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杂病论》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杂病论》的辩证思维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谢世平辩证思维是祖国医学的优势和特长,它在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实质就是一种医学的辩证思维。但目前哲学界并未认识到在中国古代已形成了辩证思维。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医...  相似文献   

2.
论汉代儒学对医学的深层影响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西安710003)田树仁对比一下仓公“诊籍”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我们不得不承认汉代是我国医学由不成熟向成熟长足发展的时代,这时儒学定于一尊。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  相似文献   

3.
古代中医未走实验医学发展道路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由中医理论体系所决定1 1 以古代哲学为理论指导的人文医学特征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基本完成于战国至东汉这一时期 ,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 ,代表著作有《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通过中医典籍的复习 ,我们不难发现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长期的医疗知识、经验积累为基础 ,并以当时的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的 ,是知识经验和哲学有机结合的产物。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领域———包括病因学、人体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学、治疗学、环境学、时间学等等 ,古代哲学的介入 ,使…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中医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 中医发展的困惑与障碍众所周知,中医的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纵观历史中医学有几次重大的飞跃,先秦两汉时期,得益于当时众多哲学流派思想的影响,早期的解剖知识、单纯的临床经验结合阴阳五行学说构建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形成了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体系,其代表就是《黄帝内经》的完成。《黄帝内经》中的有关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基本思想一直影响至今;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确立的辨证施治的原则无疑是中医诊断的圭臬,时至今日仍无人能够超越此一方法;宋元时期金元四大家的出现、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成熟,丰富了…  相似文献   

5.
<正>一先秦至汉初,一些学者把孔子儒家看作诸子百家之学。《韩非子·显学》、《吕氏春秋·不二》、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三书皆重视儒家,却都把儒家与其他各家并列,没有说明儒家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特殊地位。独有孟子指出了"孔子之谓集大成"的贡献,说明儒家不是一家一派的学说,而是对夏商周三  相似文献   

6.
<温病条辨>中的若干思维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区分概念外感病 ,其中包括各种急性传染病 ,是中国古代发病率最高 ,流传最广 ,危害最大的疾病 ,历代医家无不予以高度关注。《内经》中将之分为伤寒与温病两大类 ,但二者的概念没有严格的区分。《伤寒论》论述了伤寒、中风、温病 ,如第 6条云 :“太阳病 ,发热而渴不恶寒者 ,为温病” ,简要归纳出温病初起的辨证要点 ,但没有像伤寒、中风那样 ,明确出示其治疗的方剂。自王叔和以后 ,直到明清以前 ,许多医家将温病的概念混淆到伤寒之中 ,以治伤寒之法主治温病 ,出现不少失误。因而 ,概念的区分 ,对于中医外感病这个学科的发展而言 ,已到了…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医学创新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 中医学创新发展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创新是中医学术体系自我完善的必然 ,中医学乃一根植于实践经验 ,融合古代哲学的自然学科 ,是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经验累加、认识创新中发展而来。追溯其发展史 ,处处闪烁着创新之花 ,《内经》初备中医理论框架 ;《伤寒杂病论》纳理、法、方、药于一体 ,首开辨证论治之先河 ;金元四大家因时论病 ,流派各异 ;张景岳倡温补 ;吴又可撰温病 ;王清任医林改错 ,启中医解剖之萌芽 ;张锡纯衷中参西 ,发中西结合之先声 ;及至今日的辨病与辨证结合思路、肾本质、血瘀证研究等 ,正是一次次创新使中医理论体系不断补塑…  相似文献   

8.
正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是屠家唯一的女孩。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家中小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类古典医书的小阁间,这里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四部医典》《本草纲目》《温热论》  相似文献   

9.
汉末思想嬗变对《伤寒杂病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汉末是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过渡的时期,有清通简要、得意忘言、务实求真等时代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神仙之风对医学的影响。从思想嬗变的角度,对中医巨著《伤寒杂病论》的行文风格、方法原则、学术思想等诸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其时代背景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喻昌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基于《喻嘉言医学三书》从创新的思维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仁爱的职业道德三个方面探讨喻昌学术精神.喻昌客观分析中医理论的对错及临床实践案例,确立了以张仲景学术思想为本的中医学体系,以内科杂病为研究领域,并把握经典,形成自己的中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朱丹溪所著《鼓胀论》把《易经》卦象理论与《内经》脏象、气血津液学说相结合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体中“阴升阳降”的阴阳气化论与“鼓胀病病机、治法重在脾脏”两大理论。他的这一宝贵的治疗鼓胀病的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12.
吴勇 《宗教学研究》2007,1(2):68-73
《高僧传》、《祐录》等佛教文献记载佛法初传历史,依据的是《牟子理惑论》。《牟子理惑论》甚至影响了在南方翻译的佛经。汉末交州,社会安定,儒学盛行,学术自由,与海外交往密切,从而为佛教传播提供了条件,但也抑制了佛教传播范围和程度的进一步扩大,这是《牟子理惑论》创作的历史背景。《牟子理惑论》首先译Buddha为“佛”,并在中国南方介绍了佛“相好”制。  相似文献   

13.
试论宋代理学对金元医家的影响北京中医药大学文献教研室(100029)林毅宋代理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宋代理学对于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金元医家有着诸多方面的影响,本文试对其在学术风气上对金元医家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宋代理学在学术风气上对金...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究了《大智度论》之传译对鸠摩罗什、僧肇等《注维摩诘所说经》的具体影响,认为《大智度论》是《注维摩诘所说经》释经材料的重要来源。《注维摩诘所说经》对《大智度论》的征引不仅推动了般若学说在南方的讲说和传播,且对佛经义疏体的兴盛有助推之功。其解经例引故事以阐经义的方法,开启了东晋庐山慧远唱导"升座说法,或杂序因缘,或傍引譬喻"之先河。唐代敦煌佛教讲经文"说缘喻"也是此种影响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浅田惟常是日本折衷考证派的代表人物,《伤寒论识》是其涵泳《伤寒论》三十年后之力作。浅田氏认为“辨脉”、“平脉”、“伤寒例”非仲景原作,故仅对六经病等篇进行了注释;他以小学方法考释《伤寒论》,广罗博证,语多精辟。何廉臣称其“足于丹波氏《伤寒论辑义》并传”,其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16.
邵雍为宋代象数说《易》之大宗,其学通过友朋、弟子、子孙、术士等途径广泛传播,而友朋、子孙、术士传其学多在巴蜀。宋代巴蜀对邵雍学术传播的贡献极大,其中蜀人张行成得司马光、牛师德、牛恩纯之传,又得邵雍十四图及王湜《皇极经世》之学,影响最大;邵雍子孙长期留居巴蜀,使邵氏学术在巴蜀乃至全国各地广泛传播;术士传播邵雍学术则源于蜀人杜可大,经过祝泌、傅立等人的大力弘扬,成就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剂量传承的分析比较,探讨剂量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中医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长沙马王堆汉墓 3号汉墓出土的竹简《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和《十问》是严格的房中著作 ,帛书《养生方》、《杂疗方》和《胎产书》等与房中有关。马王堆房中帛书阐述了多种房中术 ,骨子里有中医药理论作依托。其理论系统是以气论为主干的 ,精气论在其气论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初步运用了阴阳学说。围绕着气论 ,又举起天人相参的旗帜 ,教授了服气术的原则和要领 ,描述了气在人体内递进变化的过程 ,即“气———精———神———神明”。这套理论是传统哲学和医学思想与房中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9.
长沙马王堆汉墓3号汉墓出土的1竹简《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和《十问》是严格的房中著作,帛书《养生方》、《杂疗方》和《胎产书》等与房中有关。马王堆房中帛书阐述了多种房中术,骨子里有中医药理论作依托。其理论系统是以气论为主干的,精气论在其气论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初步运用了阴阳学说。围绕着气论,又举起天人相参的旗帜,教授了服气术的原则和要领,描述了气在人体内递进变化的过程,即“气——精——神——神明”。这套理论是传统哲学和医学思想与房中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0.
在《春秋》学史上,因汉儒董仲舒凭《春秋》经争取到了官方哲学的地位,并从而带动整个儒学成为官方学术,影响深远。然而,推本溯源,孟子论《春秋》正是儒家官方话语权地位确立之先声。是孟子首论孔子作《春秋》,并指出孔子作《春秋》的意义。寥寥数语,将《春秋》经抬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仅使《春秋》在后世成为官方学术代表,而且使其成为治世利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