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生前预嘱志愿服务能够帮助服务对象获得生命的关怀,增加机构的服务内涵,提升志愿者的自我效能感,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此基础上构建生前预嘱志愿服务体系,包括服务内容、基本素质和要求、队伍建设,详细分析生前预嘱志愿服务面临的困难与压力,并提出生前预嘱志愿服务的发展建议,即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志愿服务站;申请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推进志愿服务的项目化发展;利用智能云平台,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志愿服务的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前预嘱允许人们通过提前签署相应文件对临终医疗护理进行选择,维护自身的尊严。尽管其目的不是强制性要求公民的应用,但在中国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且社会认可度较低,只有立法是其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在理清生前预嘱界定的基础上,借鉴先行国家的开展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践情况,以立法为基础,确立其实施主体,规范其实施要求,制定严谨的立嘱、鉴定、实施、撤销程序,保障患者的自主选择,为生前预嘱的法律建设提供参考,进而促进其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上所有提供安宁缓和医疗服务的国家和地区,都将生前预嘱以及功能相似的一系列文件作为开展这项服务的合法性前提。通过对十几年来在中国大陆开展生前预嘱推广工作的总结,以及目前所有生前预嘱签署者的大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其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法律政策、伦理道德、传统文化、国族心理、医疗制度改革、临床学科发展等均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在生命科学和医疗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生前预嘱使得个人意愿和医疗偏好成为现代医学成长和成熟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伦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疗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迅速发展,个人对医疗措施具备了更宽泛的选择权。然而,我国对生前预嘱制度的引入存在较大的伦理争议,主要表现为基于目标冲突、责任冲突和角色冲突导致的伦理困境。通过解析救死扶伤的时代理解、父权主义的时代抛弃、自然死亡的时代定位与生前预嘱的时代需求,提出我国应对救死扶伤进行重新定义、确立个人中心主义、正确对待自然死亡、推进生前预嘱制度入法的应对策略,以从根本上破解生前预嘱制度的伦理困境,促进生前预嘱制度在我国的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检索Clinicaltrial及Clinicalkey网站2000年~2020年生前预嘱相关的临床试验项目,以其为切入点,探讨生前预嘱相关临床试验的数量、研究类型与方法、受试者类别、干预方式、研究内容等方面的变化趋势,比较分析阻碍生前预嘱在我国推广实施的文化、制度、宣传、人员等方面的因素。借鉴国外生前预嘱发展变革经验,并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伦理文化以及医疗环境等特点,从完善法律制度、加强资助、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科研质量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促进生前预嘱在我国的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自由意志与生命权之处置两个角度入手,探讨生前预嘱与缓和医疗相关的伦理与法律问题。发现自由意志系生前预嘱的生效基础,对于不涉及生命权处置的预立医疗计划依现行法律“当然有效”;而对于选择缓和医疗、放弃治疗等涉及生命权消极处置的生前预嘱,则需严格限定其生效条件,且医院应当建立一套机制对此予以审查。此外,亦探讨了生前预嘱确定的消极治疗所带来的其他问题,有助于相关领域的继续深入与补充立法,并对医生选择绝症患者的治疗方案及减小医院法律风险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顾文献对生前预嘱、预立医疗指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三个概念产生的背景、定义、内容组成和法律实践等问题进行梳理与澄清,进一步指出概念之间的关系。生前预嘱与预立医疗指示属于归属关系。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是继预立医疗指示产生和应用后,为促进其签署而提出的概念,二者在内容、实施的侧重点及实施效果方面存在差异。通过概念辨析,旨在减少医务人员和公众对以上概念的混淆和误解,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实践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研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对生前预嘱及临终关怀的认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对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晚期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97.10%的患者不知道生前预嘱概念;69.20%的患者愿意选择生前预嘱,年龄、性别、长期居住地、宗教、婚姻状态、住房类型、肿瘤类型是其影响因素;84.00%愿意接受临终关怀医疗服务,长期居住地、教育程度、宗教、婚姻状态、住房类型、肿瘤类型是其影响因素。由此可见,生前预嘱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知晓率很低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必要促进生前预嘱的宣传,让每位晚期肿瘤患者的意愿得到尊重。  相似文献   

9.
基于心理连续性的人格同一性问题挑战了预嘱的道德合理性,布坎南尝试通过降低保留人格同一性的心理连续性阈值来化解这一挑战。在此基础上,分析老年痴呆症预嘱所面临的伦理困境,认为人格同一性并非论证预嘱道德合理性的充分条件。处于老年痴呆症早期阶段的患者能否修改预嘱中的决定取决于其当前的行为能力,而非他们与预立预嘱时自己的心理连续性程度;对于失去行为能力的人格个体与后人格个体,他们当前改变的意愿或利益仍然具有道德意义,对预嘱有效性的论证还需进一步探讨患者在不同阶段的道德地位。  相似文献   

10.
张计 《天风》2007,(10):33
三自(自治、自养、自传)是中国教会的办教方针和原则,几十年来取得了重大成就。“自治”意即“自我治理”。教会要怎样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如果教会治理得好,一定会兴旺,可是怎样的治理才是好的治理呢?我认为,大多数的信徒满意才是一个成功的教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来,在唯物辩证法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这不仅表现在对原有理论原理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而且也表现在已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了某些具有普遍性的新范畴。尽管这方面的研究还刚刚开始,带有探索的性质,但对于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来说,毕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然而,相形之下,对于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研究,就显得比较薄弱一些,有待于深入展开。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看法,作为引玉之砖,以期得到批评和指教。  相似文献   

13.
什么样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是否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能否向共产主义过渡等问题,是我们必须在实践上和理论上要弄清的重要问题。弄清这些问题,对于纠正多年来的左倾错误倾向,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顺利实行国家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以上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说明睡眠期间脑和心里活动的体内动力学与作为一个有机体的个体功能动力学的关系,尤其是与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职责的关系。根据Hess的动物性功能(指感觉、运动和机体行为)与植物性功能(指自主体内控制系统)之间的经典区别,可以描述睡眠状态的二元性意义。在发现REM睡眠(快眼动相睡眠)之前,Von Economo于1995年提出睡眠状态的二元性,包括“脑睡眠”和“躯体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之林,心理学既古老又年轻,而个性心理学则更是如此。对个性心理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希波克利特的气质类型,在中国古代医书“内经”中亦有对个性类型的描述。然而,个性心理学真正成为独立分支,却是始于一九三七年,在 G·W·  相似文献   

16.
伦理学应称为伦理科学。伦理科学是研究道德现象,上升为道德理论,并提出道德规范的科学。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道德学、伦理学和实用伦理学。1、道德学是整个伦理科学的基础部分。它是描述性科学,因而可以称作伦理科学的现象学。根据道德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道德学在纵向上分为回顾型研究;现实型研究;展望型研究。根据道德现象发生的地域和文  相似文献   

17.
18.
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儒、道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在美学领域儒、道文化更是各有千秋,但是又有着相同之处.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礼"它是以"仁"为根基,偏重于伦理学."仁"在儒家的思想之中是最高的境界,但是这个境界是可以达到的,如<孟子·告子下>即说"人皆可以为尧舜"[1].  相似文献   

19.
一、服饰意义 服饰的创造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不同的社会文化产生外部形态各异的服饰,服饰的产生,往往是社会意识、文明程度、劳动方式、宗教信仰、历史背景、审美情趣、伦理道德的综合反映。不同的服饰构成诸多的文化现象,服饰的风格是历史深层的沉淀,是民族文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说到禅净双修的问题,必须从宋代永明禅师写的禅净四料简谈起。我国汉地佛教到了宋代,禅净两宗最为盛行。永明延寿(904—975)禅师于公元961年,应吴越王钱俶之请,住持杭州永明寺(即今净慈寺),参学的大众近二干人。因此尊称为永明禅师。他原来是禅宗法眼宗的巨匠,著有《宗镜录》一百卷,《万善同归集》三卷,《神栖安养赋》一篇,回向极乐净土。当时他写有禅净四料简,意在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