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对待宗教问题上,人们的态度差异很大,但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两大类,于是就有了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关系问题。正确处理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关系,事关社会稳定,从而也就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我国各类社会关系中,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关系是不应被忽视的。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先考察一下西方国家这方面的情形,是十分有益的。西方国家都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长期的宗教封建专制,使西方人对宗教迫害有着切肤之痛。因此,新兴资产阶级首先在世界上提出了宗教宽容、宗教…  相似文献   

2.
谢路军 《法音》2008,(2):56-60
斯里兰卡是东南亚最重要的佛教国家之一,古称师子国,有67%的人信仰佛教。斯里兰卡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除佛教外,还有印度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佛教的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信仰的人也最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上有不少著名学者,他们一方面是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一方面又是虔诚的教徒。在他们那里,科学与宗教(信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被完美地统一起来。在这里,让我们听听几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心声:“认为学者比其他人更多地知道存在,所以就不信上帝,这种看法实在是凡夫俗子的错误之见。恰恰相反,我们的工作使我们更接近上帝,我们的工作只会加深我们的敬畏之心”([英]卢瑟福)。所以,科学与宗教远不存在什么冲突,科学愈来愈成了宗教的盟友。我们对大自然理解得越深,我们对大自然之神也就认识得越清”([美]康普顿)。也就是说,“正像教…  相似文献   

4.
作为西行求法的第一人,法显对佛教在中国的立足与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他对佛教思想、佛教制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佛教从宗教走向信仰方面有着他人无可比拟的开创作用。法显西行所取经书丰富了中国佛学宝库;律藏的搜求与翻译对佛教僧团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佛国记》中对印度各地佛教供养行为的记录与传播,对推动佛教在中国从贵族走向平民,从宗教走向信仰,起了极大的引导作用。法显西行其始也简,而成之却也巨。  相似文献   

5.
《法音》1986,(1)
斯里兰卡,古称狮子国,是东南亚重要的佛教国家之一。现有人口一千五百多万,其中67%的人信仰佛教。斯里兰卡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除佛教外,还有印度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佛教的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信仰的人也最多。在斯里兰卡,信仰佛教的人,主要是狮子族人。其他各民族信仰佛教的人为数极少。佛教文化是狮子族的民族文化。现将斯里兰卡的佛教概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福建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达,当地企业家传统宗教信仰普遍。传统宗教信仰包括儒、释、道制度化宗教信仰和民间宗教信仰。企业家受家庭、企业、社区三重信仰环境的影响,比较肯定宗教的积极功能,有参与拜神并向宗教机构捐款行为。但该群体缺乏宗教内省行为,较少追求宗教的终极价值。企业家拜神具有"差序性",对祖先神和社区神的参拜多于其他神灵。该群体的信仰特点包括:信佛而不信教,此"佛"并非佛教的"佛",而是对传统宗教神明的统称;信佛而不常拜佛,有宗教归属但少实践;信佛而不依靠佛,保持信仰理性。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信教群众一方面作为信仰主体存在,另一方面则是构成国家公民的一员。我国现行宪法赋予了公民信仰自由的权利,但是,这种自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与此同时,义务履行的必然性、持存性成为公民权利享有的内在要求。信教群众首先是国家的公民。新时代推进宗教中国化、宗教工作法治化,内在地要求信教群众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意识,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很高兴向朋友们介绍新中国天主教徒的情况,谈谈在新中国人们的宗教信仰是否是自由的。中国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在我们的国家里,各个宗教一律平等,人民之间不论信教与否,是彼此尊重,友好合作的;信教与不信教,有神论同无神论之间虽然存在着信仰上的差异,但是我们大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建设一个富强繁荣的现代化祖国的宏伟目标把我们天主教徒同  相似文献   

9.
宗教与政治有着密切的现实关联。明初扶持正统宗教与镇压白莲教等民间秘密宗教的政策使庐山传统佛教信仰中心——东林寺由修复走向没落。而帝王在庐山的神灵塑造活动使天池寺骤然兴起,地方信仰在此基础上得到重构。明中后期,庐山天池寺的国家祭祀活动逐渐泛化为普遍的民间信仰,天池寺成为新的地方佛教信仰中心。这一个案说明明初宗教依附于政治,神权从属于皇权的政教关系得到进一步深化。在国家强化宗教控制的过程中,庐山佛教信仰中心的空间转换与信仰重构使地方信仰成功纳入新兴王朝规制之中,国家由此实现了对宗教及地方社会的有力控制。  相似文献   

10.
我们经常说正信正信,当然指信仰在先,但这种信仰应该是正确的正当的,不是盲目的糊涂的,否则就成了迷信了。佛教是正信的宗教,正信的宗教有以下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绝大部分人都有明确的信仰。有的宗教哲学家和神学家,如雷蒙·潘尼卡(RaimonPanikkar)甚至认为,信仰是人的一个构成维度。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人类和其他生命存在物的区别之一可以说在于人类具有信仰。这里的信仰不仅仅指宗教信仰,也包括世俗类型的信仰。但本文主要谈论宗教信仰。无疑,不同的宗教共同体,如佛教、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具有各不相同的信仰。即使在每一个宗教内部,也存在着极大的区别,以致于有的宗教哲学家不是从宗教、宗派、教派的角度区分人们的信仰,而是从人们的宗教实在观来分类。这样一种分析图式对我们深入认识宗…  相似文献   

12.
刘元春 《法音》2002,(11):13-23
都市佛教,是近年来热谈的话题。但是,目前还很少看到系统的文论。究竟什么是都市佛教,其现状、特点、作用如何,都是值得探讨的。随着社会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大都市的不断形成,以及佛教信仰活动方式的变化,对它的探讨与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谈三点看法,而且主要根据对居士们的调查进行分析,提供给大家讨论。一、都市佛教的信仰结构任何宗教都有自己的信仰结构,都是由内在的与外在的因素共同组成的有机信仰体系。内在的因素是信仰的观念、思想、感情、体验,是精神内核、活动基础、理想追求;外在的因素是信仰行为…  相似文献   

13.
当代科学家信仰宗教,一大原因是,在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往往生发宗教的“境界”,或者说那“境界”非常投合宗教。科学与宗教之同一,突出表现在“境界”这个层面上。因为“宗教感情所采取的形式是对自然规律的和谐所感到的狂喜和惊奇……这样的感情同那种使自古以来一切宗教天才着迷的感情无疑是非  相似文献   

14.
在争取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宗教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宗教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当今世界上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果全世界的宗教徒能团结起来争取和平,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是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这已为它自身的全部历史所证实,也已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共许。所以,传播和发扬佛教的和平精神,以佛教智慧启发众生、净化人类的心灵、制止和消除人类的暴力行为、求得个体心灵的和平和群体生存环境的和平,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佛教的慈悲精神佛教被称为慈悲的宗教,…  相似文献   

15.
随着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佛教事业亦得到了发达.据《中国日报》消息:目前我国有1亿人口信仰宗教,按信教人数多少统计,依次是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在全同55个少数民族中,有20个民族几乎全部人口都信仰某个宗教.现有八万人从事宗教职业,45所宗教学校,4万多个寺院、教堂.由此看出,佛教仍是人们的重点信仰对象.然而在众多的佛教院校中,能否在短期内培养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学僧呢?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本篇亦想就僧伽培训班问题,谈点肤浅的认识,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佛学文摘     
印度佛教与亚洲文学何乃英在《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1期著文认为:探讨印度佛教与亚洲各国文学的关系,既是研究印度佛教的课题,也是研究亚洲文学的课题。佛教与文学的关系及影响都是在印度国外的地区,如南亚、东南亚和东亚。由于这些地区接受佛教信仰程度不同,文学与佛学关系密切程度不同,但是其影响是相当深刻的。积极方面,一文化交流,促进国家宗教和文学的发展;二文学创作,佛教的观念和信仰起到丰富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增加文学作品浪漫色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们经常说正信正信,这当然指信仰在先,但这信仰应该是正确的正当的,不是盲目的糊涂的,否则就成了迷信了。佛教是正信的宗教,正信的宗教有以下这些特点:首先,正信的宗教应有创教的教主,他在历史上应是实有其人,不会是从神话鬼怪中产生的,是盲目敷衍出来的。其次,正信的宗教有合乎实际的教义。其所奉行的经典,流传的法义,也都合乎宇宙自然法则,拿我们的佛教来说,她的三法印就可以验证一切主张,因此符合普遍而必然的永恒真理。第三,她有道德高尚的导师。他们可以传播宗教,但首先能够持守律法,有着清净庄严的品德。他们是人民  相似文献   

18.
我常碰到一些人问:信仰佛教是否要吃素?我告诉他们说:“信仰佛教不一定要吃素,吃荤也是可以的。”他们反问:既然可以,为什么大多数佛教徒都吃素呢?我说,佛教是一个讲慈悲的宗教。佛教认为,凡是有情(有生命的)都有灵性,他们都贪生  相似文献   

19.
<正>一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重要性、紧迫性,做好新时期宗教工作。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同宗教界结成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处理宗教问题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长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二要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从中寻找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特征,把做好宗教工作与"一带一路"建设结合。当前,我国大力  相似文献   

20.
如何做好农村信教群众的引导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做好宗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教群众来源广泛,有的在城市,有的在农村,处在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活动方式。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比较重视做好城市信教群众的教育和引导工作,而对农村的信教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重视不够,同时也缺少具体的研究和探讨。加强对农村信教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发挥在农村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对做好农村的宗教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充分认识农村信教群众的现状和特点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