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凋亡与癌症研究的哲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与癌症研究的哲学启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博士生(西安710032)袁建林审阅于茂生郭照江一、细胞凋亡与癌症研究的历史回顾目前,细胞凋亡的研究为癌症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如何激发凋亡以用于临床肿瘤治疗已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1.细胞调亡受到...  相似文献   

2.
自噬是一个分解的过程,在应激和营养缺乏条件下被激活,通过分解过多或不必要的蛋白质、受损或老化的细胞器来维持代谢平衡。自噬受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且在癌症中起着双重作用,即肿瘤抑制和致癌活性。自噬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以及抗肿瘤免疫,自噬作为一个潜在的抗癌药物和靶向性的目标,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策略,以规避抗肿瘤的耐药性和增加抗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3.
细胞自噬作为真核细胞的高度保守的细胞生物学行为,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以及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进行消化降解。在正常生理过程中,自噬可以清除细胞内的毒性物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而自噬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以被细胞代谢再利用,为细胞的生存代谢提供营养。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自噬过程中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可以促进肿瘤生长,其在肿瘤形成和治疗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本文就近年来细胞自噬与膀胱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自噬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过度的自噬可诱导自噬性细胞死亡,另一方面自噬对肿瘤细胞有保护作用,通过将自身坏死的细胞器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降解,重新利用养分维持癌细胞生存,造成了对化疗药物的耐受,自噬抑制剂可增加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因此,抑制自噬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将在肿瘤的治疗方面有很大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易复发和转移的生物学特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200个核苷酸的非蛋白编码转录子。多数LncRNA在肿瘤组织中显示致癌基因的作用,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增生、迁移、浸润和转移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其中部分LncRNA已成为特定肿瘤的诊断及预后标志物。本文简要介绍LncRNA的现状,并讨论了膀胱癌核心途径中涉及的异常LncRNA,以及LncRNA在膀胱癌中的应用及其诊断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对近年来国内外全蝎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综述,认为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肿瘤细胞的粘附穿膜和降解基底膜能力、抗凝血作用、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等有关,深入研究全蝎成分抗肿瘤作用,有助于指导其在临床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缺血预处理是通过预先短暂缺血来延缓或减轻组织后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现象,是机体的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近来发现缺血预处理可以减轻靶器官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涉及了复杂的信号传导途径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缺血预处理是通过预先短暂缺血来延缓或减轻组织后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现象,是机体的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近来发现缺血预处理可以减轻靶器官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涉及了复杂的信号传导途径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包括Tis,Ta,T1期膀胱癌。它们的生物学特征,恶性程度不同,治疗方式多样化。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过保留膀胱治疗效果良好,但仍有一部分表现为高复发和局部进展。建议BCG治疗失败的原位癌;伴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高风险进展特征的T1G3或者是膀胱灌注治疗无效的TIG3期膀胱癌患者尽早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包括Tis,Ta,T1期膀胱癌.它们的生物学特征,恶性程度不同,治疗方式多样化.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过保留膀胱治疗效果良好,但仍有一部分表现为高复发和局部进展.建议BCG治疗失败的原位癌;伴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高风险进展特征的T1G3或者是膀胱灌注治疗无效的T1G3期膀胱癌患者尽早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并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ity Tlymphocyte,CTL)生成。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国外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器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利用DC疫苗接种宿主、诱导或增强宿主防御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特异杀伤能力,已成为晚期膀胱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意识到细胞凋亡的存在及其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亦由从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等描述病变,发展为在细胞乃至分子基因水平上的深入研究,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从哲学角度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有助于科学的发现疾病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浅论癌症的磁导向药物治疗空军兰州医院(730070)郑根建,周岚一、传统化疗及其缺陷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药理学的发展,已产生了不少有效的化疗药物。自40年代始,具细胞毒性的化疗药物已开始广泛应用于肿瘤的化疗中。虽然抗肿瘤药物来源于许多不同的化学物质且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并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ityTlymphocyte,CTL)生成.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国外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器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利用DC疫苗接种宿主、诱导或增强宿主防御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特异杀伤能力,已成为晚期膀胱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癌变机制理论研究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多步骤过程,涉及到多个癌基因的活化及抗癌基因功能的丧失。以往对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这些复杂的遗传学改变所致的肿瘤细胞增殖失控。然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不但依赖于细胞生长速度,而且与细胞凋亡有关。本文从细胞及分子水平叙述了癌变机制理论研究的进展前从哲学角度加以分析,以期为探讨真正的癌变机制,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诊断和治疗肿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从混沌角度浅谈凋亡悖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细胞凋亡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愈加深入,新的发现对传统凋亡机制及观念提出了挑战,凋亡悖论应运而生。凋亡悖论的提出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哲学问题,表明需要对当前科学研究中的还原论方法和线性思维方式进行深刻反思,这提示对于生命现象这类复杂系统科学研究需要混沌思维。  相似文献   

17.
关于细胞凋亡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细胞凋亡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医科大学(100083)谢蜀生近几年对细胞凋亡(apoptosis)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国内外对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已有大量报道,但对凋亡的意义目前还缺乏有深度的探讨。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一、细胞...  相似文献   

18.
细胞凋亡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愈加深入,新的发现对传统凋亡机制及观念提出了挑战,凋亡悖论应运而生.凋亡悖论的提出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哲学问题,表明需要对当前科学研究中的还原论方法和线性思维方式进行深刻反思,这提示对于生命现象这类复杂系统科学研究需要混沌思维.  相似文献   

19.
探讨瓜蒌皮和前列地尔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作用机制.通过建立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模型,采用Tunel法检测组织样本细胞凋亡和免疫组化法检测bax,bcl-2,caspase-3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瓜蒌皮和前列地尔半剂量联合组的凋亡细胞数、Bax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较其他各实验组均明显降低,Bcl-2的表达量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瓜蒌皮单用药组也表现为凋亡细胞数、Bax和caspase-3的表达量降低,Bcl-2的表达量升高,但程度不如两组联合用药组.实验可以证明细胞凋亡发生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瓜蒌皮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起保护作用,并且与前列地尔联合后更有利于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癌症恶病质(Cancer cachexia,CC)药物治疗无突破性进展,但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药物仍显示有潜在作用。抑制骨骼肌降解的药物以及多机制、多靶点药物,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祖国医学治疗CC疗效肯定,为CC的防治提供了另一种思路。本文综述食欲刺激药、抗炎药、蛋白降解抑制剂、抗癌药、细胞因子拮抗剂、中医药等CC药物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