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因子分析法等方法,对2 461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医师的岗位胜任力要素进行分析,并构建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构成要素包括6个公因子,并将其分别命名为综合能力与职业精神、医学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公共卫生知识、健康管理、发展与创新6个维度。其因子权重分别为24.79%、26.34%、14.94%、11.70%、13.06%、9.17%。对要素的重要性评分结果显示,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与职业精神这两个维度得分较高。影响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力的要素可以归纳为6个维度,其中医学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与职业精神对胜任力的影响最为突出,建议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医师医学基础知识和综合技能的培训,以建立更优质的疾控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医学教育改革强调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推进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改革及教育质量体系的建设。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目标,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创新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整合临床教学内容、丰富临床教学模式、完善技能培训体系、创新评价考核体系等,注重培养医学人才的主体精神及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其临床知识、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和人文素养,提高其临床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3.
当今盛行的生物医学模式难以满足临床需要,医疗环境的改善依靠教育系统的改变,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僵化,需要一种能胜任人群健康服务的转化式学习方法来培养医学生的胜任力。转化式学习是参考系有效改变的过程,以批判性反思为基本特征。基于胜任力的转化式学习是课程设计集系统性和实践性、思维能力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以患者或人群需要为中心、紧扣医疗实践和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发展的转化式学习过程。基于胜任力的转化式学习的有效开展,必须根据临床实践需要设置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支持转化式学习、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开展形成性教学评价、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需要医师有较高的综合能力与之配合,那如何提高医师的岗位胜任力就成了重要问题。本文以心血管外科为例,综合分析了心血管外科医师综合能力培养的现状,指出了心血管外科医师职业胜任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剖析,结合临床实际培养情况制定了对策,对医师胜任力培养进行了思考与探索。最后以某三级综合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为例,阐述了相关培养经验。  相似文献   

5.
大型公立医院专家型高层管理者双核胜任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翔  赵曙明 《学海》2008,18(1):169-173
大型公立医院承担着主要医疗急救任务,医院高层管理者则在医院内扮演多重角色,即是专家型的医务人员甚至学术带头人,同时又是全面负责医院经营管理的管理者.仅有医学技能而没有管理知识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下医院发展需要;而仅有管理知识而缺乏医学技能,面对学科建设、医患沟通等复杂的专业问题也难以胜任.本文运用胜任力理论,建立医院高层管理者专业胜任力和管理胜任力双核模型,并提出该模型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临床胜任能力既包括与医疗实践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人格特征等。运用知识和技能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最终使患者获得好的健康状态才是评价临床胜任能力的金标准。因此,医学教育应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胜任能力为目标,医学生考评也应与此目标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临床胜任能力既包括与医疗实践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人格特征等.运用知识和技能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最终使患者获得好的健康状态才是评价临床胜任能力的金标准.因此,医学教育应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胜任能力为目标,医学生考评也应与此目标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年轻医师进入临床的必经阶段,是临床思维形成和基本技能锻炼的重要时期。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但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被人们重视,医学不只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社会活动,人文素质在医患之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文素质差将无法满足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因此,只有能力与素质培养紧密结合,共同提高,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卓越医学人才,将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玲娟 《心理科学》2007,30(4):977-978
学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与其教师的胜任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特征可以概括为:职业理念与专业意识、职业人格特质、专业知识与技能等。要提高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应从胜任力特征分析角度出发,设计相关课程与活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并将内隐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及其人格特质融合于其中。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师在实践中医学人文理念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医学人文理念的认知存在偏差、医学人文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患者对临床医师人文素质的认同度较低等问题。反映出临床医师医学人文素质薄弱和缺失,如缺乏医者仁心的人文理念、哲学辨证思维、综合医学人文素养、心理沟通艺术、法律意识。因此,必须创新性重构临床医师医学人文教育模式,完善临床医学人文执业技能培训,实行医学人文教育全程化培训,完善医学人文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临床医师为患者提供人性化医疗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IT业从业人员非技能胜任素质测评系统的研发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璨  金悦  吴雷  张敏强  张文怡 《心理科学》2008,31(1):222-226
具备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在不同岗位上工作,有人成功,有人未获成功?非技能胜任素质应当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本项研究以心理学研究和人才测评相结合的方法,对IT业从业人员的非技能胜任素质做了深入的研究,构建了IT业四类关键岗位——管理类、销售类、技术支持类、研发类的非技能胜任素质模型,并探索各胜任素质特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为IT业内各类岗位人才选拔、评价和培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以及人职匹配的操作模型。  相似文献   

12.
关于胜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胜任力研究的扫描,发现胜任力研究的重点在于对管理者胜任力的探讨。胜任力是有针对性的、动态的能力新概念,它有着非常强的岗位、职业特征。  相似文献   

13.
近十几年,为落实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具体措施,荷兰等发达国家研究置信专业活动,将住院医师胜任力的培养和评价转化为可管理的专业任务或活动,从对新手的指导、监控、逐渐放手,到合格后完全信任委托专业责任,以确保医生培养的质量。欧美等国家还将置信专业活动用于本科医学教育,开发了13项医学本科毕业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活动。哈佛大学医学院2016年开发了13项置信医学专业活动。我国也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文档化、标准化和制度化,需要借鉴国际经验,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落实临床医生的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总被引:171,自引:0,他引:171  
王重鸣  陈民科 《心理科学》2002,25(5):513-516
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是人事选拔与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在运用基于胜任力的职位分析并总结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了管理综合素质评价量表,并运用此量表调查了220名中高层管理者,采用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企业高级管理者胜任力特征的结构。结果表明,管理胜任力特征结构由管理素质和管理技能等两个维度构成,但在维度要素及其关键度上,职位层次间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为管理职位的测评选拔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973年,哈佛大学Dayid—Mcclellalld(戴维·麦克利兰)博士发表《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第一次提出“胜任力”概念。他发现传统智力测验判断个人能力不合理性,提出用胜任力测量来替代传统智力测验的观点,并将胜任力表述为“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在本文中,笔者认为,教学胜任力是指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价值观和个性特质。  相似文献   

16.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BEI)技术访谈32名幼儿教师,通过对叙述事件的主题分析和行为编码以及对不同绩效教师胜任特征的差异比较,初步筛选出幼儿教师胜任特征,并编制成问卷,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因素分析,构建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模型包括基准性胜任特征和鉴别性胜任特征,其中,基准性胜任特征指的是个人特质,包括9项子特征,鉴别性胜任特征包括沟通与交往、专业知识与技能、自我意象、追求卓越、成就能力等五个维度共34项子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特征与服务双方满意度的关系,对分布于不同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及其来访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特征总分与自身服务满意度、来访者满意度均呈正相关,与自身服务满意度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胜任特征高分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自身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低分组自身服务满意度。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自身服务满意度显著相关的胜任特征条目,多数与知识、技能有关;与来访者满意度显著相关的胜任特征条目,均为来访者能感受到的与咨询关系建立有关的条目。  相似文献   

18.
经过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高校扩招后,我国医学教育发生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重大转折。医学教育在大众化的同时,也暴露出发展无序、质量下滑等越来越多的问题。与之相比,精英教育始终是国际医学教育的主流观念。而2010年开启的第三次医学教育改革,更在此基础上强调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来完善精英教育,彻底变革当前的医学教育体系。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与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相呼应,标志着新世纪以来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再定向。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体之一,在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存在与现有政策矛盾、缺乏明确的临床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导师认知存在分歧和管理部门协调性有待加强等问题。由此提出把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研究生培养、医师资格考试等有机结合起来,尝试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进校后直接进入临床进行轮转。根据研究生的理论水平、临床技能等个体化进行分段式临床培养教育,使得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早临床、多临床"的培养教育模式,增强其胜任临床岗位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服务的文化胜任力随着欧美对多元文化群体的重视而逐渐发展起来。该领域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取向及相应的实践策略。内容取向关注静态的、结构化的文化胜任力; 过程取向则关注动态的、非结构化的文化胜任力。两种取向的异同体现了文化胜任力的研究和实践中对文化特异性和普遍性因素的平衡。在此基础上, 本文最后讨论了如何参考国外经验, 立足中国现实问题和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大背景, 来发展中国的文化胜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