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血浆BNP在不同类型老年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中,用以预测急性失代偿心衰(ADHF)的价值。将80例心衰患者根据心脏超声结果分为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组25例和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HFpEF)组55例,测定初始血浆BNP值。随访1年,记录ADHF的发生并再次测定血浆BNP水平。HFpEF组年龄和BMI更高、初始BNP值更低、心绞痛病史更少、NYHAⅠ级占比更大(P0.05)。HFpEF组和HFrEF组的ADHF发生率分别为32.0%和32.7%。HFpEF患者以BNP升高122pg/ml为临界值,预测ADHF敏感度为84.8%、特异度为82.6%;HFrEF患者以BNP升高145pg/ml为临界值,预测ADHF敏感度为93.4%、特异度为47.9%。心衰患者失代偿前BNP升高,BNP升高可作为预测ADHF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的相关因素.入选急诊PCI术中血管造影显示无复流患者110例入选无复流组;纳入同期行急诊PCI术经冠脉造影示血流正常的患者110例为正常血流组,搜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单因素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再通过ROC曲线探讨入院后EPO对无复流发生的预测价值.最后显示EPO、血糖、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下面积0.75.当截点值取14.21mIU/ml时,EPO对PCI术后发生无复流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临床意义。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92例,分为无DN组和DN组,另外选择30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糖尿病组、无DN组和DN组的生化指标及NLR,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N的影响因素。糖尿病组NL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DN组NLR值明显高于无DN组(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NLR、总胆固醇、肌酐、糖化血红蛋白为DN的危险因素。因此,NLR在DN患者中升高,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预测DN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了我院76例SAP患者入1CU时的年龄、血糖、APACHEⅡ评分等17项指标,根据是否合并ARDS对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呼吸频率、血糖、感染、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T评分、ICU住院日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糖、感染、APACHEⅡ、Ranson、CT评分与SAP并发ARDS有关.故得出结论,年龄、血糖,感染、APACHEⅡ、Ranson与CT评分是SAP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探讨术前肢体远隔缺血处理后对患者单肺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作用。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60例,平均随机分为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组(R组)和对照组(C组)。单肺通气前(T_1)、单肺通气后30min(T_2)、60min(T_3)、90min(T_4)、单肺通气结束即刻(T_5)、单肺通气结束后30min(T_6)时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各组氧合指数、呼吸指数和PaO_2/PAO_2,收集呼出气冷凝液测pH值,ELISA法测血浆TNF-α、IL-1β和IL-10浓度。与C组比较,R组T_2~T_6时刻氧合指数升高,呼吸指数降低,PaO_2/PAO_2升高,T_3~T_6时血浆TNF-α和IL-1β浓度降低,呼出气冷凝液pH值升高,T_2~T_6时血浆IL-10浓度升高(P0.05)。术前肢体远隔缺血处理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患者单肺通气相关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6.
探讨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相关性,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肌梗死溶栓(TIMI)计帧法将入选病例分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组123例和血流正常对照组177例,对两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慢血流组的红细胞压积、C反应蛋白浓度高于冠脉血流正常组,心率变异性指标PNN50(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ms所占百分比)低于冠脉正常血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红细胞压积和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及PNN50下降是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危险因素。提示心率变异性下降是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利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服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某部队医院入院的符合入选条件患者322例,收集患者的各临床指标,根据其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结果分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22例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为38.2%,氯吡格雷抵抗组ADP抑制率平均为(17.92±9.28)%。将氯吡格雷抵抗的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因素代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固醇、高糖化血红蛋白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了我院76例SAP患者入ICU时的年龄、血糖、APACHEⅡ评分等17项指标,根据是否合并ARDS对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呼吸频率、血糖、感染、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T评分、ICU住院日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糖、感染、APACHEⅡ、Ranson、CT评分与SAP并发ARDS有关。故得出结论,年龄、血糖、感染、APACHEⅡ、Ranson与CT评分是SAP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观察夜间收缩压与体质量指数对高血压患者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通过对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279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新发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组,采用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夜间收缩压和体质量指数与高血压患者新发房颤的关系。夜间收缩压升高、肥胖为高血压患者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夜间收缩压升高与体质量指数均可以独立预测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发生。体质量指数判定发生房颤的ROC曲线下面积要高于夜间收缩压,将二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各自的预测值(P均0.05)。夜间血压升高、肥胖为导致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故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控制夜间血压,控制体质量,这样可有效防止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率(UACR)的主要影响因素.89例T2DM患者实施血糖、血脂、血压强化控制,随诊1年并检测相关指标变化,统计学分析显示强化治疗后UACR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收缩压的变化值是影响UACR变化的主要因素.强化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尤其是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及收缩压,能减低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1例(病例组)及同期不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对照组)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肢不对称肿胀≥1cm、卧床时间≥5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GOLD分级Ⅲ级~Ⅳ级、D-二聚体≥500μg/L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  相似文献   

12.
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胎足月出生的巨大儿发生现状及其危险因素。分析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分娩的502例巨大儿的产妇临床资料,对比同期病例资料完整的4 162例产妇相关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巨大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巨大儿总体发生率为12.06%,2014年~2016年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11.14%、15.84%、10.67%。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年龄≥35岁(OR=1.453,95%CI:0.501~0.946)、孕前超重(OR=1.663,95%CI:(1.158~1.828)、孕期体重增加超标(OR=1.389,95%CI:1.262~1.530)、非初孕(OR=1.236,95%CI:1.089~1.403)、经产妇(OR=1.458,95%CI:1.146~1.854)以及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OR=5.294,95%CI:3.710~7.555)均是发生巨大儿的危险因素。2014年~2016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胎足月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同期全国以及北方地区平均水平;发生巨大儿的孕妇剖宫产的风险增加(OR=1.843,95%CI:1.624~2.091)。孕前超重、孕期体重增长超标、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均与巨大儿的发生呈强相关性(P0.01),其中孕期体重增加和妇女孕前BMI是降低巨大儿发生的可控因素,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和关注;孕期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指导孕期体重增长、加强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39例、单纯冠心病组35例和对照组(冠脉造影结果阴性的非糖尿病组)27例进行研究,比较三组间AngⅡ水平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AngⅡ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并进行多重线性回归确定独立性。结果显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AngⅡ(82.5±22.0)水平较单纯冠心病组(72.7±20.0)及对照组(70.1±14.1)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AngⅡ(r=0.398,P=0.012)水平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且具有独立性。因此,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ngⅡ可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2型糖尿病代谢特征及发病的危险因素,选取大连地区91例有家族史的T2DM患者为病例组,以44例患者的配偶(糖耐量正常)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两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β细胞功能指数,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腰臀比和Ln(HOMAIR)病例组高于对照组,而Ln(HOMAβ)则病例组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影响T2DM发病的因素有心血管疾病史、Ln(HOMAIR)及Ln(HOMAβ)。由此可见T2DM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史和Ln(HOMAIR)为发病的危险因素,Ln(HOMAβ)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相关因素。2015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急诊PCI手术的患者453名,根据TIMI血流分级和MBG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正常血流组和无复流组,比较这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造影结果和手术相关资料的差异。通过单变量分析,症状至PCI时间、血糖、Killip分级、干预前血流TIMI分级、血栓负荷程度、病灶血管长度与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有关(P0.05),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症状至PCI时间(OR:1.20;95%CI:0.90~1.54)、血糖(OR:1.08;95%CI:1.03~1.39)、干预前血流TIMI分级(OR:0.92;95%CI:0.79~1.07)、血栓负荷程度(OR:1.40;95%CI:0.96~1.87)、病灶血管长度(OR:1.18;95%CI:1.02~1.37)是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6.
探讨隐匿性高血压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纳入2017年1月~2018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诊室血压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42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监测结果将其分为高血压组(HT组140例)、隐匿性高血压组(MH组140例)、正常对照组(NC组140例),对三组的临床资料与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NC组比较,HT组及MH组糖尿病史[27(18.29%)、24(17.14%)比8(5.71%),均P0.05]、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15.03±6.77)μmol/L、(15.00±6.06)μmol/L比(13.64±5.02)μmol/L,均P0.05]、脑卒中人数[37(26.43%)、38(27.14%)比22(15.71%),均P0.05]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T组与MH组相比这三项指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正常对照组为参照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隐匿性高血压(OR=1.697,95%CI:0.901~3.129,P=0.013)、糖尿病(OR=2.327,95%CI:1.013~5.347,P=0.017)及同型半胱氨酸(OR=1.083,95%CI:1.030~1.138,P=0.002)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重度抑郁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ial self-injury,NSSI)行为发生的风险因素,采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焦虑自评量表、Barratt冲动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对160例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重度抑郁发作患者中NSSI行为发生率较高,性别差异不显著。伴NSSI组患者的冲动性、自杀危险、焦虑、自我责难、灾难化及人际关系得分显著高于不伴NSSI组(P0.05);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家庭实际适应性得分显著低于不伴NSSI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杀危险得分、冲动性总分、人际关系、自我责难是NSS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比较低出生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影响因素。选择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山东省交通医院分娩的活产单胎新生儿,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婴(OR=2.151,95%CI:1.580~2.927)、出生缺陷(OR=3.325,95%CI:1.444~7.656)、早产(OR=28.548,95%CI:20.460~39.833)是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女婴(OR=1.260,95%CI:1.092~1.455)、产检次数4次(与产检4次~7次者比,OR=1.386,95%CI:1.184~1.623)、产检次数≥8次(与产检4次~7次者比,OR=1.576,95%CI:1.238~2.007)、围孕期未服用营养补充剂(OR=1.379,95%CI:1.109~1.715)是小于胎龄儿的影响因素。低出生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所差异,孕妇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择期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D组(0.5μg/kg/h泵注Dex至手术结束前30min)和对照组(C组)(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方法同D组),术前1d(T_0),术后1d(T_1),术后3d(T_2),术后5d(T_3),术后7d(T_4)进行MMSE评分并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与T0比较,两组患者MMSE评分在T_1、T_2和T_3时均下降,且D组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皮质醇浓度在T_1、T_2、T_3时明显升高(P0.05),且D组显著低于C组(P0.05)。Dex降低老年患者POCD发生率可能与其降低应激反应时血浆皮质醇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考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探讨动脉狭窄发生的高危影响因素。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科共收住院经确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8例。测量并记录动脉狭窄的发生情况(部位、程度,病变类型、特点及分布,侧支循环、Willis环开放)。考察引起动脉狭窄的高危影响因素。动脉狭窄主要因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狭窄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卒中史、高血脂、吸烟等(P0.05)。经Logistic回归发现,这些因素均与动脉狭窄的发生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狭窄。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卒中史以及吸烟等均为动脉狭窄发生的高危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