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人自主权及其保障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病人自主权是病人的基本人权之一,是保障其生存权与健康权的基本条件,也是医学人道主义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医疗活动的权力制衡中,代表病人权利的权力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因此,病人自主权必须受到充分的尊重。病人自主权要想得到充分的保障,必须以全民的权利意识觉醒为条件,以完善的法制与法治为保障,并要符合健康目的,遵从科学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明确精神障碍患者自主权应当受到法律充分保障的基础上,以《精神卫生法》确立的精神障碍患者住院自愿原则为基础,辨析《精神卫生法》对精神障碍患者自主权的保障力度。针对法律制度设置的不健全之处,提出应结合现实逐步完善立法,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自主权问题做出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对监护人的监护权做出合理限制和监督,并完善权利救济程序,使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自主权保护有法可依,避免"自愿原则"在实践操作中陷入困境,更有效地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病人自主权:未来医患关系的根本立足点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病人自主权是病人人格、尊严的重要内容。尊重病人自主权是医疗服务的最高境界,是医疗和医患关系新的立足点。在未来医疗中,提高病人权利意识,鼓励和帮助病人自主,给病人更多自主选择和决定的机会,应该是医院和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英国、荷兰、芬兰等西方国家有关病人自主权的法律法规为基础,综述当前西方国家针对病人知情同意权、知情拒绝权、未成年人医疗决定权利的实施现状及人们对病人自主权的认识现状,并从西方的传统文化、宗教、经济及政治制度四个方面对导致该现状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病人的医疗保障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关于病人权利的研究与讨论中,人们一直比较关心病人的自主权、保密权等。当然这样的讨论是必要的。然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应当给予重视,即病人的医疗保障权及实现和维护这一权利的现实基础。笔者认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和医疗照顾是最基本的病人权利,没有这一条,就?..  相似文献   

6.
农村“五保”老人的生存权及其道德辩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五保"老人的生存权及其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议题之一.让"五保"对象能"善养"和"善终"是我国政府"五保"供养工作的基本目标.据调查,农村"五保"老人的"存在"状况表现出三个基本特征,即生存现状的脆弱性、精神供养的缺失性和供养保障的差异性."五保"老人的权利保障作为一个公共利益问题具有"应得性",作为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又具有"法定性".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这一问题,农村"五保"老人的保障就有可能转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甚至引发"人道主义危机".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8,(2):134-139
不少国家与地区的社会工作立法都建立起社会工作职业准入、执业注册、名衔使用规制和强制后续教育等法制,其制度价值在于保障社会工作服务的品质、维护社会工作师的职业声誉、促进社会工作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现有持证社会工作人才和财政投入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但在社会工作服务市场起步之际采取以保障社会工作服务品质为导向、以注册社会工作师名衔使用规制为中心的社会工作师法立法模式,对引导和规范社会工作服务市场,保证社会工作服务品质,维护社会工作职业声誉和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权益,促进我国社会工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1主题精神及研讨的重点11病人权利的讨论再度受到重视关于“病人权利是人权的一个部分”的认识已经更加理性化,很多代表都从情感上同意和接受知情同意这类原则几乎可以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取向和民主格局。欧美的一些代表在讨论病人自主权、推定同意有效的伦...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6,(5):195-199
经过20多年的法制建设,我国初步形成了由网络法律、网络行政法规、网络部门规章、网络司法解释和网络规范性文件组成的网络舆论引导法律体系,保障了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进行。其规制特征可以概括为,通过禁止性立法以及颁布或修订法律法规方式,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把维护公权力和保护私权利相结合作为网络立法原则和目标,突出网络立法的中国特色。坚持传播渠道规制和传播内容规制并重的立法思路,适应网络舆论引导法治建设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患者是否享有自主权,这在当代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广为争议的话题.文章从伦理的视角时青少年患者自主权存在的伦理合理性进行了论证,作者认为,青少年患者自主权的存在不仅具有契约论、目的论和道义论的基础,而且也是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当然,任何权利都有其限度,青少年患者自主权不得超越病人福利原则、不伤害原则和公正原则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浅析知情同意权在我国立法中的不足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分析了我国在知情同意问题上的法律规则,指出我国现有法律存在四方面的立法缺陷,即对医生同时柯加告知义务与不告知义务,使医生陷入两难处境;在病人同意权方面只要求实验性和特殊诊疗措施征得病人同意,同意的主体上多且乱,过份强调病人家属的同意,侵害或剥夺了病人的自主权;对知情同意权的含义认识不清;知情权与同意权相分离而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病人知情同意权,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全面介绍了欧盟地区超说明书处方药物安全法例,总结了其基本特征在于建立了以欧洲药品管理局为核心的中央化药物安全和有效性审查批准体系;督促医生遵守医疗执业规则,保障医生的自主处方权;同时重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和最佳利益;鼓励新药的研发工作等。结合国内目前的法律和伦理风险,提出了我国超说明书处方用药的规制措施,以达到促进国家层面立法,落实医生和病人合法权益保护,防止药物虚假宣传,推动针对性药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13.
湘西苗族"仇滚伽"仪式是湘西苗族人"善终者祭""凶死者恶"灵魂观念的生动展演与直观体现。湘西苗族社会广泛流传着的"三魂说",正是基于"善终者祭"灵魂观念对"滚汝"的进一步细分,与"凶死者恶"灵魂观念无直接联系,也并不适用于对非正常死亡者的"滚伽"的划分。湘西苗族人"善终者祭""凶死者恶"的灵魂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非正常死亡现象带来的个人悲痛与群体焦虑,有助于湘西苗族尊重生命自然生长规律、敬畏生命的民族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环境权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娟 《学海》2002,4(5):33-37
本文系统论述了环境权的基本内容 ,界定了环境权的概念、特征属性及环境权利与义务的具体构成 ,提出了环境权实现的保障措施及权利的立法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初步确立了无罪推定的诉讼原则。这一立法,打破了原有的有罪推定思想,树立了一种新型的诉讼原则,对于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实现刑事诉讼民主化,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立法的局限,给无罪推定原则的...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规制我国的人体器官移植犯罪活动,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维护医疗卫生管理秩序,从我国器官移植的立法现状入手,运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探讨了我国器官移植刑事立法中的困惑,包括脑死亡标准的确立、刑事处罚范围较窄、法定刑的配置尚待改善几方面。针对该缺陷从刑法视角有效规制人体器官移植方面提出确立脑死亡的死亡标准作为司法认定标准、增设相关器官移植犯罪罪名、完善人体器官移植犯罪的立法模式等建议,促进我国器官移植的立法发展。  相似文献   

17.
病人的权利与医疗机构的义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人的权利与医疗机构的义务 ,是指在提供与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 ;病人的医疗权利和医疗机构所担负的执业义务。病人究竟有哪些医疗权利 ?医疗机构负有哪些执业义务 ?这一问题在调整医患关系中是一个基础性问题 ,关系到医疗机构依法行医 ,政府依法治医 ,公众和舆论依法评医 ;是判断医疗机构执业的是非曲直的基本准绳。弄清这一问题 ,对于病人权益保护立法 ,对于医疗服务合同的研究与推广 ,对于医疗事故纠纷的正确处理 ,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民法理论 ,依据我国《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8.
代孕,无论在生命伦理学界还是在生命法学界都引发了巨大争论。在代孕应否合法化问题上,学术界存在"应合法化说"与"不应合法化说"两种针锋相对的学说,这两种学说都基于各自的立场提出了相应的论据。立足于伦理与法律关系的角度,伦理是法律的基础,法律对于代孕的定位应取决于伦理对于代孕的定性。而在伦理上,代孕是一种违背人类天性的不合理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法律应当予以禁止。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代孕规制立法来看,代孕应当为立法谨慎规制。当前,我国对代孕采取了完全禁止的规制模式,但在具体制度设置上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患者自主权涉及到每一位患者的切身利益,既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也是伦理道德的要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榆林产妇坠亡事件为切入点,阐述了患者自主权的内涵及意义,认为患者自主权在医疗实践中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患者自主权与自身生命健康权、家属代理权及医生干涉权相矛盾情境下的权利博弈,并探讨了存在实践困境的原因,包括自主权本身的非任意性和非绝对性,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背景下价值取向多样性,当前医患关系下权力制衡难以实现,以及我国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最后,针对困境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遗体捐献决定权是公民自主权的一种,其在遗体捐献制度中具有核心地位。公民成为遗体捐献决定权主体是历史演变之结果。梳理相关医学史发现,这一进程历经了遗体捐献决定权主体从无到有、从国家到公民的演变,其体现了法律父权对医疗父权的胜利、人权对神权的胜利以及权利对权力的胜利。目前,我国遗体捐献决定权由公民掌控,公权力无权干涉。而当公众遗体捐献过少严重影响医学教学与研究时,对遗体捐献自主权、公权力可否介入遗体捐献决定权以及立法可否赋予遗体捐献与火化(或土葬)同等法律地位再作理论探讨,便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