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交往是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社会交往主要包括社会网络, 社会支持和社会参与三方面。研究发现, 社会交往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但是网络类型比网络规模更有利于揭示社会网络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而且社会支持并非越多越好, 对于易感性人群而言, 适度的支持才能避免造成认知损伤。此外, 尽管社会参与能够对认知功能产生持续的保护作用, 但不同活动类型作用于不同的认知领域。未来研究应该继续深化社会网络类型的作用, 进一步考察社会支持与认知功能的中介和调节变量, 并同时关注社会活动对认知功能的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东晋南朝时期比丘尼初登佛教历史舞台,这一群体与比丘僧人共同推动佛教在东晋南朝的传播弘扬。佛教超脱出俗、远离尘世的主旨并未使她们完全脱离世俗生活,主动自由地参与社会活动成为此时比丘尼的时代特点。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比丘尼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可和社会地位。尼僧高行者以其卓越的才学、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出色的社会活动能力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弘扬和发展,做出了女性特有的贡献。东晋南朝时期佛教内部推行的限制较少的比丘尼戒律、当时各个政权对佛教的扶持政策、佛教相对超世俗的独立精神等使得比丘尼能够获得从事自主性社会活动的支持。同时,比丘尼自主性社会活动的记录也应与《比丘尼传》作者释宝唱有意弘法的撰写目的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找离退休人员生命质量 (QOL)影响因素 ,指导有限资源投入 ,本研究以问卷形式对该单位 1 4 2名离退休人员、66名在职人员随遇抽样调查。从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四个方面对其QOL进行了多维评估研究。结果显示 :①该单位离退休人员QOL与在职人员有明显差异 ,其中离退休人员QOL总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评分等均低于在职人员 ;②躯体功能与离退休人员年龄呈负相关性趋势 ,其他维度与年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 ,离退休人员QOL总体上低于在职人员 ,因子、维度及QOL总评之间的相关性也有其特点 ,且年龄不是差异的决定因素 ,应通过改善主导需要的相关因子等手段提高离退休人员QOL ,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衰老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衰老原因和机制极为复杂,是一具有累积性、普遍性、渐进性、内生性和危害性的生命过程。衰老的本质是渐进性的功能减退,各种因素通过引起功能减退加速衰老,减慢功能损害则能延缓衰老。本文笔者认为:衰老机制是非特异性的;理论上,能引起功能减退的因素应能加速衰老。  相似文献   

5.
虽然社会有老年的年龄标准,但老人并不仅唯此来评价自己是否已衰老。传统的社会偏见是造成老人否定性自我评价的主要原因。具有被动依赖及整合不良型人格、健康状况不佳、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和女性老人易有否定性自我评价,易自认为衰老了。否定性评价会严重损害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6.
衰老原因和机制极为复杂,是一具有累积性、普遍性、渐进性、内生性和危害性的生命过程.衰老的本质是渐进性的功能减退,各种因素通过引起功能减退加速衰老,减慢功能损害则能延缓衰老.本文笔者认为:衰老机制是非特异性的;理论上,能引起功能减退的因素应能加速衰老.  相似文献   

7.
公平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之一,不公平感及其相关决策则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该领域的研究一般采用最后通牒博弈或其变式展开。大量脑成像研究探查了关于不公平感及相关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尤其集中探讨了最后通牒博弈的回应者对不公平提议进行反应的脑区及其对应功能。经常得到关注的脑区包括了前脑岛、前扣带皮层、背外侧前额叶、内侧前额叶、杏仁核和颞顶交界等。对特殊人群的不公平感及相关决策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检验或澄清上述重要脑区及脑网络在不公平感及相关决策中扮演的角色,同时也阐释特殊人群的社会认知功能的特点。近年来,相当数量的研究关注了不同情境因素(包括分配方案相关因素和社会情境相关因素)调制不公平感及相关决策的过程,并讨论其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未来的研究更应利用多模态数据分析方法,同时结合基因和激素层面的研究,以期深入对不公平感及相关决策的心理和生理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积极身体意象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接纳和独特性与功能性的欣赏,以及对身体评价信息的积极加工与保护,对个体具有内外增益的作用。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以及身体意象的操作性定义为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积极身体意象受到性别、年龄及身体质量指数等生物因素,人格因素、认知方式与内感受等心理因素以及重要他人、大众媒体及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对个体的身体认知、情绪体验及行为调控具有保护作用,其中,身体质量指数、神经质及感知来自重要他人和大众媒体的压力具有凸显性,心理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积极身体意象的影响大于生物因素。同时,功能性聚焦干预和基于自我同情的干预成为了当前使用最多的两种提升策略,前者的有效性更强,而后者的应用与推广更具优势。未来研究可以基于交叉理论,丰富积极身体意象的理论模型,探究其发展特点与发生机制,优化提升策略的内容与适用性并注意家庭因素的防治作用,助推积极身体意象的中国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化”已经成为生产、流通、管理、教育和社会监督等各项社会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又可能损害人类社会公德和经济发展。事实上,它所带来的积极正面的影响,的确正被我们充分地重视和利用着,但它产生的消极负面的影响却容易和正在被社会所忽视。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它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难题一一网络可能成为陷阱,直接危害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它对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和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从某种角度说,它更指向青少年。因为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1999年7月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上网人数正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总人数已经达到2650万,其中80%以上是青少年。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一直以来,心理学都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正因为它重要,所以才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而随着心理学在中国社会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它与电视传媒和播音主持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末起,各种邪教相继出现且祸乱丛生。邪教这种社会现象必须具有社会领域中的特定原因和条件才能够滋长。在中国,这些原因既体现为社会渐变与突变中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及就业结构等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为社会心理变迁、社会心理失衡等主观认识因素的制约,同时以巫文化、教门文化及新造神运动等神秘主义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根源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这些原因的存在直接决定了我们要对邪教滋长的必然性、反邪教斗争的长期性及复杂性等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末起,各种邪教相继出现且祸乱丛生。邪教这种社会现象必须具有社会领域中的特定原因和条件才能够滋长。在中国,这些原因既体现为社会渐变与突变中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及就业结构等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为社会心理变迁、社会心理失衡等主观认识因素的制约,同时以巫文化、教门文化及新造神运动等神秘主义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根源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这些原因的存在直接决定了我们要对邪教滋长的必然性、反邪教斗争的长期性及复杂性等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比明天年轻     
正常常听到有人叹息着说:"我比昨天又衰老了一天。"我想,他为什么不说自己还比明天年轻了一天呢?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想的是明天会比今天更接近长大,这多么好。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才知道长大并不仅仅是长大,同时也意味着衰老。然而知道了这个又有什么用呢?即使让我从小时候重新来过,我一样也得长大和衰老。但这一定就是一种无奈和不幸么?我想,今天在比昨天衰老的时候,难道不是也比明天年轻么?  相似文献   

14.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列斐伏尔的核心贡献在于他首次提出了日常生活批判这个概念,但前后期有明显区别。本文概括了这种前后观点的转变。总体来说,他早期对日常生活主要采取了一种相对比较哲学化的与乐观化的立场:认为被异化的日常生活世界既包括着被压迫的因素,也包括着解放的因素;日常生活是各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结构的最深层次连接处,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共同基础,也是导致总体性革命的策源地。而他后期则对日常生活理解得更加微观(即社会学化),也相对悲观了一些: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日常生活被全面地组织到纳入到生产与消费的总体环节中去。现代社会成了一个“消费被引导的官僚社会”,而不是一个可供人们自由选择的休闲社会、丰裕社会。  相似文献   

15.
高功能自闭症(High-Functioning Autism, HFA)个体智力正常, 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对威胁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与HFA个体社会功能的发展密切相关。梳理相关研究发现, HFA个体在自动加工阶段和情绪目标参与阶段, 不存在威胁性情绪面孔注意偏向; 而在任务与情绪无关的控制加工阶段, 存在威胁性情绪面孔注意偏向。针对HFA个体威胁性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理论解释主要有杏仁核理论、强烈世界理论和执行功能理论等。神经生理机制方面, HFA个体对威胁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可能与其异常的皮下及皮层通路功能有关, 同时可能会受5-羟色胺系统基因及催产素水平等的影响。未来研究可在综合考虑研究方法及个体因素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究其加工特征及神经生物机制, 着力开发科学有效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吕厚超  杨莲莲 《心理科学》2016,39(3):637-643
情节式未来思考是将自我投射到未来以预先经历某事件的能力。本文探讨情节式未来思考的年龄差异及其脑机制,重点阐述情节式未来思考的个体发生发展及其现象学特征的年龄差异,探究其年龄差异的脑机制主要涉及颞叶及楔前叶、海马以及额叶等脑区。未来研究应扩大正常人与特殊群体的年龄范围,关注情节式未来思考年龄差异的研究角度及纵向交叉方法,同时需结合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这在认知老化中有重要的社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管理道德建设的内容与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芸 《学海》2003,(6):140-141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 ,一些企业受眼前利益驱使 ,用不道德手段谋取利益之事屡见不鲜 ,如对顾客欺诈瞒骗、对员工克扣工资、对股东谎言欺骗 ,以及为了赚钱不惜污染环境、掠夺自然资源、损人利己等等 ,对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产生了很坏影响 ,同时也大大败坏了社会的道德风气。加强企业伦理建设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英国《金融时报》股票交易所国际公司将道德因素纳入股票指数范畴 ,推出了 8种道德指数 ;DELL公司打算通过道德规范建设以及社会活动来消除企业丑闻对高技术公司的负面影响 ,通过道德建设让员工对公司有更高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8.
费爱华 《学海》2011,(5):97-102
传播与治理具有天然的联系,传播是治理权力的来源,是治理过程的本质,也是有效治理的保障。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传播发挥了政治认同功能、社区整合功能和乡村社会的发展功能。乡村社会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分别有助于村民对中央政府和基层政府的政治认同,同时,乡村传播有利于乡村社会关联的建立、增进和调动,也有效地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个人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尤其是税费改革以来,国家对乡村治理的方式正由行政型迈向传播型,传播型治理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国家与社会双向互动及信息担负治理媒介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清真寺在穆斯林心目中有着神圣崇高的地位。它是穆斯林宗教生活、社会活动、文化学习的中心,是穆斯林的精神家园。穆斯林以清真寺为中心形成同心圆式的居住方式,即一个清真寺就是一个寺坊。寺坊是一种宗教性的地缘社区,它整合着整个社区的生活,实现了社区内部的自治。同一寺坊内的穆斯林以寺为中心形成了错综交杂的社区网络,并且可以保证该社区辐射范围内的物质、精神、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广大穆斯林群众提供方便,保证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内部秩序的整合。同时,作为伊斯兰文化象征的清真寺,也总是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掺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该文综述了中西方近20年有关家庭功能的定义、理论、影响因素及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进展。有关家庭功能的理论可以分为两大类:以家庭发展结果为取向和以家庭发展过程为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家庭结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关系、发展阶段、生活事件等对家庭功能的影响,并发现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章最后分析了已有家庭功能理论及相关研究的不足,并指出了未来家庭功能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