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的疾病.成人中约5%有甲状腺结节存在,其中约14.9%为恶性病变.近来超声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甲状腺结节精确诊断的有效方法.本文重点介绍超声检查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作用概况.  相似文献   

2.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的疾病。成人中约5%有甲状腺结节存在,其中约14.9%为恶性病变。近来超声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甲状腺结节精确诊断的有效方法。本文重点介绍超声检查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作用概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不断提高。然而传统的检查手段在鉴别肿瘤良恶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术前诊断中,最具诊断意义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也依然会有约25%的标本无法明确良恶性,导致无法精准地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并且可能会使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及痛苦。研究发现,多种基因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帮助我们认识到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本质规律,进而与患者自身情况相结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实现精准的个体化诊疗,使患者受益。目前,Braf基因突变在甲状腺癌中最为常见,在临床诊疗方案制定中也应用最为广泛。本文就Braf基因突变在甲状腺癌个体化诊疗方案制定中的应用做一述评。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结节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结节(TN)是很常见的疾患,在成人中触诊可查出5%,但超声检查则可高达50%,TN的评估重要性在于对恶性结节需及时外科手术治疗,对大多数的良性结节则采取更为保守的治疗方法。近年对TN的诊断方法有许多进展,其中超声检查是第一线方法,超声检查TN如有以下特征时要考虑恶性的可能:(1)边缘不整;(2)形状不规则;(3)实体回声结构;(4)低回声;(5)晕轮消失;(6)微钙化;(7)结节内血流。而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活检在诊断TN时是最准确和直接的方法。其他有实验室检查(TSH、Tg测定),CT、MRI和PET-CT等。在TN的原发疾病中,良性多结节腺肿最为多见,占60%左右;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为5%~15%,这需看其年龄、性别、放射线病史、家族史等因素而定。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囊肿、Graves病和高功能结节等则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结节(TN)是很常见的疾患,在成人中触诊可查出5%,但超声检查则可高达50%,TN的评估重要性在于对恶性结节需及时外科手术治疗,对大多数的良性结节则采取更为保守的治疗方法.近年对TN的诊断方法有许多进展,其中超声检查是第一线方法,超声检查TN如有以下特征时要考虑恶性的可能:(1)边缘不整;(2)形状不规则;(3)实体回声结构;(4)低回声;(5)晕轮消失;(6)微钙化;(7)结节内血流.而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活栓在诊断TN时是最准确和直接的方法.其他有实验室检查(TSH、Tg测定),CT、MRI和PET-CT等.在TN的原发疾病中,良性多结节腺肿最为多见,占60%左右;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为5%~15%,这需看其年龄、性别、放射线病史、家族史等因素而定,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囊肿、Graves病和高功能结节等则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癌的诊治原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其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细针穿刺、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甲状腺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对较晚期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可行综合治疗(I131,放疗,化疗)。总之,甲状腺癌经合理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其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细针穿刺、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甲状腺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对较晚期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可行综合治疗(Ⅰ131,放疗,化疗).总之,甲状腺癌经合理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膀胱癌在我国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膀胱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尿细胞学检查及膀胱镜检查.这些检查都有各自的缺陷.膀胱肿瘤具有自身独特的分子标记物,可以被用来早期诊断、监测复发及评估预后,且为无创检查.因此检测肿瘤标记物正日益受到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在此我们就膀胱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在甲状腺外科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其原理是利用电极针产生200Hz~1 200Hz的振荡频率,引起结节周围离子的高频振动,所产生热能可导致病灶的凝固坏死。该技术最初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癌术后不可手术的复发病灶,然后扩展到甲状腺良性结节,现已有用于可手术甲状腺癌初始治疗  相似文献   

10.
探讨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对甲状腺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甲状腺结节内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本文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45例212个甲状腺钙化结节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钙化的大小、形状及位置进行分型,统计癌性结节与非癌结节出现各类钙化的比例。结论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均可出现钙化,位于内部、斑点状、针尖样或砂粒样的微钙化结节往往提示恶性可能。超声检查对诊断甲状腺疾...  相似文献   

11.
肿瘤标志物(TM)是指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肿瘤细胞的相关基因表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产生反应而发生异常变化的一类物质。TM对早期发现和诊断肿瘤及判断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TM检测及应用已进入分子及基因水平阶段。本文旨在对临床常见的及其新型的肿瘤标志物进行综述和介绍,为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消融技术已被应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及不可手术的复发的甲状腺癌,包括韩国(KSThR,KSR)、意大利(SIUMB)的多数专家均反对消融技术用于初治可手术的甲状腺癌。但有一部分医生仍将该技术违规用于初治可手术患者,而且多个甲状腺治疗中心均报道了一批射频消融后残留再次手术的患者。在本文中,笔者对射频消融后的甲状腺癌病例手术策略进行探讨。鉴于射频消融后病灶的改变,建议可在平衡根治与术后生命质量、后期治疗的基础上部分参考局部晚期的甲状腺癌患者诊治策略,对于消融后局部受影响的气管、喉返神经、带状肌、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颈动脉等分别予以处置。且强调术前需获取肿瘤病理证据及进行详细的影像学评估,手术建议由经验丰富的甲状腺外科或头颈外科医生实施。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经皮超声造影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42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经皮超声造影引导细针淋巴结穿刺活检。以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细针病理结果。结果表明经皮超声造影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判断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57%(281/288)、100.00%(54/54)、100.00%(281/281)、88.52%(54/61)、97.95%(335/342)。经皮超声造影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在术前准确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阳性患者可避免前哨淋巴结活检,直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4.
探讨甲状腺癌后方回声衰减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囊性变形成的病理学基础.选取本院住院经手术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研究初步认为甲状腺结节中纤维化的成分是形成结节后方回声衰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液化坏死、退行性病变及滤泡扩张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囊性变的主要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病毒性肝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肝病,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不仅依靠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的改变,也依赖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病毒血清学检查是确定诊断的唯一标准。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标志物项目繁多,临床意义相差较大,正确理解能为诊断提供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起病隐匿、病死率较高,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曾为此做出了贡献。近年又发现了许多新的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其中有的已进入临床应用,还将有更多标志物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和复发监测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尽管大多数的甲状腺癌经过传统的治疗都有一个良好的预后,但仍有部分的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及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不能继续常规治疗。近十年来,精准医疗的概念深入人心,国内外学者也一直致力于寻找甲状腺癌发病的原因和治疗的精确靶点,以期实现对于甲状腺癌特定患者精准治疗的目的。目前,随着对甲状腺癌分子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的逐步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分子靶向药物被美国FDA批准应用于甲状腺癌,国内也正在逐步开展此类国产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打开了晚期难治性甲状腺癌精准医疗的新篇章。本文即综述目前精准医疗在甲状腺癌领域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8.
脓毒症是重症医学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生物标志物常用于脓毒症的诊断、治疗、评估预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是最常用的急性期蛋白指标,降钙素原指导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应用价值极大。细胞因子如IL-6等可反映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但特异性不大。免疫指标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mHLA-DR)侧重于筛选免疫调理治疗目标人群,有效指导治疗。检测特异性真菌生物标志物(1,3-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可更早诊断真菌感染,有效进行抢先治疗。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有着不凡的价值,因此被国际各类脓毒症指南所推荐,临床应用前景极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病毒性肝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肝病,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不仅依靠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的改变,也依赖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病毒血清学检查是确定诊断的唯一标准.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标志物项目繁多,临床意义相差较大,正确理解能为诊断提供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起病隐匿、病死率较高,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曾为此做出了贡献.近年又发现了许多新的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其中有的已进入临床应用,还将有更多标志物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和复发监测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