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调查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探讨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11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状况进行测评,并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处于较低水平,应对方式趋向于采取屈服方式,生活质量处于较高水平,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指导患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根据自我效能理论及肿瘤患者自我效能的研究,从自我效能的概念、特征维度、测量、增强肿瘤患者自我效能的必要性及该理论对肿瘤护理的启示等角度进行阐述。提出在肿瘤护理领域应注重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从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球慢性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慢性病照护模式强调激活患者参与自我疾病和健康管理的意愿、知识、能力和信心,有利于增加患者的健康相关行为,改善健康结局和生活质量,优化卫生资源的有效使用率。通过回顾国外患者激活相关文献,从概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和如何提高激活水平等方面进行综述,引进患者激活的思维,为提高我国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改善健康结局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我效能感与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关系如何,目前研究存在较大分歧。为明确二者关系,探究分歧原因,对检索后获得的44项研究(46个独立效应值)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自我效能感与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存在中等显著正相关(r=0.27, 95%CI=[0.21, 0.33]);二者的相关强度受文化背景和被试健康状况的调节,但不受性别、自我效能感测量指标和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测量指标的影响。结果初步澄清了健康信念模型、信息搜寻综合模型和风险感知态度框架的争论,表明个体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其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往往也会越频繁。研究启示政府和健康医疗从业者可以通过开展网络使用技能培训等干预方式提升公众自我效能感水平,间接促进公众的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情绪调节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情绪调节方式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128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情绪调节方式、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关系紧密;(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方式可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3) 减弱调节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疾病治疗与康复的自我效能模式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其在特定情境中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预期。患者的自我效能预期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其行为表现和生理机能,从而影响到疾病治疗与康复效果。患者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发展既受各种效能信息的影响,也受个体认知加工方式的影响。根据患者自我效能的形成与作用模式,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预期,发挥它在疾病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怀勇  郑意颖 《心理科学》2022,45(3):591-598
学习投入是预测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学习投入一直是学者们探讨的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然而,以往鲜有从课堂公平的视角进行的探索。本研究从社会交换理论出发,以621名高中生为被试,探讨课堂公平对高中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师生交换关系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在二者关系中的链式中介机制。发现:(1)课堂公平与师生交换关系、学习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习投入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课堂公平不仅能直接正向预测中学生的学习投入,而且还能够通过师生交换关系的单独中介作用、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单独中介作用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学习投入。研究结果揭示了课堂公平对学习投入影响的内部心理机制,为通过营造课堂公平而改进师生交换关系与学习自我效能感以及更好地提高中学生学习投入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我效能感过低,是现代大学生生活质量不高,学习生活状态不佳的原因之一,本文对运用催眠疗法,在潜意识状态下针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心理干预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了解催眠疗法对大学生自我效能进行心理干预的影响和作用,本文旨在研究现代大学生在催眠状态下自我效能感的变化,以期为提高自我效能感提供有效的干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的目的。为临床心理咨询师对现代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法得出催眠疗法能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9.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其在特定情境中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预期.患者的自我效能预期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其行为表现和生理机能,从而影响到疾病治疗与康复效果.患者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发展既受各种效能信息的影响,也受个体认知加工方式的影响.根据患者自我效能的形成与作用模式,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预期,发挥它在疾病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感恩对生活满意度的独特预测作用,在应对方式、自尊、情绪、一般自我效能感中探讨哪些中介变量可能是感恩能够独特预测生活满意度的原因。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量表(PANA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大五人格简版问卷(NE0-FFI)测量338名大学生。结果:(1)控制性别、人格后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消极情绪的回归效应不显著;自尊和积极情绪的回归效应显著。(2)控制性别、人格后自尊的中介效应显著,积极情绪的中介效应不显著,自尊和情绪的对比中介效应显著。结论:(1)应对方式、消极情绪、一般自我效能感等中介变量在感恩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可能受人格的影响。(2)自尊可能是感恩能够独特预测生活满意度的原因,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处于中等或偏低的水平,导致患者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自我效能影响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因此,有必要介绍糖尿病自我管理理论及研究现状,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因素及干预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择业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信心程度。自从Betz和Taylor提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该概念已引发了职业心理学中众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章总结了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因素及其干预措施。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因素可概括为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三方面,干预措施依据不同的理论,主要有归因训练、团体干预、职业决策训练、认知重构、计算机职业指导系统等  相似文献   

13.
张志杰 《心理科学》2005,28(3):566-568
探讨时间管理效能对时间监控行为和自尊、自我效能和学习满意度的中介作用。随机选取26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时间管理效能对时间监控行为和自尊、自我效能和学习满意度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时间监控行为既可以通过时间管理效能来影响自尊、自我效能和学习满意度,也可以直接影响自我效能和学习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管理自我效能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以管理者自我效能感这个具体自我效能感为研究对象,探讨具体自我效能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发现:⑴管理自我效能感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都对管理者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但前者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⑵管理自我效能感对管理者工作态度有显著影响,但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不显著;⑶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要通过管理自我效能感,对管理者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产生间接影响。这就证明了:⑴自我效能感可以分为两个操作层次,即一般和具体,且前者主要通过后者产生间接作用;⑵要提高自我效能感的预测效果,须针对具体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处于中等或偏低的水平,导致患者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自我效能影响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因此,有必要介绍糖尿病自我管理理论及研究现状,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以5所公立小学的1161名四、五年级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成长型思维模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小学生学业成绩以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小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2)成长型思维模式显著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3)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4)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跨理论模型通过评估分析行为改变者的意愿及需求,并为之提供有针对性的行为支持技术,从而帮助改变者建立健康行为。主要内容有变化阶段、变化过程、自我效能、决策平衡。变化阶段是跨理论模型的核心结构,反映出人们在行为改变过程中从意愿到行动的动态变化,为健康教育提供框架及评估方法。变化过程则为制定健康教育内容提供指南。自我效能及决策平衡贯穿于整个变化阶段及过程中,对行为改变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近年来,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已被广泛应用于个体及群体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中,但其效果仍需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8.
以216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协方差结构模型对成就目标、自我效能、价值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课堂自我取向对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内在价值和达成价值对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管理者的管理自我效能感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管理工作的复杂化需要管理具有高的管理自我效能感。作在介绍有关管理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职业紧张的关系,以及影响管理自我效能感因素的研究的基础上,就管理管理自我效能感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摘 要:对531名青少年进行为期五个月的追踪,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考察积极、沮丧、生气三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问题行为、抑郁和生活满意度)间的相互影响。结果:T1积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不能预测T2问题行为、抑郁和生活满意度;T1沮丧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预测T2抑郁水平;T1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显著预测T2生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结论:高沮丧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能保护青少年处于“低抑郁状态”,而生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更容易受到个体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水平的影响,是青少年处于不良心理状态下的易感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