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了目前中西医争论的现状,分析了西医和中医的起源及发展过程,提出当现代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时,中医可为这种转变提供思想和方法的借鉴,认为西医与中医是世界性医学与地方性医学的关系,根据医学发展的规律,地方性医学最终将能融入世界性医学之中,但在相当长时间内两者还会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2.
自本刊2006年第四期发表一组关于中医的文章(包括张功耀的“告别中医药”一文)后,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讨论,目前编辑部已收到各方面的稿件200多篇,涉及的内容已远超出如何讨论中医的范围。如:如何定位传统医学?医学应否划分为东方医学与西方医学?现代科学的标准是否适合于中医?中医应否接受实证科学检验?传统医学在当代医学体系中地位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加速康复外科以一系列组合式技术革新,实现了外科治疗理念和技术的颠覆与回归、创新与转化。揭示了加速康复外科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其对医院管理的影响和冲击;以医学伦理学四大基本原则为指导,解析了医学伦理学原则下加速康复外科的外部正效应:充分体现了自主原则、极大维护了患者利益、努力实现了最小伤害、有效促进了公平公正;从医学人文及伦理学的视角对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讨论,指出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与发展必须顺应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规律、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必须关注医学人文关怀、必须恪守医者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4.
中医卒中单元之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单元是目前最有效的卒中治疗方法。在卒中单元基础上,加入中医防治中风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中医卒中单元,具备坚实的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临床积淀。中医卒中单元是中国引进、发展和完善卒中单元,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然产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按“优化人力资源、发挥中医优势,实现卒中疗效最大化”原则,对中医卒中小组进行重组、优化。按中医与西医结合、急救与康复结合、针灸与药物结合、循证医疗与个体化医疗结合、饮食与心理调护结合、治疗与预防结合等原则,优化治疗方案。开展中医药及针灸治疗卒中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建立中医药治疗卒中资料库,可为中医卒中单元提供强有力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卒中单元是目前最有效的卒中治疗方法.在卒中单元基础上,加入中医防治中风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中医卒中单元,具备坚实的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临床积淀.中医卒中单元是中国引进、发展和完善卒中单元,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然产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按"优化人力资源、发挥中医优势,实现卒中疗效最大化"原则,对中医卒中小组进行重组、优化.按中医与西医结合、急救与康复结合、针灸与药物结合、循证医疗与个体化医疗结合、饮食与心理调护结合、治疗与预防结合等原则,优化治疗方案.开展中医药及针灸治疗卒中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建立中医药治疗卒中资料库,可为中医卒中单元提供强有力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也正在努力寻求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发展模式.高压氧医学与康复医学都是新兴的边缘交叉性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潜能和空间;然而,两者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突显了一些问题,如:后续动力不足、发展方向不明确等.本文从哲学中联系与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机制探讨及发展趋势的分析,试图寻找两者共同发展的结合点,为推动康复医学与高压氧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继续向前发展提供一种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也正在努力寻求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发展模式.高压氧医学与康复医学都是新兴的边缘交叉性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潜能和空间;然而,两者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突显了一些问题,如:后续动力不足、发展方向不明确等.本文从哲学中联系与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机制探讨及发展趋势的分析,试图寻找两者共同发展的结合点,为推动康复医学与高压氧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继续向前发展提供一种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医现代化与中医国际化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100700)吕爱平,徐世杰中医现代化,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用现代科学包括西医学方法来研究或解释中医。研究中医的目的是发展丰富中医本身,使他朝着自身的发展规律而发展。解释中医就是用现代科学通常是西医...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跨世纪发展的思考编者按:面临千年之交,传统中医将何去何从?若能发展,又当如何走下去?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关系究竟怎样?……所有这些,不只是高层决策者所关心、中医界资深专家教授所思索的,更是年轻中医所热衷讨论的话题。鉴此,上海中医药大学医文化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0.
从多元性理解和发展中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和反思 2 0世纪中医发展的风雨历程我们不难发现 ,中医发展一直笼罩在科学主义的光辉与阴影之中 ,并在不懈地追求医学一元主义的理想目标。科学主义视科学 (现代科学 )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用这种标准来理解、评价和发展中医 ,其结果必然将中医视为“非科学” ,而一切非科学的东西在科学主义的视域里是应被废除或改造的 ,于是便有了“废止中医”、“废医存药”、“中医科学化”等口号和主张 ,中医至今仍没有摆脱被质疑和改造的尴尬境地。医学一元主义与科学主义具有内在互补性 ,并“构成了 2 0世纪中国医学的一个主旋律”[1] 。医学一元主…  相似文献   

11.
康复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古典康复医学(1910年以前):是残疾人的医疗活动的总称。当时的残疾人包括残疾儿童、断肢和结核病人。2.1910—1940年为形成期。3.1940—1970年为近代康复医学:WHO于1961年将其定义为“综合的和协调的应用医学的社会效益,和职业措施对患者(残疾者)进行训练再训练,使其活动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4.1970年以后为现代康复医学:WHO于1985年将其定义为采取一切措施,减少残疾和残疾带来的后果,使残疾者能够重新回到社会中去。  相似文献   

12.
用巫术文化阐释中医学———读《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有感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张宗明用文化阐释医学,从医学理解文化已成为当今医学文化研究领域的一大时尚。但真正有创意、有“慧根”之作却并不多见。近读何裕民、张晔合著的《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一书,耳...  相似文献   

13.
医学并不简单地就是自然科学。医学的方法是综合的,利用其他任何科学的成就。中医是经验医学,而且主要是临床医学。在广义的科学概念下,可以说中医是科学。中医基本理论没有根本改变其自然哲学形态,评价中医药学应主要着眼于其实践活动,也不可忽视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复杂关系。关注中医药学可以启发我们,知识的发展可能以多元、曲折的方式进行,重估中医药学价值既可以对医疗实践也可以对科学发展做出某种贡献。  相似文献   

14.
浅谈医学治疗的后期医学成都军区昆明温泉疗养院(650370)陈东银,赵月华,杨庆芬后期医学有它特殊的期限和位置以及价值,笔者认为期限问题应根据疾病治疗或好转,或康复后期开始算起它的时间较妥当。不论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疾病,不论是医学科学还是其它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认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医学,一方医学守护着一方住民的健康,医学是多元论而不是一元论;多元医学之间应平等竞争、相互补充,和谐共存;疗效是检验多元医学理论的标准,疗效是医学生存发展之本.费耶阿本德医学哲学思想对中医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认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医学,一方医学守护着一方住民的健康,医学是多元论而不是一元论;多元医学之间应平等竞争、相互补充,和谐共存;疗效是检验多元医学理论的标准,疗效是医学生存发展之本。费耶阿本德医学哲学思想对中医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般而言,说中医是文化是从中医生存的文化背景而言,包括中医的思维特质、中医理论表述的方式、中医实践的方法以及中医与其他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等等。其实,任何一门医学刚开始都是地方性的,如中医、西医、印度吠陀医学、阿拉伯医学等,在这门医学产生之初,它与它生存的土壤密切相关,并受它所在环境的影响。作为整个大文化的一部分,这门医学文化是大文化中的次文化,就像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样。  相似文献   

18.
一般而言,说中医是文化是从中医生存的文化背景而言,包括中医的思维特质、中医理论表述的方式、中医实践的方法以及中医与其他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等等.其实,任何一门医学刚开始都是地方性的,如中医、西医、印度吠陀医学、阿拉伯医学等,在这门医学产生之初,它与它牛存的土壤密切相关,并受它所在环境的影响.作为整个大文化的一部分.这门医学文化是大文化中的次文化,就像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样.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医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座谈会,于2007年3月18日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礼堂会议室举行。包括中医、西医、医学史、科技史、哲学、法律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20多人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健康报、人民网等全国21家媒体的记者应邀参加了座谈会。《医学与哲学》杂志主编、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杜治政在座谈会开始时,就组织这次座谈会的原由和目的做了说明,表示希望与会学者以学者的风范、心平气和地展开争论;协和医大出版社社长、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袁钟为会议致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王玉平在致辞中表示支持中医不同意见的争论,认为这种讨论有益于中医的发展;《医学与哲学》杂志副主编、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赵明杰就近几个月来关于中医的争论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西方医学对中医黄疸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之前,虽有被《外台》称为“西域法也”的唐代许仁则秦艽二物汤等几种使用海外犀角和香药的宋代黄疸方剂,但总体看来外来医学对中医黄疸证治影响极少。清末西学之风渐盛,周学海、叶霖等医家融西学人中医黄疸理论,开创新的研究思路。其后中西医学融合渐多,医家不再固守传统,选择吸收西学相关理论积极推进中医黄疸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