龄因素[P=0.002,RR(95%CI)=1.886(1.175~3.026)]、WHO分级[P=0.001,RR(95%CI)=1.531(1.140~2.055)]和ki-67指标[P=0.001,RR(95%CI)=1.472(1.177~1.841)]是影响胶质瘤患者术后再复发时间的主要临床因素,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胶质瘤患者年龄,病理WHO分级和ki-67指标是评估胶质瘤患者术后再复发时间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