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有百余年历史,其间遗传学获奖项目运用了很多实验材料。它们有的已淡出人们的视线;有的还在使用,并频繁获奖;呈现出此起彼伏、交相更迭的"诺贝尔医学奖实验材料更替现象"。本文旨在探讨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相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更替现象,总结其更替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其选用趋势。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有百余年历史,其问遗传学获奖项目运用了很多实验材料.它们有的已淡出人们的视线;有的还在使用,并频繁获奖;呈现出此起彼伏、交相更迭的"诺贝尔医学奖实验材料更替现象".本文旨在探讨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相关的遗停学实验材料更替现象,总结其更替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其选用趋势.  相似文献   

3.
段志光教授的新作《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之路》研究内容堪称大手笔、研究逻辑安排大布局、研究方法采用大数据;整个研究自始至终贯穿着探讨生物医学杰出人才成长规律、造就一批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家、产生一批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成果、推动我国生物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大目标,是国内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领域中当之无愧的巅峰之作。《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之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揭示了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家成长的一般规律,为培养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客观和主观因素对成功者的影响———对24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情况分析洛阳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471003)金建军邓同美黄兴达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是医学科学的最高奖励,它不分国籍、不分民族、不分贵贱,每一个获得者无不是通过努力在相关方面登上了医学科...  相似文献   

5.
约翰·格登和山中伸弥因在细胞核重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介绍了科学研究的历程,探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培养医学研究生科研思维的有益启示.从培养敢于突破、科技创新精神、逆向思维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遵守学术道德、尊重医学伦理等方面加强研究生教育.塑造求真务实,坚韧不拔的科研素质,善于运用逆向思维,重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鼓励尽早参与科研活动,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维,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6.
众说纷纭话1997年诺贝尔医学奖(待续)(一)新术语的贡献和译名的统一傅杰青禹宽平本刊1998年第2期发表了两篇关于1997年生理学或诺贝尔医学奖获奖项目介绍的文章,已经对该项目大体上作了评论。该项成果的争议性,可以说是医学诺贝尔奖授奖史上少见的。本...  相似文献   

7.
转化医学是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同时根据临床实际提出应用基础研究课题。从201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探讨了转化医学研究的内容和实现转化医学研究的途径,以便更好地促进临床医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转化医学是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同时根据临床实际提出应用基础研究课题.从201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探讨了转化医学研究的内容和实现转化医学研究的途径,以便更好地促进临床医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者群体为样本,从该群体的知识背景、研究方法、科研协作方面入手,进行计量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医学创新研究的跨学科特征,认为跨学科知识背景是获得创新性成果的前提和基础,进而指出医学创新研究最终会导致新的医学跨学科体系的建构,推动整个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国家对医学科研的投入不断加大,我国在国际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快速增多,青蒿素的研究成果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我国医学科研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总体看,我国医学研究水平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况,论文虽越来越多,真正转化为有实效的成果甚少。医学科研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为什么做研究?为了生存、功利而研究是我国当下普遍存在的医学科研价值扭曲的体现:没有博士学位就不可能在大城市、大  相似文献   

11.
以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者群体为样本,从该群体的知识背景、研究方法、科研协作方面入手,进行计量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医学创新研究的跨学科特征,认为跨学科知识背景是获得创新性成果的前提和基础,进而指出医学创新研究最终会导致新的医学跨学科体系的建构,推动整个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统计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群体的年龄构成、学位结构、毕业院校和研究领域等基本信息,试图阐明杰出医学工作者成长及创造世界尖端医学科技成就可能遵循的基本途径,从而为我国在医学体系中的培养科研创新方面提供较为细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美国医学遗传学家法尔(Andrew Z.Fire)和梅洛(Craig C.Mello)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由双链RNA引起的(基因)沉默",但是这一宣布迅即遭到部分植物学家的质疑,例如著名的英国综合科技期刊《自然》,就在当年10月26日出版物上刊登了这样质疑的短文,而诺贝尔医学奖的宣布是在此之前24天的10月2日[1].  相似文献   

14.
由1988—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出的几点启示哈尔滨医科大学七年制学生(150086)于淼在人类历史进程的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举世瞩目的医药学家,他(她)们为推动历史的前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试图从1988—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5.
1 春花秋实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斯坦福医学院病理学和遗传学教授安德鲁·菲尔(Andrew Z.Fire)和马萨诸塞州医学院分子医学教授克雷格·梅洛(Craig C.Mello)两人,以表扬他们发现一种全新的基因调控方式-RNA干扰(RNAi),即"RNA干扰机制"或者"基因沉默"的巨大贡献[1].  相似文献   

16.
对诺贝尔奖得主师生关系的探讨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重要的但却未引起重视的内容。通过典型的师生关系类型分析其本质、成因以及对科研工作者的启示,五种有代表性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师生关系分别是霍普金斯与桑格形成的引路人关系、布莱克本与格雷德形成的合作者关系、卢里亚与沃森形成的继承人关系、科赫与艾克曼形成的质疑者关系以及瓦克斯曼与萨兹形成的陌生人关系。通过剖析这些伟大学者师徒间的关系,以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果蝇研究成果三次获诺贝尔奖的启示重庆医科大学94级研究生(630046)黑飞龙199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三位从事胚胎发育研究的专家,以表彰他们在果蝇发育的基因控制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至此,直接因对果蝇的研究已是第三次获得了诺贝尔生理...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成像技术获诺贝尔奖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两位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明人 年年岁岁的秋色总是一样金黄迷人,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的归属却绝不相同.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主,经过漫长的程式化的评审过程,终于尘埃落定水落石出.10月6日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诺贝尔奖评委会宣布,2003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的彼得*曼斯菲尔德教授,以表彰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领域内的突破性成就和关键性发现.正是由于他们的突出贡献,从而导致了在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上的飞跃.这无疑是医学影像学的历史性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 190 1~ 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 /医学奖综合分析 ,发现生物医学科学的发展规律。并对 2 1世纪医学发展的进行预测 :人类将完成庞大的人体基因组计划 ;攻克各种顽症 ;生产各种人造器官 ,以供移植所需。总结两种治疗疾病的思路 :一种是通过修正致病基因 ,另一种思路可通过器官移植 ,从根本上达到治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4位获得者科学素质的形成过程中,高校学习经历、最高学位授予单位、教授首聘年龄与单位等可以量化的指标进行测度分析,发现他们具有超越一般人的多维度的科学素质,具有学术前沿的国际视野,能把握研究方向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