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奖  许燕 《心理学探新》2004,24(4):52-55
该文从认知一行为治疗、个别治疗和团体治疗等方面,介绍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旨在促进国内有关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心理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自杀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以自杀意念和人格特征为线索,对国内外有关自杀意念与人格特征关系的原始研究文献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与自杀意念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主要有冲动性、攻击性、完美主义、神经质以及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等。提出了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的局限主要包括:关注的群体较为单一;人格测评工具不一致;缺乏以人格因素为核心的多因素中介研究。  相似文献   

3.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因研究之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种人格障碍中,反社会人格障碍因其对社会的巨大危害而受到关注,对他的病因研究是进行得最多、最全面的。本文介绍了有关反社会人格障碍病因研究的动向,主要包括其生物学病因、家庭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并重点介绍了其病因研究的最新观点,即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形成的发展观。最后根据当前的研究成果,提出应从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式去探究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格障碍进行筛查,并探讨人格障碍阳性率与某些社会人口学变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4 , PDQ-4 )对全国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七个行政区21个城市26所高校的4811名学生进行测查,以分量表分5~6分为人格障碍亚型划界分计算阳性率.结果:(1)全体大学生样本12种人格障碍亚型的阳性检出率在1.2%~27.6%之间,最高为表演型(27.6%),最低为分裂样型(1.2%);(2)男生偏执型、分裂型、反社会型、自恋型、强迫型、被动攻击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依赖型阳性率显著低于女生;(3)农村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和寄养家庭学生、贫困家庭学生人格障碍阳性率较高;(4)独生与非独生学生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专业学生之间人格障碍阳性率互有高低.结论:当前我国大学生中存在较严重的人格异常和人格障碍问题,男生较女生更严重.家庭经济贫困、低社会阶层、父母离异、不适当的养育方式等可能与子女的不健全人格和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220名男性罪犯人格障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邦惠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5,28(4):958-960
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在押的220名男性罪犯的人格障碍及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罪犯人格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且与普通人群存在极显著的差异。(2)罪犯人格障碍与艾森克人格量表中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内外向三个因素有显著的相关。其中,情绪稳定性因素与12种类型人格障碍及总分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精神质因素与除强迫型以外的11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及总分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内外向因素与表演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及自恋型人格障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分裂样人格障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情绪稳定性因素可能是各型罪犯人格障碍的基本人格因素。  相似文献   

6.
反社会人格是与违法犯罪关系最密切的一种人格障碍类型。作者在简要回顾反社会人格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对反社会人格的诊断和评估、影响反社会人格形成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文章最后指出,目前的反社会人格研究中存在概念混用、研究对象单一、忽视其内在结构的探讨等问题,未来的研究应采用维度观探讨反社会人格的内在结构,并开展跨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刘宇平  赵辉  李姗珊  张卓  杨波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0):1726-1742
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SPD)是一种漠视或侵犯他人权益的普遍行为模式, 是与犯罪关联极高的精神障碍。ASPD的形成受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表现为神经递质和激素系统的紊乱, 以及自主神经系统活跃程度和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异常。上述神经生物学因素可能导致ASPD患者表现出执行控制障碍、情绪功能障碍、无视惩罚信息和奖赏偏好等特点。神经生物学研究的证据为ASPD罪犯的循证矫治、风险评估、定罪量刑等司法实践提供了启示。建议未来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对ASPD的诊断分类标准、治疗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8.
精神病态传统上一般被定义为一种人格(尤其是情感缺乏)的障碍,其次在小范围内才是行为障碍。尽管经常被相互混用,但是在诊断思路上,精神病态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还是有区别的。二者不能简单等同起来,需明辨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林爽  刘文  王薇薇  张雪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6):1042-1055
Moffitt的反社会行为发展理论将反社会行为分为两种类型, 即终身型和青春期型, 其中, 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生的频率更高, 它一般在青春期早期产生, 在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期早期结束, 青春期个体的发育成熟会对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产生影响。成熟包括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两方面, 生理成熟或心理成熟的单独影响和共同影响均从不同角度解释了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停止:生理成熟对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具有发展和强化作用; 心理成熟对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具有减缓和削弱作用; 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交互作用减弱或强化了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 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之间的成熟差距抑制了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未来的研究还需就拓展不同类型成熟的研究、改进成熟度的计算方法、结合青少年成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干预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博弈中的反社会惩罚是指博弈者对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高贡献或高合作性他人实施有代价经济惩罚、消极评价或排斥打压的现象。已有研究用带惩罚的经典博弈范式证明了反社会惩罚受到多种个体与环境因素的影响, 并分别从侵犯、报复、社会比较、偏离群体规范、进化策略视角提出了解释其产生机制的5种假说。未来研究可在进一步厘清概念与测量指标、创新研究方法、拓展影响因素研究、明确产生机制、开展针对性干预研究方面做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态(psychopathy)是一种个体表现在人际关系、情感、生活方式和反社会特征等方面的人格障碍, 其特征为自我中心、欺骗、冲动、缺乏共情、缺乏罪恶感等。以往研究偏向于精神病态的生理机制, 认为精神病态具有高度的遗传性, 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家庭因素对精神病态的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产前风险因素、破碎家庭、不良的教养方式、不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和童年期虐待等。未来的研究应探讨家庭因素对各个精神病态亚型的作用机制, 探索抑制精神病态表达的保护性环境因子, 并构建精神病态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等。  相似文献   

12.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人格障碍。描述性精神病学、心理测验和精神分析的研究发现,边缘性人格障碍可能是由若干个异质性的亚群体组成,不同的亚群在症状表现、病因、心理病理机制、对治疗干预的反应和预后等方面可能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将其进行亚型分类,而使同一个亚群中的个体差异小于不同亚群之间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3.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人格障碍.描述性精神病学、心理测验和精神分析的研究发现,边缘性人格障碍可能是由若干个异质性的亚群体组成,不同的亚群在症状表现、病因、心理病理机制、对治疗干预的反应和预后等方面可能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将其进行亚型分类,而使同一个亚群中的个体差异小于不同亚群之间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4.
反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遗传学基础。MAOA基因是反社会行为的重要候选基因,该基因与环境对反社会行为具有交互作用,然而其内在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与情绪管理相关的脑区和神经回路,以及与工作记忆能力相关的脑区和神经回路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可从多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理论模型验证、脑结构与功能的中介作用等方面进一步深化MAOA基因与反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5.
教师素质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学角度对教师素质中的工作积极性、教育机制、教师的自我概念等成分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也进行了提高中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其心理水平、工作条件、环境因素等有显着的相关.(2)教师解决人际冲突的教育机制,依据其认知发展水平和解决问题采取的策略,可以划分为水平不同的四种类型.(3)改变教师的自我概念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反社会行为是受遗传与环境共同影响的不良行为。分子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基因以基因多态性和DNA甲基化的方式影响脑结构、功能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产生和释放,进而影响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本文从基因多态性和DNA甲基化两方面整理了5-HTT、MAOA、OXTR等8个候选基因与反社会行为的关联。并提出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讨基因、脑和神经递质对反社会行为的联合作用。同时,扩展多基因位点、基因多态性与DNA甲基化、积极环境与基因交互作用对反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以全面探索反社会行为发生的遗传基础,进而更加有效的预防反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7.
反社会行为是受遗传与环境共同影响的不良行为。分子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基因以基因多态性和DNA甲基化的方式影响脑结构、功能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产生和释放,进而影响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本文从基因多态性和DNA甲基化两方面整理了5-HTT、MAOA、OXTR等8个候选基因与反社会行为的关联。并提出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讨基因、脑和神经递质对反社会行为的联合作用。同时,扩展多基因位点、基因多态性与DNA甲基化、积极环境与基因交互作用对反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以全面探索反社会行为发生的遗传基础,进而更加有效的预防反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8.
人格障碍是21世纪的大学生们所面临的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由遗传、心理、社会等因素导致。而在重点大学大学生中又以强迫型人格障碍居多,有着重点大学中所特有的原因和特殊性,因此健康人格的形成是实在且必要的,每个人都应该是其中的实际的行动。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光照的非视觉功效之一,光照对社会心理和行为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方兴未艾。光照对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具有不同影响,目前提出的加工机制涉及情绪、相依型自我建构、匿名感、道德自我和具身认知。未来研究需要从光照维度和模式、自然光的实验室研究、心理加工机制、神经生化机制、群体差异、调节变量、重复性研究和本土化研究等方面做努力。  相似文献   

20.
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stism)又称自恋癖,自恋一词,取自希腊神话中少年纳喀索斯(Narcissus),他拒绝妇女仙对他的求爱,专注爱恋自己水中的倒影,溺水而死,化为水仙花,意指恋爱自己。这类人自我专注,感到自负,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自我欣赏,毫不掩饰地期望得到持久的注意和赞美;幻想自己取得巨大的成绩,自以为能力超人,才华横溢,容貌绝伦,爱情专一,具有显示自己的倾向,以便引起人们的注目;情感上冷漠,不关心周围,在遇到批评、失败或失望时表现、自卑和羞惭;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唯利是图、相互利用、爱走极端或缺乏热情。由于具有不断增强的自负,故表现为极端的自我中心和自我专注,这类人与戏剧型、边缘型及反社会型等人格往往有重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