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安徽省伦理学会、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淮南矿务局三家联合主办的安徽省“提倡先进道德和执行现行经济政策”研讨会,于1991年12月6日至8日在淮南矿务局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省各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者,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理论工作者,厂矿企业的党委书记和政工干部代表共60余人,提交论文50篇。 与会代表认为,道德与政策的关系是一个涉及面相当广泛的问题,但它们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是社会调控系统中两种重要的调节手段。道德具有倡导性特点,政策具有强制性特点,本质上都  相似文献   

2.
"追求卓越"是对当代经济活动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伦理价值观.其基本含义是经济主体必须把经济绩效与伦理道德两者统合起来,在优异的经济绩效基础上去谋求优秀的道德表现,强调的是经济主体要具备经济关德,通过市场有规划地做好事.伦理道德并不是经济绩效的绊脚石,而是所有追求优秀业绩的经营者们的必备素质.作为一种经济伦理,卓越包含着人是目的的理念、健全的责任意识、超越法律追求道德的观念、自律意识、服务意识、竞舍意识、可持续发展现等思想,具有功利价值与道义价值统一、工具理性与实质理性共融、人际伦理与生态伦理并重、普遍伦理与地方智慧结合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伦理学会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于1987年12月22日至24日在长春市联合召开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讨论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尹光玄同志到会讲话。九十多名专家、学者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共收到论文六十多篇。与会同志围绕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这个中心,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①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道德进步的关系;②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4.
政治伦理何以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淑芹 《哲学动态》2005,(10):25-29
一 谈政治伦理或政治道德,不能不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ollo Machiavelli,1469~1527)的政治哲学.在马氏的政治学理论中,政治与道德出现了悖论:政治应讲道德,但讲道德却难于实现政治目的,故政治不必考虑道德的正当与否,只需考虑政治行为的效用.政治与道德的这种悖论关系,可简称为马基亚维利道德难题.为此,一些教科书或著述常把马基亚维利的政治思想归类为非道德政治观.然而,细读和体味马基亚维利政治思想的意蕴,又不得不为他对政治与道德悖论的洞见所折服.  相似文献   

5.
经济服务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相互满足需要的活动,基本内容是相互提供物质产品和劳动付出,基本依据是社会分工和商品所有者成为彼此独立的私有者.经济服务伦理是一种客观伦理关系,同时体现着商品所有者的意志对待关系,内含一定道德观念并受一定道德规范调节.商品交换双方之间相互依赖、互利互惠的客观服务关系构成市场服务的伦理常规;基于个人道德自律并由个人自愿选择的无偿服务行为是市场服务的道德特例.市场服务主体有获得利润、实现个人或企业价值的责任,同时要为社会提供优质市场服务,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论政治伦理的正义主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结合政治学和伦理学有关原理 ,探讨了政治伦理的主题 :正义。政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现象 ,同样是一种伦理现象 ,政治的公共权力性质决定了它以实现正义为伦理目标 ;从正义的性质及内容等方面看 ,正义根本上具有政治性 ;正义是政治道德的基本原则 ,统摄诸如自由、平等和民主等具体政治道德规范 ;政治的正义目标实现要以法治与德治的结合为保证  相似文献   

7.
儒家学说的核心体现为一种伦理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以伦理化的政治为终极目标。因此,古代的经济观始终受到政治观的约束。先秦以来,儒家把“经世济民”的治道目标与“礼运大同”的政道理想结合在一起,将早期人本主义引申的“厚生”、“惠民”思想演化为“均富”、“公利”的追求,从而构成了儒家经济伦理的基本精神。这种缘于道德理想主义的古代经济伦理是与社会生产活动和财富分配机制相联系的。儒家一向认为,人类经济生活总是要在一定的约束体系下进行。这种约束体系包括了伦理规范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自鸦片战争开始,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主义政治伦理开始萌芽和生成,在其后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四次转变.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政治伦理具有两大突出特征:一是救亡道德与启蒙道德的同时并举;二是改良道德与革命道德的交替进行.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政治伦理既具有优秀成分,也具有消极意叉.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所长期面临的各种威胁,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权威政治体制;重新选择和配置各种现代性公共政治伦理元素,走出现代化与民族主义政治伦理冲突的传统困境;正确处理中国国内民族问题,避免因民族冲突引发社会动乱,是中国民族主义政治伦理当代转型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应当把社会伦理关系的变革和主体道德人格的完善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的价值目标 ,不仅要切实理顺经济伦理关系 ,而且必须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正的政治伦理关系和文化伦理关系。小康社会的道德要求包括经济交往中的效率与公平、政治生活中的正义与民主、文化领域中的服务与奉献。小康社会的人格理想将以追求人性的自我完善和人格的自主、自觉、自由为基本特点。小康社会也将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校开设伦理学和公共德育课程,已有近三寸年的发展过程。1994年读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料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伦理文化与道德建设”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99年该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建设”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同时在“九五”期间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对以482名城市务工者为代表的社会困难群体进行的伦理关系状况的问卷调查表明:"公民"身份是其主要的伦理角色担当,也是其首选伦理角色期待;家庭伦理关系有从以血缘情感为主向"情理兼容"、以"理"为主的现代伦理关系转变的趋势,感情和经济因素共同影响家庭伦理关系的完整与稳定;伦理关系的重点是"社会建构",难点是"认同感"和"归宿感"的建立;社会困难者对政府权力运作中的道德状况感到不满,民生道德是国家伦理关系建构的主流,"民生关注"成为国家伦理建设的重点.鉴于此,应将民生道德作为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或组织制订社会政策的指导原则;通过社会政策的杠杆,使"自上而下"的"民生道德关怀"落实为具体有效的政府行为,改善国家道德形象,同时使"自下而上"的民生道德建设成为提高中国社会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五月十九日,天津市伦理学会围绕着经济改革、现行经济政策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召开了小型学术讨论会,有三十余人参加,下边是讨论的综述。许多同志认为,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同我们提倡和宣传的共产主义道德是一致的。不同意效率原则和道德原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不可避免的观点。其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与马基雅维里(NiccolòMachiavelli)对待道德的态度是双重的,而不是矛盾的。研究马克思与马基雅维里之间的思想关系,有助于解决卢克斯所提出的、马克思对待道德的矛盾态度问题,有助于理解和反思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葛兰西与阿尔都塞对马基雅维里思想的借用。马基雅维里既批判道德为"对事物的想象",又要求复归"古代的德性"。马克思批判道德为意识形态,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仍具有道德谴责意味。马克思与马基雅维里既批判道德又实现道德,这正是黑格尔"伦理生活"之义。同时,马克思与马基雅维里之间也存在很大的思想差异:第一,他们对伦理生活内容的理解不同,马克思的伦理生活是消除民族差异和消灭阶级的共产主义,马基雅维里的伦理生活是统一的民族国家、为共和国奠定基础的君主国;第二,他们所认为的伦理建构所需的客观条件是不同的,马克思强调经济条件,马基雅维里更加关注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14.
人民性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本质属性和鲜明品格。毛泽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伦理立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求共产党人始终保持与广大人民最密切的联系,把是否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作为评价共产党人言行的最高伦理标准;毛泽东主张权力属于人民的政治伦理,人民是政治权力的主体,人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共产党人应当自觉履行向人民负责的道德担当;毛泽东胸怀为人民谋幸福的道德理想,指出共产党人的革命目标就是为了消除人与人的不平等,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带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毛泽东的人民伦理得到了充分的传承与发展,邓小平坚持人民的伦理主体地位,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了人民伦理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5.
运用卢曼系统论原理;将医疗、法律、政治等作为分析对象对生命伦理的法律政策问题进行探讨;把生命伦理问题与政治法律系统置于系统论中进行阐释;通过生命伦理、法、政策系统关联性;找出生命伦理与政治、法律系统的切合点;为生命伦理的法政策论题可持续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在实现经济的合理性与伦理的正当性的统一过程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伦理为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提供了道德基础;经济伦理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道德支持;经济伦理推动统筹兼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7.
杨楹 《哲学动态》2005,46(2):23-27
一 在马克思之前,对政治的批判大多是基于道德主义立场进行的.所谓道德主义立场即是指诉诸于抽象的人性原则,以超历史语境的伦理或道德尺度来对现实的、历史中的政治、政治制度进行外在的道德判断与伦理评价.这种以人性设定为价值基石,以完美政治生活为终极目标的政治思维与道德主义的原则,自古希腊的美德伦理政治化、中世纪的神性伦理政治化以来,虽然遭到了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的反对,但一直或强或弱地影响、甚至支配着近代以来的政治学家、政治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们,成为一种巨大的伦理思维传统,乃至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依然如斯.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伦理的视域来看,作为企业"灵魂"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发展的脚步渐行渐远。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意蕴关涉历史性、人本性和公正性三个基本维度;人本关怀乏力、生态学危机加剧以及社会担当严重不足是当代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要破解企业社会社会责任缺失的道德悖论,建立消费者与企业联动的伦理整合机制、注重社会核心价值的伦理导向机制以及注重良法善治的伦理控制机制是三条可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1991年7月3日—5日,天津市伦理学会与第二塑料厂联合举办伦理学与思想政治工作暨天津市伦理学会成立十周年理论讨论会。市政协副主席、市伦理学会名誉会长肖元同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杜立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会上二塑厂长李燕生同志作了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专题报告,厂党委书记王新明同志作了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体会。他们的报告和发言受到与会同志的欢迎。市伦理学会副会长金刚同志就“商品  相似文献   

20.
魏英敏,男,1935年6月生,辽宁盖州人,满族。1956-196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书,1960年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和青年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工作。1970-2000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位委员会委员;长期担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等。曾任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审定委员会委员、劳动部国家职业学校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职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共青团中央,青年思想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理事,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道德科学研究院特邀客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有《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主编有《新伦理学教程》、《毛泽东伦理思想新论》、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职业伦理学》卷、《为人民服务伦理意义新探》等。党德第一规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首倡者(见《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9期试论党政干部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