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绞窄性肠梗阻系指伴有肠壁血运障碍的肠梗阻,原因可为肠系膜血管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或因肠管高度膨胀,使肠壁小血管受压而使相应肠段急性缺血。手术解除肠绞窄恢复血运,又诱导了再灌注的病理过程,造成迟发性肠组织损伤。传统诊断方法依赖典型症状和体征,一旦能确诊,病情多已进入晚期。早期诊断寄希望于实验室检查,寻找简便有效的生物医学指标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80年代以来,研究者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先后提出数种实验室诊断指标,使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诊断研究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造影是观察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为主体的心血管血液动力学和形态学的综合技术,作为冠心病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推广。因冠状动脉造影术是一种有创性诊断技术,因此术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痉挛、血栓栓塞、心包填塞、低血压、心律失常(房颤、室颤、传导阻滞等)、穿刺部位血管损伤(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等。现将其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造影是观察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为主体的心血管血液动力学和形态学的综合技术,作为冠心病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推广.因冠状动脉造影术是一种有创性诊断技术,因此术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痉挛、血栓栓塞、心包填塞、低血压、心律失常(房颤、室颤、传导阻滞等)、穿刺部位血管损伤(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等[1].现将其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具有强大的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基因治疗可以明显地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治疗作用明显。但如果局部表达浓度过高,则会形成血管瘤组织。同时这也为血管瘤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CT、,MRI、DSA等先进设备的应用,脑血管病的诊治水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显微手术、血管内栓塞、γ-刀或X-刀等很多微创技术不断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微创技术的应用尚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积极稳妥地开展脑血管病诊治中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疾病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血管干细胞的提出及其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治疗方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开辟了新的思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和社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脐带血内皮祖细胞以其取材方便,数量丰富等独特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科学家的青睐,其不仅能在体外扩增并移植到缺血组织、损伤血管中,并能参与组织修复和血管新生过程。本文归纳总结了脐带血来源内皮祖细胞的最新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其在缺血性疾病治疗、血管修复及组织工程学中的临床运用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疾病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血管干细胞的提出及其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治疗方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开辟了新的思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和社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心身医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在理论意义上的认识日益为医学界所认同,对心身医学研究的实践也日益增多。但是从现有的研究工作来看,也颇有值得探讨之处。本文仅就实践、研究框架及理论思考提些看法。1 研究实践中的几个问题11 关于样本的同一性和对照的等效性心身医学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这里就涉及样本及对照的选择问题。例如,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关系的研究中,常将癌作为同一性疾病来处理,而实际上癌并非单一性疾病,而是许多分散疾病的集合名词,它们在病因、病程、病情都有很大的差异,皮肤的基底细胞癌与急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脐带血内皮祖细胞以其取材方便,数量丰富等独特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科学家的青睐,其不仅能在体外扩增并移植到缺血组织、损伤血管中,并能参与组织修复和血管新生过程.本文归纳总结了脐带血来源内皮祖细胞的最新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其在缺血性疾病治疗、血管修复及组织工程学中的临床运用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急腹症是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一种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急症,临床上常有误诊发生,最终造成严重后果。因而在诊疗过程中,必须对急性腹痛尽快作出定位、定性及病因诊断,以防误诊误治。现将我科收治的子宫穿孔误诊为消化道穿孔和输卵管卵巢脓肿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的2例以急腹症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在我科室的诊治过程及经验进行总结并进行分析,为临床能够提高急腹症的诊率断,降低误诊率提供借鉴,提高临床医生的鉴别能力,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内镜治疗方法是目前处理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重要的手段。然而,静脉曲张存在不同的分流特征可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的效果。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CT门静脉成像特点,测量门静脉主干及脾静脉、胃左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等主要分支管径,记录门脉侧支循环开放的具体位置、曲张程度及数量,比较CT成像结果与胃镜分型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和临床分析。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CTPV)可以清晰显示门脉系统和侧支血管,并可详细了解分流的解剖学特征,准确确定分流类型,对于血管管径的测量也具有很好的准确性。CTPV检查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方法选择、用药剂量以及预后评估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于关节软骨主要是由软骨细胞和周围的外基质组成的无血管组织,损伤后自我修复能力比较弱,利用基因转染技术治疗软骨损伤性疾病是基因工程研究的重点,而软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基因转染技术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种子细胞,与之相关的基因转染的研究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拟就与软骨细胞和BMSCs相关的基因转染方面(包括病毒载体、单基因转染和多基因转染)取得的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一种反映急性心肌缺血的新的生化标志物,具有灵敏度高、阴性预测值高、时间窗窄等优点,是第一个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销售的心肌缺血标志物.近年来诸多研究证明缺血修饰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指导治疗以及评估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检测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本文就IMA的形成机制、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研究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血栓栓塞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已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在临床工作中应深入了解血栓形成以及凝血机制的新概念,了解传统抗凝药物的特点、以及凝血因子靶点Ⅹa、Ⅱa等特异性抑制为基础的新型抗凝药物的研发进展,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提高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适宜技术的选择要考虑简、便、廉、验,要从大多数患者的需求出发,要始终定位在医患等利益关系的结合点上,它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技术或技术体系。然而,正是基于各种利益的结合点,在实际选择适宜技术中常常因为利益冲突的多主体性而变得复杂多样,并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分析利益冲突的产生根源对于寻求利益冲突的化解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各种途径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 ,血管增殖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以及搭桥术后新生内膜形成等发病率逐年升高 ,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这类疾病的治疗一直是困绕临床的难题 ,虽然不断开发阻断增殖的新药物 ,并采用了以药物为主的综合疗法 ,但效果仍不尽人意。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探讨增殖疾病的发病机理上 ,试图由此找到防止或阻断细胞增殖的新方法。大量实验已证实 ,细胞的异常增殖在血管增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而对增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增殖调控…  相似文献   

18.
适宜技术的选择要考虑简、便、廉、验,要从大多数患者的需求出发,要始终定位在医患等利益关系的结合点上,它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技术或技术体系.然而,正是基于各种利益的结合点,在实际选择适宜技术中常常因为利益冲突的多主体性而变得复杂多样,并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分析利益冲突的产生根源对于寻求利益冲突的化解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各种途径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挽救了不少患者的生命,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及时准确的介入治疗关乎患者生命.介入治疗成败的关键是要熟练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获得清晰的影像资料.但是,一部分患者会发生解剖学变异,使得一部分患者冠脉走行异常,由于是少见人群往往被忽视,导致介入治疗失败,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介入治疗时,由于找不到梗死相关血管而导致贻误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详细了解冠脉解剖变异,掌握变异血管介入治疗技巧对冠脉介入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将视线追踪技术与突显技术相结合,在传统突显技术基础上增加动态交互特性,并通过实验考察这种基于视线追踪交互式突显系统对提高海量信息下的视觉目标定位绩效的有效性。首先通过结合低通滤波算法和眼动事件自适应技术,实现基于视线追踪的交互式突显技术,然后让24名大学生分别在有和没有采用基于视线追踪的交互式突显方式下,完成从数字及图标材料的海量刺激中搜索并定位目标刺激的任务,并记录任务完成时间、错误数以及被试的主观疲劳评分。结果发现,自适应低通滤波算法能有效过滤漂移、震颤和微小的不随意眼跳,实现交互式突显系统;无论是在数字材料还是图标材料下,使用交互式突显技术的任务完成时间显著快于未采用该技术,完成错误数上两者无显著差异。在数字材料下,采用交互式突显技术的疲劳度主观评分显著低于没有采用该技术,而在图标材料下,这种差异并不显著。本研究表明基于视线追踪的交互式突显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海量信息下的目标定位绩效,这种交互式突显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