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为分析广西桂林新农合参合农民卫生服务利用与受益的公平性,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对其卫生服务利用与受益的公平性进行评价。新农合参合农民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78 5和0.198 9;补偿总费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404 5和0.161 6;门诊受益率和次均门诊补偿费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294 6和0.292 1;住院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201 1和-0.018 8。新农合参合农民卫生服务利用与受益均存在不公平现象,门诊服务利用公平性好于住院服务,但门诊受益公平性较住院差,基层医疗机构的受益公平性好于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2.
2003年,我国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工作.利用新农合试点县卫生服务调查资料,从卫生服务需要量、利用率、医疗费用以及从新农合得到的费用补偿等方面分析不同收入水平的参合农民的受益情况.结果显示,贫困农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大,卫生服务需求的未满足程度较高,从合作医疗中受益相对较少.认为不同经济状况的参合农民在卫生服务利用中存在不公平现象.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2003年,我国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工作。利用新农合试点县卫生服务调查资料,从卫生服务需要量、利用率、医疗费用以及从新农合得到的费用补偿等方面分析不同收入水平的参合农民的受益情况。结果显示,贫困农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大,卫生服务需求的未满足程度较高,从合作医疗中受益相对较少。认为不同经济状况的参合农民在卫生服务利用中存在不公平现象。  相似文献   

4.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总结了鄂尔多斯市新农合的成长历史,探讨了全市新农合突出大病补偿和创新工作机制的特点,分析了鄂尔多斯市新农合的参合率、筹资标准、报销比例不断提升的主要成效,并且剖析了政府部门、定点机构以及参合人员目前存在的对政策认识不清、新农合基金压力大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深入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加强精细化管理、培育商业保险市场等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为进一步的政策建议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农合”对农民收入公平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卫生经济学中的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河南省"新农合"试点县农民收入公平性的变化,评价"新农合"筹资、补偿以及医疗费用负担对农民收入公平性的影响。为新农合的推广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使"新农合"这一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模式为农民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利用卫生经济学中的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河南省"新农合"试点县农民收入公平性的变化,评价"新农合"筹资、补偿以及医疗费用负担对农民收入公平性的影响.为新农合的推广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使"新农合"这一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模式为农民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佛教新闻     
《法音》2008,(4)
青海省95%以上的僧侣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本刊讯为解决寺院僧侣的医疗保障问题.青海省政府将寺院僧侣和教职人员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目前95%以上的僧侣参加了新农合。记者从青海省卫生厅了解到,2003年,青海省就尝试将寺院僧侣纳入新农合范围。解决僧侣医疗保障问题。2006年,青海省卫生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重视寺院僧侣参合工作。属于特困医疗救助对象的僧侣.卫生部门协调民政部门资助参合,并享受贫困农牧民医疗救助政策。同时,青海省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定期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某县农民参加新农合意愿及受益公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调查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意愿选择及受益程度,对影响参合因素及政府补助分配的公平性进行研究,认为:影响参合因素主要有家庭收入、家庭医疗支出、补偿比例等;从受益角度看,总补助的集中指数是负值,不同人群的受益趋于公平。从不同服务看,住院的公平程度好于门诊。  相似文献   

9.
分析三种医疗保障制度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利用入户调查数据,比较三种保障制度卫生服务需要、利用状况,采用集中指教评价其公平性.三种制度的门诊公平性较好,住院公平性较差,新农合住院公平性最差.因此,应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的住院补偿水平,积极推动三种保障制度统筹,增加居民经济收入,提高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重庆市,分析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经济风险状况,发现政策实施中的障碍与局限,并提出相应建议。经随机抽样获得样本,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做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医疗自付费用的影响因素;计算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估算患者的门诊和住院就医相对风险度。患者就医的医疗机构层次对其门诊或住院自付费用有正向影响;收入越低,患者家庭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概率越大;患者中收入较低者门诊和住院就医相对风险度都较高。结论显示要通过按医疗机构层次由低向高而逐级降低住院报销比例的政策来引导患者分级诊疗和控制疾病经济负担,需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特别是其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于主要依靠门诊治疗的慢性病患者,政策设计还需要提高其门诊费用补偿水平以及扩大门诊补偿政策的受益面;基本医疗保险抵御风险能力的发挥需要社会保障体系为低收入患者托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江苏省农村地区健康管理团队实施与老年慢病家庭疾病经济负担的相关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测算江苏省农村地区老年慢病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和发生强度,估计影响家庭直接经济负担、经济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江苏省农村地区老年慢病家庭疾病经济风险较高。相关经济社会因素和慢病患者的就医行为会显著影响家庭现金卫生支出以及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和发生强度。政府应当对农村老年慢病人群提供系统性的经济风险保护,降低疾病的经济负担和风险。  相似文献   

12.
从重大疾病的严峻挑战及其对医院管理的影响分析出发,阐述宏观医院管理的政策环境和全民健康的理念战略。提出公立医院要实施应对大健康背景、以维护和促进全民健康为目标、注重社会效益和健康权益的医院发展战略,将健康管理置于优先发展战略中,在理念、战略、实践环节上有所作为,不仅要治病,更要参与预防,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总结教学研究型医院、三级医院、县级医院等不同层级公立医院在全民健康中的功能定位和战略实现路径,筛选在健康管理上做出表率的几家医院代表及其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平台加强农村妇幼保健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住院分娩是否应该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范围,目前在学术界和实践中仍然存在争议。以陕西省镇安县为案例,从公共政策分析的角度,通过对该县定额住院分娩制度运行效果的分析,论证了把住院分娩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的积极意义,同时针对该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住院分娩是否应该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范围,目前在学术界和实践中仍然存在争议.以陕西省镇安县为案例,从公共政策分析的角度,通过对该县定额住院分娩制度运行效果的分析,论证了把住院分娩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的积极意义,同时针对该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卫生政策是村级医疗顺畅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在对H区村卫生室实地观察与深入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其政策发展环境,尝试对村卫生室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建议政府应逐步将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在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上有清晰的政策定位,建立适当的人才引进机制,加强绩效考核制度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6.
探讨如何发挥三级医院的资源优势,创建一种新型的城市中心医院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充分整合城市卫生资源,在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资源互补,短期内带动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持续发展,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同时提出了当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些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7.
探讨如何发挥三级医院的资源优势,创建一种新型的城市中心医院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充分整合城市卫生资源,在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资源互补,短期内带动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持续发展,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同时提出了当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些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分级诊疗的政策,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住院难、手术迟"之医疗供需矛盾,探讨三级以上医院让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的Ⅲ级、Ⅳ级的患者(以下简称"Ⅲ级、Ⅳ级患者")得以开展日间手术的策略。结合工作经验,查阅文献发现,加强围术期评估和术后随访,以对患者进行闭环管理,可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安全隐患;术后快速康复理念下多学科协作是使Ⅲ级、Ⅳ级患者得以顺利开展日间手术的基石;麻醉医生通过制定个体化麻醉方案为Ⅲ级、Ⅳ级患者开展日间手术提供安全保障。从而进一步说明Ⅲ级、Ⅳ级患者得以开展日间手术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医院众多科室协作努力,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9.
运用卫生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和供给、疾病经济负担及卫生费用影响的因素,探讨老年人卫生服务的特点,为老龄化社会卫生服务供给提供政策建议。老年人主要罹患慢性疾病,疾病经济负担沉重;影响老年人卫生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健康状况、医疗保险、城镇化等;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具有多样性,应针对性地提供卫生服务。通过建立慢性病的分级诊疗、分类管理制度,引导老龄患者就近就医,并通过进一步完善老年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制定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保证老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新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效果,利用2008年和2012年两次横断面调查资料,分析医疗救助对象和非医疗救助对象的卫生服务需要、利用及费用变化.救助对象的两周患病率由2008年的181.34‰下降到2012年的87.81‰,2008年两周患病率救助对象高于非救助对象.救助对象两周就诊率由2008年的110.92‰下降至2012年的46.93‰,2012年两周就诊率救助对象高于非救助对象.年住院率救助对象均高于非救助对象.新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提高了贫困人口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应将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农合紧密结合,持续资助贫困家庭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