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总结经后腹腔单孔腹腔镜单纯及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初步临床经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在2010年~2011年,我科应用经后腹腔入路单孔腹腔镜下进行单纯肾切除及根活性肾切除病例8例.其中肾积水合并无功能肾5例,肾癌2例,萎缩无功能肾1例.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10min~170min,平均138min;术中出血50ml~200ml,平均88ml ;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我们在应用后腹腔单孔腹腔镜行单纯及根治肾切除术初步总结,该手术方式安全有效,可行性高.其手术优势需更多病例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肝切除术因其具有创伤小、对机体生理干扰小和术后康复快等优点,现已被全球广大肝外科医生认可和广泛推广。目前在多种疾病和多项手术方式中已经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随着理念不断更新与器械更新迭代,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技术仍在持续完善和进步中,本文就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技术,从体位、Trocar及手术入路、术前数字化评估与规划和术中超声应用、切肝平面的掌握、吲哚氰绿(ICG)荧光染色应用和麻醉配合等几个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手术技术的进步,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PD)的围手术期死亡率不断下降,大部分胰腺中心甚至已经达到小于2%,但术后并发症,比如胰瘘、术后出血、腹腔感染、胃排空障碍等居高不下。其中术后出血和腹腔感染会导致病情危重,有时需要紧急处理,否则危及生命;术后胰瘘是最常见并发症。胰腺术后胰瘘(POPF)发生率3%~45%,可能导致术后出血和腹腔感染,也是导致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防治胰瘘,尤其是防治C级胰瘘,是所有胰腺外科医生共同面临的难题。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与文献,对胰瘘发生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和治疗胰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极端状态创伤病人实施损伤控制外科策略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损伤控制与损伤控制外科概念的形成及拓展损伤控制的初步概念形成于 2 0世纪 80年代 ,有学者[1] 回顾性总结了剖腹过程中具有严重出血潜质的 31例创伤患者的救治经验 ,发现采用常规血液置换、详尽手术、关闭腹腔并行引流的最初 14例病人中仅存活了 1例。随后的 17例病人以尽可能快的速度结束剖腹探查 ,以避免进一步的出血。术中只行重要血管的修复 ,简单结扎切除肠管的盲端 ,胃肠或膀胱穿孔仅行荷包缝合修复 ,使用盐水沙巾进行腹腔内填塞 ,关腹时不行引流或造口。通过纠正凝血障碍 ,12例存活病人在 15~ 6 9小时后再次打开腹腔 ,完成确定…  相似文献   

5.
总结经脐单孔免气腹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的优势。对40例阑尾炎患者行经脐单孔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所有手术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经脐单孔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扩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适应证,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而且其良好的美容效果是传统腔镜手术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6.
探讨持续性闭式吸引技术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过程中能量器械使用而产生的烟雾消除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经戳卡侧孔排烟法,研究组在术中应用持续性闭式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手术疗效的观察指标中,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手术耗材成本低、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近期并发症指标观察中,发现研究组术后出血或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闭式吸引技术能快速消除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不会影响腹腔内恒定的气腹压,保持清晰的手术视野,从而确保手术能安全、顺利地进行,还能减轻高额微创手术费用的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选取笔者所在科室86例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但对比分析无明显差异,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少于开腹组(P0.05)。分析对比术前、术后血清胃动素与胃泌素,腹腔镜组无明显差异,而开放组术后胃动素和胃泌素都有了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少于开腹组(P0.05)。因此,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安全可行,胃肠动力恢复快,有利于维持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平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探讨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术治疗特发型巨结肠性便秘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特发型巨结肠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结肠次全切除加回肠-乙状结肠侧侧吻合/升结肠-直肠端端吻合术患者13例和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术患者22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随访资料。在术后并发症指标观察中,发现全结肠切除术组的术后腹腔内感染率和术后炎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少于结肠次全切除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指标观察中,发现全结肠切除术组术后再手术干预率显著低于结肠次全切除术组,并全结肠切除术组无一例术后复发而再次手术的患者(P0.05)。特发型巨结肠性便秘更加适合行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术。  相似文献   

9.
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总结52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资料。结果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金标准”的多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各项指标基本一致。因此,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无瘢痕,代表了当前胆囊疾病治疗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单孔腹腔镜手术中,由于腹腔镜镜头及各手术器械均经脐部单一切口进入腹腔,易造成器械之间在腹腔内外的相互干扰,无法充分展开而形成"筷子效应",进而影响操作,降低手术安全性。细分来看,单孔腹腔镜的"筷子效应"发生在三个水平,即腹腔外,腹腔内以及肚脐水平。每个水平的"筷子效应"有各自不同的成因及对策,但并不孤立存在。任一水平的干扰均影响整体的手术操作和患者安全,是为"三位一体"。在改进器械的基础上,解决"筷子效应"主要在于提高手术技能,熟练掌握每一个操作器械。采用"三位一体"的思路,做到内外兼修才是做好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肝门部胆管癌是一种罕见的胆道原发性肿瘤,其临床症状隐匿,早期检测方法匮乏,以至于患者总体生存率低下。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肝外胆管切除,淋巴结清扫,均给予患者带来长期存活和潜在治愈的可能。尤其是联合新辅助放化疗后行肝移植术,为不能切除的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但是关于手术切除的范围、术前减黄的执行标准、动静脉的切除与重建均存在争议,亟需联合多诊疗中心开展大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确定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的执行标准。  相似文献   

12.
通过肝脏的血流由于肝前、肝内或肝后性梗阻而引起门静脉压力超过 10~ 12mmHg者 ,称为门脉高压症 (PVH )。门脉高压症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和对再出血的预防。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药物作用降低门静脉和曲张静脉的压力 ,从而减低曲张静脉的血管壁张力 ,防止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药物治疗在门脉高压症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用唯物辨证法方法对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门脉高压症的观点加以剖析 ,对提高我们临床治疗及辩证思维水平是有益的。1 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是矛盾事物的两方面血管收缩剂的作用 :研究证实 ,肝硬化门…  相似文献   

13.
探讨进展期胃体癌浸润周围脏器的联合脏器切除的适应证、手术入路、手术方法及意义.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我院15例胃癌直接浸润胰腺、脾脏和横结肠而施行全胃切除及胰体尾脾脏切除并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出现1例腹腔感染,1例切口感染,经通畅引流、局部冲洗及切口换药后均痊愈出院,无再手术及死亡病例.术后均进行随访,1例在术后14个月时出现局部复发,1年生存率100%,2年生存率38%.以右下腹肾前间隙开始的全胃切除及胰体尾脾脏切除并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符合肿瘤的切除原则,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对腹腔镜和开腹肝包虫内囊摘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选择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病例26例及行开腹肝包虫内囊摘除术病例50例,比较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禁食时间、镇痛药物使用例数、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禁食时间、镇痛药使用例数及时间、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开腹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可以达到与开腹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同样的效果,且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为保留产妇的生命权而牺牲其生育权的子宫切除术,仍是控制产科出血的最后手段。产科急症时,患者本人无法做出意思表示,子宫切除术的知情同意权由其法定代理人行使。子宫切除围术期,实施知情同意,仍存在许多法律盲点及实践困难。本文阐述了产科子宫切除术告知的法律义务、行为主体,以及告知患者子宫切除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为保留产妇的生命权而牺牲其生育权的子宫切除术,仍是控制产科出血的最后手段.产科急症时,患者本人无法做出意思表示,子宫切除术的知情同意权由其法定代理人行使.子宫切除围术期,实施知情同意,仍存在许多法律盲点及实践困难.本文阐述了产科子宫切除术告知的法律义务、行为主体,以及告知患者子宫切除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学习曲线,收集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由同一组医师连续开展最初5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病例,以每10例为一个手术阶段,分析记录其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显示成功施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50例,各组病例在年龄、BMI、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史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同阶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第1阶段与第3、4、5阶段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阶段与第3、4、5阶段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阶段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第1阶段与第2、3、4、5阶段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阶段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由此推断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学习曲线大约为10例~20例,即可达到较熟练水平和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18.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技术要点和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34例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质料.男22例,女12例,肾盂结石10例,输尿管结石24例.结果34例成功完成腹腔镜取石术,手术时间40min~90min,平均58min,术中出血10 ml~30ml,术后1例漏尿3d,术后3d~5d拔除后腹腔引流管,术后住院7d~9d,34例随访12个月~26个月,患者肾输尿管积水均明显好转,无结石复发及输尿管狭窄.后腹腔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可部分取代肾盂结石的开放手术,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或(和)URL治疗失败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癫痫诊治中医患同盟建立的实践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肝硬化者行超声检测,预测食管静脉出血,结果显示,出血组门静脉及胃左静脉管径均增粗,但胃左静脉更明显,门静脉血流速减慢而胃左静脉增快;出血组胃左静脉均呈离肝血流,其分流指数明显增大。胃左静脉的管径及血流速与门静脉比较具有显著的变化,其分流指数和血流方向在预测出血方面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腹膜后腔筋膜间隙层面解剖的研究总结,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中寻找安全正确的解剖层面,进行无血化解剖性手术操作,改进游离、切除肾脏的手术技巧。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61例局限性肾癌患者,其中左侧33例,右侧28例;肿瘤直径3.4cm~7.5cm,平均5.6cm。通过寻找显露肾旁前间隙、腰肌前间隙、肾筋膜前叶肾前融合筋膜间隙等无血管平面,实施无血化解剖性肾切除手术。6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3min~98min,平均61min;出血量30ml~150ml,平均75ml;术后4d~8d出院。7例发生腹膜破裂,5例发生肾上腺腺体轻微撕裂,少量出血,无输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根据腹膜后腔筋膜间隙层面解剖的特点,通过辨认及分离肾旁前间隙、腰肌前间隙、肾筋膜前叶肾前融合筋膜间隙等无血管层面,可充分显露手术空间,在直视下辨别毗邻关系,可无血化解剖性实施手术,术中出血少,避免周围毗邻脏器损伤及大出血等并发症。该方法安全有效、节省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