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哲学思维     
近年来本刊设专栏开展了关于哲学的对象问题的讨论。正如有的同志所指出的,对哲学自身的反思,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哲学基础理论研究。这种研究不是脱离实际的思辨,而是时代的发展对哲学研究提出的迫切要求。象其他任何重要的理论问题一样,对哲学本身的反思,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应局限于一个角度,也“必须再三研究,反复探讨,从各方面思考,才能获得明白透彻的了解。”(列宁语)实际上,关于哲学对象的讨论已经触及哲学思维的特点和功能、哲学和科学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本刊特辟“关于哲学的特点和功能的讨论”专栏,期望哲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写出有材料、有观点、论述深入的论文,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2.
数学直觉在数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而且它在数学哲学的讨论中也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而这种讨论则又构成了一般哲学研究,特别是关于认识论问题的讨论的一个侧而。但是,究竟什么是数学直觉呢?对此不同  相似文献   

3.
人工生命哲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生命”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人工生命哲学”是关于人工生命的哲学思考。人工生命哲学的研究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主要讨论人工生命哲学的兴起、人工生命的哲学问题、关于人工生命哲学问题的反思,等等。  相似文献   

4.
历史唯物主义同社会学、尤其同具体社会学研究的相互关系的问题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正确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和内容是不可设想的。近来,我国哲学著作中实质上进行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的讨论。诚然,进行这一讨论时,尤其在《哲学问题》杂志上,并没有使用直接讨论历史唯物主义对象的形式,而是使用交换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相互关系问题的意见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一直是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讨论的焦点性问题之一。此问题的讨论,首先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教科书体系的批判和反省。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到“主体性原则”的讨论,再到国内  相似文献   

6.
也谈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兼与俞吾金先生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关于人性、人的本质和人道主义的讨论 ,到 80年代中后期关于主体性问题的深入探讨 ,再到 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的所谓“人学”热 ,中国哲学界对于人的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个基本的共识是 :人也是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对象 ,在马克思哲学中 ,并不存在所谓“人学的空场”。不过 ,上述研究基本上还只是看到了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对象意义 ,还没有把它作为马克思哲学的一种内在理论维度去理解和确认。俞吾金教授在《人文关怀 :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 (《光明日报》2 0 0 1年 2月 6日。以下简称“《俞文》”)中提…  相似文献   

7.
唐文明 《哲学动态》2022,(10):34-37+127
<正>现代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两个时段:一个是在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初创时期,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另一个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讨论的主题被刻画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在第二个时段的讨论中,第一个时段讨论过的一些问题被重新提出,所以第二个时段是一个反思的阶段,并构成了我们当前讨论的背景。首先让我们看一下第一个时段的讨论。我们知道,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奠定了现代中国哲学史写作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8.
1.关于哲学的“性质、方法和概念”,在最近一百五十年的哲学史上有过许多争论。元哲学讨论占去了哲学思考和反哲学思考的一大部分时间。这有时就被解释为“哲学的终结”(海德格尔语)或一种“神经病”(赖尔语)。除了这些评价之外,这些讨论对于阐明作为活动的哲学的性质,是富有成果的和必要的。这种元哲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说明什么是哲学问题这样一个问题。哲学家们的众所周知的不一致,也扩及到这个问题上来。但不管他们采取什么理论立  相似文献   

9.
女性主义已经在当代哲学领域带来深刻的思想革命."性别差异"是当代西方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围绕着这一问题存在着许多哲学争论.笔者以是否应当放弃"女性"概念、应当如何描述"女性"的性别特征,以及"性别差异"是否为一个本体论事实三个问题为例分析了当代哲学关于"性别差异"问题的争论,并试图作出一些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配合哲学界关于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人民出版社将出版两本关于这方面的书。一本是《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另一本是《关于人的学说的哲学探讨》。前一本书,由《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编辑。该论集汇集了近几年来国内关于人性、异化、人道主义等方面的有代表性的论文,书后还附有国内粉碎“四人帮”以来,关于人的问题的论文目录索引。其材料选自国内社会科学期刊和文辑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3~6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应用哲学研究会、中共陕西省委党校、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应用哲学第十一次理论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党校、社科院(所)和企业界的50多名代表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应用哲学的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关于应用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应用哲学在我国兴起并不断发展,学者们对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他们认为,应用哲学研究作为我国新时期哲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对新时期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年真理问题研究述要夏存友严高鸿(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经济系)近年来,在主体性、价值论讨论的推动下,引起了真理观研究的视角转换。由于这一转换必然导致对传统真理观的重新审视,使真理问题又一次成为哲学研究的热点。现将讨论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综述如下。一、关于真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学术界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讨论,始于一九五六年。当时,由苏联哲学家讨论阿历山大罗夫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一书引起的关于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研究,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兴趣。庞朴在《哲学研究》一九五六年第三期上发表《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一个规律》一文,于是讨论便由此展开。当时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一、辩证法和辩证方法是否是两个东西?二、“辩证方法的四个特征是否是“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多年以来,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就一直在各个极其不同的领域,从许多十分不同的方面迸行着关于哲孛和专门科学的关系的讨论。其中讨论的,主要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关于哲学和哲学家对自然科学是完全必要的吗这个问题,有些自然科学代表人物作了否定的回答。在我们看来,由于斯特恩伯克的文章“一个自然科学家论哲学和专门科学”,这个讨论已达到世界观、方法论和学术政策的一个新高峰。这篇经过深思熟虑  相似文献   

15.
选择论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哲学界关于认识的本质的讨论,把哲学研究的视角转向了主体自身的认识。拙作《认识定义新探》(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4期)发表之后,不少同志针对我的看法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目前在认识的本质问题讨论中,出现的多种观点并存的态势,应该说是我国哲学认识论研究的一个好现象。因为它开辟了从多角度、多方位研究认识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在前年十一月山东历史学会召开的孔子思想讨论会之后,有些理论刊物相继展开了关于哲学史方法论问题的讨论。《哲学研究》杂志,在去年一年开辟了哲学史方法论问题讨论专栏,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讨论。这次讨论,涉及的问题很多,争论热烈,吸引了相当多的哲学工作者的注意。比起以往关于哲学史方法论的讨论来,这次讨论要深入得多,涉及的范围也广阔得多。到目前为止,经过讨论,有的问题已经获得了大体一致的意见。例如关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挂在古人名下的问题,大家认为在某些哲学史的文章和著作中确实存在着这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哲学研究》上展开的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讨论中。争论双方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摘引了不少材料,提出不同解释。为了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我准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查对一些有关的引文,并对“同一性”一词的译释问题提出一些个人意见,供给参加讨论这个问题的同志参考。一、关于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所说的那一段话:“但是思维对  相似文献   

18.
1.关于哲学的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讨论,意味着当前大家所关心的关于哲学改革问题研究的深化。回顾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哲学改革问题的研究和反思,在认识上大体经过了几个主要的深化阶段。起初,主要是直接地从现有哲学的概念、范畴、原理以及内容和体系上寻找同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之间的不相适应或“时代差”。人们深感哲学落后于时代的现状,发出了哲学在内容上更新和体系上改革的紧迫呼吁,并引发出全面批评现有哲学在  相似文献   

19.
“本体论”是旧哲学的范畴,它有其特定的含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本来已不再延用这一范畴,但是近几年在关于物质概念,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又提出了本体论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直接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对象,内容和体系,所以就引起了关于本体论的提法是否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有沒有本体论的讨论。现就这一讨论述介如下,供研讨参考。一、有没有和认识论截然无关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20.
资本逻辑批判与作为“现代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郗戈 《哲学动态》2012,(2):20-27
当前国内学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讨论的焦点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变革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关系问题。值得指出的是,"历史唯物主义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本身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应当历史性地提出和解答。同时,对于这一问题,不应在纯粹逻辑的层面上抽象地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