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一直把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看作是唯物史观的基石。近年来,哲学界在讨论历史过程主客体理论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对上述论断作了新的考察和审视,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解,下面把讨论中提出的主要观点作一介绍。一、关于马克思的本意这里涉及到的问题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版序言中的论断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马克思当时所讲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其本意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包含着多重的内在张力。基于共产主义理想世界与资本主义现存秩序的内在紧张这一批判的解释框架,马克思在哲学-经济学批判中深刻地展示了历史观点与阶级观点、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民族观点与阶级观点的内在紧张、矛盾和冲突。马克思关于资本批判、世界历史理论与自由个性理论的内在贯通,就展示在这一系列的深刻的内在张力结构中。这是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始终充满思想魅力和革命生机的基本原因之一。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多重的内在张力这一理论特性,集中而鲜明地体现在《共产党宣言》这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经典文本中。  相似文献   

3.
拓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新视野丰子义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并不是我们通常所偏狭地理解的那样,而是包含着两大层次:一是本质、规律层次上的社会发展理论,它主要阐述历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规律,象唯物史观即是如此。二是运行层次上的社会发展理论,它主要研究加速社会发展的条件、方法、途径等问题,为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提供具体理论指导,如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就是这样。长期以来,理论界对运行层次上的社会发展理论很少关注,面对日益突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我们拓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视野,以期系统地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实践。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宝库的内容无疑是丰富的,但它要作为财富被利用,还需要开发。这种开发要注意从这样两个大的方面来加以展开:一是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一般性研究;二是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具体研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注重从社会运行的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并不意味着要离开唯物史观的一般原理来独辟模径。因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一个有机整体,离开唯物史观这一基本理论,发展研究就失去了方法论基础。事实上,马克思本人也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自己后期经济学研究中形成的关于“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理论,是他晚年在历史辩证法话语的特定主体向度中,对科学历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进行统一理解的一个重要观点。可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传统哲学解释框架里,这一重要的理论只是在抽象的“未来人类解放”这一逻辑质点上被简单诠释。依我所见,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换的理论确证,内含着极为深刻的哲学命意,而科学地深入理解马克思这一重要论点的本真含义,对于我们今天对传统哲学解释框架的否证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5.
论人道主义的历史演进和基本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靳辉明 《学海》2002,(2):16-20
人道主义在人类历史上源渊流长 ,其影响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尤其深刻。可以说 ,除马克思主义之外 ,它是最具影响的一种社会学说。在当代 ,一些左翼政党和学者提出 ,要挖掘马克思学说中的人文因素。这里所说的马克思学说中的人文因素 ,是指马克思关于人、人的本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自由平等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这些重要思想。概括地讲 ,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我也赞同这样的观点 ,即马克思以前关于人的学说的主要理论形态是人道主义。因此 ,我们今天研究人学必须深刻理解人道主义 ,包括历史上…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处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印度给予了特别关注,写下了大量关于印度历史命运的时评。英国殖民印度的历史命运,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中具有特别意义的一个典型个案。关于西方现代大工业破坏和重建东方传统社会结构,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所发生的历史与伦理之内在冲突的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关于英国之于印度的双重使命的考察中得到了深刻体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解放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也深刻地体现在关于印度问题的研究和阐述中。  相似文献   

7.
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法的学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于社会发展的先进科学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制定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及取得它的条件的一些基本原理,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者——弗·伊·列宁的著作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由于运用于历史发展的新时期而得到具体化。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上,列宁破天荒第一次论证了无产阶级专政有可能首先在一  相似文献   

8.
一、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工作,是以世界历史的材料为依据的,也是和他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人类学的研究工作一起进行的。随着世界历史材料的不断丰富和马克思对其他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规律和各个民族国家的特殊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规律和各个民族国家的特殊道路江丹林,孙麾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从现象上看,是对他50年代形成的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理论的否定。据此有人认定,马克思晚年改变了他以前一贯坚持的关于社会发展“单线论”的观点,而重新选择了“多线论”的立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单线论”错把马克思关于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发展的理论,变成了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多线论”则把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多元发展的论述突现出来,否定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规律,把各个民族的发展看作是彼此独立的互不联系的历史进程。科学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人类社会更替的普遍规律和各个民族特殊道路的关系。从历史上看,“单线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被普遍认为是对马克思社会形态更替理论的正统解释,因为斯大林把马克思关于五种社会所有制形态依次更替机械地理解成人类社会的单线发展模式。随着“单线论”愈来愈无法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各个不同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多线论”开始反其道而行之。例如,意大利学者翁贝托·梅洛蒂所著《马克思与第三世界》一书,具体提出了对马克思历史发展概念的“复原”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中一直把“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看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和总纲。其实,这是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误解。马克思从来没有在等同的含义上用“自然历史过程”表述社会历史过程,他只是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同自然历史具有“相似”的一面。相似不等于相同。本文拟对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作一新的考察和审视,以深化对社会历史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细读马克思的著作,可以发现他曾多次论及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理论在马克思人论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学术界对马克思的这一重要理论却缺乏系统整体的研究。本文想就此做一初步探讨,限于篇幅,本文的重心放在马克思论自我实现和社会历史发展上,其他相关内容,笔者将另外撰文阐述。通观马克思的著作,可以这么认为,马克思并没有对自我实现下过全面、概括、明晰的定义。但他又在具体的历史情势中,广泛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理论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真正的哲学,无不以其特有的方式凸显出对社会生活的深度追问、历史反思与批判性改造。马克思对生活的探究不是哲学术语的篡造,而是对现实生活本质的哲学审视。这种探究不是静态的感性直观,而是辩证的历史追问;它研究的不是社会生活的显在结构,而是规定并制约着社会生活发生、发展和变迁的深层结构及其内在规律。对生活主体、生活结构、生活的实践规定之本质的科学发现与逻辑展开,构成了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基本框架和理论支点。一从本体论层面,立足于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活动,探究生活主体的本质,是支撑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一个理论支点…  相似文献   

13.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这是在探讨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中引发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应该说,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中的底蕴在于,如何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以及如何超越传统的西方式的现代化模式,寻找一条适合本民族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历史观中的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一提到历史唯物主义。几乎所有的哲学教科书都把它定义为: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在人们传统的视野里,探究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必然性或规律性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全部底蕴,科学原则是马克思历史观赖以确立的最高的与唯一的原则,马克思的历史观似乎仅仅是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规律性的正确理解与逻辑表述。循着这样的思维理路,过去人们在对马克思的历史观进行理论建构和逻辑表  相似文献   

15.
一马克思的解放理论以批判审视现代性生成着的生活境况为现实根据,以“无产阶级”的自我解放为历史前提,以“现实的个人”的解放为价值指归,以生活实践自身的辩证否定为根本道路,从而形成了马克思解放学说中生活的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历史性与未来性有机统一的基本逻辑架构,实现了人类解放理论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与历史性转向,由此凸显出马克思解放理论巨大的当代价值与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马克思首先揭示了人类社会生活形态发展的规律,为解放理论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生活逻辑架构揭示了解放内在于社会形态历史性规定之中:社会形态的历史嬗…  相似文献   

16.
鲁克俭 《哲学动态》2007,35(4):15-20
在英语世界,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研究热潮[1]。20世纪80~90年代,国内学术界也曾经出现过“三种社会形态理论”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激烈争论。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相关,国内学术界长期以来有关于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奴隶社会”的争论,这种争论后来进一步发展,一些学者根据芬利(Finley)等西方古代史专家关于当时奴隶数量的最新研究成果[2],得出西欧历史上也不存在奴隶社会的结论。如果这种说法能够成立,那么人们自然就会进一步得出结论说:马克思把奴隶社会看做西欧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经济社会形态”的说法已…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一) 三形态理论的提出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创立唯物史观,指出社会发展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基础结构,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第二步,马克思从一般研究转向特殊对象的研究,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解剖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揭示出它的矛盾和历史运动过程。从马克思的一些论述可以看出,他对资本  相似文献   

18.
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究竟是实证科学还是哲学,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这场争论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如何理解马克思对于社会历史规律的描述,涉及到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研究方法以及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研究的哲学性质。由于争论的需要而使某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处理,因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对交往以及人类社会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交往形式做了系统的考察,首次创建了普遍交往理论.马克思的普遍交往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适性,对人类历史具有一般的解释力,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以及现代化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普遍交往观还蕴含着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内容,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有重要启示.尽管马克思当时’还没有遇到今天这样的公民社会发展问题,但马克思从“普遍交往”的视角出发对“世界历史”的研究,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定位中国的公民社会,为研究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正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正,是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阐述社会历史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过程中,也曾论及社会公正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正确揭示了人们关于社会公正的观念是客观社会关系的主观反映,社会公正的实质是人与人的利益关系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明确肯定实现社会公正是无产阶级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共产主义理想包含着社会公正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公正的基本思想,为我们今天研究社会公正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本文试从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