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浅谈医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世纪以来,传统医学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教育理论上和实践中人文精神存在不足。这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分离的结果。因此,着重从医学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医学的本质和目的,探讨在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医学生之医学伦理素养教育剖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医学生加强医学伦理素养教育是当前国内外医学教育的共识,但在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上却是各具特色.相对而言,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养教育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其表现就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从医学伦理素养教育的现状入手,尝试分析我国医学伦理素养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传统医学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教育理论上和实践中人文精神存在不足.这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分离的结果.因此,着重从医学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医学的本质和目的,探讨在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重视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精神是与科学精神相对而言的.从事医学工作的人在具备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同时,还要具备人文精神和人文态度.而目前的医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加强医学教育的人文内涵,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已成为医学教育日益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其核心就是关爱生命.在医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维度.以生命教育为核心,可以加强医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发展生命的人文精神培养,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使人文精神能够在医疗实践中更好地应用.  相似文献   

6.
融人文精神于医学教育之中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营造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氛围 ,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要融人文精神于医学教育之中。1 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当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文精神是相对科学精神而言的。医学是一个科学系统 ,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一个科学过程 ,医学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 ,从事医学工作的人须具备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医学教育要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从事医学工作的人在具备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同时 ,还要具备人文精神和人文态度 ;医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医疗技术,又要有"仁爱救人"的人文精神[1].对此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呼声一直很高,不少人士提出了人文课程建设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2]、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再思考[3]等有益的设想,并通过多方努力逐一落实,使人文精神教育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贯通和体现还很薄弱.事实上,在医学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的学时比例很大.可见,医学基础课堂是进行人文知识教学的绝佳阵地,可以使入文精神教育从医学教育的早期开始,有效地、潜移默化地渗透并贯穿始终.现就多年来人体生理学教学中关于人文精神的贯通和体现问题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职业认同决定了医学专业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付出,对我国医疗事业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对410名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调查结果发现: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呈中上水平;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经济收入差异;父亲学历对医学生的职业目标、职业成就有显著的影响,母亲学历对医学生的职业探索有一定的影响;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在不同学业成绩和不同专业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以提升学业成绩和专业人文精神为目的的医学教育是提高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最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职业认同决定了医学专业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付出,对我国医疗事业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对410名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调查结果发现: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呈中上水平;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经济收入差异;父亲学历对医学生的职业目标、职业成就有显著的影响,母亲学历对医学生的职业探索有一定的影响;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在不同学业成绩和不同专业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以提升学业成绩和专业人文精神为目的的医学教育是提高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最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工匠精神与医学生职业精神在角色担当、关注对象、实践路径和功能内涵上的区别,梳理出"工匠精神"中所蕴含的"业境"、"艺境"和"心境"三种境界;将造成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困境的原因归纳为医学生职业信仰迷失、知行合一脱节、医德教育缺失;并探索性地提出可通过筑牢医学生职业信仰、夯实医学生专业素养、厚植医学生品德根基来实现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与"工匠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医学教育主要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大块,基础医学教育不仅为医学生的职业,并且为医学生终身的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人体解剖学就是一门医学基础课,是一门医学主干课,是医学生的启蒙课.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是搞好基础医学的课程建设.现就在多年来解剖学教学和管理中发现的一些人文关怀问题,不揣拙见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等医学教育培养什么样的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需首要明确并解决的问题,也是医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中外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结合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现状,提出我国的医学生总体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相结合的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3.
利用医学生职业素养量表对12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及92名临床带教教师进行调查,以探究临床实习生职业素养在师生间的认知差异。总体来看,职业素养自我评价的得分均高于带教教师的评价,在师生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能力3个维度上,仅在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维度师生间的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临床医学生对自我职业素养评价较高,但仍有一定的欠缺,在以后的医学教育中带教教师应加强对医学生职业意识及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关于培养医学生职业个性的一点思考衡阳医学院社科部(421001)刘慧玲职业个性的趋向反映的是职业的信念和价值取向,它体现为工作决策和行为的特征。医学教育的目标和教育模式最终表现在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职业个性上。关于未来医生的形象和职业个性,1992年WH...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几年里,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者意识到需要更好地将人文学科,尤其是文学叙事融入医学教育。为推动这一进程,探讨如何将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影视剧和诗歌等四种主要形式的文学叙事作品融入医学人文教育这一创新课程体系,为临床医学教育者选择作为阅读和讨论材料的叙事作品提供具体建议,提出医学人文教学的新内容和新路径,达到提升医学生认知共情能力、伦理道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养、创设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论新时期医学院校人文学科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医学人文学科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步伐的重要举措.医学院校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真正目的是进一步优化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使医学人文学科知识内化为医学生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教育中应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的统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中缺乏人文精神的养成,对人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理解。自然科学在崇尚客观与理性的同时可能忽视物质世界以外的精神世界,而单纯的人文学也可能走向狭隘和极端化,自然科学与人文学应在互制互利下统一。医学生教育阶段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十分有利于帮助他们在未来工作中明确科学研究的正确价值取向,正确处理好人与科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医学模式的转变给医学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医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与职业素质.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医学院校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模块课程的观察和分析,发现目前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到医生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本文作者认为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高标准选择带教老师,年龄在35到50岁之间为佳,建立“双向交流”的教育方式;建立临床实习医生职业素养档案;建立实习岗前培训,增强风险意识;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以及采用多种措施弥补实习中的不足是切实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对医学生教育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调查85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中"医生职业价值"、"医生职业的忠诚度"、"医师精神培育方式"三个方面的认知情况,发现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有待提高、医学生的职业忠诚度仍需不断提高、医学生比较认可学校的医师职业精神培育方式。最后,在培育医学职业精神视角下,提出坚定医学生人文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医学生职业理念、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三个路径,从而提高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