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和尚新传@理诤  相似文献   

2.
《佛教文化》1997,(3):32-33
三个和尚新传──理诤编 后素绘  相似文献   

3.
主持寄语     
理诤 《佛教文化》1997,(4):37-37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可见众生关心吃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是,对于那些“食不厌精”,成天念叨吃喝的人,老百姓很反感,并不认为这是正常的事。可见“食”这个字是很值得思考研究的。前些日子,我读《出曜经》,编辑了这样一个故事,希望对己对人都有益处。理诤主持寄语@理诤  相似文献   

4.
人生在世,所作所为,总抱良好愿望。大至作人作事,小至养花弄草,无不希望事业有成,花木繁盛。但诸事无常,往往不能尽十。人意。每逢事与愿违,甚或全盘失败时,沮丧忿怒之情难以自抑,此亦人之常情。这个故事中禅师说的:“非为生气而栽”,这句话值得玩味。良好愿望与沮丧忿怒无关,遇有不顺利之事,想想这个故事,应可平心静气。三个和尚新传──理诤编 后素绘@理诤  相似文献   

5.
理诤  后素 《佛教文化》1994,(6):36-37
三个和尚新传理诤编 后素绘弟一人辛劳,无法支撑,往求三个和尚。-\’f’y弟答:三人求神,便可大富。.1 ,包I、 兄叱;,不下种子,无法收获,富从何来,_l 弟答:l-是啊,即请回家,共同勤奋耕作,.I 小和尚闻言,即告弟:I_如此,这般.I,弟依言而行。 ,∥吝,弟也来庙中,兄问:I-你不去播种,来此何事,三个和尚新传@理诤 @后素  相似文献   

6.
理诤 《佛教文化》1997,(2):36-37
这故事出自《阿育王经》。“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党,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人生于世自然难免烦恼,要求得解脱,只有面对现实。世间的人都是因缘相生的,想避开众生求解脱是一种妄想,把自己置身于众生的心愿中,才能得到真解脱。闭关是需要的,但不是目的。证菩提是为众生,为众生也是为证菩提。“众生不度尽,誓不成佛”。这才是大乘的菩萨道。三个和尚新传──理诤编 后素绘@理诤  相似文献   

7.
二谛就是俗谛和真谛。“谛”是实义,即非虚妄。审实不虚,谓之为谛。二谛之理难晓,涵义浅深有异,从来争论较大。如《法华经玄义》卷二下所指出:“夫二谛者,名出众经,而其理难晓;世间纷纭,由来硕诤。《妙胜定经》云:‘佛昔与文殊共诤二谛,俱堕地狱。至迦叶佛时,共质所疑’。二圣因地尚不能了,况即人情强生去取。……古今异执,各引证据,自保一文,  相似文献   

8.
小和尚讲的故事出自《众经撰杂譬喻》,在《大庄严论忡也有类似的内容。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佛教提倡正信,反对迷信。有没有神通这回事?什么是神通?怎样正确看待神通?这个问题一时不好说。就佛教而言,神通是不究竟的,即使有神通也不能用来哗众取宠。佛教要求证得了生脱死的大智慧,断除个人因无明而生的烦恼。各种修行法门都是弓1导人求得解脱道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这个故事会给读者一些启发,从而更加了解佛教。(理净)六师:释通牟尼同时代的外道。三个和尚新传──理诤编 后素绘@理诤  相似文献   

9.
《法音》1989,(1)
一、宗旨——精神 1.六和佛教教团,名曰“僧伽”(Sangha)。梵语僧伽,此云“和合众”。“和合”有事理之别。事和有六,即:身和同居,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理  相似文献   

10.
主持寄语这个故事出自《六度集经卷第四·戒度无极章》中《清信士本生》。说的是佛在前生用坚定的持戒奉斋精神 ,使国中民众积功行善 ,成为风尚的事。当时的佛持戒奉斋完全是为了能够亲近三宝 ,得到无上真谛。因此即使舍弃生命也毫不动摇。而许多人为六欲所惑 ,只图眼前享乐 ,表面为善 ,目的全是为了私利 ,不知道人身难得 ,佛法难求的道理。我想这个故事对于身处种种诱惑 ,不能自持 ,而放纵自己的人来说 ,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六度集经》故事——理诤编 后素绘@理诤  相似文献   

11.
理诤 《佛教文化》1997,(4):36-37
一、有一富商为表对三个和尚仰慕之意,特请名厨制作精美素斋,请三憎来家供养。二、三个和尚入座,很快便用完了斋饭,富商问道:“素斋尚可口么?”三憎答:“很好!”三、富商见三惜并无特别欣喜之情,以为他们吃惯粗茶淡饭,不喜欢饮食过细,决定次日另换食谱。四、富商命厨师奉上精制之家常素食,三僧仍然很快便用完了。五、富商问:“今日膳食是否比昨日更合师傅口味?”胖和尚道:“同样可口!”三个和尚新传──理诤编 后素绘@理诤  相似文献   

12.
主持寄语小和尚的故事出自《生经》。附佛外道往往利用众生不明佛法,假借佛教片言只语装点自己、迷惑群众,众生一旦接触佛法真谛,佛法光辉自然使附佛外道黯然失色,自惭形秽,象乌鸦一样逃离开去。三个和尚新传@理诤  相似文献   

13.
<正>共生,是佛教"化现代"过程中自主选择和经常使用的概念。共生之所以能够成为佛教现代化的语言表达,与教化的方便有关。追本溯源,共生不仅是佛教固有词汇,也是佛教理论与实践的根本精神。"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姊妹、亲族展转共诤……王王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彼因斗诤共相憎故,以种种器仗,转相加害,或以  相似文献   

14.
一,夏日大旱,饥民离乡背井,四出求生.二,商人钱百万广设粥棚,救济灾民,人称之钱善人.三,村中韩老汉磨豆腐为生,家道中平,尽其所能将豆饼,豆浆捐献灾民.四,人问三个和尚:钱善人广施粥饭,矗老汉仅献豆饼,豆浆,二个功德孰重孰轻?五,胖和尚答:无有差别,问者不甚解.六,小和尚道:昔日佛在基本国似法,国王设布施供养佛及众僧.主持寄语今年的灾情牵动了亿万人的真情,也显现了亿万颗赤诚的善。。。善的大小,无法用物质衡量,关键在于真诚。这个故事出自《众经撰杂譬喻》,联系现实生活,读者当有收益。三个和尚新传──理诤编 后素绘@理诤…  相似文献   

15.
佛言祖语     
伽提婆 《法音》2005,(7):1-1
摩诃男!如是现法苦阴,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摩诃男!复次,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姐妹、亲族展转共诤。彼既如是共斗诤已,母说子恶,子说母恶,父子、兄弟、姐妹、亲族更相说恶,况复他人。摩诃男!是谓现法苦阴,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摩诃男!复次,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王、王共诤,梵志、梵志共诤,居士、居士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彼因斗诤共相憎故,以种种器杖,转相加害,或以拳扠、石掷,或以杖打、刀斫;彼当斗时,或死、或怖,受极重苦。摩诃男!是谓现法苦阴,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摩诃男!复次,众生因欲缘…  相似文献   

16.
清初曹洞内部有著名的"五代叠出诤",为霖道霈是五代叠出诤的重要参与者之一,《辨谬(或辟谬)》三刻是其参与此诤的重要文献,但因为鼓山印行的这份文献久被埋没,道霈与这一段历史公案的详情鲜为人知,本文根据保存在潘耒《救狂砭语》中的初刻、二刻等珍贵文献对道霈参与清初僧诤的始末进行了考述,指出在清初五代叠出诤中道霈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其说得到了大部分洞宗和临济宗人的支持。他的言论应该引起今天佛教界特别是禅史研究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明清之际佛教界发生诸多僧诤,尤以曹洞宗云门系僧诤为引起制度变革的典型。云门系僧诤主要围绕着祖庭显圣寺的住持职位而起。此次僧诤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寺院内部势力分化,僧众事务难以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云门系开山祖师湛然圆澄制定的规约没有对住持职位进行规范说明,后代法嗣无矩可循。僧诤发生后,显圣寺僧众根据寺院势力分化的局面,制定了住持的任期制度,这就是"三年之期"制度。显圣寺的"三年之期"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僧众争夺住持职位的混乱,是明清佛教发展中寺院制度改革的代表性案例,也对我们认识曹洞宗云门系的发展,乃至明清佛教的变革有着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8.
发生在藏传佛教前弘期的汉、藏、印僧人之间的“顿渐之诤”,作为信史,已成定论.但近年来在“顿渐之诤”的辩论形式、历史真实性及对摩诃衍的评价等问题上,有些学者产生了质疑,提出了所谓“顿渐之诤”只是书信辩论说,甚至认为这段历史都是“建构的”以及摩诃衍被“妖魔化”了.本文仔细研读相关藏汉文文献基础上,认为“顿渐之诤”乃汉、藏、印学者佛教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从辩论的形式、内容到摩诃衍的历史作用,其真实性和正面性皆毋庸置疑、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9.
法本无诤,起诤由人。建立此论,五门分别。一、略明《大乘起信论》之宗旨,二、略明真如、唯识二宗缘起之开合同异,三、正结于随缘真如之四难,四、正答四难,五、结文回诤。略明宗旨者。《起信》以一心为体,依一心开二门,依二门立三大,依三大起四信,依四信修五行,...  相似文献   

20.
主持寄语漫画真谛今年是兔年,又是本世纪最末一年,流言传说纷纷扬扬,由此也殃及了兔儿。从“尾巴短办事无结果”到“有三窟实属狡猾”乃至“骄傲自满招致失败”等等,对洁白可爱的小动物多有不敬。其实无论什么年头,不分何种有情,善缘、恶缘、顺缘、逆缘都有的。本期选一篇《大唐西域记》中的传说故事,想说的就是这一点。可能牵强、可能粗浅,但用意是积极的。三个和尚新传@理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