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海》2017,(5):147-152
"孝"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觉悟,也是中国社会发生最早的伦理启蒙,从孝慈伦理,到"孝"治天下,再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同理想,其文明精髓是追求人的终极关怀。当代中国社会的重大难题之一是"超载老龄化",它使原有的家庭-社会-国家伦理实体的有机体系面临解构,老龄人难以透过"孝"的自然伦理安全系统达到伦理上的终极回归,因而难以完成伦理型文化背景下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即终极伦理关怀。老龄化社会期待孝道伦理的新启蒙,在孝道传统的回归和创新性发展中学会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学会伦理地思考。  相似文献   

2.
徐信坚 《天风》2023,(5):31-32
<正>现今我国人口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口比重加大,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国家大力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农村社区。中国教会作为中国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信徒的年龄分布和结构中的老龄化现象也甚为明显。如今,教会也正在积极探索开展老年事工的方式,力求老年事工中国化在实践中发挥有效作用,将上帝的爱和福音传递给需要关怀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3.
我国老龄化与老年医疗保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进入21世纪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重大课题.中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及老龄化的速度在世界上都是相当高的.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棘手的社会、经济问题,其中如何完善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障制度尤其突出.通过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出发,分析现有医疗保障制度的局限性,运用系统层次理论,进一步提出建立多层次老年医疗保障体系的具体设想.即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充分发挥国家与社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作用,做好"老有所医"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我国社会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成为社会重点关注对象。对老年人我国将实行社会化管理,建立老年社区为老年人口提供服务,老年社区规划逐渐受到社会中的重视。基于此,文章主要从现阶段老年社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对老年社区规划设计原则、老年社区规划中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和老年社区规划中的无障碍设计的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人间重晚晴——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老年照料体系唐仲勋21世纪将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总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是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将于2000年进入老年型社会,到21世纪中叶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而人口高龄化(指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的提高)尤快于...  相似文献   

6.
伦理学关注如何过一种好的生活,自然包括如何过一种好的老年生活。西方主流伦理学缺乏讨论该问题的资源,因为它们预设了理性、自足的道德主体,忽视了人的脆弱性。关怀伦理学对人的脆弱性有清醒的认识,关怀涉及人类不可避免的依赖性和脆弱性,它是一种以满足他人的基本需求、促进他人的发展、帮助他们避免伤害和减少痛苦为目标的实践。从关怀伦理的视角出发,可以借鉴能力理论的方法,探讨维护人类尊严的老龄关怀方案。重视脆弱性的老龄关怀,向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伦理要求,强调通过有利的社会条件来支持具体层面的关怀活动的展开。这带来了一种老龄文明的转型,它不再将老龄化视为人口结构的负面事实,而是将其作为社会文明形态的建构因素来思考一个和谐正义的社会能够为老龄化提供何种支持条件,它从老年人的需求和能力出发重构了什么是好生活的完整答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快速老龄化, 劳动人口中老年人的比重持续扩大。工作中成功老龄化(successful aging at work)积极看待工作中的老龄化过程, 指出老年员工不仅能很好地适应自身与工作变化, 还能为组织持续创造价值、发挥“余热”, 进而有助于缓解劳动力老龄化和年轻劳动力短缺所带来的难题。工作重塑(job crafting)作为员工的一种主动性行为, 与个体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能有效帮助老年员工实现可持续的人-环境匹配和资源有效管理, 适应年龄与工作环境的变化, 在职业生涯晚期带来积极的工作结果, 最终实现工作中成功老龄化。工作中成功老龄化、老年员工工作重塑的概念和测量皆须进一步研究, 进而深入开展老年员工工作重塑对工作中成功老龄化的作用机制及干预方法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带来了庞大的老年人口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很多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比我国拥有更成熟的老年人口社区卫生服务经验和体制.比较了中国和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社区卫生服务场所与内容,分析存在的差异,总结发达国家模式对我国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人口死亡率和出生率相对变化的影响,我国在21世纪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已达到小康水平,因此不仅需要关注老年人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其精神层面的需求。但由于社会转型导致空巢老人的现象更加普遍,使很多老人不能享受天伦之乐,甚至感受到无比的孤独寂寞。这时发展老年教育、完善终身教育十分有必要。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老年教育不仅是实现积极健康老龄化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建立学习型城区的重要措施。文章从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发挥社区学院教学资源优势,促进老年大学与社区融合综合分析,基于目前我国老年大学的现状以及社区学院与老年大学的关系,提出了重视老年教育,加强设施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引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等措施。希望通过文章,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社区教育参与率和幸福感,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展现其晚年风采,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0.
义命之辨既是儒家对人的道德与命运之间关系的处理,也是儒家对人的生命之终极关怀。对此,孔子、孟子、荀子和《易传》儒者提出了"知天命"、"正命"、"各正性命"等观念。在先秦儒家看来,命固然是对人的客观限制,但同时,也正因为有它,才彰显了人的生命及其创造力之伟大,尤其是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对人的生命之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和防治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受损,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日益上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越来越严重的健康问题。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老人有一亿两千万,到2050年将达到四亿五千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目前我国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八千四百万,占总人口的6.6%。到2050年将成倍增加达两亿一千二百万,占总人口的13.2%,这一重要的社会大众健康问题会给千万个家庭及整个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然而,目…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末我国就已经步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根据《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2.22亿,占人口总数的16.1%。老年人的增长速度加快,基数巨大并且呈高龄化的态势发展。同时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导致了家庭人口结构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独生子女与其父母、子女组成了"三世同堂"的家庭格局,即年轻夫妻、子女、夫妻双方父母三代人共处一室,这种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家庭"组织,在未来  相似文献   

13.
白伟光 《法音》2014,(6):58-60
正未富先老,"未备先老",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老龄化的形势十分严重。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人的37%。而且预计,今后我国老年人口还会以年均800万以上的规模激增,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的老人将达到4个亿。那时16亿人口中老人就会多达31%。因此,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有效应对人口老化,已成为重大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4.
老龄化作为一种全球趋势,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社会的老龄化具有特殊性,养老问题的突出与老龄产业的兴起,对于社会提出了多重挑战。因此,通用设计理念作为全关怀思想,成为了应对老龄社会挑战的有效对策。由无障碍理念发展起来的通用设计理论,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具有多元化的具体内容,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梳理通用设计的概念衍生与发展历程,对于今后我国的老龄化社会中的相关设计对策的运用具有指导与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老龄化及其引发的心理支持问题,是目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老年心理关爱所存在问题和现实紧迫性,系统梳理和对比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周边地区的研究和工作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老年心理健康相关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当下适合我国老年化特色的有关心理健康研究和实践的主要任务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6.
王从友 《天风》2008,(18):10-11
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总人口的10%.而据国际公认的准则,老年人占总人口7%-14%的国家,就可以称之为老龄化.而在我们的教会中信徒结构也有几个特点,其中之一就是"老人多".因此,如何给老年弟兄姊妹以实际的信仰帮助、生活指导,对于传道人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此,谈几点拙见与教牧同工、老年弟兄姊妹共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人口逐渐老龄化,国内外大多数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年人的居住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目前多数国外发达国家针对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已经确立了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模式。而我国老龄人口增速较快,老年人口基数较大,且多数未富先老,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养老居住问题也逐渐凸显,从我国养老的传统观念来看,"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模式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设计师应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特点出发,总结适合老年人的住宅室内设计原则及适老化设计的内在因素,提出住宅室内空间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关设计要点,解决老年人在居家养老中面临的障碍,为老人的养老生活打开一扇窗,让更多的老人能够在自己的家中快乐地生活、健康优雅地老去。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5,(7)
<正>关怀生命,就是要让生命在身体、心理、灵性方面得到整全的成长和发展,其中包括灵性生命、精神生命等,都是不容忽略的。如刚刚发生的"东方之星"轮船翻船事故,我们在为死者祈祷哀悼的同时,也需要对死者的亲人进行生命关怀和心理辅导,及时舒缓他们的情绪,抚慰他们的心灵。在牧养辅导上,要使牧养和辅导与生命关怀结合起来,改变以前在某些方面只有牧养没有关怀的单调模式。这也是今天教会圣工要加强的一个维度。所以,今天的教会牧养和辅导的新模式应该是:牧养加关怀,辅导加关怀。  相似文献   

19.
适老化设计是与老年人群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认知特点相匹配的一种设计理念。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人群消费在国民消费中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国内市场上针对老年人而设计的产品却相对匮乏。老龄化背景下居住空间家具产品的适老化设计研究从普通居住空间环境、配套设施与产品的适应性设计两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当前的老年人家具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口的相对比例以及绝对值不断增长,外科手术患者中合并心脏病的患者比例也在不断增加。这类患者都具有较高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心衰及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如何评价这些患者的围手术期风险,细致调整心脏病用药,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同时避免术前不必要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