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和分析不同时期颅骨修补术对重型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98例,随机分为早期组52例和晚期组46例,早期组在去大骨瓣减压术后1个月~3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晚期组在术后6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术后神经功能、脑组织血流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早期组患者Karnofsky (KPS)评分和功能独立性测量(FI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MCA)和颈内动脉(ICA)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颅骨修补术后颅内血肿、颅内感染、皮下积液和切口愈合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组(χ2=6.56,P0.05)。重型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完成颅骨修补术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和增加脑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亚低温(MHT)的应用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国内外多个临床试验证实了其在救治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诊疗指南、循证医学证据和文献,辩证探讨了MHT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适应证及机制、操作方法及时间窗、并发症及临床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亚低温(MHT)的应用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国内外多个临床试验证实了其在救治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诊疗指南、循证医学证据和文献,辩证探讨了MHT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适应证及机制、操作方法及时间窗、并发症及临床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4.
多囊肾去顶减压术是目前治疗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的主要手术方式。为了探讨多囊肾去顶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本文对81例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术后肾功能和症状改善情况。本文旨在客观评价多囊肾去顶减压术,并指出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为临床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多囊肾去顶减压术是目前治疗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的主要手术方式.为了探讨多囊肾去顶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本文对81例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术后肾功能和症状改善情况.本文旨在客观评价多囊肾去顶减压术,并指出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为临床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3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其中18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大骨瓣减压术),内科治疗17例,治疗后1、6个月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Barthel指数记分法评定临床疗效,手术组比内科治疗组的死亡率及重残率明显降低(P〈0.01),有统计学意义。由此,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减压手术与减压并植骨融合手术所需费用,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选择某专科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期间851例行单纯减压手术与242例减压并植骨融合术的病例,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抗菌素使用时间、住院各项费用进行比较。材料费、药费、手术费、床位费是影响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所患疾病的具体情况在两种手术方式之间权衡决定最适宜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减压手术与减压并植骨融合手术所需费用,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选择某专科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期间851例行单纯减压手术与242例减压并植骨融合术的病例,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抗菌素使用时间、住院各项费用进行比较.材料费、药费、手术费、床位费是影响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所惠疾病的具体情况在两种手术方式之间权衡决定最适宜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分型与术式选择,对35例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术,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时ASIA分级均有1级或1级以上的恢复;按Epstein标准:优良率:85.7%;影像学检查示脊髓减压充分,植骨患者术后6个月均达骨性融合。据不同的临床类型选择不同的术式,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分型与术式选择,对35例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术,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时ASIA分级均有1级或1级以上的恢复;按Epstein标准:优良率:85.7%;影像学检查示脊髓减压充分,植骨患者术后6个月均达骨性融合.据不同的临床类型选择不同的术式,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Cage加自体骨椎间融合(PLIF)与传统术式(开窗减压、半椎板切除、全椎板截骨回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差异。2006年6月~2008年8月,对8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传统术式减压(A组38例)、PLIF治疗(B组47例)。术后随访16个月~43个月,平均23个月。采用JOA评分评估疗效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有效率78.94%,B组有效率95.74%。A组与B组比较,B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Cage加自体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优于传统术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与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泥结合髓心减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收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由同一组关节科医生治疗且符合标准纳入研究的患者11例12髋。比较术前术后骨盆DR片、CT及Harris评分,评估该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活动范围改善或接近恢复正常。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泥结合髓心减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显著地改善髋关节活动功能,促进骨再生,具有明显的短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Cage加自体骨椎问融合(PLIF)与传统术式(开窗减压、半椎板切除、全椎板截骨回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差异.2006年6月~2008年8月,对8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传统术式减压(A组38例)、PLIF治疗(B组47例).术后随访16个月~43个月,平均23个月.采用JOA评分评估疗效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有效率78.94%,B组有效率95.74%.A组与B组比较,B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Cage加自体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优于传统术式.  相似文献   

14.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与经验。观察1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部受伤情况,合并伤以及受伤到入院期间的病情变化。临床治愈113例,其中能生活自理者87例,留有后遗症者26例,死亡15例,病死率为11.72%。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高,入院后重点合理的检查,积极有效的救治以及规范的康复护理是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与经验.观察1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部受伤情况,合并伤以及受伤到入院期间的病情变化.临床治愈113例,其中能生活自理者87例,留有后遗症者26例,死亡15例,病死率为11.72%.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高,入院后重点合理的检查,积极有效的救治以及规范的康复护理是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研究显微镜下小骨畜开颅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所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应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统计患者血肿清除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Ⅰ级31.1%,Ⅱ级37.8%,Ⅲ级8.9%,Ⅳ级13.3%,V级8.9%,临床有效率为80.0%.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视野直接清楚、血肿清除彻底、减压充分、创伤小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理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回顾9例因颅底凹陷症合并其它畸形在我科接受一期经口咽齿状突切除、后路枕骨大孔减压、寰枢椎或枕颈融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该术式对脊髓功能、枕颈部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本组术前诊断均为颅底凹陷症合并邻近结构畸形。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末次随访JOA评分15±1分。影像学检查示齿状突残留基底部均位于钱氏线以下,脊髓减压充分,寰枢间、枕颈间植骨均获坚强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9±1.1个月。因此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脊髓减压充分,重建稳定性后骨融合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回顾9倒因颅底凹陷症合并其它畸形在我科接受一期经口咽齿状突切除、后路枕骨大孔减压、寰枢椎或枕颈融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该术式对脊髓功能、枕颈部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本组术前诊断均为颅底凹陷症合并邻近结构畸形.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末次随访JOA评分15±1分.影像学检查示齿状突残留基底部均位于钱氏线以下,脊髓减压充分,寰枢间、枕颈间植骨均获坚强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9±1.1个月.因此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脊髓减压充分,重建稳定性后骨融合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点评中国和美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的差异,肯定指南的意义和影响,也指出其存在缺陷与不足。本文提出国内指南的编写目的和使用者需要延扩,指南制定者和内容涵盖应进行完善,对脑卒中公众教育、卒中救治体系和质量改进应进行补充,针对院前管理需要细化并强调院前急救体系的作用,在卒中症状体征识别方面应全面,诊断流程部分则需要优化,提出静脉溶栓应该规范和进行质量监管,指出脑卒中病因分型选择存在滞后。以此启示我国脑血管病医疗实践与国外的差距,同时提出部分改进意见,为下一版指南的修订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嵌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50例患者行Ⅰ期颈后路单开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结果显示,50例患者经平均6.5月随访,内固定均获牢固融合,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无明显并发症。提示Ⅰ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是治疗嵌夹脊髓型颈椎病的较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