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理弹性近年来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心理弹性打破了以往研究者对于人们在逆境中关注不利群体发展的传统,强调从积极的层面去看待个体的适应和发展。众多研究表明心理弹性在个体面对创伤或压力性事件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个体面对应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会呈现动态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心理弹性纵向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干预措施及临床心理照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桑标  席居哲  左志宏  Wu Wei 《心理科学》2011,34(3):581-587
本研究探讨了心理弹性儿童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心理理论的差异及其心理弹性发展意蕴。对523名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中小学生利用多信源汇聚操作甄别法,通过逆境/压力综合评定与心理社会发展功能综合评定,甄别出心理弹性儿童99人和缺乏心理弹性儿童176人。对全部被试施测12类心理理论任务。在控制了阅读能力、性别和年龄所进行的多元协方差分析(MANCOVA)结果发现:心理弹性儿童在心理理论得分总体上显著高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对12类任务分别进行协方差分析(ANCOVA)表明,两组儿童心理理论得分显著性差异主要体现在诸如假装、讽刺、说服、双重欺骗、误解等5类任务上,白谎任务上组间差异临界显著,其余任务组间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显著性水平。以年龄和性别为控制变量所进行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提示,心理理论与心理社会发展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最后较详细讨论了心理理论对心理弹性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了解临床护士心理弹性现状,分析影响护士心理弹性的因素,为管理者掌握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弹性水平提供参考依据。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53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心理弹性总分为(56.78±18.43)分;其心理弹性在不同人口统计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作年限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临床护士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培养个体心理弹性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弹性拓展训练,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心理韧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保护性因素在心理韧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健康指导和心理干预等方法,增加个体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可以促使个体恢复到原来状态和心理韧性水平的提高。本文将对癌症患者的心理韧性保护性因素从个体内部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为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癌症患者心理韧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心理弹性是个体在经历急性压力、创伤或者更多不同形式的慢性压力时成功应对、积极适应的动态过程,对心理弹性机制的研究有心理社会及生物学两种研究取向.探索了心理弹性的个人、家庭、社会环境、神经生物、分子遗传学因素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过程,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心理弹性儿童的人际关系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查儿童寻求信任性人际关系建立和向他人求助启动阶段的人际关系认知,检验心理弹性儿童是否比缺乏心理弹性儿童拥有更准确、快速的人际关系类型和更积极、快速的中性人际关系性质认知。利用自编人际关系类型认知和中性情境人际关系性质认知实验程序,对经由汇聚操作法筛选出的心理弹性儿童(99人)和缺乏心理弹性儿童(176人)实施实验,记录被试的反应结果和反应时。以年龄和性别为协变量,分别对两组儿童人际关系类型认知得分及反应时、中性情境人际关系性质认知得分及反应时进行组间差异的协方差分析。结果支持部分研究假设:心理弹性儿童人际关系类型认知总分显著高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心理弹性儿童在中性情境下人际关系性质认知积极与消极维度总分、积极—消极连续体上的振幅均显著小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但心理弹性儿童对中性情境人际关系性质认知更具积极偏向;两组儿童在所有任务指标上的平均反应时差异皆不显著。提示,儿童对人际关系类型的准确把握及对人际关系性质谨慎却相对积极的认知,可能是有效寻求和建立人际关系、获取社会支持资源以良好应对严重压力/逆境的重要主体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研究的结果与进展。心理弹性研究的关注点在于身处不利环境仍有良好适应的个体,研究的焦点放在他们身上的资源和保护因素。对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弹性的研究体现出研究视角从缺陷取向向资源取向的转变,对于疾病的预防和干预具有积极的意义。今后,仍需要更多地探讨心理弹性的发展过程,并且要拓展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心理弹性的研究以及进一步开展从系统观、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心理弹性干预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心理弹性的整合模型和压力与健康关系的终生发展模型,以629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间隔时间为三个月的两次施测,探讨特质正念与大学生焦虑和攻击性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特质正念对大学生焦虑和攻击性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特质正念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预测大学生焦虑和攻击性;(3)留守经历调节了特质正念→心理弹性→焦虑/攻击性的后半段,具体来说,相对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而言,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弹性对焦虑和攻击性的保护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强调了特质正念和心理弹性是大学生内外化问题的保护因素,而童年期的留守经历是成年后个体心理资源和内外化问题的风险因素,这对大学生内外化问题的干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农村初中生心理弹性的状况以及农村初中生心理弹性的特点,为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弹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520名农村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的农村初中生在心理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女生的心理弹性明显高于男生的心理弹性;2不同家庭经济条件在农村初中生心理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家庭经济条件越优越的初中生心理弹性越高;3农村初中生心理弹性存在年级差异;4农村初中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在心理弹性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心理弹性儿童的压力/逆境认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弹性儿童是如何看待其曾经历的或正在经历的严重压力/逆境的?解读这一问题或可促进对聚焦于儿童自身的心理弹性机制的探查。为考察心理弹性儿童压力/逆境认知特点,利用Visual FoxPro 8.0平台自编计算机程序和故事测验法,分别从压力/逆境的敏感程度、觉知到的压力/逆境严重程度、觉知到的压力/逆境影响持久程度和觉知到的压力/逆境可应对程度四个方面对心理弹性组儿童和缺乏心理弹性组儿童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心理弹性儿童的压力/逆境敏感程度高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表现为前者在压力/逆境指标回忆量、压力/逆境再认敏感性指标和模糊情境下压力/逆境偏向性上的得分均比后者高,而且,前者的压力/逆境指标再认击中平均反应时比后者短,反应标准亦比后者宽松。(2)心理弹性儿童在觉知到的压力/逆境严重程度、影响持久程度和可应对程度上两亚类实验任务(你认为主人公如何看?和若你是主人公如何看?)上的得分与反应时,除设身处地的压力/逆境影响持久程度认知外,其余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之间差异均不显著,提示,心理弹性儿童所觉知到的严重压力/逆境影响远没有缺乏心理弹性儿童所认为的更为持久。文章探讨了儿童更为敏感的压力/逆境觉知和相对而言认为严...  相似文献   

11.
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弹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弹性是一种处于逆境中能够克服危险因素,迅速恢复情绪,避免心理健康、能力等方面受损的稳定的人格特质或能力.文章从心理弹性问题出发,就学业不良角度探讨了心理弹性的危险性与保护性因素,以及有关研究的若干问题,对更深入地探讨学业不良形成的原因与改善机制,为补救与提高我国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业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采用追踪研究设计考察了初中生的心理弹性与其学校适应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整群取样的方法,对江苏省苏州市三所初中的470名初中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由初中生报告自己的心理弹性,由教师和家长分别报告初中生在学校的适应情况。结果表明:(1)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心理弹性和学校适应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外显问题、内隐问题和学习问题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在控制了变量自身的稳定性之后,第一年心理弹性能显著预测第二年学校适应,第一年学校适应无法预测第二年心理弹性。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之间存在单向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3.
胎儿心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 《心理科学进展》1999,17(2):70-736
随着生理学、医学等相关科学及心理学本身和方法论的发展,研究者采用创造性的实验技术和科学 方法进行胎儿心理的研究,特别是在胎儿感知觉、记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该文拟就近20年 来有关胎儿感知觉、记忆、言语等方面的研究作一回顾与分析,展望本领域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王金良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11,34(3):598-601
二十多年来,心理授权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在以往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了心理授权的单维结构说、三维结构说、四维结构说和六维结构说,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测量工具。在心理授权的影响因素方面,已有研究主要考察了个体变量和组织变量对心理授权的影响;在后果变量方面,主要探讨的是心理授权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职业承诺、绩效、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关系。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梁宝勇、程诚编制的"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梁宝勇和郝志红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和郑日昌、邓丽芳和张忠华等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4所大学6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可以缓冲心理应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心理弹性部分中介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张敏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11,34(3):593-597
影响青少年情绪弹性的个体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等背景变量和其他心理变量。研究对830名中学生的情绪弹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性别与年龄变量对青少年情绪弹性不产生实质性影响,说明青少年情绪弹性具有相对稳定的心理特性;心理弹性、人格特质、情绪调节能力及自我效能与青少年情绪弹性存在显著相关,并对后者产生显著的预测效应;负性情绪认知调节能力和神经质是影响青少年情绪弹性的两个主要心理变量,神经质还以负性情绪认知调节能力为中介变量对青少年情绪弹性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研究的意义、现状及研究的难点等方面综述慢性病患者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纵向研究进展。结果显示夫妻的二元应对在不同疾病中随着时间推移呈不同的发展趋势;患者和配偶的二元应对方式及应对一致性对双方远期心理健康、关系质量等有重要的预测作用,且可能存在角色、性别、应对方式的差异。国内目前在该方面的研究较少,可借鉴国外研究方法,探究不同疾病背景下夫妻二元应对的发展及其对心理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二元干预措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128名吸毒人员子女的访谈,其中4名进行深度访谈,利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从他们主观的角度来探索心理弹性的内部因素.结果得出: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内部因素包括认知、行为、能力和内心资源四个方面十一个子因素,并且这些因素之间有着系统的联系.最后对提升吸毒人员子女的心理弹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采用颜色词的stroop研究范式,探讨了积极、消极情绪诱导下,大一新生对积极、消极、中性三类颜色词的反应时辨别差异与错误率。实验结果表明,在消极情绪诱导下,高心理弹性个体在消极词汇上表现出较快的反应时;在积极情绪诱导下,高心理弹性个体在积极词汇上表现出较快的反应时;内隐实验获得的情绪反应倾向与心理弹性量表所测的外显情绪反应倾向趋于一致。结论:高心理弹性大学新生具有较多的积极情绪。  相似文献   

20.
心理分离指的是个体在非工作时间里从工作中分离出来,个体不仅身体上远离工作场所,精神上也摆脱掉工作的事情,对员工工作压力的恢复过程非常关键。首先,文本概述了心理分离的概念及其进展;其次,论述了心理分离研究现状;最后,阐述了心理分离的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