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从患者角度了解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实施效果,以及为促进其发展提供依据,对重庆12家医院600名患者进行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7.2%的患者对第三方调解满意。年龄、是否有过医疗纠纷、是否亲身或亲友经历过第三方调解的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亲身或亲友经历过第三方调解的患者中,认为调解员是否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否有丰富的调解经验、是否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是否按时调解、是否经历专业鉴定之间的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但仍需加强其专业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美日三国医疗纠纷防范处理措施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美国、日本三个国家在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方面的措施,通过对这三个国家医疗纠纷的特点、医疗责任保险、医院的管理及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进行比较,总结分析了其对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措施的异同,提出加快医疗保障体制建设,解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现状,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实施法定医疗责任保险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医疗责任保险推行至今,已在全国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模式。以医疗责任保险为分析对象,考察医疗责任保险各主要利益主体之角色以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而阐释医疗责任保险模式之构建原则以及在工具主义理念下各主要利益主体的各自定位。针对政府资助不足,保险方和医方供求不平衡,调解正义与效率失衡以及医学会鉴定欠缺中立等问题,唯有管制适当的政府、激励均衡的保险公司、公正裁判的第三方调解机构以及鉴定中立的医学会的共同参与,调整策略,发展规则,相互牵制才能共同推进问题的解决和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医疗责任保险已经推行多年,并在各个地方形成各具特色的模式。对福建省医疗责任保险现行规定进行梳理,并从医疗责任保险的主体、运行模式以及法定条款三个方面的现状展开研究和分析,结合医患纠纷调解机制、互助基金制度与《侵权责任法》等配套制度加以阐释,指出福建省医疗责任保险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防控能力薄弱、调解机制不健全、侵权法有关界定不明晰等问题,未来应推动医疗责任保险与医患纠纷调解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影响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公信力的主体性因素及提高其公信力的措施。采用结构式访谈法对第三方调解进行了研究。影响第三方调解公信力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调解主体的调解能力与调解形象。要提高调解能力,需招聘既懂法又懂医的调解员以提高调解员的专业能力,促进调解员工作专职化,以案件为主体组织团队相互配合完成调解工作,学习调解需要的法学与医学知识,建立调解医学专家库与法学专家库。提升第三方调解形象,需保障第三方调解的中立性,实施免费调解,医调委、医疗机构与媒体多渠道宣传第三方调解以提高知晓度,调解承诺合理并兑现。  相似文献   

6.
医生位于医疗活动的第一线,直接与患者接触,其职业形象代表了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显示,当前医患之间出现信任危机,医生的职业形象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医患关系.医患纠纷发生时,除传统解决医疗纠纷的方式外,"医调委"的第三方介入调解模式也取得一定成效.缓和医患关系,营造和谐的医疗环境,并不只是医方的责任,需要国家、医院和医生、患者三方共同努力,而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军队医院是医疗纠纷的高发单位,其原因包括多重的管理,部分医务人员能力素质不高,训练保障任务多,医院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单一等.军队医院在纠纷中多数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应建立积极有效的医疗机制和纠纷调解专业队伍,全面提高军队医务人员素质,加强医患沟通,从而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保险模式和制度设计是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成功的关键。与商业性的责任保险相比,相互制医疗责任保险具有成本低、减少信息不对称以及风险控制和维护行业利益等多方面的优势。相互制医疗保险制度的构建应当在组织构成和保单条款等方面符合其相互性特点和医疗行业的实际需要。相互制医疗保险组织在分散医疗机构责任风险的同时,应当代替医疗机构全面介入医疗纠纷解决过程,从而提高解决医疗纠纷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和对就诊期望值的不断增高,法院审理的医疗损害案件也随之增多,尤其是妇产科专业。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上海市2012年1月~2017年12月共37例已判决的妇产科相关的医疗损害案件,分析其成因和分布特征。通过分析可知,妇产科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存在术前检查不充分、未履行告知义务、手术指征把握不准确、手术操作不规范等过错,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预防医疗纠纷的认识、为管理者和医务人员防范医疗纠纷提供参考依据,切实维护医疗安全,缓解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0.
推广医疗责任保险是近年来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政策。但是迄今的运行实践表明,医疗责任保险有名无实,既不能有效减轻医疗机构的负担,也不能对医疗纠纷的解决发挥预期作用。从美国与德国在医疗责任保险实施效果上的严重反差来看,医疗责任保险的推行,需要有完善的法制与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支撑。未来应当将医疗责任保险与医疗意外保险同步推行,建立特殊的医疗风险社会保障制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才可能实现医疗责任保险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归纳总结行政调解的概念和特点,梳理行政调解较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特色优势并结合浦东新区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的实践情况,针对目前浦东新区医疗纠纷行政调解中存在的没有成立专门的行政调解机构、行政调解人员不足、行政调解协议无法得到司法确认等问题,提出建立浦东新区医疗纠纷行政调处中心、建设行政调解员队伍、探索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等具体的解决办法,从而完善医疗纠纷行政调解运行机制,构建和谐平安的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医患双方对如何处理医疗纠纷的态度,采用方便抽样,对医务人员和公众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医疗纠纷处理方式的选择、对医疗纠纷死亡案例中可接受的诉讼时间和赔偿金额的心理预期以及对医疗鉴定机构的信心。结果发现,医患双方关于医疗纠纷处理方式、心理预期赔偿金以及对医疗鉴定机构的选择都有较大差别。建议改进医院接待处理投诉的职能、推进医疗意外保险制度、将医学会专家逐步并入国家司法鉴定人管理体系,进而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让医患关系在法律保障的轨道中运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医院管理因素、医务人员因素和患方因素三个方面对妇科门诊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伦理学分析,提出加强医院管理;医务人员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医疗水平和加强宣传,改善医务人员社会形象是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率,增强医疗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8起医疗纠纷鉴定结论的分析发现,医务人员未能充分认识病案记录的重要性,未及时、规范地记载病历记录;知情告知不完善;责任心不强,规章制度执行不力;医疗技术水平局限及抗生素使用不规范.医疗机构应规范医务人员的病历书写,强化各项制度的监管与落实.医务人员自身也应努力钻研业务,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相似文献   

15.
通过提炼医疗责任保险的五大核心要素,即推行方式、风险保障模式、购买主体、理赔要件及纠纷处理,归纳其所包含的五组关系,即强制与自愿;商业保险模式与互助性保障模式、社会保险模式;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政府;过错赔偿与无过错赔偿及医疗责任保险介入与不介入解决纠纷。并且,从含义、利弊及国内外现状等方面深入剖析上述关系。指出我国应强制推行医疗责任保险、构建多元化的风险保障模式、实行多主体共担保费、采用过错赔偿及部分领域无过错赔偿相结合的理赔方式并应积极介入纠纷处理。  相似文献   

16.
调查四川大学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中"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和医疗风险"、"医院管理和利益冲突"三方面的认知,并与患者认知比较,了解不同层次医学生的职业精神认知现状,以及与患者的差异。结果显示,医学生和患者在上述三方面总体认知相近。  相似文献   

17.
医疗纠纷调解制度已经在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推行。通过对北京与天津地区某些医院和患者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到医疗纠纷调解制度在我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但处理了大量医疗纠纷,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医患关系。但是,在医疗纠纷调解过程中也存在着关于调解制度公正性的质疑,以及医患关系未能完全修复的问题。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的医疗纠纷鉴调制度增加调解的公正性,以及将叙事医学理论应用于医疗纠纷调解以加强该制度修复医患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瑞典医疗无过失补偿制度是独立于医务人员过失的惩戒系统,这种"不究责"的责任形态具有解除医师后顾之忧和维护患者安全之功效。在分析了该制度所具有的社会保险属性、与诉讼制度并存、改善医患关系和提升患者安全等特点之后,提出此项制度对我国医疗资讯透明化、建立我国医疗损害救济制度和非讼化解决医疗纠纷三方面的启示,以期有利于我国从源头去除"可能"产生医疗伤害的医疗错误,并适当保障医患双方权益,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探讨患者社会经济地位是否影响到医生的沟通方式与患者的沟通偏好,从而提高医患沟通质量,实现医患沟通"零距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市2所三甲公立医院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医生语言沟通行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然而与患者参与医疗决策及权利维护行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建议医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沟通方式与技巧的运用,尊重患者自主权利,增强患者参与医疗决策能力,同时利用医务社会工作者第三方力量的介入,共建平等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法治观念的加强使得人们在医疗纠纷解决过程中多念及依法维权,但根据裁判文书及大连某三甲医院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实际解决医疗纠纷的过程中,法律手段所占比重并不大,这也提醒我们需要给予与法律手段相对的伦理手段更多关注。在实践中,伦理手段存在患方在面对医疗纠纷时存在主观偏见、医方在面对医疗纠纷时存在利益驱使、医疗纠纷调解人员忽视对患者沟通与安慰、赔偿标准上忽视了道义上的公平公正、司法鉴定中没有考虑医生的医者仁心等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意识到重伦理祛唯法律论是医疗纠纷解决过程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