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生是以"道德人"为基础同时兼具"经济人"属性的特殊职业群体,而既往医改中由于存在政府决策的个人主义、政策对医生激励与约束机制不相称、政策对医生权利与义务规定失衡等问题使医生角色定位产生矛盾。从根本上解决医生角色定位问题是医改成功的关键。通过调整政府本位的卫生政策制定观念、卫生政策提出机制、卫生政策制定机制等促使医生"道德人"与"经济人"的角色平衡,以期对我国医疗卫生政策制定中如何对医生角色进行定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临床路径是公立医院改革核心举措,经济利益等成为公立医院医改中关注焦点和动因,新医改多项举措在经济收入上对临床路径实施产生了阻力。2009年来临床路径试点受到很多公立医院重视和探索,控制患者费用、规范医疗行为及提高医疗质量等有一定成效,但存在医院认识不够、医院管理薄弱、信息化建设不足等问题。建议以利益激励为医改政策导向,积极渐进推广临床路径,强化医院管理科学,医改政策需要构建多方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3.
临床决策与卫生政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讨论趋利性临床决策与泛企业化卫生政策的共同作用是造成我国医改失败的根本原因入手,在对3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论证了临床决策和卫生政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基本关系;研究了临床决策与卫生政策的决策主体、影响因素、决策过程、信息反馈、关系调整的循环路径;认为完善决策机制是保证临床决策和卫生政策正确有效的必要条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临床决策和卫生政策的决策机制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讨论趋利性临床决策与泛企业化卫生政策的共同作用是造成我国医改失败的根本原因入手,在对3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论证了临床决策和卫生政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基本关系;研究了临床决策与卫生政策的决策主体、影响因素、决策过程、信息反馈、关系调整的循环路径;认为完善决策机制是保证临床决策和卫生政策正确有效的必要条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临床决策和卫生政策的决策机制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实质上是其社会属性的回归,而商品性是医疗服务的经济属性,这是由规模庞大的基本医疗服务是准公共产品的特性所决定的。当前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应辩证看待医疗服务在公益性与商品性之间的矛盾与统一,科学划分医疗服务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纯私人产品的范畴,明确政府职责边界,从而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达到既让人民群众受益,又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性。提出对于医疗服务,政策制定者不应回避其商品性,执行者不应逃避其公益性,社会公众应理性看待等方法来实现公益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相关文献结合实地调研的方法,归纳了当前民族地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存在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认同障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的县级公立医院功能缺失,经济发展滞后导致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财政负担过重。认为民族地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应当以公共利益、公平正义及公共选择作为改革的价值逻辑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差别化地制定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医疗政策,进一步降低民族地区医疗服务价格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大量国内外临终关怀立法的政策、文献,将其立法现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我国制定临终关怀法律法规政策等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更多学者的关注,推动我国临终关怀立法的实现。临终关怀立法在我国除台湾地区外,尚无明确法律条文规定实施;西方国家则制定了涉及国家财政支持、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临终关怀服务对象等多方面较完善的临终关怀法律法规,保障了此项服务的科学发展。建议我国在遵循相关立法原则的前提下,明文规定临终关怀各要素,同时建立、健全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从根源上推动国民对临终关怀服务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新加坡医疗体制的现状;新加坡医疗体制与公立医院改革包括从社会安全网和国家福利哲学的整体角度建设医疗保障与监督体系;系统化思考和实施公立医院的内外部改革;通过动态治理和彻底执行以满足环境变化和国民需求;提升医生群体的地位;合理分流病人.这种思考逻辑、实施路径为中国医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公立医院改革中的相关利益集团及团体冲突,发现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城乡居民和中央政府,阻力主要来自公立医院和地方政府.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四种模式进行了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损益剖析并从团体平衡的视角探究改革政策形成过程的不足、政策内容设计的缺陷.提出政府平衡各团体利益的五种途径:明确改革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厘清政府与公立医院的关系、制定游戏规则、协调利益冲突、干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上海、北京海淀区、苏州、潍坊、青岛、无锡等地率先进行了公立医院治理机制改革的尝试,通过建立不同性质的中间机构来理顺政府和公立医院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我国公立医院治理机制改革的不同模式以及政府治理机制改革对公立医院行为和政府监管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上海、北京海淀区、苏州、潍坊、青岛、无锡等地率先进行了公立医院治理机制改革的尝试,通过建立不同性质的中间机构来理顺政府和公立医院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我国公立医院治理机制改革的不同模式以及政府治理机制改革对公立医院行为和政府监管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伦理与法律对冲下的代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进步使代孕成为可能,因女性子宫机能障碍而丧失生育能力的夫妇可以借别人的子宫获得与自己有遗传关系的子女,因而代孕有其社会必然性,合理的非商业化的代孕渐被多数国家接受并立法。我国禁止任何形式的代孕,但是近年来国内不少地区代孕现象屡见报端。通过对代孕现象的探讨分析,建议应从对社会和个人有利的原则出发,制定相应的伦理规范和严格的法律政策,允许代孕技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公立医院增设药事服务费是医疗收费的一次重大改革,涉及多方利益.正确、科学调适“利益”问题,事关改革成败.药事服务费利益调适应遵循与医改整体目标相一致、患者利益第一、政府责任以及因地制宜原则.提出伦理调适与政策、经济调适并重;加大行政监管力度;药事服务费制度与现行收费制度改革同步;以此为契机建立新的医院考核评价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立医院体制机制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组合模式决定公立医院体制机制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协同改革。为正确选择公立医院体制机制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组合模式,在对医疗保险两种付费方式、公立医院四种体制机制、公立医院体制机制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八种组合模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公立医院体制机制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组合的两种适配模式,进而提出了公立医院体制机制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组合的优先选择方向和权变选择策略,为当前我国公立医院体制机制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协同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前的公共健康政策缺乏一种恰当的规范性分析框架,这一点可以从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改方案中清楚地反映出来。不管是医改方案的设计还是相关政策的实施,都没有对它所涉及的规范性伦  相似文献   

16.
教育政策程序公正是指在制定与实施教育政策的过程中,按照合理的顺序、方式与步骤,以有效实现公共教育利益的行动秩序总和.教育政策程序公正是实现教育政策结果公正的理性考量,同时,更是对掌握公共教育权力的政策主体行为的一种必要约束.一般而言,教育政策程序公正包括:多方参与、平等对待、公开透明、价值"中立"、程序自治与科学合理等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医疗体制改革本质上是社会公共财富的再分配,伦理上涉及社会公正与正义,经济与管理上涉及各个阶层、利益集团的逐利博弈和理性之间的平衡张力。通过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医疗保障立法过程中各个利益集团的交锋和妥协,尤其是代表美国医师利益的美国医学会在历次医疗保障立法程序中的诉求,揭示医疗制度改革的社会化流程,方案的精心设计是最重要的,当要取得社会共识,必须开放利益集团的"公堂博弈""舆论争锋"的空间,以便为后续实施提供良好的社会心理的土壤。  相似文献   

18.
医疗体制改革本质上是社会公共财富的再分配,伦理上涉及社会公正与正义,经济与管理上涉及各个阶层、利益集团的逐利博弈和理性之间的平衡张力.通过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医疗保障立法过程中各个利益集团的交锋和妥协,尤其是代表美国医师利益的美国医学会在历次医疗保障立法程序中的诉求,揭示医疗制度改革的社会化流程,方案的精心设计是最重要的,当要取得社会共识,必须开放利益集团的"公堂博弈""舆论争锋"的空间,以便为后续实施提供良好的社会心理的土壤.  相似文献   

19.
从公立医疗服务准公共产品特性和医疗服务的性质两个方面,强调了政府对公立医院补偿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指出了政府补偿中存在财政补偿不足、缺乏补偿标准、监管不力等问题.同时,针对政府补偿现状提出了加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设计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财政补偿制度;加强对公立医院财政投入资金的监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如何制定相关法规从法律层面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需不需要制定单独的低碳经济促进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由于立法、制度的设计以及国内国际各方面因素的考量等方面的原因,现阶段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政策的现实选择主要不是通过对低碳经济单独立法,现实可行的做法是,通过挖掘现有法律资源,整合《循环经济促进法》与低碳经济相关法律资源,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可再生能源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来保障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